位置调整机构及使用了该位置调整机构的撞杆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03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位置调整机构及使用了该位置调整机构的撞杆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部件间的位置调整机构中的尤其具有相对于保持体支撑为突出状态的突出部件,并可使该突出部件在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上改变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及使用了该位置调整机构的撞杆组装体。
背景技术
例如,若是锁或弹簧锁机构的场合,则以规定的精度安装撞杆和弹簧锁主体,但装置越小型或功能越复杂,位置调整越花费时间和功夫。另外,作为后起主要原因,以弹簧锁主体或安装撞杆的盖体及基体等安装部分的热变形等为起因,能够引起互相的标准位置偏离。因此,位置调整机构重要的是正常地维持部件间的动作特性,也要求能以简单的结构及操作进行调整。另外,在突出部件的位置调整中,相对于安装部及保持体的基准面,水平方向和突出方向成为问题。水平方向的调整机构可使突出部件沿保持体的安装面滑动,优选利用弹性体吸收晃动且能滑动地支撑即可,容易实施。但是,突出方向的调整机构尤其由于在使突出部件相对于保持体向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调整后也必须稳定支撑,因此支撑及可变结构复杂。作为现有例列举了专利文献1,图10(a)、(b)表示其主要部分。在该图中,符号1是锁定装置,符号2是主体,符号3 是对象侧的承受件,符号4和5是与本申请的保持体对应的盒体和导向部件,符号6是与本申请的突出部件对应的配合部件,符号7是与本申请的旋转体对应的螺纹部件,符号8是压缩螺旋弹簧。该机构特征在于,一体地具有配合部件6与承受件3的配合部3A配合或脱离的一端侧的配合片6A、连接片6C及另一端侧的操作片6B,通过设在盒体4内的导向部件5 等可向其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地被支撑,螺纹部件7具有供六角扳手T配合的六角孔 7a,并与设在导向部件5上的螺纹孔如螺纹结合。并且,在对配合部件6 (配合片6A)进行位置调整的场合,螺纹部件7通过从设在配合片6A上的工具插通孔9插通的六角扳手T被转动操作。于是,若向右侧拧入螺纹部件7,则配合部件6通过操作片6B连动地向同向移动而减少突出尺寸,若向左侧拧入螺纹部件7,则配合部件6通过操作片6B及弹簧部件7的作用力向同向移动而增大突出尺寸。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90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上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利用螺纹部件的旋转操作来调整配合部件的突出尺寸,但由于以下问题而受到用途上的制约,导致无法满足。首先,在该调整机构中,由于调整时的旋转操作力旋转操作螺纹部件,因此是高转矩,并且也存在必须克服弹簧部件的作用力进行操作的场合,力气小的老人等难以简单地进行调整。在旋转操作中,由于是螺纹结合结构,因此即使想用手指捏住螺纹部件来旋转也是困难的,六角扳手等工具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在该调整机构中,由于将工具插通孔设在配合部件中最重要的前端的配合片而无法采用的情况也较多,并且由于配合部件只以被夹在盒体和导向部件间的状态被支撑,因此若全长变长则无法保持在稳定的状态。这些情况从申请人之前开发出的与图 11(a) (c)所示的弹簧锁主体1对应地设置的撞杆组装体、即假想将撞杆5突出支撑在基体6上的结构可以明显看出。另外,对图11(a) (c)将于后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的课题,尤其为了无论力气多小的人都能够进行调整操作,能够利用低转矩的旋转力进行位置调整,并且也能够维持调整后的稳定保持。其他目的在以下的内容说明中变得明显。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位置调整机构,具有可相对于保持体向其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地被支撑的突出部件、及旋转体,该旋转体可旋转操作地被支撑,配置于设在上述保持体上的开口且在前端侧形成操作部,使上述突出部件根据上述旋转体的旋转量移动调整其突出尺寸,该位置调整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于上述旋转体的前端侧的配合部;凹凸或大致齿形的卡定部,该卡定部设在上述保持体上,在将上述旋转体的操作部配置在上述开口的状态下与上述配合部配合,并使上述旋转体不能旋转;以及设在上述旋转体的后端侧和保持体的对应部之间,并向上述配合部与上述卡定部配合的方向对上述旋转体加力的加力单元,若上述旋转体克服上述加力单元的作用力被推压则可旋转,若解除对上述旋转体的推压则不可旋转。在以上的发明中,保持体根据突出部件及旋转体的大小或形状任意地设计。作为具体例子,如图1(a) 图6(c)所示,包括可使上述突出部件向突出方向移动地支撑的盒体;具有上述开口及上述配合部且安装在上述盒体上,并且使上述旋转体可在与上述盒体之间旋转地支撑的罩;使上述盒体可在与上述突出部件的突出方向相交的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调整地支撑的基体。突出部件只要可相对于保持体向其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即与保持体的保持面相交的方向移动地被支撑即可。作为具体例子,是构成图1(a) 图7(b)所示的撞杆组装体的撞杆,具有图8(a) (b)和图9(a) (b)所示的齿轨的突出部件,专利文献1 所示的配合部件,日本特开平4-20685号公报所公开的门限制器等。另外,优选上述的本发明如下地具体化。(1)上述旋转体是下述结构具有设在后端侧的轴部、及设在上述轴部和上述配合部之间的凸轮部,上述轴部与设在上述保持体上的轴孔嵌合,上述凸轮部与设在上述突出部件上的孔部嵌合。这样,旋转体使轴部与保持体的轴孔嵌合,使凸轮部与突出部件的孔部嵌合,若通过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则凸轮部一边与孔部的周围压力接触一边使突出部件与凸轮部及孔部内周的形状对应地移动,由此对突出部件的突出尺寸进行移动调整。(2)上述旋转体是下述结构具有设在后端侧的轴部、及设在上述轴部和上述配合部之间的齿轮部,上述轴部与设在上述保持体上的轴孔嵌合,上述齿轮部与设在上述突出部件上的齿轨部啮合。这样,旋转体使轴部与保持体的轴孔嵌合,齿轮部一边与突出部件的齿轨部的齿部啮合一边移动突出部件,由此对突出部件的突出尺寸进行移动调整。换言之,在各调整操作中,由于旋转体在解除配合部相对于卡定部的配合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螺纹结合结构相比,能够以小的力气或低转矩的旋转力调整位置,并且能够简单且迅速地进行调整这一点是优异的。(3)上述旋转体的操作部是具有从上述保持体的开口突出的推压、旋转用旋钮的结构。这样,由于旋转体的操作部由从保持体的开口突出的推压、旋转用旋钮构成,因此不必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工具,能够随时进行调整操作,由此能够提高通用性。(4) 一种撞杆组装体,具有突出部件,该突出部件与第一部件侧的弹簧锁主体对应地安装在第二部件上,从上述弹簧锁主体的前插入口插入,从而在该弹簧锁主体内能解除地卡定,上述突出部件是能由上述位置调整机构进行位置调整的结构。这样,作为具有相对于弹簧锁主体能解除地卡定的突出部件的撞杆组装体,能够具备上述那样的优点,由此能够提高品质及可靠性。发明效果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位置调整机构,具有被保持体支撑且在前端形成操作部的旋转体,使被保持体支撑的突出部件根据旋转体的旋转量移动调整其突出尺寸,若克服加力单元的作用力推压旋转体,则解除旋转体侧配合部相对于保持体侧卡定部的配合,从而可旋转操作,若解除对旋转体的推压,则由于配合部相对于卡定部的配合而不可旋转。换言之,在本发明的调整机构中,一边维持使被保持体支撑的突出部件根据旋转体的旋转量调整其突出尺寸之类的基本动作,一边分离以不会使旋转体不经意地旋转的方式进行限制的保持力和可改变突出部件的突出尺寸时的旋转力,因此与专利文献1那样的作为旋转体的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结构相比,可采用例如凸轮单元或齿轨、齿轮(小齿轮)单元等,能够以更小的力或低转矩的旋转力对旋转体进行位置调整,其结果,能够改善或提高调整操作性。


图1 (a)是表示本发明的用途例的模式图,(b)是以撞杆相对于弹簧锁主体的配合状态表示在用途例中采用的弹簧锁主体和撞杆组装体的模式图。图2 (a)、(b)是从正面侧观察并且在对撞杆进行了移动调整的前后的状态表示图 1(a)、(b)的撞杆组装体的模式图。图3(a) (C)是说明调整上述撞杆的原理的作用图。图4是分解了上述撞杆组装体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5 (a)是表示撞杆和旋转体的关系的结构图,(b)是从上方观察上述旋转体的俯视图。图6(a)是表示旋转体和保持体的罩的关系的结构图,(b)是以使该旋转体不能旋转的状态表示的图,(c)是以使旋转体能旋转的状态表示的图。图7作为变形例1,(a)是与图2(a)对应地表示的图,(b)是与图4的各部件中的旋转体及罩对应地表示的图。图8作为变形例2,(a)、(b)是说明该变形例的位置调整的原理的作用图。图9(a)、(b)是分解图8(a)、(b)的各部件并从上侧和下侧观察的结构图。图10是表示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的位置调整机构,(a)是整体的模式图,(b)是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1是说明问题点的参考图,(a)是与图1(b)对应的图,(b)和(c)是撞杆的配合状态和配合解除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在该说明中,按照图1(a) (b)所示的用途例、机构特征、组装、动作、图7(a) (b)的变形例1、图8(a) (b)和图9(a) (b)的变形例2 的顺序详细叙述。(用途例)在图1(a) (b)中,符号A是厨房主体,al是保持洗涤槽等的支撑机架,a2是设在其下侧的大空间,B是配置在大空间a2上的拉出体,bl是设在拉出体B的前侧的小容纳部,C 是开闭小容纳部bl的前开口的盖体。在此,拉出体B利用未图示的滑动机构能在前后滑动规定距离地被支撑。小容纳部bl是容纳菜刀等小物品的部位,与拉出体B的前侧一体地设置且在前侧开口。盖体C是以下侧铰链部cl为支点转动的前面板,具有沿上缘设置的把手部c2。在以上的例子中,对象的撞杆组装体具有作为突出部件的撞杆5,该撞杆5与固定在第一部件(在该例子中为小容纳部bl上)侧的弹簧锁主体1对应地安装在第二部件(在该例子中为盖体C的内表面侧)上,从弹簧锁主体1的前插入口 14插入,并在该弹簧锁主体内可解除地卡定,通过最初的推入操作将盖体C保持在小容纳部bl侧、即堵塞小容纳部 bl的前开口的位置,通过下一个推入操作解除上述保持而可将盖体C向打开方向转换。但是,在配置上,也可以将弹簧锁主体1设在盖体C等移动体侧,并且将撞杆组装体设在小容纳部bl等固定体侧。另外,弹簧锁主体1如图10(a) (b)所示,在盒体10上配设有能在与撞杆5不同的方向上滑动,并且通过与该撞杆5配合而阻止该撞杆向脱离方向的移动的卡定部件2 ;改变来自撞杆5的输入方向并传达到卡定部件2上的凸轮部件3 ;以及弹簧锁单元4,该弹簧锁单元4具有向使卡定部件2解除与撞杆5的配合的方向加力的未图示的加力单元及将卡定部件2保持为与撞杆5配合的状态的保持单元。符号15是关闭盒体10的上开口的罩。 并且,该弹簧锁主体1为了提高作为弹簧锁机构的拔出力或保持力,具有与撞杆5配合或脱离的卡定部件2及凸轮部件3。通过卡定部件2在与撞杆5不同的方向上滑动而与撞杆5 配合或脱离,能改善施加过大的拔出力时的破坏或强行脱离。凸轮部件3利用凸轮作用将撞杆5的移动量放大并传递给卡定部件2,能改善作为弹簧锁机构的响应性及操作性。(机构特征)本发明的位置调整机构适用于上述撞杆组装体。该位置调整机构如图2(a)至图 6(c)所示,具有能相对于保持体(在该例子中,为基体7、盒体8、罩9)向其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地支撑的撞杆5、及被可旋转操作地支撑的旋转体6,该旋转体6配置于设在上述保持体上的开口(在该例子中,为罩9的开口 92),并且在前端63侧形成操作部65,使撞杆5根据旋转体6的旋转量移动调整其突出尺寸。主要部分构成如下结构,具备设在旋转体6的前端侧的配合部64 ;卡定部93,该卡定部93设在构成保持体的罩9上,在将旋转体 6的操作部65配置在罩9的开口 92上的状态下与配合部64配合而使旋转体6不可旋转; 以及作为加力机构的螺旋弹簧S,该螺旋弹簧S设在旋转体6的后端侧与设在盒体8上的轴孔8 之间,并向配合部64与卡定部93配合的方向对旋转体6加力,若克服螺旋弹簧S的作用力地推压旋转体6,则可旋转,若解除对旋转体6的推压,则不可旋转。以下,更明确地说明以上的主要部分。撞杆5如图5(a) (b)所示,形成为与弹簧锁主体1的配合脱离结构对应的形状, 至少具有在与位置调整机构的关系中重要的凸轮用孔部50、在相对于盒体8及罩9向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时的导向部57 59。在该例子中,一体地具有大致矩形板状的基部 51、从基部51的前端一侧向前方突出的臂部52、以及向臂部52的前端一侧突出的卡定爪部 53。孔部50在基部51的大致中央部沿上下方向贯通,并且形成为左右长的椭圆形。另外, 孔部50形成为上侧的前后部凹入一层的台阶56a、56b。并且,在该例子中,若后述的旋转体6的偏心的凸轮部61在孔部50中旋转,则凸轮部61 —边与左右的内周部50a或前后的内周部50b接触一边旋转,因此根据凸轮部61 的偏心量而使撞杆5前进或后退。在臂部52上,沿上表面的中央长度方向以将前端扩开为 〃形的状态形成凹槽讨。该凹槽M延伸到基部51的台阶56a的跟前。导向部57设在臂部52的一侧及基部51的一侧并在各侧面的下缘长度方向上延伸。导向部58在基部51的上表面且隔着孔部50的两侧作为肋而设置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导向部59在基部51的下表面且隔着孔部50的两侧、及一方也与臂部52连续地设为截面凹状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旋转体6—体地具有设在后端(下)侧的轴部60、与轴部60连接且从轴部的轴心偏心的凸轮部61、与凸轮部61连接并在与轴部60同轴线上突出的大径部62、与大径部62 连接且与轴部60及大径部62在同轴线上突出地配置在罩9的开口 92上的前端部63。其中,轴部60如图6(a) (c)所示是圆筒状,以在下端开口的状态形成接受螺旋弹簧S的对应端侧的配置用空间60a。如图5(b)所示,凸轮部61形成为其中心67从轴部60、大径部 62、前端部63的轴心线66偏离尺寸M的圆柱形。大径部62在上侧的端面形成配合部64。 配合部64是以轴心线66为中心,使凸部6 和凹部64b依次连续地形成的结构,为节曲面 (pitch surface)为平面的伞齿轮即冕状齿轮形。在前端部63上刻有作为操作部的槽65。 槽65是十字形,但只要是使螺丝刀D等嵌合而容易对旋转体6进行旋转操作的槽形状即可。将以上的撞杆5、旋转体6及螺旋弹簧S作为保持体组装在基体7、盒体8及罩9 上而成为撞杆组装体。其中,基体7为左右细长的板状。在基体7上如图1(b)所示设有 在作为背面的安装面侧低一层的配置部71 ;两侧的安装孔74 ;中央的矩形贯通孔72 ;以及切割贯通孔72的孔下边而成的凹部73。符号7 是避开安装用螺钉的头部的凹部。盒体8 一体地具有背面用平板80、由在平板80的前面一体化的两侧板83及底板 84划分的凹状空间81、在底板84的中央部开口的凹状的轴孔85。平板80呈与基体侧的配置部71隔有间隔地配置的大小的矩形状,在配置部71的台阶内沿左右仅能滑动规定尺寸。 该结构通过使支撑在盒体空间81的撞杆5沿基体安装面或与安装面大致平行地滑动,可在水平方向上对撞杆5进行位置调整。符号80a是在平板80的上侧将中间部切割为凹状,并使罩9的限制部94在此配合的定位部。轴孔85由设在底板84下侧的支撑筒部86划分为圆形孔,并且在承受筒部86的内底面突设有直径小的支撑轴85a。并且,轴部60相对于轴孔85以将螺旋弹簧S的下端侧支撑在支撑孔8 上,并且将螺旋弹簧S的上端侧容纳在空间60a中的状态被枢轴支撑。另外,两侧板83具有设在外表面上侧的台阶部83a、和设在各台阶部83a的外表面的罩卡定用爪87。另外,在各侧板83的内下侧和底面84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有滑动自如地支撑撞杆5的导向部57的导向槽88。在底板84的上表面,在隔着轴孔85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有肋形状的导向部89。在支撑筒部86的下端面设有相对于基体侧凹部73 防脱的未图示的卡定用爪。罩9具有平板90、设在平面90的两侧下面的侧板91、设在平板90的中央的开口 92、位于平板90的下面侧且与开口 92设在同心圆上的卡定部93。平板90是关闭盒体空间 81的上侧的大小的矩形状。在平板90上设有开口 92及卡定部93,并且设有从后缘的中间部向上侧突出而与盒体侧定位部80a配合的限制部94,以及位于上表面且比开口 92靠后侧,并且在隔着开口 92的部位突出的两个卡定用爪95。开口 92是露出配置作为旋转体侧的操作部的槽65的圆形孔。卡定部93如图6(a) (c)所示,是以开口 92的中心轴线为中心,使凸部93a和凹部9 依次连续地形成的结构,与上述配合部64间歇地配合。在两侧板91上设有配合孔91a。另外,在平板90的上表面,为了在对旋转体6进行旋转操作时作为参考,隔着开口 92地刻有“推出”和“返回”。(组装)在组装作业中,例如在将撞杆5 (基部51)相对于盒体侧空间81前后移动自如地支撑的状态下,从盒体侧空间81将螺旋弹簧S及旋转体6配置在轴孔85中,安装罩9并关闭盒体侧空间81。从该状态组装在基体7上。具体地如下。撞杆5以下述方式被支撑基部51相对于盒体侧空间81,在使两侧的导向部57与对应的导向槽88嵌合,使下两侧的导向部59与对应的导向部89嵌合的状态下,若从跟前向平板80侧推,则前后滑动自如。螺旋弹簧S通过将其下侧从孔部50嵌合在支撑轴8 而支撑为立起状态。旋转体6通过使该螺旋弹簧S的上侧进入空间60a,并使下侧的轴部60从孔部50 与轴孔85嵌合,被旋转自如地支撑。罩9相对于盒体8,在使限制部94与定位部80a配合的状态下,若克服螺旋弹簧S的作用力向盒体上面侧推压,则两侧板91通过爪87和配合孔 91a的配合连接而安装。在该安装状态下,将作为旋转体6的操作部的槽65露出配置在罩侧开口 92。若各部件从以上的半组装状态,相对于基体1将撞杆5、盒体8和罩9的对应部通过贯通孔72及凹部73从基体背面侧向基体正面侧推入,则平板80嵌合在配置部71上, 并且罩侧爪95及设在上述的盒体承受筒部86的下端面的爪在对应缘部防脱地卡定。由此, 各部件为组装完成的撞杆组装体。(动作)图2 (a) (b)、图3 (a) (c)及图6 (a) (c)表示以具备相同机构的上述撞杆组装体的例子表示本发明的位置调整机构的动作。其中,图2(a) (b)表示通过使旋转体6旋转而调整撞杆5在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的位置的操作例,图3(a) (c)表示撞杆5通过该操作进行位置移动的原理,图6(b)和(c)表示使旋转体6在无法旋转状态和可旋转状态间进行转换的动作。(1)在以上的撞杆组装体中,撞杆5相对于盒体8及罩9在突出方向上滑动自如地被支撑,并且通过旋转体6及螺旋弹簧S卡定在调整后的位置或不可移动地支撑,或通过解除该卡定或不可移动地支撑而可调整突出尺寸。这些根据以下的结构。(2)在此,例如使图2(a)、图3(a)、图6(b)为组装完成或使用状态。就撞杆5而言,旋转体6的凸轮部61与撞杆侧孔部50中的使撞杆突出尺寸Ll (为了方便,该Ll是以盒体侧轴孔8的中心为基准时的长度)为最小的后方的内周部50b紧密地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凸轮部61的正上方的大径部62使其前部分避开孔部50的凹入一层的台阶56a。 因此,撞杆5其前后移动由旋转体6的凸轮部61与孔部50的抵接限制。另一方面,在旋转体6利用螺旋弹簧S向上方加力移动的状态下,由于大径部62的配合部64与罩侧卡定部 93配合,因此不可旋转。由此,该撞杆5只要不使旋转体6旋转,便能够维持突出尺寸Li。(3)在改变撞杆突出尺寸Ll的场合,首先,如图2(a) (b)所示,使用螺丝刀D等工具,使螺丝刀D的前端与在罩侧开口 92露出的作为旋转体6的操作部的槽65嵌合,克服螺旋弹簧S的作用力推旋转体6,在该状态下进行旋转操作。图3(b)表示旋转体6向左或向右旋转90度的状态。就撞杆5而言,旋转体侧凸轮部61与撞杆侧孔部50中的左或右的内周部50a抵接,为撞杆突出尺寸L2 (该L2是比Ll大,比L3小的长度)。图3 (c)表示使旋转体6进一步旋转的状态。就撞杆5而言,旋转体侧凸轮部61与撞杆侧孔部50的前方的内周部50b紧密地抵接。另外,在该状态下,凸轮部61的正上方的大径部62使其后部分远离孔部50的凹入一层的台阶56b。(4)在以上的调整机构中,一边维持使支撑在盒体8及罩9等的保持体上的撞杆5 根据旋转体6的旋转量调整其突出尺寸的基本动作,一边分离限制旋转体6不经意地旋转的保持力(在该例子中,为配合部64相对于卡定部93的的配合力,该配合力与螺旋弹簧S 的作用力成比例)和改变撞杆5的突出尺寸时的旋转体6的旋转力(在该例子中,为凸轮部61相对于椭圆等非圆形的孔部50的压接力),因此与如专利文献1那样作为旋转体的螺纹部件的螺纹结合结构相比,能以更小的力或低转矩的旋转力对旋转体6进行位置调整, 从而能够提高调整操作性。(变形例1)图7(a) (b)的变形例是下述例子若是以上的调整机构,则能够以更小的转矩的旋转力对旋转体6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能够不使用螺丝刀D等旋转用工具,而直接用人的手或手指对旋转体6进行旋转操作。图7 (a)以与图2(a)对应的状态表示,图7 (b)只表示图 4的旋转体及罩。即,在该变形例中,只改变上述方式中的旋转体6的前端侧的形状,除此之外维持上述方式,因此对与图1(a) 图6 (c)相同部件及部位标注相同符号,只说明改变点ο在图7(a) (b)中,旋转体6 —体地具有轴部60、与轴部60连接的凸轮部61、与凸轮部61连接的大径部62、与大径部62连接且与轴部60及大径部62在相同轴线上突出地从罩9的开口 92向外突出配置的旋钮部66。该旋钮部66为大致圆锥台形,主要是容易用手按或捏的形状,并且只要是在开口 92中隔有间隔地插通的大小即可。并且,在对撞杆5 进行位置调整时,可以不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而直接用人的手指等捏住从开口 92突出的旋钮部66来进行旋转操作。(变形例2)图8 (a) (b)及图9 (a) (b)的变形例是以上的调整机构能以更小的转矩的旋转力对旋转体6进行位置调整的例子,是代替上述凸轮单元或凸轮机构而利用齿轨、齿轮(小齿轮)单元或机构进行该动作的一个例子。图8(a) (b)是组装状态图,图9(a) (b)是分解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即使在该变形例中,也对与上述方式动作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或类似符号并尽量省略重复的记载。变形例2的位置调整机构具有相对于构成保持体的半体7A、7B向其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可移动地被支撑的突出部件5A、及可旋转操作地被支撑,并且配置于设在半体7B上的开口 92并在前端形成作为操作部的槽65的旋转体6A,在使突出部件5A根据旋转体6A 的旋转量对其突出尺寸进行移动调整这一点与上述方式相同。在此,突出部件5A由细长的板状构成,上下缘部形成为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部 15a,并且在内面侧,上下的导轨部1 之间形成为齿轨部16。另外,该例子是模式化的,实际上在突出部件5A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形成齿轨部16,除了该齿轨部16,根据用途对突出部件5A的形状进行形状设定。旋转体6A —体地具有设在后端(下)侧的轴部60、与轴部60连接并与轴部60设在同轴线上的齿轮部67、与齿轮部67连接并设在同轴线上的小径部62A、与小径部62A连接并在同轴线上突出地配置在半体7B的开口 92上的前端部63。其中,轴部60是圆筒状, 以在下端开口的状态形成接受螺旋弹簧S的对应端侧的空间60a。齿轮部67在轴部60与小径部62A之间成为比较大的齿轮。小径部62A在上侧的端面形成配合部64。配合部64 是使凸部6 和凹部64b依次连续地形成的结构。在前端部63上刻有作为操作部的槽65。 但是,前端部63也可以是与变形例1相同地在开口 92上突出的旋钮部。半体7A和半体7B是以在上下结合的状态形成大致二形的保持部的关系。半体7A 是由水平片75及垂直片76构成的大致L形。在水平片75的上表面设有在大致中央部突出的圆筒部77、在垂直片跟前沿板宽方向延伸的截面凹状的导向槽75a。圆筒部77的筒内设定为轴孔85,在筒内底面突设直径小的支撑轴85a。与此相对,半体7B由与水平片75相对的平板构成,具有设在前端侧并与圆筒部77相对的开口 92、位于下表面侧并与开口 92设在同心圆上的卡定部93、设在下表面后侧并与导向槽7 相对的截面倒凹状的导向槽78a。 开口 92是使作为旋转体侧的操作部的槽65露出配置的圆形孔。卡定部93是使凸部93a 和凹部9 依次连续连接形成的结构,与配合部64间歇地配合。在以上的半体7A上,在通过螺旋弹簧S与支撑轴8 嵌合,并在轴孔85内支撑为立起状态后,旋转体6通过使螺旋弹簧S的上侧进入空间60a,使下侧的轴部60与轴孔85 嵌合,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半体7B通过从该状态利用未图示的配合单元或焊接等其他结合方法将下表面后部79连接在垂直片76的上端76a侧,从而连接在半体7A上。此时,突出部件5A以使上下导轨部1 与对应的导向槽75a、78a嵌合,并且使齿轨部16的齿部与齿轮部67啮合的方式配置在半体7A、7B彼此之间。由此,旋转体6在利用螺旋弹簧S向上方加力移动的状态下,由于小径部62A的配合部64与半体7B侧卡定部93配合,因此不可旋转。因此,突出部件5A在将齿轨部16的齿部与齿轮部67啮合的状态下限制位置而不会移动。在对突出部件5A进行位置调整时, 与上述方式相同地使用螺丝刀D等工具,使螺丝刀D的前端与露出配置在开口 92上的作为旋转体6的操作部的槽65嵌合,克服螺旋弹簧S的作用力地推旋转体6,在该状态下使突出部件5A伴随齿轮部67的旋转而移动。如上,本发明只要实质上具备权利要求特定的结构即可,具体部分可以参考该方式及变形例进一步进行变更或展开。在此引用2009年4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9-103987号的说明书、技术方案的范围、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并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内容而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位置调整机构,具有可相对于保持体向其突出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地被支撑的突出部件、及旋转体,该旋转体可旋转操作地被支撑,并且,配置于设在上述保持体上的开口且在前端形成操作部,使上述突出部件根据上述旋转体的旋转量移动调整其突出尺寸, 该位置调整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于上述旋转体的前端侧的配合部;凹凸或大致齿形的卡定部,该卡定部设在上述保持体上,在将上述旋转体的操作部配置在上述开口的状态下与上述配合部配合, 使上述旋转体不能旋转;以及设在上述旋转体的后端侧和保持体的对应部之间,并向上述配合部与上述卡定部配合的方向对上述旋转体加力的加力单元,若上述旋转体克服上述加力单元的作用力被推压则可旋转,若解除对上述旋转体的推压则不可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具有设在后端侧的轴部、及设在上述轴部和上述配合部之间的凸轮部,上述轴部与设在上述保持体上的轴孔嵌合,上述凸轮部与设在上述突出部件上的孔部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具有设在后端侧的轴部、及设在上述轴部和上述配合部之间的齿轮部,上述轴部与设在上述保持体上的轴孔嵌合,上述齿轮部与设在上述突出部件上的齿轨部啮I=I O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体的操作部具有从上述保持体的开口突出的推压、旋转用旋钮。
5.一种撞杆组装体,具有突出部件,该突出部件与第一部件侧的弹簧锁主体对应地安装在第二部件上,从上述弹簧锁主体的前插入口插入,从而在该弹簧锁主体内能解除地卡定,该撞杆组装体的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件能由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位置调整机构调整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撞杆组装体具有可相对于保持体向其突出方向移动地被支撑的突出部件、及配置于保持体的开口且在前端形成操作部的旋转体,移动调整突出部件的突出尺寸,该位置调整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设在旋转体的前端侧的配合部;卡定部,该卡定部设在保持体上,通过与配合部配合,使旋转体不能旋转;以及向配合部与卡定部配合的方向对旋转体加力的加力单元,若旋转体克服作用力被推压则可旋转,若解除对旋转体的推压则不可旋转。
文档编号E05C19/02GK102414385SQ20108001799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2日
发明者富冈和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