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用观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33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演出用观众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众椅,适用于表演等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演出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演的道具、舞台以及观众的座椅作为演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演出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普通的观众椅就是常规结构,仅仅具有座椅的功能,针对特殊场景的舞台演出,比如地震效果,仅凭演出道具和舞台设计很难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虽能让观众理解场景,却与逼真相去甚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观众椅功能单一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气缸牵引能实现座椅地震效果的演出用观众椅。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演出用观众椅,包括有若干座椅,还包括有框架、双排轨道,所述框架位于座椅的下方,座椅固接在框架的上端面;所述轨道位于框架的下方,布置在框架的两侧,与基面固接;所述框架的下方设有对称的四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至两轨道的内侧;所述轨道朝内侧开口,所述支撑杆外侧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布置在所述轨道中;所述轨道内的下端面设有高低起伏的凸台,两排轨道的凸台呈错位布置;还包括有驱使框架沿轨道滑移的气缸,气缸座固接在框架下方的基面,所述框架内设有横档,气缸的活塞杆与横档固接。所述座椅包括有椅腿,所述椅腿的底端与框架上端面固接。所述座椅为4至6个。所述基面为地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气缸牵引框架的结构,座椅与框架固接一体,气缸活塞杆的推拉运动使滚轮沿轨道往复滑移,带动座椅作相应的水平滑移,由于两组轨道的轨道面设有互相错位的凸台,使座椅在水平移动的同时又能产生前后高低落差的效果,从而使观众有种地震的感觉,配合舞台和道具,给观众如同在地震现场的直接感受,表演效果多姿多彩;2、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两组轨道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1-3,一种演出用观众椅,包括有若干座椅1,还包括有框架2、双排轨道3,所述框架位于座椅的下方,座椅固接在框架的上端面;所述轨道位于框架的下方,布置在框架的两侧,与基面固接;所述框架的下方设有对称的四根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延伸至两轨道的内侧;所述轨道朝内侧开口,所述支撑杆外侧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轮5,所述滑轮布置在所述轨道中;所述轨道内的下端面设有高低起伏的凸台6,两排轨道的凸台呈错位布置;还包括有驱使框架沿轨道滑移的气缸7,气缸座8固接在框架下方的基面,所述框架内设有横档9,气缸的活塞杆与横档固接。所述座椅包括有椅腿11,所述椅腿的底端与框架上端面固接。所述座椅为4个。所述基面为地面。
权利要求
1.一种演出用观众椅,包括有若干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框架、双排轨道,所述框架位于座椅的下方,座椅固接在框架的上端面;所述轨道位于框架的下方,布置在框架的两侧,与基面固接;所述框架的下方设有对称的四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至两轨道的内侧;所述轨道朝内侧开口,所述支撑杆外侧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布置在所述轨道中;所述轨道内的下端面设有高低起伏的凸台,两排轨道的凸台呈错位布置;还包括有驱使框架沿轨道滑移的气缸,气缸座固接在框架下方的基面,所述框架内设有横档,气缸的活塞杆与横档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出用观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有椅腿,所述椅腿的底端与框架上端面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演出用观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4至6个。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演出用观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面为地面。
全文摘要
一种演出用观众椅,包括有若干座椅,还包括有框架、双排轨道,所述框架位于座椅的下方,座椅固接在框架的上端面;所述轨道位于框架的下方,布置在框架的两侧,与基面固接;所述框架的下方设有对称的四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至两轨道的内侧;所述轨道朝内侧开口,所述支撑杆外侧设有与轨道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布置在所述轨道中;所述轨道内的下端面设有高低起伏的凸台,两排轨道的凸台呈错位布置;还包括有驱使框架沿轨道滑移的气缸。本发明采用气缸牵引框架的结构,气缸运动使座椅作相应的水平滑移,由于两组轨道的轨道面设有互相错位的凸台,使座椅在水平移动的同时又能产生前后高低落差的效果,从而使观众有种地震的感觉。
文档编号A47C7/00GK102273838SQ20111020849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倪湘凝 申请人:杭州佳合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