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减灾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37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震减灾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紧急避险、帮助人员逃生的多功能的抗震减灾床。
背景技术
地震发生时,其突发性、建筑物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睡眠中发生灾害是更为可怕。现有的抗震床样式很多如中国专利CN201010284117 “抗震婴儿摇篮床”、CN201020622918 “榫卯式仿古抗震床”、CN201020002535 “一种抗灾床”公开的床多为立柱仿古长方体结构,因其向上的截面大其承重受力面积也大,因此将完全无法承受倒塌的建筑材料重量而被压垮起不到抗震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巧,避震效果好的抗震减灾床
半封闭半球形网格式的龙骨架开口端固定底座,在底座与龙骨架封闭的空间内悬空固
定床板。为了更好的效果龙骨架在两相邻的网格之间设置一开闭门。龙骨架的网格上方设置开闭的窗子和通风口,在其封闭的网格内层设置包括聚乙烯,EVA, EPE,橡胶或海绵的缓冲抗震材料。底座内填充重物。床板为三方固定于龙骨架的“U”形,也可以悬空四角固定,另一方位置对应于开关门方向。底座设置阶梯,底座与床板沿之间设置阶梯。床板与底座之间设置安全定位求救报警器。窗子、门及网格之间的空间安装玻璃钢,PVC等塑料外壳。龙骨架采用不锈钢、铁、铜等金属材料。下面结合结构阐述其优点
半封闭半球体网格式的龙骨架开口端固定底座,在底座与龙骨架封闭的空间内悬空固定床板。本发明利用球体的锥形结构,由于向上的受力点小,当建筑材料倒塌时还能利用自己的着力点进行自我支撑,能冲抵倒塌建筑材料的重量;利用球体的圆滑性,能减少震动;利用球体内由小变大的的空间结构,适宜于躲避于建筑材料倒塌堆砌物空间内。在床板与底座之间的空间里可存放食品、药物等急救用品。龙骨架在两相邻的网格之间设置一开闭门、窗子和通风口利于人们进出,利于在危难中自主逃生或营救;
封闭的网格内层设置包括聚乙烯,EVA,EPE,橡胶或海绵的缓冲抗震材料,能减少震动、冲击,将损咅降为最低。底座内填充重物,是利于增加稳定性。
当底座自身高度或底座与床板之间悬空有一定高度时可在底座设置阶梯,底座与床板沿之间设置阶梯,方便上下。床板与底座之间设置安全定位求救报警器,为求生多了一个机会。窗子、门及网格之间的空间安装玻璃钢,PVC等塑料外壳。龙骨架采用不锈钢、铁、铜等金属材料。都是用了营造一个坚硬的外壳去抵抗灾害来临时的冲击,多一层放心和安全。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适用性强,使用方便,抗震强度大安全放心。


下面结构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最进一步地详述。图I为本发明一个三方固定于龙骨架的“U”形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I,半封闭半球形网格式的龙骨架2开口端固定底座I,在底座I与龙骨架2封闭的空间内悬空固定床板3,床板3为三方固定于龙骨架2的“U”形,床板3另一方位置对应于龙骨架2两相邻的网格之间开关门4方向,龙骨架2形成的网格上方设置开闭的窗子5和通风口,在其封闭的网格内层设置包括海绵的缓冲抗震材料,底座I内填充重物,床板3与底座I之间设置安全定位求救报警器。窗子5、门4及网格之间的空间安装玻璃钢外壳。龙骨架2采用不锈钢材料。人们就寝时滑开门4,门4顺着滑槽6轨道滑动进行开闭合,进入球体内,上床即可。门4也可做成推拉式。缓冲抗震材料还可以选用聚乙烯,EVA, EPE,橡胶等材料。床板也可以悬空四角固定。当底座自身高度或底座与床板之间悬空有一定高度时可在底座设置阶梯,底座与床板沿之间设置阶梯,方便上下。
权利要求
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包括床板(3),其特征在于半封闭半球形网格式的龙骨架(2)开口端固定底座(1),在底座(I)与龙骨架(2)封闭的空间内悬空固定床板(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龙骨架(2)在两相邻的网格之间设置一开闭门(4)。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龙骨架(2)的网格上方设置开闭的窗子(5)和通风口,在其封闭的网格内层设置包括聚乙烯,EVA,EPE,橡胶或海绵的缓冲抗震材料。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底座(I)内填充重物。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床板(3)为三方固定于龙骨架(2)的“U”形,另一方位置对应于开关门(4)方向。
6.如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底座(I)设置阶梯,底座(I)与床板沿之间设置阶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床板(3)与底座(I)之间设置安全定位求救报警器。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窗子(5)、门(4)及网格之间的空间安装玻璃钢,PVC等塑料外壳。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震减灾床,其特征在于龙骨架(2)采用不锈钢、铁、铜等金属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紧急避险、帮助人员逃生的多功能的抗震减灾床。现有的抗震床多为立柱仿古长方体结构,因其向上的截面大其承重受力面积也大,因此将完全无法承受倒塌的建筑材料重量而被压垮起不到抗震的作用。本发明设计在半封闭半球形网格式的龙骨架开口端固定底座,在底座与龙骨架封闭的空间内悬空固定床板。本发明利能冲抵倒塌建筑材料的重量,减少震动、冲击;适宜于躲避,利于在危难中自主逃生或营救,稳定性好,结构简单,轻巧,合理,适用性强,使用方便,抗震强度大,安全放心。
文档编号A47C19/02GK102894710SQ20111021322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成骅, 卢飞, 张月, 张大清, 张建 申请人:张成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