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便携式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椅子,尤其涉及一种容易折叠和打开、体积小、改进了稳定性和舒适性的便携式椅子。
背景技术:
已有各种形式的便携式椅子,例如根据诸如露营或钓鱼的户外活动的类型或目的的可折叠椅子、具有背部支撑部分的椅子、没有背部支撑部分的椅子等等。现有技术中涉及便携式椅子的各种实例图示于作为附图中的一个的图1中。在图1所示的便携式椅子中,“普通椅子1”和“普通椅子2”设置为各构架通过中心铰链彼此相交的形式,并且包含当椅子打开时展平的织物片(支撑板)。这种便携式椅子可以容易地折叠和打开,并且在折叠时具有相对小的体积,因此具有该便携式椅子容易携带的优点。然而,因为织物片小且扁平,由于低舒适性使用者很难长时间坐在上面。此外, 因为该椅子具有如下结构,即承受集中载荷的构架交点部是穿孔的并且铰链销插入其中, 该构架相交部分在结构上是薄弱的。在图1所示的便携式椅子中,“普通椅子3”具有“普通椅子1”设有背部支撑部分的形式。该便携式椅子的结构不能弥补“普通椅子1”的缺陷,只是使用者可以靠在其背部支撑部分上。在图1所示的便携式椅子中,“普通椅子4”具有片和背部支撑部分可折叠的形式。 这种便携式椅子可以很容易地折叠。然而,由于折叠椅子的体积大而很难携带该椅子,并且由于该椅子没有腿,在地面是湿的或者不平坦时很难在户外场所使用该椅子。在图1所示的便携式椅子中,“普通椅子5”具有极佳的舒适性,因为其形成了具有通用背部支撑部分的通用椅子的形式。然而,由于折叠椅子的体积大而很难携带该椅子,并且由于在多点采用了铰链结构而使得结构变得复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异物侵入铰链部分时该椅子不能舒适地操作或在户外场所使用该椅子时不能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现有便携式椅子的强度并弥补其缺陷的便携式椅子。特别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椅子,所述便携式椅子可以容易地折叠和打开,由于其在折叠状态下体积小可以简便地携带,具有极佳的支撑强度并且通过采用将构架装配到中心毂中的结构使得结构薄弱部分最小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包裹使用者的臀部的左右两侧而有助于使用者在长期就坐状态下感觉舒适以及具有上述优点的便携式椅子。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椅子,其中通过构架装配到其中的可转动毂使得所述便携式椅子可以稳固地放置在地面不平坦的场所。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椅子,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椅子的左右两侧的毂;将左右毂彼此相连的中心支撑构架;前后腿构架,其分别具有可分离(可拆卸)地连接到相应毂的下部前后外周表面的基端,并且分别具有以径向伸向地面的形式设置的自由端;前后杆构架,其分别具有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毂的上部前后外周表面的基端,并且分别具有以径向伸向天空的形式设置的自由端;以及连接到前后杆构架的自由端的织物片。前腿构架、后腿构架、前杆构架和后杆构架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一个穿过毂的弹性绳与除了其自身之外的任一构架相连。前腿构架、后腿构架、前杆构架和后杆构架均可形成为中空管,弹性绳可设置为穿过相应构架和毂的内部,与弹性绳的端部绑定的绑定塞可连接到相应构架的自由端。毂的外周表面可设有分别与前后腿构架和前后杆构架的基端相对应的连接孔,前后腿构架和前后杆构架的基端可以可分离地插入到相应连接孔中。左右毂可通过弹性绳与中心支撑构架的两端相连。中心支撑构架可形成为中空管,弹性绳可设置为穿过中心支撑构架和两个毂的内部,与弹性绳的端部绑定的绑定塞可连接到两个毂的外端。连接孔可设在两个毂的内表面侧,并且中心支撑构架的两端可以可转动地插入到连接孔中。前后腿构架可形成为短于前后杆构架,前杆构架和后杆构架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架可配置为两个或更多个单元杆构架沿轴向彼此相连的形式。织物片可包括前后杆构架的自由端可分离地插入其中的袋部。织物片可包括(包含)乘坐面部分和侧面部分,乘坐面部分以支撑并包裹坐在上面的使用者的臀部、大腿和腰部的形式弯曲和凹陷,侧面部分封堵乘坐面部分的左右两侧。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将使得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更加显而易见。图1是图示出现有便携式椅子的各种实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透视图;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侧视图;图4是透视图,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构架相互分离的状态;图5是透视图,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构架相互组装的状态;图6是侧视图,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构架相互组装的状态;图7是透视图,特别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构架和毂之间的连接结构;图8是图7的正向横截面视图;图9是图7的侧向横截面视图;图10是透视图,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构架折叠的状态;图11是图10的正视图;以及图12是透视图,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构架折叠同时由织物片包裹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在下文中参考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形式体现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局限于这里所给出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发明将详尽完整,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完整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说明书中,众所周知的特征和技术的细节可能被省略,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所呈现的实施例不明显或模糊。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这里所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也应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表示例外。此外, 使用术语“一”、“一个”等不代表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所提及的部件。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是暗示任何特定顺序,只是用来标识各元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用来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一步应当理解,术语“包括”或“包含”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表示存在所述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而不排除存在或加入一个或更多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 /或其组合。除非另有限定,这里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进一步应当理解,诸如通常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解释为具有与其相关技术和本发明范围内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会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进行解释,除非在此明确地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为清楚起见,附图的形状、尺寸和区域等可能被夸大。在下文中、通过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图2和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的整体形状。如图2和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包括(或包含)分别安装在椅子的左右两侧的毂或毂状件(hub) 10 ;将左右毂10彼此相连的中心支撑构架20 ;前后腿构架30和 40,其基端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毂10的下部前后外周表面,并且其自由端以径向伸向地面的形式设置;前后杆构架50和60,其基端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毂10的上部前后外周表面, 并且其自由端以径向伸向天空的形式设置;以及连接到前后杆构架50和60的自由端的织物片100。在该实施例中,织物片100包括能够使前后杆构架50和60的自由端可分离地装配到其中的袋部110。织物片100与杆构架50,60之间的附接和分离操作可以使用带子、夹子、附接织物等各种方式实现。织物片100具有狭小面积和简单结构,其呈能够舒适地支撑并包裹使用者的臀部、大腿和腰部的形式。对于这种结构,织物片100包括以支撑并包裹坐在上面的使用者的臀部、大腿和腰部的形式弯曲和凹陷的乘坐面部分101和封堵乘坐面部分101的左右两侧的侧面部分102。织物片100可以如下形式形成,以使得乘坐面部分101和侧面部分102形成为分离件并通过连接带103将它们彼此缝合到一起。因为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可在前后腿构架30,40和前后杆构架50,60与毂10分离并且织物片100与其分离的情况下折叠,该便携式椅子的体积小,因此该便携式椅子便于携带。此外,因为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以如下结构形成,其中构架30,40,50,60的基端径向连接到设置在该椅子的左右两侧的两个中心毂10以支撑负载,且毂10也由中心支撑构架20支撑,而不是如结构薄弱、构架的交点部穿孔然后铰链销插入其中的现有结构那样,该便携式椅子可以保持不用担心该构架的刚度减少并且结构刚度优异且稳定的状态。当构架20,30,40,50和60由高弹性铝合金制成时,可以使用合金材料的刚性和弹性。因此,构架的结构刚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并且使构架加工成薄且重量轻。在这种情况下, 当将承受负载的前后腿构架30,40形成的短时,抗弯刚度增加,因此可使该构架更薄更轻。织物片100不仅可以使用乘坐面部分101支撑使用者的臀部和大腿,还以倾斜状态支撑使用者的腰部,因此长期保持优异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另外,因为侧面部分102比左右臀部和大腿侧面高出预定程度,不但可以获得实际的稳定性,还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稳定性。此外,由于甚至织物片100也可以拆卸(分离),折叠的便携式椅子的体积进一步减小,并且由于前后杆构架50,60的自由端装配到袋部110中的结构,该便携式椅子的安装和拆卸均可以简单地进行。图4至9是更具体地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构架的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6所示,中心支撑构架20装配到左右毂10中。腿构架30,40和杆构架50, 60的基端以轴/孔连接方式装配到毂10的外周表面中。中心支撑构架20的两端通过弹性绳70与左右毂10相连。以同样的方式,前后腿构架30,40和前后杆构架50,60通过弹性绳80与毂10相连。因为弹性绳70,80用于将构架拉向毂10,可以防止这些构架在安装便携式椅子时与毂10随意地分离,并且防止这些构架丢失以及在折叠该便携式椅子时可以均勻排列。为了便于弹性绳70,80的连接,采用绑定塞75,85。弹性绳70,80的端部系缚到绑定塞75,85上。中心支撑构架20的绑定塞75插入到毂10的外端中。腿构架30,40和杆构架50,60的绑定塞85分别连接到构架30,40,50,60的自由端。在中心支撑构架20以中空管形状形成的情况下,弹性绳70设置为穿过中心支撑构架20和两个毂10的内部,绑定塞75插入到毂10的外端中。在腿构架30,40和杆构架50,60以中空管形状形成的情况下,弹性绳80设置为穿过构架30,40,50和60的内部,并且绑定塞85插入到构架30,40,50和60的自由端中。同时,前杆构架50、后杆构架60或两个杆构架50,60均以两个或更多个单元杆构架沿轴向彼此相连的方式进行配置。在该实施例中,只有后杆构架60以两个分离的单元杆构架60a和60b沿轴向彼此相连的方式进行配置。理想的是,利用保护盖90盖住前后支撑杆30,40中放置在地面上的自由端。虽然未图示在附图中,保护盖可连接到前后杆构架50和60的自由端。保护盖90能够使构架30 和40可靠地放置在地面上并且保护构架30和40的自由端,从而防止其变形和损坏。另外, 保护盖防止灰尘或异物从构架的自由端侵入。图7-9特别图示了构架20,30,40,50和60可分离地连接到毂10的结构和弹性绳 70和80的安装形状。如图7-9所示,毂10的内表面侧设有连接孔11,中心支撑构架20的端部可转动地插入该连接孔11中。弹性绳70穿过毂10的连接孔11。即使在中心支撑构架20的端部可转动地插入到毂的连接孔11中时,由于弹性绳70向内拉曳设在便携式椅子两侧的毂,不用担心毂10与中心支撑构架20随意地分离。当中心支撑构架20连接到毂10的连接孔11从而可转动(即通过使用者的力气使端部转动到一定程度)时,左右毂10可分别转动。也就是说,两个毂10可相对于中心支撑构架20转动不同角度。通过这种方式,当前后腿构架30和40接触的地面或左右腿构架 30和40接触的地面存在高度差时,两个毂10可相对于中心支撑构架20适当地转动,因此腿构架30和40均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此外,毂10的外周表面设有径向连接孔12,前后腿构架30,40和前后杆构架50, 60的基端可分离地插入到该连接孔中。即使在腿构架30,40和杆构架50,60的基端可转动地插入到毂10的连接孔12中时,由于弹性绳80将构架30,40,50和60拉向中心毂10,不用担心构架30,40,50和60与毂10随意地分离。在腿构架30,40和杆构架50,60通过插入孔12可分离地插入到毂10中并且腿构架30,40和杆构架50,60形成为中空管时,弹性绳80可设置为穿过相应构架30,40,50,60 和毂10的内部。前腿构架30、后腿构架40、前杆构架50和后杆构架60中的每一个可通过一个穿过毂10的弹性绳80与除了其自身之外的任一构架相连。也就是说,在构架30,40,50和60 中,任意两个在周向上彼此邻近或在对角线方向上彼此面对的构架可通过一个穿过毂10 的弹性绳80彼此相连。在图8和9中,彼此面对的构架、即彼此面对的前腿构架30和后杆构架60以及彼此面对的后腿构架40和前杆构架50通过一个弹性绳80彼此相连。与此不同的是,在周向上彼此邻接的构架30-40/50-60或30-50/40-60可彼此相连。利用上述构造,由于弹性绳80不需要系缚或固定到毂10上,弹性绳80可容易地安装并且结构简化。如图10和11所示,当构架30,40,50和60从毂10的连接孔12中拉出从而与其分离时,弹性绳80可以延长并且这些构架可在与中心支撑构架20对齐的同时进行折叠,因此可以使便携式椅子的体积总体上很小。在各构架相互分离之前事先将织物片10(见图1 和2)分离。如图12所示,因为该便携式椅子以小体积的整齐精简方式折叠,以使得将分离的织物片100折叠并包裹在各构架周围,该便携式椅子可以容易地携带和收纳。因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各构架的基端径向连接到设在椅子左右两侧的两个中心毂从而支撑负载,并且两个毂由中心支撑构架支撑,不用担心结构刚性下降,结构刚度优异并且椅子可以稳定状态放置在地面上。另外,因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可在前后腿构架和前后杆构架与毂分离并且织物片与其分离的同时折叠,该便携式椅子体积小,因此该便携式椅子便于携带。另外,虽然织物片具有狭小面积和简单结构,也可以舒适地支撑和包裹使用者的臀部、大腿和腰部。此外,因为腿构架和杆构架可分离地连接到毂并且通过弹性绳和绑定塞拉向中心毂,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椅子可由带有构架连接结构的整体上简单的结构实现并且非常容易折叠和打开。
虽然已经图示和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另外,可在不脱离其实质范围的情况下进行许多变型,以使特定情况或材料适应于本发明的教导。因此,本发明不应被局限于作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的所有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椅子,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椅子的左右两侧的毂;将左右两个毂彼此相连的中心支撑构架;前后腿构架,其分别具有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毂的下部前后外周表面的基端并且分别具有以径向伸向地面的形式设置的自由端;前后杆构架,其分别具有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毂的上部前后外周表面的基端并且分别具有以径向伸向天空的形式设置的自由端;以及连接到前后杆构架的自由端的织物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前腿构架、后腿构架、前杆构架和后杆构架中的每一个通过一个穿过所述毂的弹性绳与除了其自身之外的任一构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前腿构架、后腿构架、前杆构架和后杆构架均形成为中空管,所述弹性绳设置为穿过相应构架和毂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弹性绳的端部绑定的绑定塞连接到相应构架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毂的外周表面设有分别与所述前后腿构架和所述前后杆构架的基端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前后腿构架和所述前后杆构架的基端可分离地插入到相应的连接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毂通过弹性绳与所述中心支撑构架的两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构架形成为中空管,所述弹性绳设置为穿过所述中心支撑构架和两个毂的内部,并且与所述弹性绳的端部绑定的绑定塞连接到两个毂的外端。
7.根据权利要求1、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连接孔设置在两个毂的内表面侧,并且所述中心支撑构架的两端可转动地插入到所述连接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腿构架形成为比所述前后杆构架短,并且所述前杆构架和所述后杆构架中的一个或多个构架以两个或更多个单元杆构架沿轴向彼此相连的方式进行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片包括袋部,所述前后杆构架的自由端可分离地插入到所述袋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便携式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片包括以支撑并包裹坐在其上的使用者的臀部、大腿和腰部的形式弯曲和凹陷的乘坐面部分和封堵所述乘坐面部分的左右侧的侧面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椅子,其包括分别安装在椅子的左右两侧的毂(10);连接左右两个毂的中心支撑构架(20);前后腿构架(30,40),其分别具有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毂的下部前后外周表面的基端和以径向伸向地面的形式设置的自由端;前后杆构架(50,60),其分别具有可分离地连接到相应毂的上部前后外周表面的基端且和以径向伸向天空的形式设置的自由端;以及连接到前后杆构架(50,60)的自由端的织物片(100)。该椅子结构刚度优异且可以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此外,前后腿构架和前后杆构架可与毂分离并折叠以与中心支撑构架对齐,椅子的体积在其折叠时很小,可以方便地携带,且织物片可以舒适地支撑和包裹使用者的臀部、大腿和腰部。
文档编号A47C5/10GK102525162SQ20111033492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罗济建 申请人:罗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