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22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具体而言,可以精确调整垂直立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柱杆上的支撑搁板高度,并能简单地调整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杆型框架归类为室内家具,不同于衣箱等开关门式家具,可以支撑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杆垂直立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再结合搁板和抽屉等构成杆型框架,可以收纳需要保管的物品或衣服等。其优点在于,室内装饰效果好,容易挪动和重新布局,与衣箱和墙体嵌入式衣柜等家具相比,室内空间利用率也更高。图1为一般杆型框架结构的说明图,杆型框架基本上是在室内的天花板10和地板11之间垂直立起柱杆20后,再安装纵横支撑结构物21,最后牢固地结合搁板30或抽屉31
坐寸ο图1为在天花板10和地板11之间,左右两侧分别立起一个柱杆20,其中间安装支撑结构物21、搁板30和抽屉31。在这里,不特别规定柱杆20、支撑结构物21以及搁板30和抽屉31的数量和安装位置。根据需要以及安装条件和计划,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数量和位置。安装施工这样的杆型框架时,关键是在天花板10和地板11之间垂直立起柱杆20。如果柱杆20发生倾斜或没有紧贴天花板10和地板11被牢固地支撑时,后续安装包括支撑结构物21在内的搁板30和抽屉31等结构时,不仅不好找平衡,且在安装完成后也有损完善度。这样,将柱杆20垂直立于天花板10和地板11之间,并牢固地支撑防止其摔倒是保证杆型框架安装完成的最低条件。作为参考,为了有效地安装柱杆20,在该领域相关技术专利,韩国专利第0481005号的“杆型衣架的杆支撑装置”中有记载。该技术是使接触到天花板的杆上方具有弹性,并扩大接触面,从而提闻杆的稳定性。并且,如图1所示,传统的柱杆20是紧贴天花板10和地板11安装,并尽可能使之牢固。但是,垂直立起柱杆20,并持续维持其牢固的安装状态非常困难。柱杆20的负荷导致柱杆20位移,还有柱杆20材料本身的细微地收缩膨胀也是导致其变形的原因。传统的柱杆20只是单纯地测量天花板10和地板11之间的间距尺寸,并根据其尺寸确定柱杆20的长度后,强硬塞进天花板10和地板11之间,使柱杆20的两端分别牢牢地贴在天花板10和地板11,为了维持垂直状态,很难避免各种变形导致的倾斜和支撑力减弱的现象。并且,安装时,也需要准确测量天花板10和地板11之间的间距尺寸,以此为准确定柱杆20长度的状态下开始安装,所以存在施工时间长、工序复杂、施工难度高、只有熟练工才能施工等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精确地调整室内的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垂直立起安装的杆型框架的柱杆高度,既保证其牢固性和简便性,又改善了杆型框架的施工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当立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柱杆由于变形导致支撑力减弱时,可以通过调高装置,恢复支撑力。并且,即使柱杆的全长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高度不太相符,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也可以将柱杆牢固地固定到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可以大幅改善其施工性。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该杆型框架包括:垂直立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安装的柱杆,以上述柱杆为轴纵向安装的支撑结构物,以上述柱杆和支撑结构物为中心安装的搁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杆高度调整装置包括:沿着上述柱杆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导轨,独立结合到上述柱杆导轨的端部可伸缩柱杆长度的调高装置。上述调高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的一端形成结合部,该结合部沿着上述柱杆上形成的导轨插入结合,该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形成有导轨;以及一对上下可动体,该一对上下可动体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导轨内,内侧具有螺纹,左右两侧的上下可动体之间保留安装空间;位于一对上下可动体之间所述空间内的可转动的旋转体,该旋转体具有与上下可动体的螺纹吻合的螺纹;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用于从外侧引导上述的一对上下可动体,具有结合到上下可动体端部的导轨。另外,上述第一连接器的两侧对称而形成导轨,在上述第一连接器中心部设置使上述旋转体可转动的安放槽。另外,上述上下可动体的螺纹是将具有螺纹的独立螺纹板装配到上下可动体的内壁而形成。另外,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外部设置独立的外罩。另外,还包括连接器,该连接器能沿着导轨插入用于连接柱杆,上述连接器包括插入到分离的柱杆导轨内而结合的连接端。本发明可以精确地调整垂直安装在室内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杆型框架的柱杆高度,还保证其牢固性和简便性,改善了杆型框架的施工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立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柱杆变形,导致支撑力减弱时,可以通过调高装置恢复支撑力。另外,即使柱杆的全长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高度不太相符,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也可以将柱杆牢固地固定到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可以大幅改善杆搁板的施工性。


图1为一般杆型框架的结构说明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杆型框架的结构说明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杆型框架的柱杆安装状态斜视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高装置拆卸斜视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柱杆和搁板的安装状态参考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高装置的详细组装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柱杆组合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杆型框架的结构说明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杆型框架的柱杆安装状态斜视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高装置拆卸斜视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柱杆和搁板的安装状态参考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调高装置的详细组装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柱杆结合状态参考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是由杆型框架构成,为能调整安装在垂直立于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柱杆200高度的具有可调节杆高度装置的杆型框架。通常,杆型框架是由垂直立于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柱杆200为轴纵向安装的支撑结构物400和以柱杆200和支撑结构物400为中心安装的各种形状的搁板410构成。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包括:沿着柱杆200的长度方向形成导轨210,在柱杆200的端部导轨210上结合独立的调高装置。该调高装置能够伸缩柱杆200的长度。本发明的调高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240,该第一连接器240的一端具有结合部220,插入沿着柱杆200上形成的导轨210内并与结合,该第一连接器240另一端具有导轨230。并且还包括一对上下可动体260,该一对上下可动体260插入到第一连接器240的导轨230内,内侧具有螺纹250,在左右两侧设置装配空间。并且,在位于一对上下可动体260之间的空间,还包括从外部可以转动、装配在第一连接器240上的旋转体270,该旋转体270的外径形成有与上下可动体260的螺纹250相吻合的螺纹。用户使用工具可以从外部转动旋转体270。按一个方向转动旋转体270时,结合在第一连接器240中的可动体260会根据旋转的方向以垂直轴为准进行上升或下降。并且,为了从外侧引导一对上下可动体260,还包括第二连接器290,第二连接器290具有与上下可动体260的端部结合的导轨280。本发明的调高装置的具体构成如下: 上述第一连接器240包括例对称的导轨230,及在第一连接器240中心部装配的能使上述旋转体270转动的安放槽300。在这里,第一连接器240的导轨230是对称形成在两侧,以便能与一对上下可动体260装配结合,安放槽300具有能防止旋转体270脱离的部分,虽未在图中示出,但是中心插入转动轴,可避免旋转体从安放槽300脱离。另外,上述上下可动体260的螺纹250是通过将形成螺纹的独立的螺纹板310与上下可动体260的内壁结合而形成。在这里,上下可动体260上的螺纹250也可以直接在上下可动体260上形成,但是结合独立的螺纹板310而形成的理由有两种。S卩,要在上下可动体260的内壁直接加工形成螺纹250难度比较大,且材料的选择上也会受到限制;当螺纹250发生磨损时,只将螺纹板310更换,就可以照常使用。另外,第二连接器290还包括外部单独组装的外罩320。外罩320作为最终的收尾材料,对整个柱杆200的上下端部进行收尾处理。虽说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可以将外罩320组装在柱杆200上,防止调高装置的部件外露,且可以利用合成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型,设计上比较自由。并且,外罩320是直接接触到天花板100和地板110的部分,与柱杆200的材料不同,可以选用防滑的材料制作。做为参考,考虑到轻量化、耐久性、加工性等因素,包括柱杆200在内的第一、二连接器240,290和上下可动体260等部件可以采用铝材,优选通过压铸加工法制造,外罩320优选采用合成树脂制造。另外,如图7所示,为沿着导轨210插入的连接器500,用于连接柱杆200。连接器500包括连接端510,520,分别插入到相分离的柱杆200的导轨210内而将它们结合。在这里,通过连接器500连接柱杆200时,可以将柱杆200的长度切割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小块,然后安装施工时,根据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高度,再利用连接器500连接。由此,将较长的柱杆200切割成较短的小块搬运到施工现场,与使用整块柱杆200相t匕,操作、安装、搬运和生产等方面的经济性高,整体上改善了杆型框架的施工完善度。未说明的符号“330”是将搁板410结合到柱杆200所需的“连接端”。下面介绍上述结构的本发明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的工作原理。通常,杆型框架是在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垂直立起柱杆200,以柱杆200为中心安装支撑结构物400和搁板410以及抽屉等。此时,柱杆200垂直立于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所以长度刚好与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高度一致或更短才能安装。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高度小于柱杆200的全长时,根本无法安装。传统的柱杆在安装阶段要根据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高度,精确地对齐柱杆的长度后安装,所以发生很多问题,且安装后柱杆的长度发生变形时,因支撑力减弱会导致倾斜。本发明在安装柱杆200时,首先将第一连接器240结合到柱杆200的导轨210上,在第一连接器240中安装外径有螺纹的旋转体270。并且,在旋转体270的两侧安装上下可动体260,在上下可动体260的上方再结合第二连接器290,直接在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垂直立起柱杆200安装即可。垂直立起安装柱杆200后,转动旋转体270,上下可动体260可沿着螺旋方向向下或向上移动,可以使柱杆200的长度发生相当于上下可动体260移动量的变化,所以安装时能调整紧贴天花板100和地板110支撑的柱杆200的贴合力。转动旋转体270时,通过与旋转体270的外径螺纹吻合的螺纹250,上下可动体260沿着螺旋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因此,将柱杆200垂直立于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安装时,通过旋转体270的转动可以将柱杆200的全长调整到符合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距离,所以不需要按照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高度裁剪柱杆200的全长,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旋转体270挪动上下可动体260,就可以调整柱杆200的长度。因此,垂直安装柱杆200时,可以进行精确的安装。另外,调整长度的同时,可以支撑立于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柱杆200,且安装后柱杆200变形支撑力减弱时,转动旋转体270可以调整支撑力。如上所述,本发明以一实施例为参考,通过附图和说明书进行了说明,但这只不过是例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会通过本发明了解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变形及等同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杆型框架包括: 垂直立于天花板(100)和地板(110)之间的柱杆(200); 以上述柱杆(200)为轴纵向安装的支撑结构物(400); 以上述柱杆(200)和支撑结构物(400)为中心安装的搁板(410),该杆高度调整装置包括:沿着上述柱杆(200)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导轨(210),以及独立结合到上述柱杆(200)导轨(210)端部的能伸缩柱杆(200)长度的调高装置; 上述调高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240),该第一连接器(240)的一端具有结合部(220),该结合部(220)沿着上述柱杆(200)上形成的导轨(210)插入结合,该第一连接器(240)的另一端形成导轨(230);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240)的导轨(230)内的一对上下可动体(260),该一对上下可动体(260)的内侧具有螺纹(250),左右两侧的上下可动体(260)之间设置安装空间;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240)的、位于上述一对上下可动体(260)之间的所述空间的、可转动的旋转体(270),该旋转体(270)的外径形成有与上述上下可动体(260)的螺纹(250)吻合的螺纹;第二连接器(290),用于从外侧引导上述一对上下可动体(260),该第二连接器(290)具有与上述上下可动体(260)的端部结合的导轨(2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器(240)的两侧对称形成导轨(230),上述第一连接器(240)的中心形成上述旋转体(270)可转动的安放槽(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下可动体(260)的螺纹(250)是将带有螺纹的、独立的螺纹板(310)结合到上下可动体(260)的内壁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连接器(290)的外部独立安装有外罩(3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器(500),上述柱杆(200)能通过沿着导轨(210)插入的上述连接器(500)而连接其它柱杆(200),上述连接器(500)包括连接端(510,520),这些连接端(510,520)分别插入到分离的柱杆(200)的导轨(210)内而结合分离的柱杆(2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型框架的杆高度调整装置,可以精确调整立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支撑搁板的杆型框架。本发明包括沿着柱杆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导轨,以及单独结合到上述柱杆导轨端部的可伸缩柱杆长度的调高装置。调高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一端的结合部沿着柱杆上形成的导轨插入结合,另一端形成导轨,以及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导轨内,且内侧具有螺纹的左右两侧留有安装空间的一对上下可动体,位于上述一对上下可动体之间的可以转动的旋转体,该旋转体外径形成有与上下可动体的螺纹吻合的螺纹;第二连接器,用于从外侧引导上述的一对上下可动体,第二连接器结合到上述上下可动体端部的导轨上。
文档编号A47B57/08GK103082676SQ2011103562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郑泰衍 申请人:郑泰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