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76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类生活需要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桌子,特别是一种左右双翻
盖桌面的课桌。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书桌不方便书本的取放,书又多,促使学生将书本高高地堆放在桌面上。现在的书本数量多,且高中生很多书本的尺寸是29. 5cm*21cm的,是标准的A4纸的大小,初中生,很多书本的尺寸是16开纸的大小,比以前的书本大多了,也多很多,但现有桌子内部书仓的尺寸大小还一直延用原来的设计,没作相应的改进,这样既不方便取放书本,也因为不能有效利用空间,放不下很多书,绝大多数是将书本水平堆放在桌面上或水平堆放在抽屉里,当要拿出书堆中的书本时因为在上面书的重力作用下,必须先用左手提起上面的书,然后才能用右手抽出要拿出的书本,这样拿书的方式既累也容易导致书面破损,而且堆放的书本容易乱,不易整理,也不易归类,这既是设计的缺陷,也是学生把书堆放在桌面上的原因。由于现有书桌在设计上存在很多缺陷,直接导致学生将书本堆放在桌面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书写姿态和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教学管理,现有的书桌已让学生苦不堪言。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申请人的双翻盖桌面的课桌中国专利号 ZL200820170934. X ;授权公告号CN201337130Y,该案主要阐述了两桌板前后并列放置的设计,桌板虽能向上、向前翻转并敞开,但相应桌体置物腔设计的缺陷导致不能放很多书本,也不方便取放书本,并且这样设计的桌面不方便学生书写;更重要的是,这样向上敞开桌面的课桌,相对应的桌体的置物腔形状和大小没根据书本实际大小作相应的设计,致使这样的课桌还不能实现容量大、取放方便和易分类的使用效果,学生还是多将书本水平叠成一堆,书本易杂乱无章。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使用方便以及大容量的实用课桌。一种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包括桌面板、桌体和固定在桌体上的桌腿,所述桌体有一个中空向上敞口的置物腔,相对于就座的使用者位置关系而言,桌体1与桌面形成一个封闭的上大下小、前大后小的置物腔2,如图2,置物腔2按位置的前后分为后置物腔2A与前置物腔2B,后置物腔2A的宽与高分别为e与f,前置物腔2B的宽与高分别为b与a,特征在于,前置物腔2B的内净高度和净宽度能满足标准16开或A4纸大小的书本竖直摆设,如,可满足标准16开或A4纸大小的书本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向使用者摆放在前置物腔, 且书本封面呈左右朝向;可满足标准16开或A4纸大小的书本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上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左右朝向;可满足标准16开或A4纸大小的书本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向使用者的左或右方向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前后朝向;可满足标准16开或A4纸大小的书本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上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前后朝向;桌面板能移动或向上翻转而敞开,这样才能把书本竖直摆放在课桌的置物腔内,也能在竖直方向取放书本。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置物腔的内净高度比标准16开纸的高度大_2cm至8cm,一般大0. 5cm,前置物腔的内净宽度比标准16开纸的宽度大_2cm 至8cm,一般大0. 5cm,目的使标准16开纸左右大小的书本能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向使用者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左右朝向,这样充分利用置物腔的空间,既可放很多书,摆放整齐,易于归类,取放也方便,取放过程中书本不易破损,使用方法与一般书架类似。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置物腔的内净高度比标准A4纸的高度大_2cm至8cm,一般大0. 5cm,前置物腔的内净宽度比标准A4纸的宽度大_2cm至 8cm,一般大0. 5cm,目的使大约为标准A4纸大小的书本能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向使用者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左右朝向。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前置物腔的内净高度比标准16开纸的宽度大_2cm至8cm,一般大0. 5cm,前置物腔2B的内净宽度比标准16开纸的高度大-2cm至8cm,一般大0. 5cm,目的使大约为标准16开纸大小的书本能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上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左右朝向。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在前置物腔2B下增加一个底置物腔7, 底置物腔7与前置物腔2B上下之间是隔开的,底置物腔7朝向使用者的一面是敞开的,当前置物腔2B的内净高度比标准A4纸的高度略大,前置物腔2B的内净宽度比标准A4纸的宽度略大时,或当前置物腔2B的内净高度比标准16开纸的高度略大,前置物腔2B的内净宽度比标准16开纸的宽度略大时,置物腔2与一般的双层课桌的置物腔的高度相差不多, 在这样上大下小,前大后小的形状结构下再在底下增加底置物腔7,这使其与一般的课桌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增加不少的容量,但对使用的舒适性影响不大。为了使用者坐着时小腿不碰着底置物腔7,底置物腔7前后方向的宽应在12cm至25cm之间,以18cm为宜,高不宜超过15cm,以12cm为宜,可以放试卷和尺寸小的书本。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桌体侧板是铁质的,置物腔和底置物腔远离使用者的前侧板以及底置物腔底板由同一张铁皮制成,除此及桌体左右两侧板之外, 置物腔其他侧板和底板由同一张铁皮制成,这样可以在运输过程中将此两张铁板分别叠起来,降低运输成本,制造也方便,也容易安装,又美观。铁质的桌体,减少了桌体侧板和底板的厚度,同样大小置物腔的桌体,在桌子高度也相同的情况下,铁质的桌体更不易碰着使用者的膝盖和腿,或者说,使用者的腿更容易在桌体下舒展。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桌体上方有两张小木板,两张所述的小木板分别固定在桌体上面左右两边,所述左桌板通过合页铰接在桌体左边小木板上,右桌板通过合页铰接在桌体右边的小木板上,桌体侧板是铁质的,侧板上端有边缘片,边缘片上有螺丝孔,桌体四角上方前或后侧板上各焊接或铆接固定一只呈直角的角铁,角铁与桌面平行并靠近小木板的另一面有螺丝孔,用螺丝或铆钉将小木板固定在角铁上。左桌板和右桌板可通过两个直角翻转合页铰接在桌体小木板上。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对于单人课桌,其长与宽的尺寸多为60cm*40cm,故将小木板左右方向的尺寸al设计为5. 5士km,如图3所示,以5. 5cm为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桌面上缝隙尽量往桌体左右两边移,尤其使左桌板与右桌板都有更大完整的区域供学生使用,也方便取放桌内书本。左桌板与右桌板左右方向的长度之比为1 1 至1 3,使右桌板更大,使绝大多数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有更大的写字区域。相反的,针对极少数用左手写字的人,可以将左桌板设计得比右桌板大些。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左桌板3A左右方向的长度 bl为17. 5±km,以17. 5cm为宜,右桌板左右方向的长度cl为31. 5±km,以31. 5cm为且。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后置物腔2A与前置物腔2B左右方向的长度为55士3cm,以55cm为宜。若此长度不足,上述的桌板和与桌板铰接的小木板不易安装。若可以增加单人课桌的长与宽的尺寸,则小木板、左桌板、右桌板、置物腔与前置物腔左右方向的尺寸可相应地增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课桌具有以下优点1、本课桌的桌面板可将桌面充分向上敞开,能将书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使用者或朝上摆放,取放书本方便。2、本课桌的置物腔的前置物腔2B内的净高度与净宽度按标准A4纸或16开纸大小的书本设计,适合大的书本摆放,可充分利用空间,摆放整齐,放很多书,取出桌体中所有的书本,并将其叠起来,高度可达70cm多。3、本课桌还具有整体坚固、制造方便的优点。

图1是本课桌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桌体置物腔2和底置物腔7的侧视图。图3是桌体与桌面连接方式之一的示意图。图中,1、桌体;2、置物腔;2B、前置物腔;2A、后置物腔;3、桌面板;4、桌腿;5、小木板;6、合页;7、底置物腔;11、边缘片;12、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课桌,包括桌面板3、桌体1和固定在桌体1上的桌腿4,所述桌面板3能移动或向上翻转而敞开,所述桌体有一个中空向上敞口的置物腔2,相对于使用者位置关系而言,置物腔2分为后置物腔2A与前置物腔2B,其特征是,如图2,前置物腔2B的内净高度a比标准A4纸的高度大0. 5cm,前置物腔2B的内净宽度b比标准A4纸的宽度大 0. 5cm,如图2,这样充分利用置物腔的空间,既可放很多书,摆放整齐,易于归类,取放也方便,取放过程中书本不易破损,可满足标准A4纸大小的书本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向使用者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左右朝向,使用方法与一般书架类似。[0031]考虑到学生书多,为了增加桌体的容量,可在前置物腔2B下增加一个相等长度的底置物腔7,为了使用者坐着时小腿不碰着底置物腔7,底置物腔7的宽18cm,高12cm,可以放试卷和尺寸小的书本;桌体宜铁质,减少了桌体侧板和底板的厚度,同样大小置物腔的桌体,在桌子高度也相同的情况下,铁质的桌体更不易碰着使用者的膝盖和腿,或者说,使用者的腿更容易在桌体下舒展。桌体侧板是铁质的,置物腔2和底置物腔7远离使用者的前侧板以及底置物腔7 底板是由一整张无缝铁板制成,除此及桌体左右两侧板之外,置物腔2其他侧板和底板是由一整张无缝铁板制成,这样可以在运输过程中都可叠起来,降低运输成本,制造也方便。如图3所示,桌体上方有两张小木板5,两张所述的小木板5分别固定在桌体上面左右两边,所述左桌板3A通过合页铰接在桌体左边的小木板5上,右桌板:3B通过合页铰接在桌体右边的小木板5上,桌体侧板是铁质的,侧板上端有边缘片11,边缘片上有螺丝孔, 用螺丝将小木板5固定在边缘片上,桌体四角上方前或后侧板上各焊接或铆接固定一只呈直角的角铁12,甚至在左右侧板内侧也固定此角铁,角铁与桌面平行并靠近小木板的另一端有螺丝孔,且此螺丝孔靠近桌侧板,用螺丝或铆钉将小木板5固定在角铁12上。左桌板和右桌板可通过两个直角翻转合页铰接在桌体小木板上。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左桌板3A左右方向的长度 bl为17. 5cm,右桌板;3B左右方向的长度cl为31. 5cm。在上述大容量双翻盖课桌的技术方案中,后置物腔2A与前置物腔2B左右方向的长度为55cm。若长度不足,上述的桌板和与桌板铰接的小木板不易安装。可在边缘片下焊接铁条以加固。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主要是,前置物腔2B的内净高度 a比标准16开纸的高度大0. 5cm,前置物腔2B的内净宽度b比标准A4纸的宽度大0. 5cm, 如图2,这样可满足初中生的需求,因为初中生的书基本是16开纸大小。实施例三本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前置物腔的内净高度比标准16开纸的宽度约大0. 5cm,前置物腔2B的内净宽度比标准16开纸的高度约大0. 5cm,目的使大约是标准16开纸大小的书本能呈竖直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上摆放在前置物腔,且书本封面呈左右朝向。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桌体;2、置物腔;2B、前置物腔;2A、后置物腔;3、桌面板;4、桌腿;5、小木板;6、合页;7、底置物腔;11、边缘片;12、角铁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包括桌面板C3)、桌体(1)和固定在桌体(1)上的桌腿(4), 所述桌体有一个中空向上敞口的置物腔O),相对于就座的使用者位置关系而言,置物腔 (2)分为后置物腔以K)与前置物腔(2B),其特征是,所述前置物腔QB)的内净高度和净宽度能满足标准16开或A4纸大小的书本竖直摆设,桌面板(3)能向上敞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所述前置物腔OB)的内净高度比标准16开纸的高度大-2cm至8cm,前置物腔QB)的内净宽度比标准16开纸的宽度大-2cm 至 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所述前置物腔0B)的内净高度比标准A4纸的高度大-2cm至8cm,前置物腔QB)的内净宽度比标准A4纸的宽度大-2cm 至 8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所述前置物腔0B)的内净高度比标准16开纸的宽度大-2cm至8cm,前置物腔QB)的内净宽度比标准16开纸的高度大-2cm 至 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在前置物腔QB) 下有一个底置物腔(7),底置物腔(7)与前置物腔0B)上下之间是隔开的,底置物腔(7)朝向使用者的一面是敞开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桌体侧板是铁质的,置物腔 (2)和底置物腔(7)远离使用者的前侧板以及底置物腔(7)底板由同一张铁皮制成,除此及桌体左右两侧板之外,置物腔( 其他侧板和底板由同一张铁皮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桌体上方有两张小木板(5),两张所述的小木板( 分别固定在桌体上面左右两边,所述左桌板(3A)通过合页(6)铰接在桌体左边小木板( 上,右桌板(3B)通过合页(6)铰接在桌体右边的小木板( 上,桌体侧板是铁质的,侧板上端有边缘片(11),边缘片(11)上有螺丝孔,桌体四角上方前或后侧板上各固定一只呈直角的角铁,角铁与桌面平行并靠近小木板(5)的另一面有螺丝孔,以固定小木板(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对于单人课桌,小木板(5)左右方向的尺寸为5.5±km,左桌板(3A)与右桌板(3B)左右方向的长度之比为1 1至 1 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左桌板(3A)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7. 5±km,右桌板(3B)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1. 5±k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大容量双翻盖课桌,其特征是,后置物腔OA)与前置物腔0B)左右方向的长度为55 士 3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容量双翻盖课桌,解决了从课桌取放书本不方便的问题,并使得课桌内置物腔能放更多书本,课桌的桌面有左右两张并列摆放的左桌板和右桌板,所述的两张桌板分别铰接在桌体左右两边,所述两张桌板能从中间分别往左右两边翻转,方便书本的取放;相应的,桌体置物腔的形状和大小的设置能正好实现将书本呈竖直并且印有书名的书脊朝向使用者摆放,使用效果与书架的相似;桌体前置物腔(2B)的内净高度和净宽度能满足标准A4a或16开纸大小的书本竖直摆设。
文档编号A47B41/00GK202184379SQ20112001657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
发明者华孝慧 申请人:华孝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