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85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床。
背景技术
一种婴儿床,包括具有床围空间的床本体、位于所述的床围空间内的床板,所述的床本体包括床架、设置在所述的床架上的床架布套,所述的床板包括床板本体、固定包设在所述的床板本体上的床板布套,所述的床板在所述的床围空间内具有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的床板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床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的高度,当所述的床板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下,适合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躺在床板上,便于父母抱取婴幼儿、更换尿布等,当所述的床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适合能够坐起、能够站立的幼 J L坐或站或躺在所述的床板上游戏、玩耍等。通常当所述的床板位于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位于所述的床围空间内的床板压在所述的床架布套的底层上,而当需要将所述的床板置于第一工作位置下时,还需要使用一个额外的布兜,先将布兜与床本体相连接,再将所述的床板压在所述的布兜的底层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婴儿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床,包括具有床围空间的床本体、位于所述的床围空间内的床板,所述的床本体包括床架、设置在所述的床架上的床架布套,所述的床板包括床板本体、固定包设在所述的床板本体上的床板布套, 所述的床板具有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的床板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床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的高度,所述的床板与所述的床本体之间具有至少能够将所述的床板锁定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具有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连接状态下,所述的床板的位置相对所述的床本体固定。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连接状态下,即所述的床板的高度位置相对固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床板上的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的床本体上的能够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拆卸连接地第二连接部,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连接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处于分离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相分离。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为拉链。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床架布套和位于所述的床板边缘部的所述的床板布套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床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架、位于上部的上框架、连接于所述的上框架与所述的底架之间的侧围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床架布套包括布套侧围、位于所述的侧围布套底部的布套底层,当所述的床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床板压在所述的布套底层上。[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床板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寸。由于上述 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当需要将床板置于第一工作位置下,只需直接通过锁定机构将所述的床板与所述的床本体连接即可,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较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床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床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附图3为附图1的A-A方向剖面图;附图4为附图2的B-B方向剖面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床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下);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床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下)。其中1、床本体;2、床板;3、锁定机构;4、床板本体;5、床板布套;6、第一连接部; 7、第二连接部;8、床架;9、床架布套;10、底架;11、布套侧围;12、布套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婴儿床,包括具有床围空间的床本体1、位于所述的床围空间内的床板2。所述的床本体1包括床架8、包设在所述的床架8上的床架布套9。如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的床板2包括床板本体4、固定包设在所述的床板本体 4上的床板布套5。所述的床板2具有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的床板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床板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的高度。如附图3-附图6所示,所述的床板2与所述的床本体1之间具有能够将所述的床板2锁定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锁定机构3,所述的锁定机构3具有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当所述的锁定机构3处于连接状态下,所述的床板2的位置相对所述的床本体1固定。所述的锁定机构3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可以是通过安全带插接搭扣锁定的,可也是通过绳索打结连接的,本实施例中是通过拉链来连接锁定的。而且拉链的具体条数不作限定,可以是通过一条围在床板2的周围,也可以是两条分别位于床板2相对的两侧等。如附图3-附图6所示,所述的锁定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床板2上的第一连接部6、设置于所述的床本体1上的能够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6相拆卸连接地第二连接部7, 第一连接部6为拉链的一侧链边,第二连接部7为拉链的另一侧链边。当所述的锁定机构 3处于连接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6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相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 3处于分离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6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相分离。所述的锁定机构3设置于所述的床架布套9和位于所述的床板2边缘部的所述的床板布套5之间。 所述的床架8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架10、位于上部的上框架、连接于所述的上框架与所述的底架10之间的侧围架。所述的床架布套9包括布套侧围11、位于所述的侧围布套11底部的布套底层12, 当所述的床板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床板2压在所述的布套底层12上。当所述的床板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同样可以通过锁定机构将所述的床板2与所述的床本体1之间锁定。所述的床板2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床,包括具有床围空间的床本体(1)、位于所述的床围空间内的床板(2), 所述的床本体(1)包括床架(8)、设置在所述的床架(8)上的床架布套(9),所述的床板(2) 包括床板本体(4)、固定包设在所述的床板本体(4)上的床板布套(5),所述的床板(2)具有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的床板(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床板(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2)与所述的床本体(1)之间具有至少能够将所述的床板(2)锁定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锁定机构(3),所述的锁定机构(3)具有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当所述的锁定机构(3)处于连接状态下,所述的床板(2) 的位置相对所述的床本体(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床板(2)上的第一连接部(6)、设置于所述的床本体(1)上的能够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 (6)相拆卸连接地第二连接部(7),当所述的锁定机构(3)处于连接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6)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相连接,当所述的锁定机构(3)处于分离状态下,所述的第一连接部(6)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7)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3)为拉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3)设置于所述的床架布套(9)和位于所述的床板(2)边缘部的所述的床板布套(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8)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架(10)、位于上部的上框架、连接于所述的上框架与所述的底架(10)之间的侧围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布套(9)包括布套侧围(11)、位于所述的侧围布套(11)底部的布套底层(12),当所述的床板(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所述的床板(2)压在所述的布套底层(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2)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床,包括具有床围空间的床本体、位于床围空间内的床板,床本体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床架布套,床板包括床板本体、固定包设在床板本体上的床板布套,床板具有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床板位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高度高于床板位于第二工作位置下的高度,床板与床本体之间具有至少能够将床板锁定于第一工作位置下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具有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当锁定机构处于连接状态下,床板的位置相对床本体固定。当需要将床板置于第一工作位置下,只需直接通过锁定机构将床板与床本体连接即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A47D13/02GK201996052SQ20112004863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
发明者张兴荣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