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698阅读:7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折叠凳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凳子,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子。
背景技术
生活中能够折叠的凳子很多,功能也很多,为户外活动及家庭的使用提供方便。虽然折叠的凳子能够满足户外及家庭的使用,由于其展开后占用空间大,折叠后的体积大,质量重,携带不方便,不适于在外出旅行中使用。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普通的折叠椅子展开后占用空间大,体积大,质量重,携带不方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子,占用空间小,体积小,质量轻。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子,包括支撑轴,安装在支撑轴上可折叠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上横向安装有绷带I ;所述的支撑轴由并列一排固定的四个钢管组成;每个钢管里安装一个可转动的梯形框架,其中两侧的梯形框架构成下支架,中间的两个梯形框构成上支架;下支架的两个梯形框架之间安装有可以折叠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占用空间小,质量轻,使用方便;可折叠,携带方便,可放在包内。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绷带1,2、支撑轴,3、上支架,4、孔,5、绷带II,6、挡扣,7、钢片,8、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便携式折叠凳子有一支撑轴2,支撑轴2上安装一可折叠的上支架3 和下支架8;上支架3上横向安装有绷带I 1。所述的支撑轴2由并列一排固定的四个钢管组成;每个钢管里安装一个可转动的梯形框架,其中两侧的梯形框架构成下支架,中间的两个梯形框构成上支架;同侧上、下支架间竖向安装有可以滑动的绷带II 5 ;下支架的两个梯形框架之间安装有可以折叠的支撑杆。凳子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施加在支撑杆上,所述的支撑杆由分别安装在两个梯形框架上的钢片7组成,其中一个钢片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下支架的一个梯形框架上,另一端设有挡扣6;另一个钢片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下支架的另一个梯形框架上,另一端开有多个和挡扣6相配合的孔4。根据需要,可通过调节挡扣6和孔4来改变支撑杆的长度。为了加强凳子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同侧上、下支架间竖向安装有可以滑动的绷带 II 5。将所述的绷带II 5的上端固定在绷带I 1上,下端缠绕在下支架的梯形框架上,接口处用铆钉固定。绷带Il的两端各自缠绕在梯形框架上,两端的接口处用铆钉固定。本实施例中的绷带I 1和绷带II 5均采用帆布带。将长度与直径适宜的4个钢管并列焊接成一排,梯形框架采用5MM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作,将折弯成型的框架插在钢管内。折叠后的椅子尺寸大约为15*18cm,重量大约为500g,载重80kg内。工作过程使用时,将上、下支架打开,将两个钢片7通过挡扣6和孔4连接在一起,将绷带II 5向两侧分开,可增加的凳子的稳定性。携带时,将绷带115向中间靠拢,将两个钢片7分开,将上、下支架折叠在一起即可,方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子,包括支撑轴O),安装在支撑轴( 上可折叠的上支架(3)和下支架(8);上支架(3)上横向安装有绷带I(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轴O)由并列一排固定的四个钢管组成;每个钢管里安装一个可转动的梯形框架,其中两侧的梯形框架构成下支架(8),中间的两个梯形框构成上支架(3);下支架(8)的两个梯形框架之间安装有可以折叠的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由分别安装在两个梯形框架上的钢片(7)组成,其中一个钢片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下支架的一个梯形框架上,另一端设有挡扣(6);另一个钢片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下支架的另一个梯形框架上,另一端开有多个和挡扣(6)相配合的孔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同侧上、下支架间竖向安装有可以滑动的绷带II (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绷带II(5)的上端固定在绷带I(I)上,下端缠绕在下支架的梯形框架上,接口处用铆钉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凳子,属于一种凳子。该凳子有一支撑轴,支撑轴上安装有可折叠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上横向安装有绷带I;所述的支撑轴由并列一排固定的四个钢管组成;每个钢管里安装一个可转动的梯形框架,其中两侧的梯形框架构成下支架,中间的两个梯形框构成上支架;下支架的两个梯形框架之间安装有可以折叠的支撑杆。优点是占用空间小,质量轻,使用方便;可折叠,携带方便,可放在包内。
文档编号A47C4/42GK201968205SQ2011200997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丁晓青 申请人:江苏太阳鸟校园服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