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厕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10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厕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厕所。
背景技术
厕所作为一种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公共厕所的分布较少,给人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作为一种城市必需的配套设施,完善城市中厕所的分布以及将厕所融入城市美化,使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具有美化功能,成为目前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城市厕所规划分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厕所,特别是一种移动厕所,各个厕所单元冲厕用水量少,占地面积小,并且可自由移动,从而随时改变厕所分布。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发明目的,就是最大化的实现厕所的低碳环保和美观时尚。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移动厕所,所述移动厕所包括顶板,支撑板,地板,门体以及前述结构共同形成的如厕空间,所述如厕空间内设置有蹲便器,在所述蹲便器的尾部安装有竖直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顶端与液箱相连,所述液箱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原液箱及中央控制系统,所述原液箱还与储水箱相连,所述储水箱的下端连接有发动机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的下端还连接有发泡系统。为了提高厕所内部的空气质量,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通风百叶窗。为了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所述门体为太阳能板。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厕所采用了发泡密封式免冲水系统,所以泡沫的高润滑性和密封性使得厕所内的粪便可以被极少的用水冲掉并密封起来,实现了大量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同时,由于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就可以实现无臭,所以减小了单个厕所单元体积,使得这一设施的应用更加自由,广泛。其次,我们在门体上设置了通风百叶窗,从而将功能性和美观性融入一体,不仅保证了厕所内部空气循环畅通,而且使厕所美观时尚。最后,由于门体采用了太阳能板,所以可以通过太阳能收集,转化,从而供应厕所内能源需求,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总之,采用本实用新型以后,不仅完善了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而且美化了城市。

图1为移动厕所示意图其中1-多彩玻纤瓦顶板,2-金属保湿雕花支撑板,3-实塑地板,4-太阳能门体, 5-蹲便器6-冲水管,7-液箱,8-原液箱,9-中央控制系统,10-储水箱,11-发动机组,12-发泡系统,13-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移动厕所包括多彩玻纤瓦顶板1,金属保湿雕花支撑板2,实塑地板3, 太阳能门体4以及前述结构共同形成的如厕空间,在如厕空间内包括蹲便器5,冲水管6,液箱7,原液箱8,中央控制系统9,储水箱10,发动机组11,发泡系统12。冲水管6竖直设置, 其一端处于蹲便器5的后端,另外一端与液箱7相连,而液箱7又分别与原液箱8及中央控制系统9连接,而原液箱8还与储水箱10相连,作为动力供应,储水箱10的下端连接有发动机组11,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的下端还连接有发泡系统12。人们在使用厕所时,由太阳能门体4进入如厕空间,将排泄物排泄至蹲便器5,之后拉动冲水系统,水借助发动机组11由储水箱进入原液箱8并进一步进入液箱7,同时发泡系统12由中央控制系统9启动发泡程序,液箱7中的水经过发泡处理,并通过冲水管6进入蹲便器5中将排泄物冲走。由于在太阳能门体4上还设置有百叶窗13,所以厕所内部的空气循环系统与外界相同,从而保持了厕所内部空气新鲜度。须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举例的说明并非限制本创作之应用,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厕所包括顶板,支撑板,地板,门体以及前述结构共同形成的如厕空间,所述如厕空间内设置有蹲便器,在所述蹲便器的尾部安装有竖直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顶端与液箱相连,所述液箱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原液箱及中央控制系统, 所述原液箱还与储水箱相连,所述储水箱的下端连接有发动机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的下端还连接有发泡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通风百叶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厕所,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为太阳能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厕所,为了达到各个厕所单元冲厕用水量少,占地面积小,并且可自由移动,以及最大化的实现厕所的低碳环保和美观时尚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移动厕所,所述移动厕所包括顶板,支撑板,地板,门体以及前述结构共同形成的如厕空间,所述如厕空间内设置有蹲便器,在所述蹲便器的尾部安装有竖直的冲水管,所述冲水管顶端与液箱相连,所述液箱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原液箱及中央控制系统,所述原液箱还与储水箱相连,所述储水箱的下端连接有发动机组,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的下端还连接有发泡系统。该移动厕所不仅完善了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而且美化了城市。
文档编号E06B7/30GK202170558SQ20112014276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刘志超, 徐婷婷, 高竹平 申请人:三江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