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57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承载导向机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中电动移门系统的承载导向装置受到安装空间和使用条件等的限制,目前常采用悬臂刚性导轨支撑,皮带、丝杆螺母副或齿轮齿条机构传动,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安装难度大,对安装空间要求高。如果采用门扇和导轨分开的结构形式,在门扇底部安装滑轮,滑轮在导轨中运动。这样既增加了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降低了承载导向装置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利用带有V形支承槽的承载导向轮作为承载导向的机构,实现了平稳的移门运动。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组承载导向组件,每组承载导向组件包括两个承载导向轮,承载导向轮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并围绕侧壁一周的支承槽。所述支承槽的截面为V形,V形支承槽与移门的接触最少,可以降低摩擦力,减少噪音。所述两个承载导向轮的支承槽之间具有用于移门移动的通道,移门的底部或顶部为圆管,在通道内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以移门作为滑块,带有V形支承槽的承载导向轮作为承载导向机构,两个承载导向轮上支承槽的内凹部分用于导向,承载导向轮的上下两端用于承载,移门在两个承载导向轮中滑动,承载导向轮随着移门的滑动而自转。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 通过带有V形支承槽的承载导向轮代替了现有的导轨滑轮机构;运行平稳,承载导向机构在整个行程范围内,无偏心载重现象,受力平衡,噪音低;安装空间小,移门的底部或顶部用圆管作为滑块在带有V形支承槽的承载导向轮中间运动,承载导向轮的体积小并且省略了原来的导轨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机构在移门底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机构在移门顶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承载导向组件1、移门4、驱动机构5和底板6,移门4的上下各有两组承载导向组件1,每组承载导向组件1包括两个承载导向轮2,承载导向轮2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并围绕侧壁一周的支承槽3,支承槽3的截面为V形,两个承载导向轮2的支承槽3之间具有用于移门4移动的通道,移门4的底部或顶部为圆管,在通道内滑动。本实施例中移门4是双开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单开门。移门4和驱动机构5相连,驱动机构5驱动移门4滑动,位于移门4底部的承载导向组件1固定在底板6上,位于移门4顶部的承载导向组件1固定在顶板7上,驱动机构5 固定在底板6上或顶板7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5选用电机驱动,皮带轮传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液压或其他驱动方式,采用齿形带、齿轮齿条或涡轮蜗杆等传动方式。如图2所示,移门4的圆管与V形的支承槽3接触的地方只有a、b、c、d四个点, 以移门4做滑块,移门4受到驱动机构5驱动后往复运动,实现开关门,承载导向轮2在移门4移动时,由于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发生自转。V形的支承槽3是围绕承载导向轮2侧壁一周的槽,所以移门4运动中和承载导向轮2的接触平稳,并且由于接触的地方最少,可以降低摩擦力,减少噪音。
权利要求1.一种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承载导向组件(1),每组承载导向组件⑴包括两个承载导向轮O),承载导向轮⑵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并围绕侧壁一周的支承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槽(3)的截面为V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承载导向轮O) 的支承槽C3)之间具有用于移门移动的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门用承载导向机构,该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承载导向组件,每组承载导向组件包括两个承载导向轮,承载导向轮的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并围绕侧壁一周的支承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带有V形支承槽的承载导向轮代替了现有的导轨滑轮机构;运行平稳,承载导向机构在整个行程范围内,无偏心载重现象,受力平衡,噪音低;安装空间小,移门底部或顶部用圆管作为滑块在带有V形支承槽的承载导向轮中间运动,承载导向轮的体积小并且省略了原来的导轨装置。
文档编号E05D13/00GK202227848SQ2011202946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赵之江, 陶成璋, 龚国银 申请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