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门打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13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门打开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端门打开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客车车厢的两端通常都设置有端门,在客车行驶过程中关闭端门可以改善车厢内的环境和舒适性,当乘客需要从本车厢去到相邻车厢时打开端门,穿过车厢连接处进入相邻车厢。
目前,铁路客车的每个端门由独立的打开系统进行控制,当乘客需要从本车厢去到相邻车厢时,先触发本车厢端门的开关,通过本车厢端门的控制系统将本车厢端门打开, 穿过车厢连接处到达相邻车厢端门处,触发相邻车厢端门的开关,通过相邻车厢端门的控制系统将相邻车厢端门打开,再进入相邻车厢。
现有的端门控制系统需要触发两次端门开关,且需等待两个端门打开系统的响应,使得操作过程较复杂,在相邻车厢之间穿行的时间较长。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门打开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端门打开的操作过程较复杂的问题,实现简化端门打开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门打开系统,包括开关、继电器、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控制回路;
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并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形成主回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开关与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控制回路,将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并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形成主回路,实现当乘客需要从本车厢进入相邻车厢时,按下本车厢端门的开关,即可同时触发本车厢端门和相邻车厢端门的打开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端门打开的操作过程较复杂的问题,能够简化端门打开的操作,缩短乘客在相邻车厢连接处等待端门打开的时间,实现端门控制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端门打开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端门打开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端门打开系统的另一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端门打开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端门打开系统包括开关、继电器、第一驱动电机12及第二驱动电机22。其中,所述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控制回路,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并联的第一驱动电机12和第二驱动电机22连接,形成主回路。开关可以包括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20,第一开关10设置在本车厢端门处,第二开关20设置在相邻车厢端门处,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20并联,再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圈111串联,当乘客按下第一开关10或第二开关20时,可同时触发本车厢端门和相邻车厢的打开操作。端门打开系统的工作过程为以按下第一开关10为例,控制回路闭合,接入直流IlOV电压,第一继电器的线圈111得电,触发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12闭合,使得主回路闭合,接入直流IlOV电压,主回路中的第一驱动电机12和第二驱动电机22通入所需的驱动电压开始转动,实现本车厢端门和相邻车厢端门打开。按下第二开关20触发端门打开的方式与第一开关10相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开关与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控制回路,将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并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形成主回路,实现当乘客需要从本车厢进入相邻车厢时,按下本车厢端门的开关,即可同时触发本车厢端门和相邻车厢端门的打开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端门打开的操作过程较复杂的问题,能够简化端门打开的操作,缩短乘客在两个车厢连接处等待端门打开的时间,实现端门控制的智能化和人性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线圈211与第二开关20串联,形成第二控制回路,第一继电器的线圈111与第一开关10串联,形成第一控制回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12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211和第一驱动电机12串联,形成第一主回路,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12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111和第二驱动电机22串联,形成第二主回路。工作过程为以按下第一开关10为例,第一控制回路闭合,通入直流IlOV电压,第一继电器的线圈111得电,触发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12闭合,使得第一主回路闭合,接入直流IlOV电压,第一主回路中串联的第一驱动电机12通入所需的驱动电压开始转动,打开本车厢端门,且第一主回路中串联的第二继电器的线圈211得电,触发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12闭合,使得第二主回路闭合,接入直流IlOV电压,第二主回路中串联的第二驱动电机22通入所需的驱动电压开始转动,打开相邻车厢的端门。按下第二开关20触发端门打开的方式与第一开关10相似,此处不再赘述。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可采用时间继电器,通过设置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实现本车厢端门和相邻车厢端门按照延时时间依次打开。以按下第一开关10为例,当第一继电器的线圈111得电,经过延时时间tl,触发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12闭合,才使得第二继电器的线圈211得电,经过延时时间t2后,触发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12闭合,驱动第二驱动电机22转动。按下第二开关20依次触发端门打开的方式与第一开关10相似,此处不再赘述。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tl和t2依次打开本车厢的端门和相邻车厢的端门,在按下本车厢端门的开关后,先打开本车厢端门,乘客通过本车厢端门,穿过车厢连接处到达相邻车厢端门处时,相邻车厢端门也正好打开,乘客通过相邻车厢端门进入相邻车厢,能够实现端门控制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提高车厢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延时时间tl和t2可根据相邻两车厢连接处的长度或根据乘客通过连接处所需的时间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回路可通过电压转换器30连接至电源,该电压转换器30可将直流IlOV电压转换为直流24V电压,作为控制回路的输入电源,以避免因开关意外漏电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提高安全性。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的继电器可根据继电器的线圈或触点所在的回路电压选择适当的型号,以提高端门打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施例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端门打开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端门打开系统的另一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3所示,端门打开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门控器。所述主回路接入所述门控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和第二驱动电机22接入所述门控器的信号输出端。门控器是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可编程直流电机驱动器,内部集成有电压转换器等部件,可根据具体的端门打开系统性能的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能实现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门控器。当端门打开系统中只设置有第一门控器40时,第一门控器40用于控制本车厢端门和相邻车厢端门打开。第一主回路和第二主回路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信号输入端,第一驱动电机12和第二驱动电机22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信号输出端,具体可以为第一主回路分别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二输入端412,第二主回路分别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三输入端413和第四输入端414,第一驱动电机12的输入端分别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一输出端421和第二输出端422,第二驱动电机22的输入端分别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三输出端423和第四输出端424,第五输入端431和第六输入端432分别连接至直流IlO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作为第一门控器40的输入电压,第一门控器40内的电压转换器可将输入电压进行转换,为各控制设备供电。设置有第一门控器40的端门打开系统的工作过程为以按下第一开关10为例,第一控制回路闭合,通入直流IlOV电压,第一继电器的线圈111得电,触发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12延时闭合,相当于使得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二输入端412短接,第一门控器40内部的微控制器经过逻辑判断,识别到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二输入端412短接时,向第一输出端421和第二输出端422提供直流IlOV电压,以使第一驱动电机12获得所需的驱动电压开始转动,打开本车厢端门。且第一主回路中串联的第二继电器的线圈211得电,触发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12延时闭合,相当于使得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三输入端413和第四输入端414短接,第一门控器40内部的微控制器经过逻辑判断,识别到第三输入端413和第四输入端414短接时,向第三输出端423和第四输出端424提供直流IlOV电压,以使第二驱动电机22获得所需的驱动电压开始转动,打开相邻车厢端门。按下第二开关20触发端门打开的方式与第一开关10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当端门打开系统中设置有第一门控器40和第二门控器50时,第一门控器40用于控制本车厢端门打开,第二门控器50用于控制相邻车厢端门打开。第一主回路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信号输入端,第一驱动电机12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信号输出端,第二主回路接入第二门控器50的信号输入端,第二驱动电机22接入第二门控器50的信号输出端,具体可以为第一主回路分别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二输入端412,第一驱动电机12的输入端分别接入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一输出端421和第二输出端422,第五输入端431和第六输入端432分别连接至直流IlO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作为第一门控器40的输入电压,第一门控器40内的电压转换器可将输入电压进行转换,为各控制设备供电。第二主回路分别接入第二门控器50的第七输入端511和第八输入端512,第二驱动电机22的输入端分别接入第二门控器50的第五输出端521和第六输出端522,第九输入端531和第十输入端532分别连接至直流IlOV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作为第二门控器50的输入电压,第二门控器50内的电压转换器可将输入电压进行转换,为各控制设备供电。第一门控器40和第二门控器50中其他连接端子未在附图中标记。设置有第一门控器40和第二门控器50的端门打开系统的工作过程为以按下第一开关10为例,第一控制回路闭合,通入直流IlOV电压,第一继电器的线圈111得电,触发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112延时闭合,相当于使得第一门控器40的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二输入端412短接,第一门控器40内部的微控制器经过逻辑判断,识别到第一输入端411和第二输入端412短接时,向第一输出端421和第二输出端422提供直流IlOV电压,以使第一驱动电机12获得所需的驱动电压开始转动,打开本车厢端门。且第一主回路中串联的第二继电器的线圈211得电,触发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12延时闭合,相当于使得第二门控器50的第七输入端511和第八输入端512短接,第二门控器50内部的微控制器经过逻辑判断,识别到第七输入端511和第八输入端512短接时,向第五输出端521和第六输出端522提供直流IlOV电压,以使第二驱动电机22获得所需的驱动电压开始转动,打开相邻车厢端门。按下第二开关20触发端门打开的方式与第一开关10相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开关与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控制回路,将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并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形成主回路,并通过设置门控器来驱动电机转动,打开车厢端门,实现当乘客需要从本车厢进入相邻车厢时,按下本车厢端门的开关,即可同时触发本车厢端门和相邻车厢端门的打开操作,使得本车厢端门既可以同时打开,也可以依次顺序打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端门打开的操作过程较复杂的问题,能够简化端门打开的操作,缩短乘客在两个车厢连接处等待端门打开的时间,实现端门控制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端门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继电器、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控制回路;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并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形成主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端门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控器;所述主回路接入所述门控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接入所述门控器的信号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端门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为时间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门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器为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端门打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通过电压转换器连接至电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门打开系统,包括开关、继电器、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形成控制回路;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并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形成主回路。本发明提供的端门打开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端门打开的操作过程较复杂的问题,实现简化端门打开的操作。
文档编号E05F15/10GK102979399SQ2012105512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谷绪地, 章国平, 王建功, 郭宝东, 欧阳立芝 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