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简易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79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野外简易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凳子,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进行地质勘测等野外工作人员的野外简易凳。
背景技术
野外工作人员常年在外、跋山涉水,十分辛苦,尤其是从事野外地质勘测的野外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辛苦时常常是席地而坐或者是坐在锤头上进行短暂休息,坐在地上易弄脏衣服,坐在锤头上又由于垂头面积太小,时间一久会很累,这样给野外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外简易凳,它能够适用于地质勘测等野外工作人员进行休息,解决了野外工作人员休息时没有地方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简易凳,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面的凳面,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包括锤子,所述凳面下方设有两个对称且高度大于锤子垂头高度的卡槽,所述卡槽的相对面和同一朝向端为开口设计,卡槽的底板通过螺栓与凳面连接,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略比锤子垂头的长度大;所述锤子的锤头两端卡在卡槽内,并与凳面呈垂直状态;所述凳面上面刻有刻度。优选地,所述锤子包括地质锤,所述地质锤的垂头一端呈方形,另一端呈楔形。优选地,所述凳面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野外工作人员在野外需要休息时,把地质锤的垂头两端从卡槽开口端滑入卡槽并卡在卡槽里,将地质锤锤柄立在地上,就可以坐在凳面上休息;不坐时将地质锤从凳面下取出做为独立的锤子使用;带有刻度的凳面不仅能够作为测量工具使用,而且还可以用作素描图板或记录板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多个使用功能,适用于地质勘测等野外工作人员进行休息、工作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地质锤、2凳面、3卡槽、4螺栓、5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野外简易凳,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面的凳面2,所述支撑架包括地质锤1,所述地质锤I的垂头一端呈方形,另一端呈楔形;所述凳面2上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凳面下方设有两个对称且高度大于地质锤垂头高度的卡槽3,所述卡槽3的相对面和同一朝向端为开口设计,卡槽的底板通过螺栓4与凳面2连接,两个卡槽3之间的距离略比锤子垂头的长度大;所述地质锤I的锤头两端卡在卡槽3内,并与凳面2呈垂直状态;所述凳面2上面刻有刻度。采用上述结构后,野外工作人员在野外需要休息时,把地质锤I的垂头两端从卡槽3开口端滑入卡槽并卡在卡槽里,将地质锤锤柄立在地上,就可以坐在凳面2上休息;不坐时将地质锤I从凳面2下取出做为独立的锤子使用;带有刻度5的凳面I不仅能够作为测量工具使用,而且还可以用作素描图板或记录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野外简易凳,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面的凳面,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包括锤子,所述凳面下方设有两个对称且高度大于锤子垂头高度的卡槽,所述卡槽的相对面和同一朝向端为开口设计,卡槽的底板通过螺栓与凳面连接,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略比锤子垂头的长度大;所述锤子的锤头两端卡在卡槽内,并与凳面呈垂直状态;所述凳面上面刻有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野外简易凳,其特征是,所述锤子包括地质锤,所述地质锤的垂头一端呈方形,另一端呈楔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野外简易凳,其特征是,所述凳面上表面为光滑平面。
专利摘要一种野外简易凳,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面的凳面,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包括锤子,所述凳面下方设有两个对称且高度大于锤子垂头高度的卡槽,所述卡槽的相对面和同一朝向端为开口设计,卡槽的底板通过螺栓与凳面连接,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略比锤子垂头的长度大;所述锤子的锤头两端卡在卡槽内,并与凳面呈垂直状态;所述凳面上面刻有刻度。野外工作人员在野外需要休息时,将地质锤和凳面通过卡槽结合在一起便可以坐在凳面上休息,也可以分开使用;带有刻度的凳面不仅能够作为测量工具使用,而且还可以用作素描图板或记录板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多个使用功能,适用于地质勘测等野外工作人员进行休息、工作使用。
文档编号A47C9/00GK202426001SQ2012200019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刘瑄, 李洪奎 申请人:李洪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