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升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20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升降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升降床。
背景技术
电动升降床,即采用电动驱动装置来驱动床体进行升降来调整床体的状态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现有的电动升降床一般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供使用者躺靠的床面板,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床架沿竖直方向升降来调整床面板的整体高度,这样的升降床功能单一,不能够满足使用者在升降床上躺靠的多样化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使用状态的电动升降床,该电动升降床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了使用者对升降床的多样化使用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升降床,包括床架、支撑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面板,沿着所述升降床从前向后的纵向方向所述床面板包括背板、前端部与所述背板后端部相转动连接设置的臀部板、前端部与所述臀部板相转动连接设置的大腿板和前端部与所述大腿板相转动连接设置的小腿板,所述臀部板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架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背板向上抬起的背板驱动机构和能够驱动所述大腿板或所述小腿板向上抬起的腿板驱动机构,所述电动升降床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前端部、后端部底部的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所述第一支承座与所述床架的前端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床架前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承座与所述床架的后端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床架后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背板驱动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背部扬升架,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背部扬升架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能够滚动地抵触在所述背板背面的第一滚动件,所述背板驱动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背部扬升架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线性电机,所述第一线性电机包括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一电机座、相对所述第一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背部扬升架上。优选地,所述腿板驱动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腿部扬升架,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线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腿部扬升架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能够滚动地抵触在所述大腿板或所述小腿板背面的第二滚动件,所述腿板驱动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腿部扬升架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线性电机,所述第二线性电机包括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二电机座、相对所述第二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腿部扬升架上。[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滚动件能够滚动地抵触设置在所述小腿板的背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部通过第三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部能够沿所述升降床的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通过第四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有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五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三转轴、所述第四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轴心线均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线性电机,所述第三线性电机包括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三电机座、相对所述第三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部通过第六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部能够沿所述升降床的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架上通过第七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有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八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六转轴、所述第七转轴、所述第八转轴的轴心线均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 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第四线性电机,所述第四线性电机包括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四电机座、相对所述第四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床架上开设有沿所述升降床前后纵向分布的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部上分别连接设置有能够配合地插入所述滑槽中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升降床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动件为滚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承座、所述第二支承座两个部件中至少一个部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能够沿所述升降床的前后纵向方向滚动的第三滚动件。优选地,所述床架的后端部上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有至少一根小腿板支撑杆,所述小腿板支撑杆的另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小腿板的后端部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背板驱动机构、腿板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床面板上背板、大腿板或小腿板向上抬起来使得床面板调整至使用者在床面板上背部抬起或腿部抬起的状态,并通过设置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床架前端部、后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来使得床架调整至头部较高、脚部较高的倾斜状态或床架的整体升降状态,这样,以上多个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组合即形成了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满足了使用者对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的使用需求。该电动升降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性能良好。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的使用状态一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的使用状态二的主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的使用状态三的主视图;[0019]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的使用状态四的主视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的使用状态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床架;11、滑槽;2、床面板;21、背板;22、臀部板;23、大腿板;24、小腿板;3、背板驱动机构;31、背部扬升架;32、第一线性电机;33、第一滚动件;4、腿板驱动机构;41、腿部扬升架;42、第二线性电机;43、第二滚动件;5、第一支承座;6、第二支承座;61、第三滚动件;7、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1、第一支撑架;72、第三转轴;73、第一撑杆;74、滚轮;75、第三线性电机;8、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1、第二支撑架;82、第六转轴;83、第二撑杆;84、滚轮;85、第四线性电机;9、小腿板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各附图所示,一种电动升降床,包括床架I和支撑设置在床架I上的床面板2,沿升降床从前向后的纵向方向该床面板2包括背板21、臀部板22、大腿板23、小腿板24,其中,臀部板22固定连接设置在床架I上。这里的从前向后的纵向方向指的是床的长度方向,亦即观察者观察图1-6时从左到右的方向,其中,左方为前方,右方为后方。背板21、臀部板22、大腿板23、小腿板24之间由前向后依次转动地连接设置,即臀部板22的前端部与背板21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大腿板23的前端部与臀部板22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小腿板24的前端部与大腿板23的后端部相转动连接,上述转动连接可采用铰接,也可以采用轴心线沿升降床从左向右横向方向延伸的转轴进行转动连接,背板21、大腿板23、小腿板24均能够沿前后方向实现翻转,其中上述的从左向右的横向方向指的是升降床的宽度方向,亦即观察者观察图1-6时视线的方向。参见图1-6所示,床架I上设置有能够驱动背板21向上抬起的背板驱动机构3和能够驱动大腿板23或小腿板24向上抬起的腿板驱动机构4,通过背板驱动机构3和腿板驱动机构4分别驱动背板21、大腿板23或小腿板24向上抬起来使得床面板2调整至使用者需要的适宜的体位。背板驱动机构3和腿板驱动机构4相互独立,能够分别驱动背板21、大腿板23或小腿板24抬起或降下,从而使得床面板2具有供使用者平躺(如图2、图3)、背部靠起、腿部抬起、背部腿部同时抬起(如图4、图5、图6)等多种使用状态。床架I由分别设置在其前端部、后端部底部的第一支承座5和第二支承座6支撑,第一支承座5与床架I的前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能够驱动床架I前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第二支承座6与床架I后端部之间连接设置有能够驱动床架I后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相互独立,能够分别驱动床架I前端部抬起或后端部抬起,从而实现床架I整体朝一端倾斜(如图2、图4、图5所示的状态)或实现床架I整体沿竖直方向的升降(如图3、图6所示的状态)。以上多个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组合即形成了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满足了使用者对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的使用需求,附图2-6仅列出了该电动升降床多种使用状态中的几种。参见图1-6所示,背板驱动机构3包括背部扬升架31和驱动该背部扬升架31沿前后方向翻转的第一线性电机32,背部扬升架31 —端部通过第一转轴(图中未不出)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床架I上,其中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沿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背部扬升架31能够绕着第一转轴沿前后方向进行翻转。背部扬升架31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能够滚动地抵触在背板21背面的第一滚动件33,这里采用的是滚轮,第一线性电机32包括一端部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床架I上的第一电机座和相对上述第一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伸出端与背部扬升架31相转动连接设置,第一伸缩杆伸缩推动背部扬升架31绕第一转轴旋转时,背部扬升架31上设置有第一滚动件31的端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逐渐发生改变,第一滚动件31在背板21背面滚动不断地推动着背板21沿前后方向翻转,实现使用者躺靠时背部的抬起或降下。由于采用了第一滚动件31,背板21在升降的过程中与背部扬升架31之间摩擦力小,升降平稳可靠。参见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腿板驱动机构4的设置大体上与背板驱动机构3设置相同,包括腿部扬升架41和能够驱动腿部扬升架41沿前后方向翻转的第二线性电机42,腿部扬升架41的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图中未示出)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床架I上,其中第二转轴的轴心线沿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腿部扬升架41能够绕着第二转轴沿前后方向进行翻转。腿部扬升架41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能够滚动地抵触在大腿板23或小腿板24背面的第二滚动件43,在这里设置为抵触在小腿板24的背面上,第二滚动件43 采用的为滚轮。第二线性电机42的第二电机座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床架2上,第二线性电机42的第二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腿部扬升架41上。通过第二伸缩杆的伸缩推动腿部扬升架绕第二转轴沿前后方向进行翻转从而推动小腿板24沿前后方向进行翻转。小腿板24在翻转时大腿板23也随之发生相应的翻转以使得使用者的腿部处于较为舒适的状态。参见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是如下设置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支撑架71,第一支撑架71的一端部通过第三转轴72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第一支承座5上,第一支撑架71的另一端部能够沿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床架I上,第一支撑架71上还连接设置有第一撑杆73,第一撑杆73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四转轴、第五转轴转动地连接设置在第一支撑架71和床架I上,上述第三转轴72、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的轴心线均沿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还包括第三线性电机75,第三线性电机75的第三电机座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床架I上,第三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第一支承座5上。当第三伸缩杆相对第三电机座进行伸缩时,床架I的前端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第一支撑架71与床架I连接的端部对应地在床架I上沿前后纵向滑动,从而与第一撑杆73共同对床架I的前端部进行支撑。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的设置相类似,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包括第二支撑架81,第二支撑架81的一端部通过第六转轴82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第二支承座6上,第二支撑架81的另一端部能够沿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床架I上,第二支撑架81上还连接设置有第二撑杆83,第二撑杆83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七转轴、第八转轴转动地连接设置在第二支撑架81和床架I上,上述第六转轴82、第七转轴、第八转轴的轴心线均沿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还包括第四线性电机85,第四线性电机85的第四电机座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床架I上,第四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第二支承座6上。当第四伸缩杆相对第四电机座进行伸缩时,床架I的后端部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时第二支撑架81与床架I连接的端部对应地在床架I上沿前后纵向滑动,从而与第二撑杆83共同对床架I的后端部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床架I上开设有沿升降床前后纵向分布的滑槽11,第一升降架71和第二升降架81 —端部上分别连接设置有能够配合地插入滑槽11中的滑动件74和滑动件84,上述滑动件能够沿升降床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滑槽11中。在这里,滑动件74和滑动件84采用的均为滚轮,这样,第三线性电机75和第四线性电机85分别驱动床架I前端部和后端部升降时,滑动件74和滑动件84在滑槽11中进行滚动来完成第一支撑架71和第二支撑架81状态的调整,其滑移摩擦力小,实用性好。为了防止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分别驱动床架I前后端部升降的过程中滑动件在滑槽11中被卡死,第一支承座5和第六支承座6两个部件中至少一个部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能够沿升降前后纵向滚动的第三滚动件61。在本实施例中,床架I的后端部上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有至少一根小腿板支撑杆 9,小腿板支撑杆9的另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小腿板24的后端部上,小腿板支撑杆9能够在腿板驱动机构驱动大腿板23或小腿板24抬起或下降的过程中保持对小腿板24后端部的支撑。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升降床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背板驱动机构3、腿板驱动机构4来分别驱动床面板2上背板21、大腿板23或小腿板24向上抬起来使得床面板2调整至使用者在床面板2上背部抬起或腿部抬起的状态,并通过设置第一升降驱动机构7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8分别驱动床架I前端部、后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来使得床架I调整至头部较高、脚部较高的倾斜状态或床架I的整体升降状态,这样,以上多个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组合即形成了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满足了使用者对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的使用需求。该电动升降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性能良好。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升降床,包括床架、支撑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床面板,沿着所述升降床从前向后的纵向方向所述床面板包括背板、前端部与所述背板后端部相转动连接设置的臀部板、前端部与所述臀部板相转动连接设置的大腿板和前端部与所述大腿板相转动连接设置的小腿板,所述臀部板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背板向上抬起的背板驱动机构和能够驱动所述大腿板或所述小腿板向上抬起的腿板驱动机构,所述电动升降床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架前端部、后端部底部的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所述第一支承座与所述床架的前端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床架前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承座与所述床架的后端部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床架后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驱动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背部扬升架,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线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背部扬升架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能够滚动地抵触在所述背板背面的第一滚动件,所述背板驱动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背部扬升架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线性电机,所述第一线性电机包括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一电机座、相对所述第一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背部扬升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板驱动机构包括一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腿部扬升架,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线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腿部扬升架的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能够滚动地抵触在所述大腿板或所述小腿板背面的第二滚动件,所述腿板驱动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腿部扬升架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线性电机,所述第二线性电机包括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二电机座、相对所述第二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腿部扬升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件能够滚动地抵触设置在所述小腿板的背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部通过第三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另一端部能够沿所述升降床的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通过第四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有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五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三转轴、所述第四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轴心线均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线性电机,所述第三线性电机包括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三电机座、相对所述第三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部通过第六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另一端部能够沿所述升降床的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架上通过第七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有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部通过第八转轴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第六转轴、所述第七转轴、所述第八转轴的轴心线均沿所述升降床从左到右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还包括第四线性电机,所述第四线性电机包括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床架上的第四电机座、相对所述第四电机座能够沿轴向伸缩的第四伸缩杆,所述第四伸缩杆的伸出端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上开设有沿所述升降床前后纵向分布的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部上分别连接设置有能够配合地插入所述滑槽中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能够沿所述升降床前后纵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座、所述第二支承座两个部件中至少一个部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能够沿所述升降床的前后纵向方向滚动的第三滚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后端部上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有至少一根小腿板支撑杆,所述小腿板支撑杆的另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小腿板的后端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床,通过在床架和床面板之间设置相互独立的背板驱动机构、腿板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床面板上背板、大腿板或小腿板向上抬起来使得床面板调整至使用者在床面板上背部抬起或腿部抬起的状态,并通过设置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床架前端部、后端部沿竖直方向升降来使得床架调整至头部较高、脚部较高的倾斜状态或床架的整体升降状态,这样,以上多个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组合即形成了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满足了使用者对升降床的多种使用状态的使用需求。该电动升降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性能良好。
文档编号A47C17/00GK202536790SQ2012201049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林群盛, 董进年 申请人:太仓世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