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57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托盘,尤其是一种能够随底盘倾仰角度不同而改变椅背角度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座椅升降功能、座椅倾仰功能的椅子推盘通常包括用于与气压棒相连接的托盘中盘、用于与椅背相连接的翻盖和用于与座椅相连接的托盘大盘。一般的椅背的角度不可调,翻盖与托盘中盘是固定式结构,翻盖不能改变角度。即使翻盖能改变角度,但是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来实现,结构更加复杂。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相互铰接,铰接的部位套置有扭簧,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的弹力通过扭簧来实现。扭簧在经过一定次数的使用后,其扭力会发生变化,而且也不能对该扭簧进行调节,因此无法对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的弹力进行调节。以前的弹簧调节在托盘的外部,而此通过复杂的机构实现内部的调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力调节机构外置,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通过一套机构可以实现弹簧内置,并且调整方便,使用舒适,连接椅背的翻盖可以随着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的倾仰角度变化自动调整倾斜角度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托盘底盘与托盘中盘之间的倾仰弹力直接由压簧提供,容易造成使用时不方便,且弹力调节比较僵硬,提供一种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的倾仰弹力由弹簧来提供,并能通过蜗轮蜗杆侧边调节弹簧的压缩长度来调节弹簧的弹力,从而调节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的倾仰弹力。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包括相互铰接的托盘大盘和托盘中盘,托盘大盘上铰接有内置的弹簧机构,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连接椅背的翻盖,翻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腰圆孔,腰圆孔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托盘大盘的两侧,翻盖的一端铰接到托盘中盘的两侧。翻盖的中间部位与托盘大盘相连接,翻盖的一端与托盘中盘相铰接,托盘大盘相对托盘中盘发生倾仰时带动翻盖同时绕着铰接的部位转动,与托盘大盘连接的部位为腰圆孔,该腰圆孔使得翻盖与托盘大盘之间能产生相对滑动,不会阻碍托盘大盘的转动,翻盖随托盘大盘同时倾仰实现随动;也可以用其他部件代替连接杆,比如翻盖的腰圆孔与托盘大盘的两侧单独连接。作为优选,弹簧机构的一端顶触到托盘中盘的内部;弹簧机构包括T形支架、套置在支架竖向部件上的弹簧及螺接在支架竖向部件的端部并压紧弹簧的涡轮,托盘中盘内部设置有与涡轮相啮合的蜗杆,蜗杆上连接有延伸到托盘中盘外部的弹力调节手柄。弹簧机构提供座椅倾仰的弹力,便于通过调节弹簧的长度来调节弹力;通过弹力调节手柄驱动蜗杆,蜗杆旋转,带动涡轮旋转,涡轮旋转改变在T形支架上的位置,从而压缩弹簧或者释放弹簧,改变弹簧的长度,实现弹力调节。[0009]作为优选,托盘中盘呈槽形,两槽壁上设置有铰接孔,槽壁上还设置有弧形孔;托盘大盘呈槽形,两槽壁间连接有连接管和转轴,连接管穿入到支架的横向部件内两端由螺钉固定,横向部件的两端处于弧形孔内,转轴的两端固定到铰接孔内。弧形孔的中心处于铰接孔的中心,弧形孔便于T形支架绕着铰接孔的中心转动,从而调节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的倾仰角度。作为优选,托盘大盘上固定有倾仰调节部件,倾仰调节部件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卡槽,托盘中盘内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与倾仰调节部件相配的卡盘,卡盘连接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有延伸到托盘中盘外部的倾仰调节手柄。倾仰调节部件随着托盘大盘相对托盘中盘的转动而转动,卡盘与不同的卡槽相配合,就将托盘大盘固定到合适的位置,实现托盘大盘的锁定;卡盘与卡槽相分离,就可以实现解锁,锁定与解锁是通过锁定机构来实现。作为优选,卡盘上设置有两个长圆孔;驱动机构包括与卡盘相铰接的卡板、连接 轴、连杆、转盘及转动轴,卡板上固定有两个卡柱,卡柱穿入到长圆孔内;卡板上固定有连接臂、连接臂通过扭簧与连接轴相连接,扭簧套置在连接轴上,连接轴固定有转部,转部与连杆的一端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相连,转动轴的一端为扁形,该扁形插入到转盘内,转动轴的另一端也为扁形,该扁形插入到倾仰调节手柄内。作为优选,支架包括T形头、插接于T形头竖向部件内的一端带螺纹的中间杆;涡轮套置于中间杆的该螺纹端,涡轮一端由螺母固定,涡轮的另一端通过垫片及套头与弹簧压紧;中间杆的端部螺接有顶头,顶头呈长条形,顶头具有与托盘中盘内部相抵接的弧形边。中间杆与T形头位插接结构,方便中间杆与T形头之间发生位置变化;涡轮套置于中间的端部并由螺母固定,该端部又固定有顶头,顶头顶住托盘中盘,涡轮相对中间杆转动并沿着中间杆轴向移动,使得涡轮与顶头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压缩弹簧或者释放弹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T形头横向部件的两端沿着托盘中盘槽壁上的弧形孔滑动,从而改变托盘大盘的倾仰角度。作为优选,倾仰调节部件为片状结构,倾仰调节部件通过支架和转轴与托盘大盘相固定,支架的T形头的横向部件穿过到倾仰调节部件,转轴穿过倾仰调节部件。支架与转轴用来连接倾仰调节部件,使得倾仰调节部件与托盘大盘实现同步转动。作为优选,弹力调节手柄包括设置在托盘中盘内部卡圈及螺钉连接的齿轮,齿轮通过六边形管连接转动套管,转动套管端部固定手柄;蜗杆上固定有与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六边形管能传递转动力给齿轮,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用来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涡轮转动,实现弹力可调。作为优选,托盘中盘内设置有升降调节臂,升降调节臂通过销轴与蜗杆相铰接,升降调节臂的端部连接有升降手柄,升降手柄伸出到托盘中盘外部;销轴与蜗杆同轴。升降调节臂通过销轴铰接到托盘中盘内,一端与升降手柄相连,转动升降手柄可以使升降调节臂绕着销轴转动,升降调节臂的另一端可以上下摆动,从而实现座椅气棒充气与放气,完成升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翻盖的一端铰接到托盘中盘的槽壁上,另一端铰接到托盘大盘上,与托盘大盘铰接的部位采用腰圆孔结构,使得托盘大盘相对托盘中盘倾仰时能产生随动倾仰;弹簧机构提供座椅倾仰的弹力,便于通过调节弹簧的长度来调节弹力;弹力调节机构中的涡轮与支架的中间杆螺接,转动涡轮就可以改变顶头与支架横向部件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弹簧的长度,实现弹力调节。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分离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托盘大盘,2、护罩,3、倾仰调节手柄,4、托盘中盘,5、上盖,6、弹力调节手柄,7、升降手柄,8、支架,9、转轴,10、弹簧,11、齿轮,12、涡轮,13、传动齿轮,14、倾仰调节部件,15、弧形孔,16、铰接孔,17、连接管,18、手柄,19、T形头,20、中间杆,21、顶头,22、卡槽,23、卡圈,24、螺钉,25、蜗杆,26、销轴,27、升降调节臂,28、六边形管,29、卡柱,30、卡盘,31、卡板,32、转动轴,33、转盘,34、连杆,35、连接轴,36、转部,37、扭簧,38、连接臂,39、转动套管,40、垫片,41、套头,42、螺母,43、翻盖,44、阶梯轴,45、轴孔,47、连接杆,48、阶梯孔,49、弯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参见附图I附图2附图3附图4),包括相互铰接的托盘大盘I和托盘中盘4,托盘大盘和托盘中盘均为槽形结构,托盘大盘扣在托盘中盘外,托盘中盘的槽口部位设置有上盖封闭。托盘大盘和托盘中盘之间连接有用于连接椅背的翻盖43,翻盖随着托盘大盘的倾仰而自动改变倾仰角度。翻盖呈槽形结构(参见附图5),翻盖的槽形与托盘大盘的槽形对扣,翻盖处于托盘大盘的槽形内。翻盖的中间槽壁上设置有腰圆孔46,对应的托盘大盘的槽壁上设置有轴孔45,连接杆47的两端穿过翻盖的腰圆孔和托盘大盘的轴孔并用螺钉固定,连接杆可以沿着腰圆孔滑动。翻盖的一端伸出到托盘大盘的外部,翻盖的另一端弯曲形成弯臂49,弯臂弯曲的方向朝向托盘中盘的方向。弯臂的端部处设置有圆孔,托盘中盘的两槽壁上设置有阶梯孔48,圆孔与阶梯孔之间通过阶梯轴44连接,翻盖可绕着阶梯轴转动。托盘中盘的两槽壁上靠近槽底的部位设置有铰接孔16 (参见附图5),槽壁上靠近边缘的位置还设置有弧形孔15,弧形孔的中心为铰接孔的中心。托盘大盘的槽壁上设置有与弧形孔和铰接孔相对应的固定孔,托盘大盘和托盘中盘通过连接管17和转轴9相连接。连接管穿过弧形孔,转轴的两端铰接在铰接孔内,托盘大盘的槽壁外部固定有护罩2。连接管和转轴共同穿过倾仰调节部件14,倾仰调节部件为片状结构,倾仰调节部件与托盘大盘相固定不会产生相对运动。倾仰调节部件的端部设置有三道卡槽22,托盘中盘内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与倾仰调节部件相配的卡盘30,卡盘上固定有垂直的立柱,卡盘上设置有两个长圆孔,卡盘的边缘设置有与卡槽相配的凸部。卡盘连接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有延伸到托盘中盘外部的倾仰调节手柄3。驱动机构包括与卡盘通过立柱相铰接的卡板31、连接轴35、连杆34、转盘33及转动轴32,卡板上固定有两个卡柱29,卡柱穿入到长圆孔内;卡板上固定有连 接臂38、连接臂通过扭簧37与连接轴相连接,扭簧套置在连接轴上,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圆孔,扭簧的一个脚的端部插入到圆孔内,连接轴上固定有转部36,转部上设置有两个圆孔,转部上的一个圆孔与连杆的一端相连,另一个圆孔与扭簧的另一个脚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相连,转动轴的一端为扁形,该扁形插入到转盘内,转动轴的另一端也为扁形,该扁形插入到倾仰调节手柄3内。托盘大盘绕着转轴转动,连接管在弧形孔内滑动,倾仰调节部件随之摆动,转动倾仰调节手柄驱动卡盘转动,卡盘的凸部可以插入到卡槽内或者脱离卡槽完成托盘大盘锁定与解锁。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设置有内置的弹簧机构,弹簧机构包括T形支架8(参见附图6)、弹簧10和顶头21。支架包括T形头19、插接于T形头竖向部件内的一端带螺纹的中间杆20,弹簧套置在T形头的竖向部件和中间杆外,中间杆的螺纹端套置有涡轮12,涡轮与弹簧之间设置有垫片40和套头41,涡轮的另一端通过螺母42连接。顶头固定在中间杆的螺纹端的端部,顶头长条形的,顶头具有与托盘中盘内部相抵接的弧形边。T形头的横向部件穿入到连接管内与托盘大盘的槽壁相铰接,顶头与托盘中盘的槽底的内壁相抵接。托盘中盘内部设置有与涡轮相啮合的蜗杆25,蜗杆上固定有传动齿轮13,通过传动齿轮连接有延伸到托盘中盘外部的弹力调节手柄6。弹力调节手柄包括设置在托盘中盘内部由卡圈23连接的齿轮11,齿轮通过六边形管28连接转动套管39,转动套管端部固定手柄18。齿轮与传动齿轮相啮合,转动手柄,可以驱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涡轮转动,实现弹簧压缩与释放并改变弹簧的弹力,最终实现弹力调节。托盘中盘内设置有升降调节臂27,升降调节臂通过销轴26与蜗杆相铰接,销轴与蜗杆同轴,销轴的端部由螺钉固定,升降调节臂的端部连接有升降手柄7,升降手柄伸出到托盘中盘外部。转动升降手柄可以使升降调节臂绕着销轴转动,升降调节臂的另一端可以上下摆动,从而实现座椅气棒充气与放气,完成升降。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包括相互铰接的托盘大盘和托盘中盘,托盘大盘上铰接有内置的弹簧机构,特征在于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连接椅背的翻盖,翻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腰圆孔,腰圆孔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托盘大盘的两侧,翻盖的一端铰接到托盘中盘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弹簧机构的一端顶触到托盘中盘的内部;弹簧机构包括T形支架、套置在支架竖向部件上的弹簧及螺接在支架竖向部件的端部并压紧弹簧的涡轮,托盘中盘内部设置有与涡轮相啮合的蜗杆,蜗杆上连接有延伸到托盘中盘外部的弹力调节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托盘中盘呈槽形,两槽壁上设置有铰接孔,槽壁上还设置有弧形孔;托盘大盘呈槽形,两槽壁间连接有连接管和转轴,连接管穿入到支架的横向部件内两端由螺钉固定,横向部件的两端处于弧形孔内,转轴的两端固定到铰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托盘大盘上固定有倾仰调节部件,倾仰调节部件的端部设置有若干卡槽,托盘中盘内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与倾仰调节部件相配的卡盘,卡盘连接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有延伸到托盘中盘外部的倾仰调节手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卡盘上设置有两个长圆孔;驱动机构包括与卡盘相铰接的卡板、连接轴、连杆、转盘及转动轴,卡板上固定有两个卡柱,卡柱穿入到长圆孔内;卡板上固定有连接臂、连接臂通过扭簧与连接轴相连接,扭簧套置在连接轴上,连接轴固定有转部,转部与连杆的一端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相连,转动轴的一端为扁形,该扁形插入到转盘内,转动轴的另一端也为扁形,该扁形插入到倾仰调节手柄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T形头、插接于T形头竖向部件内的一端带螺纹的中间杆;涡轮套置于中间杆的该螺纹端,涡轮一端由螺母固定,涡轮的另一端通过垫片及套头与弹簧压紧;中间杆的端部螺接有顶头,顶头呈长条形,顶头具有与托盘中盘内部相抵接的弧形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倾仰调节部件为片状结构,倾仰调节部件通过支架和转轴与托盘大盘相固定,支架的T形头的横向部件穿过到倾仰调节部件,转轴穿过倾仰调节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弹力调节手柄包括设置在托盘中盘内部由卡圈及螺钉连接的齿轮,齿轮通过六边形管连接转动套管,转动套管端部固定手柄;蜗杆上固定有与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其特征在于托盘中盘内设置有升降调节臂,升降调节臂通过销轴与蜗杆相铰接,升降调节臂的端部连接有升降手柄,升降手柄伸出到托盘中盘外部;销轴与蜗杆同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椅背角度的椅子托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来实现椅背角度改变,造成结构复杂的缺陷,包括相互铰接的托盘大盘和托盘中盘,托盘大盘上铰接有内置的弹簧机构,托盘大盘与托盘中盘之间还连接有用于连接椅背的翻盖,翻盖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腰圆孔,腰圆孔通过连接杆连接到托盘大盘的两侧,翻盖的一端铰接到托盘中盘的两侧。翻盖的一端铰接到托盘中盘的槽壁上,另一端铰接到托盘大盘上,与托盘大盘铰接的部位采用腰圆孔结构,使得托盘大盘相对托盘中盘倾仰时能产生随动倾仰。
文档编号A47C7/00GK202588948SQ20122021879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陈千奎 申请人:陈千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