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梯子的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各式梯子的前梯框与后梯框,普遍用转轴直接贯穿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孔,以此将二者连接起来,前梯框和后梯框可绕转轴自由旋转,从而实现梯子的展开使用和收拢存放。但当前梯框与后梯框并排连接时,此时转轴的设计长度为最长,受カ为最差,并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迫使转轴或前/后梯框的连接孔变形,进而影响梯子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结构,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形,大大提高梯子的使用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ー种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前梯框的前梯框固定架、设于后梯框的后梯框固定架、铰轴和滑动铰钉,所述前梯框固定架经铰轴和后梯框固定架活动铰接,所述滑动铰钉一端和后梯框固定架连接,另一端设于前梯框固定架的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或者,所述滑动铰钉一端和前梯框固定架连接,另一端设于后梯框固定架的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所述前梯框固定架可为套在前梯框上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框套,所述后梯框固定架可为套在后梯框上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框套。该前梯框固定架可通过铆钉固定设于前梯框,该后梯框固定架可通过铆钉固定设于后梯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梯框固定架经铰轴和后梯框固定架活动铰接为前梯框固定架设有的铰轴孔和后梯框固定架设有的铰轴孔分别套在铰轴的两端并可绕该铰轴转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铰钉的滑动端设有和滑槽配合滑动的卡ロ,该卡ロ优选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前梯框固定架和后梯框固定架之间的连接点有两处,ー是通过铰轴连接并可绕铰轴转动,ニ是通过滑动铰钉连接,实现铰轴方向的限位。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滑动铰钉,故増加了前梯框和后梯框之间的接触点,使梯子在受到铰轴方向的カ时稳定性更好,确保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处牢固,且可自由转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形,大大地提高梯子的使用安全性。
图I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梯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设于前梯框的前梯框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0013]图4为设于后梯框的后梯框固定架和其上的滑动铰钉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图6为应用在梯子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图,图7为图6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大图,图8为图7的C-C剖面图,图9为前梯框固定架和后梯框固定架为半封闭式框套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铰轴方向的受カ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ー种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前梯框I的前梯框固定架6、设于后梯框5的后梯框固定架7、铰轴9和滑动铰钉8,前梯框固定架6为套在前梯框I上的封闭式框套,后梯框固定架7为套在后梯框5上的封闭式框套,前梯框固定架6通过铆钉3固定设于前梯框1,后梯框固定架7通过铆钉3固定设于后梯框5。前梯框固定架6经铰轴9和后梯框固定架7活动铰接,具体是前梯框固定架6设有的铰轴孔61和后梯框固定架7设有的铰轴孔71分别套在铰轴9的两端并可绕该铰轴9转动。滑动铰钉8—端和后梯框固定架7固定连接,另一端设于前梯框固定架6的滑槽62内并可沿该滑槽62滑动,该滑动铰钉8的滑动端设有和滑槽62配合滑动的卡ロ 81,该卡ロ81为凹槽。如图10所示,箭头方向就是铰轴9的受カ方向,由于设计了滑动铰钉8,故前梯框固定架6和后梯框固定架7之间紧密接触,铰轴9和滑动铰钉8的轴线与前梯框固定架6和后梯框固定架7的接触面始終保持垂直,其受カ状态最为理想,使梯子在展开和收拢时接触面稳定,増加了梯子的稳定性。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梯框固定架6和后梯框固定架7为封闭式框套,当然,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梯框固定架6和后梯框固定架7可为半封闭式框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动铰钉8 一端和后梯框固定架7连接,另一端设于前梯框固定架6的滑槽62内并可沿该滑槽62滑动。当然,也可以设计成滑动铰钉8 一端和前梯框固定架6连接,另一端设于后梯框固定架7的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作用效果一祥。
权利要求1.ー种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前梯框(I)的前梯框固定架(6)、设于后梯框(5)的后梯框固定架(7)、铰轴(9)和滑动铰钉(8),所述前梯框固定架(6)经铰轴(9)和后梯框固定架(7)活动铰接,所述滑动铰钉(8) —端和后梯框固定架(7)连接,另一端设于前梯框固定架(6)的滑槽(62)内并可沿该滑槽(62)滑动,或者,所述滑动铰钉(8)—端和前梯框固定架(6)连接,另一端设于后梯框固定架(7)的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梯框固定架(6)为套在前梯框(I)上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框套,所述后梯框固定架(7)为套在后梯框(5)上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框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梯框固定架(6)通过铆钉(3)固定设于前梯框(1),所述后梯框固定架(7)通过铆钉(3)固定设于后梯框(5)。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ー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梯框固定架(6)经铰轴(9)和后梯框固定架(7)活动铰接为前梯框固定架(6)设有的铰轴孔(61)和后梯框固定架(7)设有的铰轴孔(71)分别套在铰轴(9)的两端并可绕该铰轴(9)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铰钉(8)的滑动端设有和滑槽配合滑动的卡ロ(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ロ(81)为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ー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铰钉(8)的滑动端设有和滑槽配合滑动的卡ロ(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ロ(81)为凹槽。
专利摘要一种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前梯框的前梯框固定架、设于后梯框的后梯框固定架、铰轴和滑动铰钉,所述前梯框固定架经铰轴和后梯框固定架活动铰接,所述滑动铰钉一端和后梯框固定架连接,另一端设于前梯框固定架的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或者,所述滑动铰钉一端和前梯框固定架连接,另一端设于后梯框固定架的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滑动。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滑动铰钉,故增加了前梯框和后梯框之间的接触点,使梯子在受到铰轴方向的力时稳定性更好,确保前梯框和后梯框的连接处牢固,且可自由转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形,大大地提高梯子的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E06C7/50GK202611577SQ2012202442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黄安川, 王红旗 申请人:广东好太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