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54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具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组,特别涉及一种可堆叠工整收纳而不占空间的家具组。
背景技术
对现代都市人而言,在高人口密度而土地面积有限的状况条件下,对于有限居住空间内的任何一点零碎空间也必须达到最大使用效益,而大为提高居住使用上的机能需求。传统的现成家具,有着方便购买与使用的优点,使得过去人们大多使用现成家具, 且满足了个人部分的美感与喜好,但传统现成家具普遍都有着制式化的尺寸与设计,且普遍重且大而难以收纳,进而牺牲了居住空间可能运用的机能性,如动线上或陈设上的限制
坐寸ο因此,传统现成家具并无法完全满足现代都市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具组,其可堆叠为矩形方体,而方便收纳整齐且不占空间,进而达到空间有效利用与美观的功效。为了可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家具组,其中包含有两座椅,该各座椅分别具有一椅板,各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可分离地相互重叠且对齐,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靠近前侧端缘处与后侧端缘处分别向下凸出成形有两椅脚,其中该两椅脚外侧面分别与该椅板的前侧面及后侧面相互切齐,该各椅脚的左侧面分别与该椅板的左侧面相互切齐,该各椅脚的右侧面分别与该椅板的右侧面相互切齐;两置物体,该各置物体分别可分离地嵌设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两椅脚与椅板的底侧面之间,且该各置物体的底侧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相互切齐,该各置物体的左侧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左侧面相互切齐,该各置物体的右侧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右侧面相互切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该各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可相互重叠且对齐,该各置物体分别可分离地嵌设于相对应的座椅的两椅脚的内侧面与椅板的底侧面之间,且该各置物体的底侧面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可分别相互切齐,以此使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可分离地组合为一矩形方体,当本实用新型使用完毕后,可方便收纳整齐且不占空间,达到空间有效利用与美观的效能。另一方面,其中,该各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靠近后侧端缘处分别向上凸出成形有一椅背,且该各座椅的椅脚的高度与椅背的高度相同,该各座椅的前侧椅脚的外侧面分别可分离地完全连接另一座椅的椅背的前侧面,该各座椅的椅背的顶侧面分别与另一座椅的各椅脚的底侧面相互切齐。[0011]再一方面,其中,该各座椅的椅背的前侧面与椅板的顶侧面连接处分别可分离地完全连接另一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的前侧端缘,且各座椅的椅背的前侧面与另一座椅的椅板的前侧面相对应,其中一座椅的椅背前侧面与另一座椅的椅板的前侧面齐平贴靠。再一方面,其中,该椅背的后侧面与椅板的后侧面相互切齐,该椅背的左侧面与椅板的左侧面相互切齐,该椅背的右侧面与椅板的右侧面相互切齐。次一方面,其中,该各置物体分别具有一顶连接面与两侧连接面,该各置物体的顶连接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齐平贴靠,该各置物体的各侧连接面分别贴靠相对应的各座椅的各椅脚的内侧面齐平贴靠。再一方面,其中,该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分别凸出成形有一凸部,且该各置物体的顶连接面分别内凹成形有一凹部,该各置物体的凹部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凸部内。再一方面,该家具组的制作材料为瓦楞纸。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再一使用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再一使用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图。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再一使用示意图。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再一使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座椅11椅板111顶侧面112后侧面113左侧面114右侧面115前侧面116底侧面12椅背121后侧面122左侧面123右侧面124前侧面125顶侧面13椅脚131外侧面132左侧面133右侧面134内侧面135底侧面20置物体201左侧面202右侧面203底侧面[0041]21顶连接面22侧连接面IOa座椅Ila椅板Illa顶侧面112a后侧面113a左侧面114a右侧面115a前侧面116a底侧面117a 凸部12a 椅背121a后侧面122a左侧面 123a右侧面124a前侧面125a顶侧面13a椅脚131a外侧面132a左侧面133a右侧面134a内侧面135a底侧面20a置物体201a左侧面202a右侧面203a底侧面21a顶连接面211a凹部22a侧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如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其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包含有两座椅10与两置物体20。如图I至图3所不,所述的各座椅10分别具有一椅板11,各座椅10的椅板11的顶侧面111可分离地相互重叠且对齐,各座椅10的椅板11的顶侧面111靠近后侧端缘处分别向上凸出成形有一椅背12,椅背12的后侧面121与椅板11的后侧面112相互切齐,椅背12的左侧面122与椅板11的左侧面113相互切齐,椅背12的右侧面123与椅板11的右侧面114相互切齐,且各座椅10的椅背12的前侧面124与椅板11的顶侧面111连接处分别可分离地完全连接另一座椅10的椅板11的顶侧面111的前侧端缘,且各座椅10的椅背12的前侧面124与另一座椅10的椅板11的前侧面115相对应,使得当两座椅10堆叠时,其中一座椅10的椅背12的前侧面124与另一座椅10的椅板11的前侧面115齐平贴靠,各椅板11的底侧面116分别为一平面,且各座椅10的椅板11的底侧面116靠近前侧端缘处与后侧端缘处分别向下凸出成形有两椅脚13,各椅脚13外侧面131分别与椅板11的前侧面115及后侧面112相互切齐,各椅脚13的左侧面132分别与椅板11的左侧面113相互切齐各椅脚13的右侧面133分别与椅板11的右侧面114相互切齐,各椅脚13的内侧面134分别为一平面,且各座椅10的椅脚13的高度与椅背12的高度相同,且各座椅10的前侧椅脚13的外侧面131分别可分离地完全连接另一座椅10的椅背12的前侧面124,使得当两座椅10堆叠时,各座椅10的椅背12的顶侧面125分别与另一座椅10的各椅脚13的底侧面135相互切齐。如图I至图3所示,所述的各置物体20分别可分离地嵌设于相对应的座椅10的两椅脚13与椅板11的底侧面116之间,各置物体20的左侧面201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10的椅板11的左侧面113及椅脚13的左侧面132相互切齐,各置物体20的右侧面202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10的椅板11的右侧面114及椅脚13的右侧面133相互切齐,各置物体20的底侧面203分别与相对应的座椅10的各椅脚13的底侧面135相互切齐,且各置物体20分别具有一顶连接面21与两侧连接面22,顶连接面21与各侧连接面22分别为一平面,且各置物体20的顶连接面21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10的椅板11的底侧面116齐平贴靠,各置物体20的各侧连接面22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10的各椅脚13的内侧面134齐平贴靠。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其中包含有两座椅IOa与两置物体20a ;各座椅IOa的椅板Ila的底侧面116a分别凸出成形有一凸部117a,且各座椅IOa的各椅脚13a的内侧面134a分别为一弧面;各置物体20a的顶连接面21a分别内凹成形有一凹部211a,且各置物体20a的凹部211a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各座椅IOa的凸部117a内,且各置物体20a的各侧连接面22a分别为一弧面。如图I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本实用新型使用完毕后,其中一座 椅10可通过其椅板11的顶侧面111进一步重叠于另一座椅10之上,再加上各置物体20可分别完全嵌设于相对应的各座椅10的椅板11的底侧面116与各椅脚13的内侧面134之间,以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可组合为一矩形方体,而可收纳整齐,使得家具组不使用时较不占空间,达到空间有效利用与美观的效能。如图I至图3所示,由于各座椅10之间可分离地相互重叠,且各置物体20分别可分离地与相对应的各座椅10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在要使用时,可由收纳为矩形方体的形态,再分离而展开来使用。另一方面,如图7与图8所不,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可收纳为一矩形方体,若同时收纳若干个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各家具组可相互重叠排列整齐,而不浪费空间且不凌乱。另一方面,如图2与图4所示,由于各家具组的各座椅10、IOa与各置物体20、20a可分离地组合为一矩形方体,请同时参照图9至图12所示,使得各座椅10、IOa与相对应的各置物体20、20a可错开叠合,再将有相同错开叠合型态的若干家具组又堆叠排列后,由于各置物体20、20a未完全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各座椅10、IOa的椅板ll、lla的底侧面116、116a与各椅脚13、13a的内侧面134、134a之间,以此使该若干家具组能够具备有收纳柜的功用,且若干家具组的各座椅10、IOa与各置物体20、20a相互错位,使整体展现出艺术图形而具有美感,进而美化空间。再一方面,如图3所不,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其中各座椅10与相对应的各置物体20可分离而展开,由于各置物体20的顶连接部21为一平面,顶连接部21上可放置物品,而可作为茶几或桌面使用;如图6所示,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各置物体20a的顶连接部21a内凹成形有一凹部211a,故可作为脚垫以供各座椅IOa上休息的使用者放置足部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其可由瓦楞纸制成;由于瓦楞纸的夹层间,有着绵密延长的支撑点,使瓦楞纸能承受其外层所承受的压力,能有较大的耐重能力,而可作为本实用新型家具组的制作材料;并且,瓦楞纸的成本低,能够节省成本,达经济效益;且瓦楞纸为可回收再利用的材质,达到环保的效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家具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两座椅,该各座椅分别具有一椅板,各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可分离地相互重叠且对齐,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靠近前侧端缘处与后侧端缘处分别向下凸出成形有两椅脚,其中该各椅脚外侧面分别与椅板的前侧面及后侧面相互切齐,该各椅脚的左侧面分别与该椅板的左侧面相互切齐,该各椅脚的右侧面分别与该椅板的右侧面相互切齐; 两置物体,该各置物体分别可分离地嵌设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两椅脚与椅板的底侧面之间,且该各置物体的底侧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相互切齐,该各置物体的左侧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左侧面相互切齐,该各置物体的右侧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右侧面相互切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各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靠近后侧端缘处分别向上凸出成形有一椅背,且该各座椅的椅脚的高度与椅背的高度相同,该各座椅的前侧椅脚的外侧面分别可分离地完全连接另一座椅的椅背的前侧面,该各座椅的椅背的顶侧面分别与另一座椅的各椅脚的底侧面相互切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各座椅的椅背的前侧面与椅板的顶侧面连接处分别可分离地完全连接另一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的前侧端缘,且该各座椅的椅背的前侧面与另一座椅的椅板的前侧面相对应,其中一座椅的椅背前侧面与另一座椅的椅板的前侧面齐平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椅背的后侧面与椅板的后侧面相互切齐,该椅背的左侧面与椅板的左侧面相互切齐,该椅背的右侧面与椅板的右侧面相互切齐。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各置物体分别具有一顶连接面与两侧连接面,该各置物体的顶连接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齐平贴靠,该各置物体的各侧连接面分别贴靠相对应的各座椅的各椅脚的内侧面齐平贴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各座椅的椅板的底侧面分别凸出成形有一凸部,且该各置物体的顶连接面分别内凹成形有一凹部,该各置物体的凹部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各座椅的凸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家具组的制作材料为瓦楞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家具组的制作材料为瓦楞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具组,其特征在于,该家具组的制作材料为瓦楞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家具组,包含有两座椅与两置物体,由于该各座椅的椅板的顶侧面可相互重叠且对齐,该各置物体分别可分离地嵌设于相对应的座椅的两椅脚的内侧面与椅板的底侧面之间,且该各置物体的底侧面与相对应的座椅的椅脚的底侧面可分别相互切齐,以此使本实用新型的家具组可分离地组合为一矩形方体,使家具组在使用完毕后,可方便收纳整齐且不占空间,达到空间有效利用与美观的效能。
文档编号A47B83/00GK202714496SQ2012202999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彭翔 申请人:欧立利国际展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