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分体转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98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型材分体转角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门窗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型材分体转角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型材门窗的转角一般采用整体式结构。下面以隔热断桥铝合金窗的转角结构为例,说明现有的型材转角I的结构如图I所示,在第一型材门窗4和第二型材门窗5之间组装一个型材转角1,第一型材门窗4和第二型材门窗5的卡脚403借助型材转角I上的内卡脚101和外卡脚102扣接在型材转角I上,使第一型材门窗4、第二型材门窗5和型材转角I连为一体,完成铝合金 窗的转角连接。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型材转角I用料较多,加工生产工艺较复杂,生产周期也较长,大大增加成本,连接成一体后,隔热、防水密封性能也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省料、便于加工及组装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型材转角I用料较多、加工生产工艺较复杂、隔热及防水密封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材分体转角组件,用于连接呈角度布置的第一型材门窗和第二型材门窗,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和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的内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和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的外装饰盖;所述外装饰盖遮挡于所述内连接件的外侧且二者不接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型材门窗和第二型材门窗的夹角为直角。所述内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连接。所述内连接件的横截面为W形,所述W上有两个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外装饰盖;所述W的外侧的两条边分别为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
二连接臂相互垂直。所述内连接件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内连接件。所述外装饰盖的两侧各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上的卡脚和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上的卡脚相咬合的卡槽。所述外装饰盖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段圆弧。所述外装饰盖的两侧各设有一供填充防水密封胶的密封槽。所述外装饰盖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外装饰盖。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采用内连接件与外装饰盖分设的结构,可实现采用非隔热材料达到了隔热材料的效果,相比现有设计更省料,且更便于加工及组装,能提闻生广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内连接件与两扇型材门窗的内边之间均采用螺钉连接,可使得连接更加牢固、强度更好;内连接件的横截面采用W形,且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相互垂直,使得安装时更容易保证及控制两扇型材门窗之间的角度和连接精度。3、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外装饰盖的横截面采用圆弧段,且通过卡槽与两扇型材门窗的外边上的卡脚相咬合,安装方便且美观;外装饰盖的两侧设置供填充防 水密封胶的密封槽,可提高结构连接的防水密封性能,可减缓型材门窗转角处的老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的型材转角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I、型材转角;101、内卡脚;102、外卡脚;2、内连接件;201、第一连接臂;202、第二连接臂;3、外装饰盖;301、卡槽;302、密封槽;4、第一型材门窗;401、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402、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403、卡脚;5、第二型材门窗;501、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502、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用于连接呈角度布置的第一型材门窗4和第二型材门窗5,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401和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501的内连接件2 ;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402和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502的外装饰盖3 ;外装饰盖3遮挡于内连接件2的外侧且二者不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内连接件2与外装饰盖3分设的结构,可实现采用非隔热材料达到了隔热材料的效果,相比现有设计更省料,且更便于加工及组装,能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第一型材门窗4和第二型材门窗5的夹角为直角。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也可以用于不呈直角布置的两扇型材门窗的转角,只需将卡槽301的位置和角度,以及内连接件2的形状做相应的调整即可。本实施例中,内连接件2的横截面为W形,W上有两个开口的一端朝向外装饰盖3 ;W的外侧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一连接臂201和第二连接臂202 ;第一连接臂201和第二连接臂202相互垂直;使得安装时更容易保证及控制两扇型材门窗之间的角度和连接精度。第一连接臂201通过螺钉与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401连接;第二连接臂202通过螺钉与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501连接。螺钉连接可使得连接更加牢固、强度更好。本实施例中,外装饰盖3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段圆弧,更美观。外装饰盖3的两侧各设有一与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402上的卡脚403和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502上的卡脚403相咬合的卡槽301 ;安装更方便。外装饰盖3的两侧各设有一供填充防水密封胶的密封槽302。本实施例安装好后,将外装饰盖3安装在内连接件2的外侧后,在密封槽302注满防水密封胶,可保证结构的防水密封性能,可减缓型材门窗转角处的老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0031]本实施例中,内连接件2和外装饰盖3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实际使用时,还可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如塑钢、型钢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型材分体转角组件,用于连接呈角度布置的第一型材门窗(4)和第二型材门窗(5),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401)和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501)的内连接件(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402)和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502)的外装饰盖(3);所述外装饰盖(3)遮挡于所述内连接件(2)的外侧且二者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门窗(4)和第二型材门窗(5)的夹角为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臂(201)和第二连接臂(202 ),所述第一连接臂(201)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4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202)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5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件(2)的横截面为W形,所述W上有两个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外装饰盖(3);所述W的外侧的两条边分别为所述第一连接臂(201)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02);所述第一连接臂(201)和所述第二连接臂(202)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件(2)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内连接件(2)。
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盖(3)的两侧各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402)上的卡脚(403)和所述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502)上的卡脚(403)相咬合的卡槽(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盖(3)的横截面为四分之一段圆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盖(3)的两侧各设有一供填充防水密封胶的密封槽(3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型材分体转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盖(3)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外装饰盖(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材分体转角组件,用于连接呈角度布置的第一型材门窗和第二型材门窗,其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门窗的内边和第二型材门窗的内边的内连接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门窗的外边和第二型材门窗的外边的外装饰盖;外装饰盖遮挡于内连接件的外侧且二者不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隔热、省料、便于加工及组装的特点。
文档编号E06B3/964GK202731645SQ20122031644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骆红伟, 张武 申请人:长沙新振升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