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隔声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61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装式隔声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装式隔声 门,属于产品的结构及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具有高强噪声科研试验和生产场所,均设置有为满足试验和生产运输需要的大型隔声门。以降低噪声通过隔声大门向外辐射的强度,保护隔声大门外的工作人员免受噪声伤害。目前由于受到国内运输限高、限宽及集装箱尺寸限制,因此无法实现在专业厂家加工后整体运抵现场安装的要求,而只能就近加工,或者在专业厂家加工成大组件,然后在安装现场组焊,现场组焊不但安装工期长,同时现场组焊门结构变形较大,不但影响美观,对使用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大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产品存在的缺点而设计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隔声门,其目的是通过将大型隔声门分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既满足了运输限高、现宽和集装箱尺寸要求,也便于实现在专业厂家加工制作,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种组装式隔声门,该门包括门体⑴和安装在门体⑴前、后面上的隔声内板
(2)和隔声面板(3),其特征在于沿门体(I)的侧面外缘¢)、从上到下安装一块连接板
(4),该连接板(4)的后端与门体(I)上的隔声内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块带连接板(4)的门体(I)通过连接板(4)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组装式隔声门。连接板⑷与门体⑴的侧面外缘(6)之间留有一段便于组装操作的空间(5)。连接板⑷为中间折弯、两边呈直段面的形状,两个门体⑴的连接板⑷直段面之间在连接时加装橡胶板(7),连接板(4)之间通过螺栓(8)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大型隔声门设计成可拆装,在安装现场相互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使现场安装更加方便、安全可靠,能够满足大门的隔声性能、刚度和强度要求。避免了运输难的问题和过去现场组焊带来的对内部声学材料的损伤、门体表面变形对外观的影响,同时缩短了现场安装工期,同时降低了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门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组成完成后的门体的表面图图3为图2的水平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0014]参见附图I 3所示,该种组装式隔声门,该门包括门体I和安装在门体I前、后面上的隔声内板2和隔声面板3,其特征在于沿门体I的侧面外缘6、从上到下安装一块连接板4,该连接板4的后端与门体I上的隔声内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块带连接板4的门体I通过连接板4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组装式隔声门。为保证隔声门整体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连接板4采用钢板与冷弯槽钢组焊成型的结构形式,并按刚度及结构需要分隔成网格状布局,连接板4与门体I的侧面外缘6之间留有一段便于组装操作的空间5。连接板4为中间折弯、两边呈直段面的形状,两个门体I的连接板4直段面之间在连接时加装橡胶板7,连接板4之间通过螺栓8连接。以满足隔声门组装连接后的刚度、强度和隔声密封要求。空间5在完成连接板4的固定连接后,填充隔声材料,然后在连接板4连接部位封装隔声面板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即满足了运输限高、限宽和集装箱尺寸要求,也便于实现在专业厂家加工制作,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现场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缩短安装工期,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组装式隔声门,该门包括门体⑴和安装在门体⑴前、后面上的隔声内板(2)和隔声面板(3),其特征在于沿门体(I)的侧面外缘¢)、从上到下安装一块连接板(4),该连接板(4)的后端与门体(I)上的隔声内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块带连接板(4)的门体(I)通过连接板(4)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组装式隔声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装式隔声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4)与门体(I)的侧面外缘(6)之间留有一段便于组装操作的空间(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装式隔声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4)为中间折弯、两边呈直段面的形状,两个门体(I)的连接板(4)直段面之间在连接时加装橡胶板(7),连接板(4)之间通过螺栓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装式隔声门,该门包括门体(1)和安装在门体(1)前、后面上的隔声内板(2)和隔声面板(3),其特征在于沿门体(1)的侧面外缘(6)、从上到下安装一块连接板(4),该连接板(4)的后端与门体(1)上的隔声内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块带连接板(4)的门体(1)通过连接板(4)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组装式隔声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即满足了运输限高、限宽和集装箱尺寸要求,也便于实现在专业厂家加工制作,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现场安装方便,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缩短安装工期,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E06B5/20GK202788533SQ2012203415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张淑娟, 杨振军, 张茂林, 王静 申请人: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