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半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93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半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半开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等开闭装置的全半开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日本特许第4041096号公报的记载,在门窗上安装有对其全开模式和半开模式进行切换的全半开机构。在为了最大程度地通风而将门窗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利用全半开机构以全开模式将门窗打开并锁定在该模式。在防止儿童从打开的门窗跌落或防止体积大的物体掉落至门窗外等情况下,利用全半开机构以打开至一定程度而并未完全打开的半开模式将门窗打开一部分并锁定在该模式。图11的(a)、(b)示出了一种平开窗,如图11的(a)、(b)所示,安装在平开窗上的全半开机构具有止动部件I和接收部件2,止动部件I和接收部件2分开时,平开窗为全开模式,通过用设于接收部件2的滑槽2a附近的树脂制倾斜引导部件2b的斜面2c引导设于止动部件I上的锁定销Ia滑入滑槽2a中,然后将锁定销Ia锁定于设在滑槽2a深处的可弹性变形的锁定构件2d上,由此,利用该全半开机构将平开窗从全开模式切换到半开模式。但是,在从全开模式向半开模式切换时,由于加工误差、安装误差、安装后松动下垂等原因,锁定销Ia可能发生错位而在没有对准倾斜引导部件2b的斜面2c的状态下较强地冲击到接收部件2的其他部分,此时可能发生锁定销Ia与接收部件2的其他部分较强地碰撞,从而导致锁定销Ia与接收部件2接触的部分(特别斜面2c附近)的耐久性下降,极端的情况是树脂制倾斜引导部件2b严重破损而影响平开窗的正常使用。另外,由于安装有树脂制倾斜引导部件2b的接收部件2的外轮廓厚度较厚,导致全半开机构在安装到门窗上后占用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全开模式和半开模式的切换准确且耐久性高的全半开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第I技术方案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全半开机构对开闭装置的全开模式和半开模式进行切换,该全半开机构具有操作部件、止动部件和接收部件,所述止动部件具有固定在一起的底座板、滑动板和锁定臂,所述滑动板能相对于所述底座板滑动地安装所述底座板上,在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固定有操作部件,在所述滑动板上还固定有锁定臂的一端,在所述锁定臂的另一端固定有锁定销,所述接收部件具有滑槽构件、锁定构件和弹性引导构件,在所述滑槽构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设有滑槽,在该滑槽的起始端侧固定有弹性引导构件,在该滑槽的终止端侧固定有所述锁定构件,通过推所述操作部件使所述滑动板相对于底座板滑动,通过使所述锁定臂摆动而使所述锁定销被所述弹性引导构件引导,进入所述滑槽,将所述锁定销卡定在所述锁定构件上而将所述开闭装置从全开模式切换为半开模式。[0008]本实用新型的第2技术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构件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两个部位沿宽度方向朝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有两个台阶部,所述两个台阶部之间的部分成为突出部,所述滑槽构件在所述突出部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为两个低平部,所述突出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被向背面侧弯折成直角,由此,由所述突出部、所述宽度方向两侧缘和所述两个台阶部包围而形成整体向下开口的容纳部,所述滑槽形成在所述突出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所述滑槽的起始端开口于所述一个台阶部,所述滑槽的终止端终止于所述另一个台阶部的长度方向内侧,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空间固定有所述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另一个台阶部,所述锁定构件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弹性夹持片,所述两个夹持片的宽度方向内端缘处于滑槽的宽度方向内侦牝所述弹性引导构件固定在所述起始端侧的所述低平部的靠近所述一个台阶部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第3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是由一张金属板弯折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第4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引导构件安装于所述滑槽构件的状态下,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所具有的缺口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滑槽构件平行且离开所述滑槽构件,沿所述缺口引导所述锁定销向所述锁定构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5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引导构件的截面是一条边具有上述缺口的凸六边形,或者是具有上述缺口的三角形,或者是具有上述缺口的凸五边形,或者是具有上述缺口的弓形,或者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具有上述缺口的形状。本实用新型的第6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时,所述缺口的长度方向边缘呈八字形。本实用新型的第7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时,所述缺口的长度方向边缘呈八字形。本实用新型的第8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为金属制的锁定构件。本实用新型的第9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低平部分别设有错开配置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第10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全半开机构,所述安装孔为4个,该4个安装孔的中心位于长方形的4个顶点。采用第I技术方案,由于弹性引导构件的存在,即使全半开机构的止动部件和接收部件存在偏差、错位等,也能利用弹性引导构件进行引导,从而防止接收部件在切换时因被冲撞而破损,这样,提高了全半开机构的耐久性。采用第2技术方案,用具体的结构进一步实现了上述第I技术方案带来的优点。采用第3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是由一张金属板弯折而成,因此利用冲压成形等方法仅用一张板制成弹性引导构件,也就是将成弹性引导构件做成简单的结构,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节省弹性引导构件所占的空间,进而减小了全半开机构所占的空间。采用第4技术方案,将成弹性引导构件做成简单的结构,可以降低成本。[0021]采用第5技术方案,将成弹性引导构件做成简单的结构,可以降低成本。采用第6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呈八字形的缺口边缘更顺畅地引导锁定销,从而避免不顺畅的引导而导致的接收部件耐久性下降。采用第7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呈八字形的缺口边缘更顺畅地引导锁定销,从而避免不顺畅的引导而导致的接收部件耐久性下降。采用第8技术方案,由于锁定构件经常因为全半开机构切换到半开模式而受到锁定销的冲击而收到损坏,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为此用金属制的锁定构件取代现有的树脂制的锁定构件,可以提高锁定构件的耐久性,避免频繁更换锁定构件给用户带来的麻烦。采用第9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两个低平部分别设有错开配置的安装孔,在安装滑槽构件时,可以使用任意的安装孔进行安装,由此,即使在接收部件在窗框上的安装位置有一定的偏差,也可以通过使用选择合适的安装孔来抵消接收部件的安装误差,提高了安装的容易性。采用第10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安装孔为4个,该4个安装孔的中心位于长方形的4个顶点,因此,利用简单的结构具体提高了安装的容易性。

图1是表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平开窗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止动部件的安装状态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接收部件的安装状态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止动部件与接收部件锁定在一起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止动部件与接收部件锁定在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止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接收部件的组装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接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9的(a)、(b)、(C)、(d)、(e)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止动部件的锁定销与接收部件的弹性引导构件卡定过程的示意图。图10的(a)、(b)、(C)、(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接收部件的弹性引导构件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11的(a)、(b)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全半开机构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构成部件(构件)的长度方向称为纵向,将各构成部件(构件)的宽度方向称为横向,将与该纵向和该横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下面,以内开式平开窗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0040]图1是表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平开窗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止动部件的安装状态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接收部件的安装状态立体图。如图1所示,窗框I通过螺栓等安装固定在墙体的用于安装窗户的开口处,平开窗2通过未图示的合页等连接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窗框I上。另外,图1中的附图标记10表示把手。如图2所示,全半开机构3由操作部件4、止动部件5和接收部件6构成,操作部件4穿过在平开窗2的纵框21的未图示的孔部和止动部件5 —体地安装纵框21上。如图3所示,接收部件6安装在窗框I的纵窗框11上的侧面。操作部件4是供使用者操作的部件,在操作该操作部件4时,使用者通过用手推动其上下滑动而切换平开窗的全开模式和半开模式。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止动部件与接收部件锁定在一起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在平开窗向房间内打开的半开模式下的止动部件与接收部件锁定在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止动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5所示,操作部件4整体构成为截面T字形部件,其是将树脂制的捏手部分41和树脂制的安装腿42—体成型而得到的。在安装腿42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42a、42b (安装孔4b未图示)。通过在安装时选择安装孔42a或42b来调整操作部件4相对的安装位置,以抵消操作部件4的安装误差。如图5和图6所示,止动部件5包括底座板51、滑动板52和锁定臂53,底座板51、滑动板52和锁定臂53都是由金属板冲压、冲孔等制成的。底座板51在纵向两端具有安装孔51a、51b,通过将两个螺钉51al、51bl插入这两个安装孔51a、51b并抒入平开窗2的纵窗框21中,从而将该底座板51安装在平开窗2上。在底座板51的横向中央部分,在两个安装孔51a、51b的纵向内侧开设有2个纵向较长的相隔规定距离的滑槽51c、51d和位于滑槽51c、51d之间的I个卡定槽51e。卡定槽51e为大致三角形,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短边为向三角形的内部凹入的弧形。底座板51使滑槽51d旁边的一部分向厚度方向(图6的纸面外侧)弯折成直角而形成限位部54,该限位部54用于与后述的锁定臂53抵接以限制其摆动的范围。滑动板52具有3个安装孔52a、52b、52c和I个卡定配合槽52d。卡定配合槽52d位于与底座板51的卡定槽51e相对应的位置,是细长的圆弧槽,该圆弧槽的径向宽度小于所述三角形的各边长,该圆弧槽的周向长度基本等于所述三角形的所述弧形的短边。在将底座板51和滑动板52安装在一起时,通过铆接等,利用顶端部直径大且基端部直径小并在基端部套装有垫圈52a2、52a3、52b2、52b3的滑动销52al、52bl,经由底座板51的滑槽5lc、5Id和滑动板52的孔52a、52b,将底座板51和滑动板52安装在一起。而且,在滑动板52沿纵向相对于底座板51移动时,滑动销52al、52bl在滑槽51c、51d内滑动且不会脱落。另外,在滑动板52的纵向一端部开设有螺钉安装孔52e,如图2所示,通过使螺钉52el拧入滑动板52的安装孔52e和操作部件4的安装腿42的安装孔42a (或42b),从而将操作部件4固定在滑动板52上。[0051]在锁定臂53的纵向一端开设有安装孔53a,利用顶端部直径大且基端部直径小并在基端部套装有卷簧53bl的铆钉53b,经由锁定臂53的安装孔53a和滑动板52的安装孔52c,将锁定臂53和滑动板52固定在一起。在锁定臂53的与安装孔53a相反的一端的销固定孔53e通过铆接等固定有锁定销53d,锁定销53d也是顶端部53dl直径大且基端部53d2直径小。在锁定臂53的安装孔53a的纵向内侧的与滑动板52的卡定配合槽52d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53c,经由安装孔53c将带台阶的滑动销53cl固定在卡定槽51e和卡定配合槽52d内而不会从卡定槽51e和卡定配合槽52d脱出。操作部件4和止动部件5的上述固定安装结构以及相对配合关系为本领域公知的结构。在沿平开窗的上下方向朝上推操作部件4的情况下,滑动板52相对于底座板51朝上滑动,当滑动板52的滑动销52al、52bl抵接到底座板51的滑槽51c、51d的上端时,滑动板52的卡定配合槽52d与底座板51的卡定槽51e重叠,即,卡定配合槽52d处于完全露出于卡定槽51e的位置,此时,通过使锁定臂53摆动而使卡定销53cl沿着卡定配合槽52d的周向同时在卡定配合槽52d和卡定槽51e中滑动至卡定配合槽52d的靠滑动板52横向端缘的一侧,由此,将平开窗2切换为半开模式。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接收部件的组装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接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7和图8所示,接收部件6具有滑槽构件61、锁定构件62和弹性引导构件63,滑槽构件61作为接收部件6的主体部分,是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而成的。滑槽构件61的纵向截面整体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形状,具体是,在滑槽构件61纵向的中间部分的两个部位沿宽度方向朝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有台阶部61a、61b,两个台阶部61a、61b之间的部分成为突出部61c,滑槽构件61的突出部61c之外的部分为低平部61d、61e。突出部61c的横向两侧缘61f、61g被向背面侧(图8的纸面内侧)弯折成直角,由此,由突出部61c、横向两侧缘61f、61g和两个台阶部61a、61b包围而形成整体向背面侧开口的容纳部61h。在突出部61c的横向中间部分形成有滑槽61i。滑槽61i的一端(起始端)开口于突出部61c的纵向一端,即,开口于台阶部61a,另一端(终止端)终止于突出部61c的纵向另一端的纵向内侧,即,终止于台阶部61b的纵向内侧。在滑槽构件61的两端的低平部61d、61e分别形成有4个安装孔61dl、61el (共计8个安装孔),这4个安装孔排列在长方形的4个顶点处,即,顺次连接该4个安装孔的中心的线段构成长方形,也就是该4个安装孔构成长方形的4个顶点。安装孔61dl、61el不限定于4个,也可以是3个或5个以上,不限定于排列在长方形的4个顶点处,只要是方便调整安装误差,错开配置即可。这里,错开配置是指不是将所有的安装孔都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螺钉和这8个安装孔将接收部件6安装在窗框I的纵窗框11上的侧面。在安装滑槽构件61时,可以使用任意的安装孔61dl、61el进行安装,具体地讲,可以从低平部61d的4个安装孔61dl选择至少I个61dl并且从低平部61e的4个安装孔61del选择至少I个61el (共计至少2个安装孔)来进行安装,由此,即使在接收部件6在窗框I上的安装位置有一定的偏差,也可以通过使用选择合适的安装孔来抵消该偏差,提高了安装的容易性。在突出部61c的背面(容纳部61h的内部空间)通过铆钉64固定有锁定构件62。[0060]锁定构件62例如是树脂制,如图7和图8所示,在将锁定构件62固定在突出部61c的背面时,锁定构件62的纵向一端抵靠于台阶部61b的背面,锁定构件62的纵向另一端具有两个弹性夹持片62a、62b,夹持片62a、62b所具有的夹持突起62al、62bl的横向内端缘沿着滑槽61i并处于滑槽61i的横向内侧,也就是说,锁定构件62固定在滑槽61i的终止端侧。锁定构件的形状和材料并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是能起到锁定的作用,可以做成任意的形状,可以使用任意的材料,但从提高锁定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方面出发,优选使用金属材料。如图7和图8所示,弹性引导构件63是通过将一张不锈钢板的纵向两端缘均向中间以规定角度弯折3次而形成的,其截面如图9所示,为一条边具有缺口的凸六边形,该凸六边形有两对平行的边,该缺口位于其中一对平行的边中的一条边上,相当于将上底开口的梯形的两个底角平行切去一部分而成的形状。具体是,弹性引导构件63具有铆接在滑槽构件61上的底部63a、4个弯折部63b和2个顶部63c,2个顶部63c之间形成所述中央开口 63d。如图8所示,在低平部61e的靠近台阶部61a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固定孔61e2、61e2,弹性引导构件63的底部 63a的与固定孔61e2、61e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2个固定孔63e、63e,用2个铆钉63el、61el经由固定孔63e、63e和固定孔61e2、61e2将弹性引导构件63固定在滑槽构件61的低平部61e上,也就是固定在滑槽61i的起始端侧。弹性引导构件也可以由I个铆钉、3个或3个以上的铆钉固定,但是从固定的效果和成本方面综合考虑,优选使用2个铆钉。弹性引导构件可以是树脂制,但从强度方面考虑,优选是金属制。弹性引导构件不限定于上述的截面形状,只要是在将弹性引导构件安装于滑槽构件的状态下,弹性引导构件所具有的缺口所处的平面与滑槽构件平行且离开滑槽构件,能沿所述缺口引导所述锁定销向所述锁定构件移动的截面形状即可,也可以是上底开口的梯形或由I个直线和2个圆弧形组成的形状,S卩,将一张不锈钢板的纵向两端缘向中间呈弧形弯折I次或2次而形成,只要是能确保锁定销压入并且能确保平开窗正常使用的形状即可。另外,俯视该弹性引导构件63时,所述上底的中央开口 63d可以为长方形,但从容易起到引导作用方面考虑,在本实施方式中大致呈八字形,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引导构件63采用的是梯形金属板。但弹性引导构件也可以采用长方形金属板。下面,说明利用全半开机构将平开窗从全开模式切换为半开模式的动作。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止动部件的锁定销与接收部件的弹性引导构件的锁定过程的示意图。如图2 图9所示,在平开窗以全开模式打开的状态下,想要从全开模式切换为半开模式时,使用者用手上推操作部件4的捏手部分41而将全半开机构切换为半开模式,向房间内拉平开窗上的把手10,从而向房间内打开平开窗。在所述切换的过程中,在全半开机构的加工和安装准确的情况下,止动部件5的锁定臂53的锁定销53d会来到接收部件6的弹性引导构件63的下方,也就是处于比开口63d靠近地面的位置,在向房间内拉平开窗时,锁定销53d的顶端部从开口 63d的下方进入弹性引导构件63的开口 63d中,依次沿着弹性引导构件63的开口 63d和滑槽构件61的滑槽61i向滑槽61i的深处移动,最终锁定销53d卡定在具有弹性的夹持片62a、62b之间。但是,当止动部件5和接收部件6存在加工误差或安装误差时,锁定销53d在切换过程中来到与弹性引导构件63的开口 63d等高的位置,S卩,来到弹性引导构件63所处的位置,此时,锁定销53d会抵接在弹性引导构件63的I个弯折部63b的外表面,接着按压该弯折部63b使之如板簧一样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然后越过该弯折部63b和顶部63c而进入到中央开口 63d,此时,该弯折部63b在弹性引导构件63固有的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锁定销53d的顶端部53dl进入弹性引导构件63的内部空间而基端部53d2卡定在2个顶部63c之间,若继续拉平开窗,则锁定销53d向滑槽61i深处移动,最终卡定在锁定构件62中。图10的(a)、(b)、(C)、(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的接收部件的弹性引导构件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弹性引导构件还可以是将金属板的两端各弯折一次而使截面形状形成为带缺口的三角形(图10的a),或者将金属板的两端各弯折二次而使截面形状形成为带缺口的凸五边形(图10的b),或者将金属板的两端各弯折一次而使截面形状形成为带缺口的弓形(图10的C),或者将金属板的两端各弯折二次而使截面形状形成为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带缺口的形状(图10的(d))。如上所述,只要是能确保锁定销压入并且能确保平开窗正常使用,可以将弹性引导构件做成任意的形状。根据所述从全开模式向半开模式切换的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采用了一种新的弹性引导构件,即使存在加工误差或安装误差等而导致锁定销与引导构件错位时,也能利用弹性引导构件的类似板簧的作用进行引导,从而完成向半开模式的切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全半开机构对全开模式和半开模式的切换准确且耐久性高。另外,上述说明了从全开模式切换至半开模式的切换过程中全半开机构的动作,从半开模式切换至全开模式的切换过程中全半开机构的动作与之相反,在此省略说明。以上,对将本实用新 型应用于内开式平开窗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窗户(例如外开式平开窗)或门等开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或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 该全半开机构对开闭装置的全开模式和半开模式进行切换, 该全半开机构具有操作部件、止动部件和接收部件, 所述止动部件具有固定在一起的底座板、滑动板和锁定臂, 所述滑动板能相对于所述底座板滑动地安装所述底座板上,在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固定有操作部件,在所述滑动板上还固定有锁定臂的一端,在所述锁定臂的另一端固定有锁定销, 所述接收部件具有滑槽构件、锁定构件和弹性引导构件,在所述滑槽构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设有滑槽,在该滑槽的起始端侧固定有弹性引导构件,在该滑槽的终止端侧固定有所述锁定构件, 通过推所述操作部件使所述滑动板相对于底座板滑动,通过使所述锁定臂摆动而使所述锁定销被所述弹性引导构件引导,进入所述滑槽,将所述锁定销卡定在所述锁定构件上而将所述开闭装置从全开模式切换为半开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构件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两个部位沿宽度方向朝厚度方向弯折而形成有两个台阶部,所述两个台阶部之间的部分成为突出部,所述滑槽构件在所述突出部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分为两个低平部,所述突出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缘被向背面侧弯折成直角,由此,由所述突出部、所述宽度方向两侧缘和所述两个台阶部包围而形成整体向下开口的容纳部, 所述滑槽形成在所述突出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分,所述滑槽的起始端开口于所述一个台阶部,所述滑槽的终止端终止于所述另一个台阶部的长度方向内侧, 在所述容纳部的内部空间固定有所述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另一个台阶部,所述锁定构件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弹性夹持片,所述两个夹持片的宽度方向内端缘处于滑槽的宽度方向内侧, 所述弹性引导构件固定在所述起始端侧的所述低平部的靠近所述一个台阶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是由一张金属板弯折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引导构件安装于所述滑槽构件的状态下,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所具有的缺口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滑槽构件平行且离开所述滑槽构件,沿所述缺口引导所述锁定销向所述锁定构件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引导构件的截面是一条边具有上述缺口的凸六边形,或者是具有上述缺口的三角形,或者是具有上述缺口的凸五边形,或者是具有上述缺口的弓形,或者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具有上述缺口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时,所述缺口的长度方向边缘呈八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所述弹性引导构件时,所述缺口的长度方向边缘呈八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为金属制的锁定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低平部分别设有错开配置的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半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4个,该4个安装孔位于长方形的4个顶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半开机构,即使全半开机构的止动部件和接收部件存在偏差、错位,也能利用弹性引导构件防止接收部件在切换时因被冲撞而破损,从而提高了全半开机构的耐久性。该全半开机构用于对开闭装置的全开模式和半开模式进行切换,该全半开机构具有操作部件、止动部件和接收部件,止动部件具有固定在一起的底座板、滑动板和锁定臂,滑动板能相对于底座板滑动地安装底座板上,在操作部件固定在滑动板的一端,在滑动板上还固定有锁定臂的一端,在锁定臂的另一端固定有锁定销,接收部件具有滑槽构件、锁定构件和弹性引导构件,在滑槽构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设有滑槽,在该滑槽的起始端固定有弹性引导构件,在该滑槽的终止端固定有锁定构件。
文档编号E05C17/02GK202866479SQ20122037967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石黑耕一 申请人:吉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