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门片材及卷帘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06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帘门片材及卷帘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特别涉及卷帘门片材及使用该片材的卷帘门。
背景技术
卷帘门作为一种便携式门体,通常固定在建筑物门体两侧的滑道内,以门上方卷轴为中心转动完成卷帘门的开启和闭合。卷帘门可起到同墙相同的作用,将室内外空间进行水平分隔,一般安装在不便采用墙分隔的位置。尤其是在门洞较大,不便安装地面门体的地方,卷帘门可起到方便、快捷开启作用。在卷帘门的应用过程中,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卷 帘门表面形成较大的受力。由于卷帘门片材之间为钩形联接结构,在表面受力情况下,一方面多个卷帘门片材间应力增大,使片材间的钩形端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致使片材间间隙过大或产生脱落;另外,也会由于片材之间的间隙,而使片材联接处相互碰撞产生噪音;同时在卷帘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同样会由于片材间的间隙,使相互之间产生碰撞而产生噪音。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些改进方式。例如,一种方式是,在多个片材间安装固定板,从而增加片材的抗风能力,但以上方式问题在于,破坏了原有卷帘门的整体结构,影响外观,并且在卷帘门收起时,要先将固定板卸下,因此操作不便。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在相邻片材端部之间形成固定点的方式,增加对片材的固定,但采用以上结构的问题在于,由于片材端部之间的方式为松配合的铰链关系,因此在片材受力过程中,固定点无法起到持续固定的作用,一方面其抗风效果有限,因此,仍无法有效防止片材间变形与脱落,另外不能减少噪音的产生。还有一种方式为将片材的联接处设计为由内、外钩头组成的轴套结构。例如,参见中国专利02256453. 5号《一种卷帘片材》。然而,在此结构中,内钩头在外钩头内部转动,并通过限位结构限制片材的相对运动,以上结构中通过外钩头内表面及内钩头外表面之间的配合,进一步限制了片材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其在受到风力或卷帘门收起或打开过程中,减小了相对间隙,从而增大了抗风能力,减小了片材之间的噪音。但专利中的上下片材之间的相对运动是通过内钩头外侧及外钩头内侧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的。因此,在片材的延展长度较长的情况下,要求片材纵向加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精度。同时,其片材之间的限位是通过限位结构实现的,如要得到统一的限位位置,就必须在加工限位结构时保证加工精度,但片材多是模具成型,其精度多依赖于加工模具的精度,而其结构中的钩头间隙狭窄,一方面使模具无法达到加工精度要求,同时,也使模具中与之对应的位置(也是主要受力处)狭窄,该部分宽度只有钩头间隙大小,从而在将热的铝块经过该模具的挤压来制造片材时,模具在该位置处无法达到挤压时的受力要求,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以上狭窄位置断裂。因此,难以实现该专利产品的实际生产。而且,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卷帘门片材间采用钩形松配合联接结构,在风力作用下,钩形端易产生变形,在采用固定板或使钩形端能形成固定点结构后,由于并未改善钩形松配合联接结构,片材钩形端之间仍有较大间隙。因此,以上结构也不能很好地解决片材在风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及产生噪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卷帘门片材及使用该片材的卷帘门,便于加工制作,且降低在卷帘门开启和闭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增强卷帘门的抗风能力,延长卷帘门的使用寿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帘门片材,其中,所述片材的第一端为向内螺旋形状,所述片材的第二端形状为与所述向内螺旋形状配合的弧形;相邻片材的两端相互联接,一片材的第二端可沿相邻片材第一端的内螺旋形状旋入第一端内。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卷帘门,其中,所述卷帘门由多个所述片材串联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相邻片材间钩形端的改进,增大了构形端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卷帘门遇风力,在表面形成较大力时,使钩形端在各个方向上不能产生移动,因此不易产生变形;从而使卷帘门获得了较高的防风性能、提高了卷帘门的耐风能力,同时,在原有操作基础上减轻了操作者的操作强度,增加了卷帘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
对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相邻片材之间在展开位置时的侧截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相邻片材之间在工作过程中的侧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相邻片材在旋转至某一位置时的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片材一种具有加强筋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片材另一种具有加强筋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I中的A向放大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B向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片材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导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卷帘门片材。如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相邻片材之间在展开位置时的截面图。片材11的第一端12为向内螺旋形状,第二端15形状为与第一端的向内螺旋形状配合的弧形。片材11的第一端12与片材14的第二端15相互联接。片材11的内螺旋形状的第一端12可以从侧面(垂直图面的方向)套入片材14的弧形的第二端15内。片材14的第二端15的形状只要与第一端12的向内螺旋形状可形成相互配合关系即可,其弧形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弧形越长说明其第二端15旋入第一端12的距离越长,相应地第一端内螺旋形状的开口也就需要越大,反之亦然。该结构使得卷帘门在展开状态下各片材的结合部(即一个片材的第一端和相邻另一片材的第二端)间为零松动贴合。[0022]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片材之间的相对的转动是通过一片材11端部12的内螺旋形状与另一片材14端部15的弧形相互配合运动实现的,其片材相对运动的过程即一片材旋入另一片材内螺旋形状的过程。如图2所示,当上述片材用于卷帘门时,卷帘由首尾相接的多片片材串联组成(图中仅完整示意了其中两片),并可在卷帘的垂直导轨21中上下滑动(如图中双点划线示意)中。同时,上端与带驱动装置或卷绕弹簧的卷筒22连接(图中只示意了部分卷筒)。当卷筒顺时针转动时,卷帘门如图中箭头方向23所示带动卷帘门上移并收起。当卷筒逆时针转动时,卷帘门如图中箭头方向24所示带动卷帘门下移并展开。如图3所示,第一端12端部13为圆弧形状,第二端15端部16形状与第一端12端部13弧度相应,与第二端15的端部16后的其余部分片材的弧度大于第一端12端部13 的弧度,使得当一片材的第二端15沿另一片材的第一端12的内螺旋形状旋入第一端12内时,即图中所示当第二端15与第一端12联接并且第二端15顺时针从例如位置31沿弧形旋转轨迹33转动“a”角至位置32的过程中,第二端15内侧与第一端12端部外侧始终形成面接触。从图中可知,其旋转角度完全符合卷帘门在卷折中的要求。以上结构可有效防止相邻片材11、14端部12、15之间的跳动,因此可在卷帘门展开后,在门面片材受风力时,使页面间不易产生位移。由此,也提高了多个片材形成的整体门面的抗风能力。同时,由于卷帘门在展开状态下在片材的结合部为零松动贴合,从而降低了噪音的产生。作为以上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为了使片材间的联接更为紧密,获得更大的接触面,可使第一端12的向内螺旋形状形成为顺时针一周半螺旋形状,也可以为1.2、1.6、1.8周等,向内弯曲呈弧形。同时,第二端15端部16为与第一端12端部13配合的弧形。第二端15的其余部分形状与第一端12外侧形状相符,装配于第一端12的外部并形成面接触。在该结构中,第一端12开口 10小于第二端15最大外围宽度。由此,可使片材14围绕片材11旋转时,片材14的第二端端部16始终处于片材11的第一端12内部,从而不会从片材11开口 10处脱落。第二端15的内表面与第一端12的底部外表面贴合形成面接触,能够使第二端15沿第一端12的外弧面旋转至第一端12内。此外,在第一端12底部外缘处还可以设置定位凸起18。当该定位凸起18与第二端15接触面边缘17接触时,如图I所示,两片相邻的片材处于基本同一平面上。在此位置,第二端15的内表面与第一端端12底面形成大面积接触,并通过定位凸起18可更准确的限制第二端15的逆时针转动的截止位置。因此,当卷帘门垂直放下时,可将第二端15稳定的定位于第一端12外侧,从而更好保证了卷帘门片材在单面受力时,不易造成脱落。同时,可以通过定位凸起18在片材上的统一位置保证片材在展开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使卷帘门表面更为平整。为使片材表面具有更好的抗风能力,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中还可以进一步使片材表面为凹凸弧面形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出弧面19可以形成于1/2或1/3片材表面,从而可通过凸出弧面形状使片材表面受力更为集中、均匀的施加到端部的钩形端中,并使其接触面联接更为紧密。作为以上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I所示,上述凸出弧面19处在片材的内侧形成凹槽111,并可利用此凹槽111安装卷帘门锁,此卷帘门锁可与卷帘门侧壁的相应结构配合形成锁结构,从而实现对卷帘门锁的安装。在以上结构中,由于卷帘门锁可安装于卷帘门任意片材的任意凹槽ill中,因此,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安装于任意高度。同时,也解决了现有卷帘门锁只能安装于卷帘门底部不便操作及锁孔容易受到泥沙腐蚀的问题,从而在更便于对卷帘门进行操作的同时,延长了卷帘门锁的使用寿命。另外,考虑到卷帘门整体的页面厚度有限,为进一步加强其抗压、耐压能力,所述片材表面凹入弧面区域内具有加强筋110。加强筋110可以与片材14 一起构成双层结构。如图4、5中所示分别为该结构的两种示例形式,以对卷帘门片材强度给予加强。第一种形式如图4中所示,加强筋42位于片材的内凸处41的外侧,并与内凸处41形成双层结构,而其余的片材的凸出弧面19处仍可在片材的内侧形成凹槽111,而此凹槽111处由于为单层的片材结构,因此,还可进行开孔或装配锁具等加工,从而满足各种需要。由此可知,通过以上片材加强筋结构,可使卷帘门更好的满足沿海城市及台风多发地区的抗风要求,提高卷帘门的抗风性能。第二种形式如图5中所示,在上述第一种形式的基础上,在其余的片材的 凸出弧面19处同时设置加强筋51,使卷帘门的强度进一步得到增强。作为以上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6所示,为减小卷帘门展开与收起过程中或在卷帘门表面受到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噪音,可在所述第一端12的外侧贴合固定阻尼层61,以减小片材间的振动传导,从而降低了噪音。同时,为使阻尼层61不影响到片材的开合,如图7所示,阻尼层61上端面具有锯齿形状71,从而使其上下页面在旋转合并时脱离阻力较小。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包括弧形弹簧挡片62,所述弧形弹簧挡片62固定端63与所述上片材端开口处联接,并使弹性端64处于第二端15套装于第一端外侧时,相邻片材11、14第一及第二端12、15的平齐处。弧形弹簧挡片62的弧形凸面65朝向第一端12内侧,并可向内侧展开产生弹性变形。弧形弹簧挡片62的一端与第一端12开口处内壁可以通过铆接固定联接。该弹簧挡片可以采用弹簧钢制作。采用以上结构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在卷帘门展开后,可有效防止第二端15在第一端12内部的顺时针窜动,而产生噪音,另夕卜,可使片材14第二端15旋入片材11第一端12过程中,由于弹性力的支撑作用,使以上旋入过程更为平稳,从而减小碰撞,降低噪音。如图8所示,在第一端12延伸方向还可以设置一处或多处间隙81。间隙的长度小于第一端12的宽度的1/2。通过以上结构,在卷帘门出现局部变形时,不会对片材间的配合造成很大影响,使整个卷帘门仍可以保持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卷帘门,其中,所述卷帘门由多个实施例I中所述片材串联组成。如图9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于建物门体91 (图中使用虚线示意了其中的一部分)两侧的定位导轨92 (图中使用实线示意了其中的一部分),所述上下片材11、14宽度与所述定位导轨91安装跨度相匹配(图中上下片材使用双点划线示意了其中三组),装配于所述两端定位导轨中,并可沿所述定位导轨上下滑动(图中所示),从而可通过两侧的统一限位结构,有效阻止其片材间的左右窜动。以上公开的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示例性描述的几个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描述内容能够想到和预见到的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卷帘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的第一端为向内螺旋形状,第二端形状为与所述向内螺旋形状配合的弧形,在相邻两片材的两端相互联接时,一片材的第二端可沿另一片材的第一端的内螺旋旋入所述第一端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帘门片材,所述片材表面为带有凹凸部分的弧面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门片材,其中所述片材表面的凹入弧面区域内具有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卷帘门片材,其中所述第一端向内螺旋形状为顺时针一周半螺旋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帘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端部为圆弧形状,所述第二端端部形状与第一端端部相应,并且在第二端中第二端端部后的其余部分的弧度大于第一端端部弧度,使得所述一片材的第二端沿另一片材的第一端的内螺旋旋入第一端内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端内侧与第一端端部外侧始终形成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底部具有定位凸起,当相邻接的一片所述片材的第二端安装于另一所述片材的第一端内,在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端的接触面边缘处的接触位置处,所述相邻接的片材保持在同一平面。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卷帘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外侧贴合固定阻尼层,所述阻尼层上端面具有锯齿形状。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卷帘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延伸方向具有一处或多处间隙,所述间隙的长度小于延展长度的1/2。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卷帘门片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弹簧挡片,所述弧形弹簧挡片固定端与第一端开口处联接,并使弹性端处于第二端套装于所述上片材钩形端外侧时,相邻片材第一及第二端部的平齐处,所述弧形弹簧挡片的弧形凸面朝向第一端内侧,并可向内侧展开产生弹性变形,所述弧形弹簧挡片一端与第一端部开口处铆接固定联接。
10.卷帘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片材串联组成,在相邻两片材的两端相互联接时,一片材的第二端沿另一片材的第一端的内螺旋旋入第一端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帘门片材及卷帘门,该卷帘门可应用于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由串联的多个片材组成。其中,卷帘门片材的第一端为向内螺旋形状,第二端形状为与第一端的向内螺旋形状配合的弧形,从而在相邻两片材的两端相互联接时,一片材的第二端可沿另一片材的第一端的内螺旋旋入第一端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卷帘门联接端遇风力变形的问题,且通过门片形状和连接部分的合理设计,从而使卷帘门获得了较高的防风性能、提高了卷帘门的耐风能力,同时,在原有操作基础上减轻了操作者的操作强度,增加了卷帘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产品性能。
文档编号E06B9/08GK202689898SQ20122038343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陈华 申请人:陈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