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弹电子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702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弹电子锁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体,特别是一种自弹电子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锁具行业中自弹锁体通常需要加装单独的自弹触发舌,而且触发舌是一碰方舌即弹,关门动作慢一点就会造成关不上门。为了保证关门力度,一般触发舌的行程设计比较小,假如门缝大一点就会造成关门后不会触发方舌的弹出。为了保证弹出的力度和加装触发舌造成安装尺寸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弹电子锁体,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锁体的耐用程度和稳定性,且安装尺寸达到标准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弹电子锁体,包括锁壳,所述锁壳内设有锁芯拨头,锁芯拨头的一侧设有相接触的机械匙拨件和方舌拨件,方舌拨件与方舌形成滑动连接,在方舌的一侧、锁壳内安装有斜舌,斜舌的中部上与固定在锁壳内的固定片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在斜舌的后部设有斜舌尾件,所述斜舌尾件的前端一侧设置有离合组件,离合组件的一侧与斜舌尾件的前端形成接触,离合组件的后端安装有斜舌回收后、拨动方舌拨件使方舌弹出的自弹机构,所述方舌拨件的下端设有方舌拨件扭簧,该方舌拨件扭簧的截面为矩形,在方舌拨件扭簧外侧的一端头上设有弯折的且用于与锁壳上的第三柱体连接固定的第一扭簧连接头,方舌拨件扭簧内侧的另一端头设有与第一扭簧连接头弯折方向相同的第二扭簧连接头,在第三柱体上设有第一扭簧槽,第一扭簧连接头安装在第一扭簧槽内,方舌拨件的下端内设有第二扭簧槽,方舌拨件扭簧设置在第二扭簧槽内,在第二扭簧槽中心、方舌拨件的中部轴心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扭簧槽,第二扭簧连接头设置在该第三扭簧槽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弹机构由方舌拨件锁件、第一复位弹簧、自弹触动件、自弹触动件传动片和第二复位弹簧组成,方舌拨件锁件设置在锁壳内后侧、方舌拨件与离合组件之间的第一柱体上,方舌拨件锁件的一侧抵在方舌拨件上的第三拨块,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方舌拨件锁件上,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锁壳内部的锁壳边上,另一端抵在方舌拨件锁件上,所述自弹触动件设置在离合组件后端、锁壳上的第二柱体上,自弹触动件的前端设置在斜舌尾件的后部,自弹触动件传动片同轴设置在自弹触动件的上端,自弹触动件传动片的一侧与方舌拨件锁件的另一侧形成接触,第二复位弹簧同轴设置在自弹触动件传动片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钩在锁壳上,另一端连接在自弹触动件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弹触动件传动片与第二复位弹簧之间同轴设置有解锁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上端同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锁壳的锁壳内壁上,另一端连接解锁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舌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拨杆,第一拨杆上设有第一导柱,方舌拨件上与第一拨杆位置相反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拨块设置在方舌拨件的后端,在中部轴心的上设有弟_■限位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舌上设有第一方舌导槽,该第一方舌导槽斜向设置,在方舌的后端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上设有第二方舌导槽,方舌拨件的中部轴心穿过第二方舌导槽,第二方舌导槽沿中部轴心竖向滑动,第一导柱活动于第一方舌导槽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合组件由离合外圈、离合内件和执手内件组成;在离合外圈的内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有两条弧形槽,弧形槽分别相对设置,离合外圈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抵在解锁件上,离合外圈的一侧设有第四拨杆,第四拨杆的前端抵在设置在方舌拨件上的第三凸台的后端;在离合外圈上、与第四拨杆相反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五拨杆,当离合外圈顺时针转动时,第四拨杆推动第三凸台使方舌拨件转动,带动方舌向锁壳内移动;同时第五拨杆与斜舌尾件形成接触并推动斜舌尾件带动斜舌向锁壳内移动;离合内件和执手内件分别设置在离合外圈的内孔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舌拨件锁件上的一侧设有第一凸片,与第一凸片位置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凸片,方舌拨件锁件后端、与第二凸片位置相同的一侧设有第一拨片,第一拨片与自弹触动件传动片形成接触,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第二凸片上,当方舌复位时,方舌拨件的后端抵在第一凸片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弹触动件传动片与第一拨片形成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二拨片,第二拨片与第一拨片形成接触,所述自弹触动件传动片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拨片,所述第三拨片的前端抵在自弹触动件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弹触动件的一侧设有钩状结构,当斜舌尾件向后移动时与钩状结构形成接触,带动钩状结构顺时针转动,所述钩状结构的末端上设有第四柱体,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套接在第四柱体上,所述解锁件的一侧抵在钩状结构上。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解锁件的一侧设有向上突起的第三凸片,与第三凸片位置相对的解锁件另一侧设有向下突起的第四凸片,所述第一凸台抵在第三凸片上,钩状结构及第四柱体抵在第四凸片上,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在第三凸片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斜舌机构带动自弹机构联动,无需设置单独的自锁舌,使得斜舌既是锁门舌又是自弹触发舌;而且斜舌需要压进总行程的一半才会触发方舌自弹,保证锁门顺畅防止门没关好方舌已弹出,造成关不上门的弊端;并且采用截面为矩形制作而成的扭簧,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稳定性好,方舌拨件在长时间的扭转后,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扭力,提高锁体的耐用程度和稳定性,而且结构设计合理,锁体的安装尺寸与相关标准保持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开门的离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开门的离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方舌拨件扭簧与锁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方舌拨件扭簧与方舌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关门方舌自动弹出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压下把手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钥匙开门将方舌回收进锁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钥匙开门将斜舌回收进锁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门外压把手时门内把手不联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弹电子锁体包括锁壳I,该锁壳I是一个扁长方形盒体,在锁壳I上分别设有锁孔2,该锁孔2为国标尺寸件,在锁孔2的右侧设有第一孔3,在锁孔2前端锁壳I的侧边上设有方舌孔4,方舌孔4的右侧设有斜舌孔5,在第一孔3的右侧设有第二孔6,在第二孔6的右侧孔边上设有第一限位槽7,第一孔3的后端靠右侧设有第一柱体8,第二孔6的后端靠右侧设有第二柱体9,在第一孔3的上端左侧设有第三柱体10,在第二柱体9的右侧设有斜舌尾件导槽11 ;所述锁芯(图中未标示)设置在锁孔2上,在锁芯内设有锁芯拨头12,所述锁芯拨头12沿锁芯顺时针旋转,在第一孔3内设置有可转动的方舌拨件13 ;所述方舌拨件13的前端左侧设有第一拨杆14,第一拨杆14的前端设有第一导柱15,在方舌拨件13的右侧设有第三凸台16,在方舌拨件13的后侧中部设有第三拨块17,方舌拨件13的左侧后部设有第三拨杆18,所述方舌拨件13的中部轴心19上端设有第二限位块20,当锁芯顺时针旋转时,锁芯拨头12与第三拨杆18形成接触,在方舌拨件13上端设有方舌21,中部轴心19上设有同轴连接的机械匙拨件23 ;所述方舌21的前端活动于方舌孔4内,方舌21上设有第一方舌导槽22,该第一方舌导槽22向右斜向设置,在方舌21的后端设有滑动杆24,滑动杆24上设有第二方舌导槽25,所述中部轴心19穿过第二方舌导槽25,第二方舌导槽25沿中部轴心19竖向滑动,第一导柱15活动于第一方舌导槽22内,推动方舌21伸出方舌孔4,;所述机械匙拨件23的左侧设有向下弯折的第四拨片26,在机械匙拨件23的孔心上设有第二限位槽27,所述方舌拨件13上的第二限位块20活动于第二限位槽27内,在机械匙拨件23的右后部设有曲臂28,所述锁芯拨头12、机械匙拨件23和方舌拨件13构成拨动方舌21复位的联动机构,在当方舌21未弹出时,顺时针旋转锁芯拨头12,锁芯拨头12推动第四拨片26转动;所述在方舌21的右侧设有斜舌29,斜舌29活动于斜舌孔5内,所述斜舌29的中部上与固定在锁壳I内的固定片30之间设有回位弹簧31,在斜舌29的后部设有斜舌尾件32,斜舌尾件32活动于斜舌尾件导槽11内;所述第二孔6内安装有离合组件33,离合组件33由离合外圈34、带动离合外圈34转动的离合内件35和执手内件36,所述离合组件33上的离合外圈34的后端左侧设有第四拨杆37,所述第四拨杆37在方舌21伸出后与第三凸台16形成接触;在转动离合外圈34顺时针转动时,推动第三凸台16,带动方舌拨件13,方舌拨件13拉动方舌21回收进入锁壳I内;所述离合外圈34下端的执手内件36在锁壳I下端的第二孔6内转动,所述离合内件35的轴心上设有方孔,方孔内连接有把手(图中未示出);所述离合组件33的后端设有斜舌29收缩后拨动方舌拨件13使方舌21弹出的自弹机构;[0033]所述自弹机构由方舌拨件锁件40、第一复位弹簧41、自弹触动件42、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第二复位弹簧44组成,方舌拨件锁件40插接在第一柱体8上,方舌拨件锁件40的左侧抵在方舌拨件13上的第三拨块17,第一复位弹簧41套接在方舌拨件锁件40上,第一复位弹簧41的左侧抵在锁壳I内部的锁壳边上,右端抵在方舌拨件锁件40的右侧上;自弹触动件42设置在第二柱体9上,自弹触动件42的右侧设置在斜舌尾件32的后部,在自弹触动件42的上端同轴设置有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所述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的左侧与方舌拨件锁件40的右侧形成接触,第二复位弹簧44同轴设置在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4的后端钩在锁壳I上,前端连接在自弹触动件42上,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与第二复位弹簧44之间同轴设置有解锁件45,在解锁件45与第二复位弹簧44之间同轴设有第一弹簧套圈46,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4的上端同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47,第三复位弹簧47与第二复位弹簧4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套圈48,所述第三复位弹簧47的一端抵在锁壳I的锁壳内壁上,另一端连接解锁件45,所述离合外圈34上的第一凸台38抵在解锁件45上,在第三复位弹簧47的上端设有同轴设置的第三弹簧套圈49,其中:方舌拨件锁件40上的左侧设有第一凸片50,与第一凸片50位置相对的右侧前端设有第二凸片51,第一复位弹簧41的右端抵在第二凸片51上,当方舌21复位时,方舌拨件
13后端的第三拨块17抵在第一凸片50上,第二凸片51的后端设有第一拨片52,第一拨片52与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形成接触;在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左侧设有第二拨片65,第二拨片65与第一拨片52形成接触,所述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的右侧设有第三拨片53,所述第三拨片53的前端抵在自弹触动件42上;自弹触动件42的右侧设有钩状结构54,当斜舌尾件32向后移动时,与钩状结构54形成接触,带动钩状结构54顺时针转动,所述钩状结构54的末端上设有第四柱体55,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4的一端套接在第四柱体55上,第三拨片53的前端抵在第四柱体55上,所述解锁件45的右侧抵在钩状结构54前端;所述解锁件45的左侧设有向上突起的第三凸片56,与第三凸片56位置相对的解锁件45右侧设有向下突起的第四凸片57,第一凸台38抵在第三凸片56上,钩状结构54及第四柱体55抵在第四凸片57的后端,第三复位弹簧47的一端抵在第三凸片56上;所述方舌拨件13的下端设有方舌拨件扭簧66,为了达到良好的耐用程度,该方舌拨件扭簧66的截面为矩形,在方舌拨件扭簧66外侧的一端头上设有弯折的且用于与锁壳I上的第三柱体10连接固定的第一扭簧连接头60,方舌拨件扭簧66内侧的另一端头设有与第一扭簧连接头60弯折方向相同的第二扭簧连接头61,如图4所示,在第三柱体10上设有第一扭簧槽62,第一扭簧连接头60安装在第一扭簧槽62内,如图5所示,方舌拨件13的下端内设有第二扭簧槽63,方舌拨件扭簧66设置在第二扭簧槽63内,在第二扭簧槽63中心、方舌拨件13的中部轴心19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扭簧槽64,第二扭簧连接头61设置在该第三扭簧槽64内。如图2所示,在离合外圈34的内孔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对设置的弧形槽58,内孔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上端面设置的弧形槽58位置相对应的另外两条弧形槽58,离合外圈34上设有第一凸台38,第一凸台38抵在解锁件45上,离合外圈34的左侧后端设有第四拨杆37,第四拨杆37的前端抵在设置在第一拨杆13上的第三凸台16的后端;在离合外圈34上、与第四拨杆37相反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五拨杆59,当离合外圈34顺时针转动时,第四拨杆37推动第三凸台16使方舌拨件13转动,带动方舌21向锁壳I内移动;同时第五拨杆59与斜舌尾件32形成接触并推动斜舌尾件32带动斜舌29向锁壳I内移动;图2中所标示的为左开门时所使用的离合组件,该结构中,执手内件36设置在离合外圈34的上端面上,执手内件36两侧的耳舌则活动于内孔上端面上的弧形槽58内,而离合内件35则是安装在离合外圈34的下端、内孔内,从而使锁体能够共用左开门或者右开门。如图3所示,为右开门时离合组件与左开门的离合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执手内件36设置在离合外圈34下端、内孔内,执手内件36两则的耳舌则活动于内孔下端面上的弧形槽58内;离合内件35安装在离合外圈34上端、内孔内。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关门时斜舌29被压进锁体里,斜舌尾件32推动自弹触动件42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自弹触动件42上的第四柱体55带动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按顺时钟方向转动,此时,第一拨片52推动方舌拨件锁件40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方舌拨件13的第三拨块17脱离方舌拨件锁件40上的第一凸片50,使方舌拨件扭簧66复位,方舌拨件13在方舌拨件扭簧66的作用下,第一导柱15沿向右斜向设置的第一方舌导槽22移动,将方舌21弹出锁体,实现了关门自动锁方舌功能。如图7所示,当离合组件33顺时针转动,同时第四拨杆37推动第三凸台16、第一凸台38推动第三凸片56逆时针转动、斜舌尾件32,第五拨杆59拨动斜舌尾件32带动斜舌29进入斜舌孔5,此时,第三凸片56逆时针转动,带动解锁件45的同时在第二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自弹触动件42跟着逆时针转动,避开了斜舌尾件32使斜舌尾件32不能触动到自弹触动件42、第三凸台16也带动方舌拨件13逆时针转动,第一导柱15沿第一方舌导槽22移动,第一方舌导槽22向后移动,方舌21复位,第三拨块17逆时针转动,推开第一凸片50后,第一复位弹簧41复位,第一凸片50抵在第三拨块17的左侧,使得方舌21被卡住,实现了压把手时把方舌压进锁体后不会再弹出来的效果。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用钥匙开门时(把方舌收进锁体内),转动钥匙,带动锁芯拨头12顺时针转动,第一次拨动方舌拨件13上的第三拨杆18,使方舌拨件13逆时针转动,当转到位后方舌拨件13的第三拨块17推开方舌拨件锁件40的第一凸片50,随后第一复位弹簧41复位,将方舌拨件锁件40顺时针转动,第一凸片50抵在第三拨块17上,此时,方舌拨件13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拨杆14带动第一导柱15沿第一方舌导槽22移动,使方舌不再弹出,达到了用钥匙收进方舌的效果。如图9所示,在离合外圈34的后端左侧与第四拨杆37相对处设有第六拨杆67,第六拨杆67短于第四拨杆37,使第三凸台16转动时不会触碰到第六拨杆67 ;方舌拨件13上的第二限位块20活动于第二限位槽27内,在机械匙拨件23的左侧、第四拨片26的前端设有抵块68 ;在滑动杆24的左侧后端设有向上突起的第四凸台69,方舌21弹出时,第四凸台69顶在抵块68的后端,使机械匙拨件23的第四拨片26脱离锁芯拨头12的拨动范围。方舌21收进锁壳I时,限位快20停留在第二限位槽27的右边,机械匙拨件23的右后部的曲臂28抵在第六拨杆67下面。本实用新型开门时(斜舌收进锁壳内),当转动钥匙把方舌收进锁体后,继续顺时针转动钥匙时,锁芯拨头12推动机械匙拨件23上的第四拨片26带动机械匙拨件23逆时针转动,拨动离合外圈,第一凸台38带动解锁件45逆时针转动,同时自弹触动件42在第二复位弹簧44的作用下跟着解锁件45逆时针转动,使自弹触动件42避开斜舌尾件32,同时第五拨杆59对斜舌尾件32的作用力,使斜舌29向锁壳I内移动,达到了用钥匙开门后方舌不会弹出的效果,实现了用钥匙开门。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门外压把手使,门内把手不联动,当在门外压下把手时,把手带动执手内件36转动,由于在执手内件36的耳舌与离合外圈上的弧形槽58之间还存在能够转动的空行程,使在门外压把手时门内把手不会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截面为矩形制作而成的扭簧,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稳定性好,方舌拨件在长时间的扭转后,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扭力,提高锁体的耐用程度和稳定性,而且结构设计合理,锁体的安装尺寸与相关标准保持一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弹电子锁体,包括锁壳(1),所述锁壳(I)内设有锁芯拨头(12),锁芯拨头(12)的一侧设有相接触的机械匙拨件(23)和方舌拨件(13),方舌拨件(13)与方舌(21)形成滑动连接,在方舌(21)的一侧、锁壳(I)内安装有斜舌(29),斜舌(29)的中部上与固定在锁壳(I)内的固定片(30)之间设有回位弹簧(31),在斜舌(29)的后部设有斜舌尾件(32),所述斜舌尾件(32)的前端一侧设置有离合组件(33),离合组件(33)的一侧与斜舌尾件(32)的前端形成接触,离合组件(33)的后端安装有斜舌(29)回收后、拨动方舌拨件(13)使方舌(21)弹出的自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拨件(13)的下端设有方舌拨件扭簧(66),该方舌拨件扭簧(66)的截面为矩形,在方舌拨件扭簧(66)外侧的一端头上设有弯折的且用于与锁壳(I)上的第三柱体(10)连接固定的第一扭簧连接头(60),方舌拨件扭簧(66)内侧的另一端头设有与第一扭簧连接头(60)弯折方向相同的第二扭簧连接头(61),在第三柱体(10)上设有第一扭簧槽(62),第一扭簧连接头(60)安装在第一扭簧槽(62)内,方舌拨件(13)的下端内设有第二扭簧槽(63),方舌拨件扭簧(66)设置在第二扭簧槽(63)内,在第二扭簧槽(63)中心、方舌拨件(13)的中部轴心(19)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扭簧槽(64),第二扭簧连接头(61)设置在该第三扭簧槽(6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弹机构由方舌拨件锁件(40)、第一复位弹簧(41)、自弹触动件(42)、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和第二复位弹簧(44)组成,方舌拨件锁件(40)设置在锁壳(I)内后侧、方舌拨件(13)与离合组件(33)之间的第一柱体(8)上,方舌拨件锁件(40)的一侧抵在方舌拨件(13)上的第三拨块(17),第一复位弹簧(41)设置在方舌拨件锁件(40)上,第一复位弹簧(41)的一端抵在锁壳(I)内部的锁壳边上,另一端抵在方舌拨件锁件(40)上,所述自弹触动件(42)设置在离合组件(33)后端、锁壳(I)上的第二柱体(9)上,自弹触动件(42)的前端设置在斜舌尾件(32)的后部,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同轴设置在自弹触动件(42)的上端,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的一侧与方舌拨件锁件(40)的另一侧形成接触,第二复位弹簧(44)同轴设置在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上,所述第二复位弹黃(44)的一端钩在锁壳(I)上,另一端连接在自弹触动件(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与第二复位弹簧(44)之间同轴设置有解锁件(45),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4)的上端同轴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47),所述第三复位弹簧(47)的一端抵在锁壳(I)的锁壳内壁上,另一端连接解锁件(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拨件(13)的一侧设有第一拨杆(14),第一拨杆(14)上设有第一导柱(15),方舌拨件(13)上与第一拨杆(14)位置相反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三凸台(16),所述第三拨块(17)设置在方舌拨件(13)的后端,在中部轴心(19)的上设有第二限位块(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21)上设有第一方舌导槽(22),该第一方舌导槽(22)斜向设置,在方舌(21)的后端设有滑动杆(24),滑动杆(24)上设有第二方舌导槽(25),方舌拨件(13)的中部轴心(19)穿过第二方舌导槽(25),第二方舌导槽(25)沿中部轴心(19)竖向滑动,第一导柱(15)活动于第一方舌导槽(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33)由离合外圈(34)、离合内件(35)和执手内件(36)组成;在离合外圈(34)的内孔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设有两条弧形槽(58),弧形槽(58)分别相对设置,离合外圈(34)上设有第一凸台(38),所述第一凸台(38)抵在解锁件(45)上,离合外圈(34)的一侧设有第四拨杆(37),第四拨杆(37)的前端抵在设置在方舌拨件(13)上的第三凸台(16)的后端;在离合外圈(34)上、与第四拨杆(37)相反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五拨杆(59),当离合外圈(34)顺时针转动时,第四拨杆(37)推动第三凸台(16)使方舌拨件(13)转动,带动方舌(21)向锁壳(I)内移动;同时第五拨杆(59 )与斜舌尾件(32 )形成接触并推动斜舌尾件(32 )带动斜舌(29 )向锁壳(I)内移动;离合内件(35)和执手内件(36)分别设置在离合外圈(34)的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拨件锁件(40)上的一侧设有第一凸片(50),与第一凸片(50)位置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凸片(51),方舌拨件锁件(40)后端、与第二凸片(51)位置相同的一侧设有第一拨片(52),第一拨片(52)与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形成接触,第一复位弹簧(41)的一端抵在第二凸片(51)上,当方舌(21)复位时,方舌拨件(13)的后端抵在第一凸片(5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与第一拨片(52)形成接触的一侧设有第二拨片(65),第二拨片(65)与第一拨片(52)形成接触,所述自弹触动件传动片(43)的另一侧设有第三拨片(53),所述第三拨片(53)的前端抵在自弹触动件(4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弹触动件(42)的一侧设有钩状结构(54),当斜舌尾件(32)向后移动时与钩状结构(54)形成接触,带动钩状结构(54)顺时针转动,所述钩状结构(54)的末端上设有第四柱体(55),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4)的一端套接在第四柱体(55)上,所述解锁件(45)的一侧抵在钩状结构(5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弹电子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45)的一侧设有向上突起的第三凸片(56),与第三凸片(56)位置相对的解锁件(45)另一侧设有向下突起的第四凸片(57),所述第一凸台(38)抵在第三凸片(56)上,钩状结构(54)及第四柱体(55)抵在第四凸片(57)上, 第三复位弹簧(47)的一端抵在第三凸片(5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弹电子锁体,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锁体的耐用程度和稳定性,且安装尺寸达到标准要求。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壳,所述锁壳内设有锁芯拨头,所述方舌拨件的下端设有方舌拨件扭簧,方舌拨件扭簧的截面为矩形,方舌拨件扭簧外侧的一端头上设有第一扭簧连接头,方舌拨件扭簧内侧的另一端头设有第二扭簧连接头,第三柱体上设有第一扭簧槽,第一扭簧连接头安装在第一扭簧槽内,方舌拨件的下端内设有第二扭簧槽,方舌拨件扭簧设置在第二扭簧槽内,在第二扭簧槽中心、方舌拨件的中部轴心的下端一侧设有第三扭簧槽,第二扭簧连接头设置在第三扭簧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截面为矩形制作而成的扭簧,结构简单所占空间小,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E05B63/14GK203008575SQ20122062055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廖伟新 申请人:廖伟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