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683阅读:1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凳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凳子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坐具当中,马扎是最早出现的,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凳子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还出现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凳子的材料南北各异,江南的凳子多为编藤面;北方的则多用牛皮,两种材料的优点都是透气、柔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以大理石为主的凳子,坐上去凉爽,看上去美观。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凳子的技术对凳子改进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2012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黄文波申报的,申请号为=201220092889.7号的实用新型,名称是《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凳子的技术方面,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它有效的解决了在外边晒太阳时,有时风太大会感到寒冷的问题。但是,其仍然存在着不足;如:它没有储物功能,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储物功能且携带方便的可
折叠凳子。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凳子,凳子由凳腿和凳面构成,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凳面为储物箱,凳腿与凳面通过轴相连接,所述凳腿的长度为凳面宽度的二分之一;凳面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凳腿相应的凹槽;凳面后侧设置有靠背,靠背与凳面通过转轴相连;还包括一个与凳腿相应的矩形固定框,固定框的长度与左右两凳腿外沿之间的长度相应,宽度与前后两凳腿外沿之间长度相应;固定框的四角设置有与凳腿横截面大小相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包括凳子,凳子由凳腿和凳面构成,所述的凳面为储物箱,凳腿与凳面通过轴相连接,所述凳腿的长度为凳面宽度的二分之一;凳面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凳腿相应的凹槽;凳面后侧设置有靠背,靠背与凳面通过转轴相连;还包括一个与凳腿相应的矩形固定框,固定框的长度与左右两凳腿外沿之间的长度相应,宽度与前后两凳腿外沿之间长度相应;固定框的四角设置有与凳腿底部截面大小相应的通孔;构件少,因此,结构简单。2、有储物功能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凳面为储物箱;外出时可将 所需携带物品放置在该储物箱内,这样既可当凳子坐又可当储物箱使用。3、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凳腿与凳面通过轴相连接,所述凳腿的长度为凳面宽度的二分之一;凳面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凳腿相应的凹槽;凳面后侧设置有靠背,靠背与凳面通过转轴相连;凳腿可转进凹槽内,靠背可转到凳面上;完全折叠后,所述可折叠凳子就变成一个提箱,携带非常方便。4、制造简单,价格低廉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凳腿和凳面、靠背,矩形固定框;构件少,所用构件均可在市场购得且价格低廉,因此制造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通孔、2为固定框、3为凳子、4为凳腿、5为固定槽、6为提手、7为凹槽、8为轴、9为竟面、10为转轴、11为靠背、12为网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凳子3,凳子3由凳腿4和凳面9构成,所述的凳面9为储物箱,凳腿4与凳面9通过轴8相连接,所述凳腿4的长度为凳面9宽度的二分之一;凳面9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凳腿4相应的凹槽7 ;凳面9后侧设置有靠背11,靠背11与凳面9通过转轴10相连;还包括一个与凳腿4相应的矩形固定框2,固定框2的长度与左右两凳腿4外沿之间的长度相应,宽度与前后两凳腿4外沿之间长度相应;固定框2的四角设置有与凳腿4底部截面大小相应的通孔I。可在凳面9前端设置提手6 ;方便携带。可在靠背11后侧设置透明的网袋12 ;可在网袋12内放置地图等物品。可在凳面9下端设置固定槽5 ;以便在作为手提箱使用时将固定框2挂在固定槽5上。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凳腿4收在凹槽7内,靠背11折合在凳面9上,这时可作为手提箱使用。将凳腿4展开,靠背11折至凳面9后侧,再用固定框2四周的四个通孔I将凳腿4固定,这样可作为凳子使用。
权利要求1.可折叠凳子,包括凳子(3),凳子(3)由凳腿(4)和凳面(9)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凳面(9)为储物箱,凳腿(4)与凳面(9)通过轴(8)相连接,所述凳腿(4)的长度为凳面(9)宽度的二分之一;凳面(9)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凳腿(4)相应的凹槽(7);凳面(9)后侧设置有靠背(11),靠背(11)与凳面(9)通过转轴(10)相连;还包括一个与凳腿(4)相应的矩形固定框(2),固定框(2)的长度与左右两凳腿(4)外沿之间的长度相应,宽度与前后两凳腿(4)外沿之间长度相应;固定框(2)的四角设置有与凳腿(4)底部截面大小相应的通孔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在凳面(9)前端设置有提手(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在靠背(11)后侧设置有透明的网袋(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凳子,其特征在于在凳面(9)下端设置有固定槽(5)。
专利摘要可折叠凳子是涉及一种凳子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储物功能且携带方便的可折叠凳子。本实用新型包括凳子,凳子由凳腿和凳面构成,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凳面为储物箱,凳腿与凳面通过轴相连接,所述凳腿的长度为凳面宽度的二分之一;凳面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凳腿相应的凹槽;凳面后侧设置有靠背,靠背与凳面通过转轴相连;还包括一个与凳腿相应的矩形固定框,固定框的长度与左右两凳腿外沿之间的长度相应,宽度与前后两凳腿外沿之间长度相应;固定框的四角设置有与凳腿横截面大小相应的通孔。
文档编号A47C7/02GK202932438SQ20122068015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大林 申请人:李大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