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15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零件,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
背景技术
门吸也俗称门碰,是一种门页打开后吸住定位的装置,以防止风吹或碰触门页而关闭。门吸一般包括吸座及与吸座配合的吸头,吸座和/或吸头带有磁性,将吸座安装在门页上,吸头对应安装在墙体上,吸座和吸头则可因磁性自动吸合,达到将门页吸住定位的目的。如图1-2所示,传统的吸头包括球头1、沿球头一侧伸出的支撑管3和底座4,由于受吸座的吸合,球头I将对支撑管3产生较大的挤压力,为了球头I不至于受该挤压力而挤入支撑管3内,所以将支撑管3设计成以下两种结构:(I)如图1所示,采用直管,设置直管的内径小于球头I直径;(2)如图2所示,采用锥形管,该锥形管上管口 口径小于球头I直径,下管口口径大于上管口 口径。这两种结构均可将球头I对中固定于支撑管3中,使受力均匀,并具有稳定结构的作用,但是,由于支撑管3内径小导致的外径较小或者支撑管3呈锥形,这将很难在支撑管3管身上加工修饰物、花纹,不利于产品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可使支撑管具有较大外径的管身,形成较大面积的产品设计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包括球头、支撑管、底座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底座、支撑管后连接固定于球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为窄口、另一端为阔口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穿过连接螺栓后设于球头和支撑管之间,所述球头承托于连接管的窄口上,所述连接管的阔口套设于支撑管上。通过连接管实现球头与支撑管的对接。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做如下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管的阔口处内壁上设有与支撑管的上端管口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嵌设于第一环形凹槽内,以防止支撑管的上端在连接管的阔口内打滑。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如下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包括筒形固定套、固定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位于筒形固定套内,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板经筒形固定套的顶面伸出;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栓柱和螺栓头,所述螺栓头具有内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通过螺栓头的内螺纹孔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连接螺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柱与球头连接,以便拆装底座。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栓柱的连接形式可以为螺栓柱一端焊接固定于螺栓头上,另一端与球头螺纹连接;也可以为螺栓柱一端与螺栓头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焊接固定于球头上。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如下改进:[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筒形固定套的顶面设有与支撑管的下端管口相适配的凸台,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套设于凸台上固定。也可在所述筒形固定套的顶面设有与支撑管的下端管口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支撑管的下端嵌设于第二环形凹槽内。通过凸台或第二环形凹槽来防止支撑管的下端管口在筒形固定套顶面上打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实现球头与支撑管的对接,不仅可使球头承托于连接管的窄口上对中固定,还可通过连接管的阔口来对中固定支撑管,以使支撑管管身的直径不受球头限制,而可设置成较大的直径,形成较大的圆柱面面积,便于在支撑管管身添加装饰物或花纹,也便于产品设计;(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螺栓可以设置成分拆式的螺栓柱和螺栓头,也可设置成焊接固定式的螺栓柱和螺栓头,连接螺栓分别与球头或固定螺栓的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装拆本吸头,也有利于通过零件更换来延长使用寿命;(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环形凹槽增加了连接管与支撑管的连接稳定程度,通过第二环形凹槽或凸台增加了支撑管与筒形固定套的连接稳定程度,最终使本吸头形成稳定的结构,利于与吸座的稳定吸合。

图1为现有吸头的其中一种支撑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吸头的另一种支撑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头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头的爆炸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吸头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吸头的剖视图。图中:1、球头、2、连接管;21、窄口 ;22、阔口 ;23、第一环形凹槽;3、支撑管;4、底座;41、筒形固定套;411、凸台;412、第二环形凹槽;42、固定板;43、固定螺栓;5、连接螺栓;51、螺栓柱;52、螺栓头;521、内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3-6所示的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包括球头1、连接管2、支撑管3、底座4和连接螺栓5,连接螺栓5依次穿过底座4、支撑管3和连接管2后连接固定于球头I上。其中,连接管2 —端为窄口 21、另一端为阔口 22,呈锥形,该连接管2位于球头I和支撑管3之间,球头I承托于连接管2的窄口 21上,连接管2的阔口 22套设于支撑管3上,通过连接管2实现球头I与支撑管3的对接。在连接管2的阔口 22处内壁上设有与支撑管3的上端管口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23,支撑管3的上端嵌设于第一环形凹槽23内,实现对中固定而防止打滑。[0030]本实施例的底座4包括筒形固定套41、固定板42和固定螺栓43,固定板42位于筒形固定套41内,固定螺栓43穿过固定板42经筒形固定套41的顶面伸出;连接螺栓5包括螺栓柱51和螺栓头52,螺栓头52具有内螺纹孔521,连接螺栓5的一端通过螺栓头52的内螺纹孔521与固定螺栓43螺纹连接,连接螺栓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柱51与球头I连接,以便拆装底座。螺栓柱51的连接形式为螺栓柱51 —端焊接固定于螺栓头52上,另一端与球头I螺纹连接,对应在球头I内设有内螺纹孔用于与螺栓柱51螺纹配合连接。筒形固定套41的顶面设有与支撑管3的下端管口相适配的凸台411,支撑管3的下端套设于凸台411上固定,实现对中固定。使用时,先用螺钉将固定板42固定于墙壁,固定螺栓43穿过筒形固定套41伸出,连接螺栓5的螺栓头52安装于固定螺栓43上,再将支撑管3、连接管2依次套在螺栓柱51上,然后用球头I锁紧在螺栓柱51,此时球头I相当于螺母,使球头1、连接管2、支撑管3、底座4紧固在一起。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门吸吸头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螺栓5的螺栓柱51 —端与螺栓头52的内螺纹孔521螺纹连接,实现螺栓柱51与螺栓头52的可拆卸式连接,连接螺栓5的另一端即螺栓柱51焊接固定于球头I上,此时螺栓柱51和球头I整体相当于螺栓。使用时,先用螺钉将固定板42固定于墙壁,固定螺栓43穿过筒形固定套41伸出,螺栓头52安装于固定螺栓43上,再将螺栓柱51依次穿过连接管2、支撑管3后锁紧在螺栓头52的内螺纹孔521上,使球头1、连接管2、支撑管3、底座4紧固在一起。实施例三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门吸吸头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筒形固定套41的顶面设有与支撑管3的下端管口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凹槽412,支撑管3的下端嵌设于第二环形凹槽412内,通过第二环形凹槽来防止支撑管3的下端管口在筒形固定套41顶面上打滑。此外,实施例二中螺栓柱51与螺栓头52的可拆卸式连接及螺栓柱51与球头I焊接固定的连接方式也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包括球头(I)、支撑管(3)、底座(4)和连接螺栓(5),所述连接螺栓(5)依次穿过底座(4)、支撑管(3)后连接固定于球头(I)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为窄口(21)、另一端为阔口(22)的连接管(2),该连接管(2)穿过连接螺栓(5)后设于球头(I)和支撑管(3)之间,所述球头(I)承托于连接管(2)的窄口(21)上,所述连接管(2)的阔口(22)套设于支撑管(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门吸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的阔口(23)处内壁上设有与支撑管(3)的上端管口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23),所述支撑管(3)的上端嵌设于第一环形凹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门吸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筒形固定套(41)、固定板(42)和固定螺栓(43),所述固定板(42)位于筒形固定套(41)内,所述固定螺栓(43)穿过固定板(42)经筒形固定套(41)的顶面伸出;所述连接螺栓(5)包括螺栓柱(51)和螺栓头(52),所述螺栓头(52)具有内螺纹孔(521),所述连接螺栓(5)的一端通过螺栓头(52)的内螺纹孔(521)与固定螺栓(43)螺纹连接,连接螺栓(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柱(51)与球头(I)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门吸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柱(51)—端焊接固定于螺栓头(52)上,另一端与球头(I)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门吸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柱(51)—端与螺栓头(52)的内螺纹孔(521)螺纹连接,另一端焊接固定于球头(I)上。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改进型门吸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固定套(41)的顶面设有与支撑管(3)的下端管口相适配的凸台(411),所述支撑管(3)的下端套设于凸台(411)上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改进型门吸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固定套(41)的顶面设有与支撑管(3)的下端管口相适配的第二环形凹槽(412),所述支撑管(3)的下端嵌设于第二环形凹槽(412)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门吸吸头,包括球头(1)、支撑管(3)、底座(4)和连接螺栓(5),所述连接螺栓(5)依次穿过底座(4)、支撑管(3)后连接固定于球头(1)上,还包括一端为窄口(21)、另一端为阔口(22)的连接管(2),该连接管(2)穿过连接螺栓(5)后设于球头(1)和支撑管(3)之间,所述球头(1)承托于连接管(2)的窄口(21)上,所述连接管(2)的阔口(22)套设于支撑管(3)上。本实用新型可使支撑管具有较大外径的管身,形成较大面积的产品设计空间。
文档编号E05C17/00GK203008588SQ2012207258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宏彬 申请人:张宏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