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取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28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双面取暖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利用取暖装置取暖的取暖床,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把电热温水管的向上、下方释放的热全部用于取暖的双面取暖床。本发明的双面取暖床包括:隔热材料,其形成有通过空气的移动而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通道;以及电热温水管,其安装于隔热材料的上方,用于向上部及下部释放热;通过从电热温水管向下方释放的热量与沿着热交换通道移动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生成加热空气,并利用加热空气进行取暖。
【专利说明】双面取暖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取暖装置取暖的取暖床,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取暖床,使得能够把电热温水管的向上、下方释放的热全部用于取暖。
【背景技术】
[0002]最近,随着西欧式生活的普及,许多家庭正在使用床。一般而言,由于床没有另外的取暖装置,因而对于习惯了传统火炕文化的老年人或格外怕冷的人而言,冬季使用床时存在诸多不便。
[0003]因此,以往,通常在床垫上铺上另外的电热垫进行取暖。通常的电热垫采用借助于电热线加热而发热的方式,因而在夜间一致开启电热垫时,电气使用费急剧增加,因而存在维持费用增加的问题,同时由于发生电磁波,还存在使用者不安感增大的问题。
[0004]为此,开发了利用加热流体进行取暖的取暖床,在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293308号(以下简称“在先文献I”)、实用新型公报第1995-0000473号(以下简称“在先文献2”)、授权专利公报第10-0584205号(以下简称“在先文献3”)、授权专利公报第10-0686601号(以下简称“在先文献4”)、授权专利公报第10-1066664 (以下简称“在先文献5”)等中公开。
[0005]根据在先文献I至5,在床中内置取暖装置,通过释放远红外线获得温热效果,以低廉的费用便能够取暖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作为取暖床的效果。
[0006]但是,根据在先文献的取暖床,无法把从取暖装置释放的热全部用于取暖,一部分被释放到外部,从而存在取暖效率下降的问题。即,构成取暖装置的电热温水管向上、下方释放相同量的热,但只有向电热温水管的上方释放的热量用于取暖,向电热温水管的下方释放的热量无法用于取暖而白白损失掉。

【发明内容】

[0007]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发明旨在解决前述的以往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取暖床,通过把电热温水管的向上方及下方释放的热全部用于取暖,从而能够实现取暖效率的最大化,节能取暖能源。
[0009]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0]本发明的双面取暖床包括:隔热材料,其形成有通过空气的移动而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通道;以及电热温水管,其安装于隔热材料的上方,向上部及下部释放热量;通过从电热温水管向下方释放的热量与沿着热交换通道移动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生成加热空气,并利用加热空气进行取暖。
[0011]从电热温水管释放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和蓄热板的热传导而用于取暖,经过热交换通道的加热空气通过对流方式使用于取暖。
[0012]在热交换通道的入口侧,连接有向热交换通道内强制供应空气的鼓风机。[0013]连接于热交换通道入口侧的空气流入口的位置低于连接在热交换通道的出口侧的空气排出口的位置,因而在热交换通道中,通过自然对流实现空气的流动。
[0014]热交换通道位于电热温水管的正下方。
[0015]在空气排出口,连接有使加热空气被分支而排出的分歧部。
[0016]在分歧部连接有通过分歧部供应的加热空气而发热的散热装置,散热装置是连接于分歧部并形成有排气孔以排出加热空气的散热管,或是连接于分歧部并以在内部盛装加热空气的状态接触身体从而能够进行热敷的热敷袋。
[0017]在空气排出口,连接有排出加热空气的软管。
[0018]本发明双面取暖床在对取暖部进行支撑的床框架上,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对床上部进行保温的保温膜,保温膜借助于保温膜开闭装置自动开闭,其中,所述取暖部包括所述隔热材料及电热温水管以进行取暖。
[0019]保温膜开闭装置,其包括:多个滑块,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配置于床框架的左右两侧的引导槽;多个保温膜支架,其两侧下端分别结合于所述滑块中位于相反侧的滑块,保温膜结合于所述保温膜支架;驱动电机,其安装于引导槽,在驱动轴上以轴结合的方式安装有带轮;引导辊,其安装于所述引导槽;皮带,其卷绕于带轮与引导辊,与滑块结合,并借助于驱动电机的驱动而旋转,从而使保温膜支架滑动;以及控制器,其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转,所述保温膜开闭装置使保温膜自动开闭。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本发明双面取暖床,具有如下效果。
[0022]第一,利用从电热温水管向上方释放的辐射热直接对床进行取暖,回收从电热温水管向下方释放并有可能被浪费的余热,间接地对床进行取暖,从而能够提高床的取暖效率,其结果能够节省取暖能源。
[0023]第二,能够利用诸如散热管或热敷袋的多种取暖装置,以多样的形态实施取暖。即,可以利用散热管,向畏寒的人供应充分的暖气,可以利用散热管,对宠物窝进行取暖,可以利用热敷袋,对有风湿或关节炎的部位进行热敷,提供温热效果,改善症状。
[0024]第三,利用隔热材料包覆从电热温水管向下方释放的热量与热流体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通道,能够尽可能不浪费余热。
[0025]第四,使蓄热板和导热板邻接配置在作为取暖装置的电热温水管,使从电热温水管释放的热进行平面传导,从而能够提高热传导效率。
[0026]第五,用作取暖装置的电热温水管在温水管内放入热介质(水+蒸气)和电热线,因而无需用于温水的加热及循环的另外的装置,温水管自身同时执行加热与散热功能。因此,取暖装置结构简单,施工容易,能够节省施工费。
[0027]第六,不借助于手动作业,而是使保温膜自动开闭,因而使用者在上床的状态下,能够简便地开闭保温膜。因此,与以往借助于手动作业使保温膜开闭相比,具有使用非常便利的优点。
[0028]第七,使保温膜开闭的动作迅速完成,因而在保持床的局部保温方面非常高效,能够使从床释放的热的损失最小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因而能够更经济、有效地使用取暖床。
[0029]第八,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没有发生故障之忧,任何人都能轻松使用。
[0030]第九,利用多个引导凸起部,使滑块与入口颚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小化,从而滑块能够容易地在引导槽的入口颚板上滑动,因此,以较小的动力便能够开闭保温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发明双面取暖床的分解立体图。
[0032]图2是显示取暖部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0033]图3是显示电热温水管安装状态的图。
[0034]图4及图5是显示热交换通道的排列形态的俯视图。
[0035]图6是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床的上部侧供应的示意图。
[0036]图7是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床的上部侧供应的示意图。
[0037]图8是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经由散热管向被褥内供应的示意图。
[0038]图9是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包覆身体的热敷袋供应的示意图。
[0039]图10是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宠物窝供应的示意图。
[0040]图11是把软管连接于热交换通道的出口侧的情形的示意图。
[0041]图12是把保温膜安装于本发明的双面取暖床的立体图。
[0042]图13是显示保温膜关闭时的侧视图。
[0043]图14是显示保温膜打开时的侧视图。
[0044]图15是图12的纵剖面图。
[0045]图16是显示去除床的上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0046]图17是连接有图16所示滑块的皮带的移动轨道的立体图。
[0047]图18是图17所示双重辊的主视图。
[0048]符号说明
[0049]10:床框架 11:支架
[0050]20:取暖部 21:取暖部框架
[0051]22:隔热材料 23:蓄热板
[0052]24:导热板 25:电热温水管
[0053]26:饰面材料 27:固定构件
[0054]28:空气流入口 29:空气排出口
[0055]30:控制盒 40:鼓风机
[0056]50:保温膜60:分歧部
[0057]70:空气移送管80:散热管
[0058]81:热敷袋82:软管
[0059]100:取暖床的保温膜开闭装置
[0060]110:保温膜 120:保温膜支架
[0061]121:支撑销 130:控制器
[0062]140:滑块141:下部体
[0063]142:上部体 150:入口颚板
[0064]160:驱动电机 161:带轮
[0065]170:引导辊 171、172:方向转换辊
[0066]173:回程辊 180 :皮带【具体实施方式】
[0067]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双面取暖床。
[0068]图1是本发明双面取暖床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显示取暖部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显示电热温水管安装状态的图。
[0069]本发明双面取暖床包括床框架10、取暖部20。
[0070]床框架10包括支撑取暖部20的多个支架11,用于支撑取暖部20。这种床框架10可以直接使用通常使用的床的框架。
[0071]取暖部20在内部配备有取暖装置,释放取暖所需的热。这种取暖部20可以采用通常的床所使用的床垫那种具有垫子的形态,也可以像取暖床那种没有垫子的形态等多种形态。
[0072]取暖部20包括取暖部框架21、隔热材料22、蓄热板23、导热板24、电热温水管25、饰面材料26及固定构件27。
[0073]取暖部框架21以侧面和底面密闭而上部开放的形态形成,在其内部内置有隔热材料22、蓄热板23、导热板24及电热温水管25。饰面材料26位于取暖部框架21的上端,向取暖部框架21的上方突出。
[0074]隔热材料22形成为双层,在上部隔热材料中形成有进行热交换用的热交换通道22a。热交换通道22a贯通上部隔热材料,整体形成为上部开放的槽的形态。热交换通道22a位于电热温水管25的正下方。隔热材料22用于尽量减少向电热温水管25下部释放的热的损失,其由压缩的发泡性合成树脂材料制作。
[0075]蓄热板23安放于隔热材料22的上部,在其规定位置安装有导热板24,电热温水管25以曲折形式安放于导热板24。这种蓄热板23吸收从电热温水管25释放的热,并使热进行平面传导。由于蓄热板23中可长时间存储热量,因而即使从电热温水管25的热供应停止,也能够长时间取暖。
[0076]导热板24安装于蓄热板23,把从电热温水管25释放的热在短时间内平面地传导给蓄热板23。电热温水管25安放于导热板24的安置槽中。
[0077]电热温水管25在温水管内放入热介质(水+蒸气)和电热线,因此,即使不配备温水加热及循环用的另外的装置,温水管自身同时执行加热与散热功能。在电热温水管25的端部分别配备有密封装置,从外部供应电源的电源供应线通过密封装置与电热线连接。这种电热温水管25以曲折方式配置。
[0078]饰面材料26对蓄热板23的上部进行饰面处理,使得使用者可以在其上部坐卧。饰面材料26借助于饰面材料固定构件27相互固定。
[0079]另一方面,未说明符号28是连接于隔热材料22的热交换通道22a入口侧使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未说明符号29是连接于隔热材料22的热交换通道22a出口侧用于排出温热空气的空气排出口。此时,空气流入口 28朝向床的下方,空气排出口 29朝向床的上方。热交换通道22a呈水平状态。
[0080]图4及图5是显示热交换通道的排列形态的俯视图。
[0081]热交换通道22a可以以多种形态实施。例如,可以如图4所示并列排列,空气的移送路径分割成多个后相互连接,也可以如图5所示以曲折形态排列,只由一个空气移送路径构成。根据以这种形态排列的热交换通道22a,空气的移送路径延长,相应地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能够获得适合取暖的加热空气。
[0082]图6是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床的上部侧供应的示意图。
[0083]操作配备于床的一侧的控制盒30,向内置于电热温水管25的电热线接入电源,从而电热线被加热而发热,借助于热,电热温水管25内的水被加热。电热温水管25中发生的热量借助于蓄热板23和导热板24而平面地传导,向电热温水管25的上、下方释放相同量的热量。电热温水管25内的散热温度可通过控制盒30而自由调节。
[0084]通过朝向床的下方并形成在比热交换通道22a更低的位置的空气流入口 28流入的空气,在穿过热交换通道22a的同时,通过与从电热温水管25释放的热之间的热交换而导致温度上升。温度上升的空气通过形成在比热交换通道22a高的位置的空气排出口 29排出。即,仅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便能够通过热交换通道22a移送加热空气。
[0085]通过空气排出口 29排出的加热空气供应到床的上部。因此,将利用通过蓄热板23及导热板24向床底直接释放的辐射热、以及向电热温水管25的下方散失的热而获得的加热空气用于取暖,从而能够增大热效。
[0086]图7是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床上部侧供应的示意图。
[0087]可以在空气流入口 28连接鼓风机40,强制进行空气流动。鼓风机40的运转可以通过控制盒30的操作来进行。
[0088]可以在床的上部安装保温膜50以进行床的取暖。保温膜50以往也曾使用。然而,现有技术中,床的取暖所需的热量因被褥覆盖而被阻隔,导致保温膜内部空间的温度不高。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就从电热温水管25向上方直接辐射的热而言,虽然会因被褥覆盖而被阻隔,但通过热交换通道22a供应的加热空气不会被被褥阻隔,直接向保温膜50内部空间供应,因而能够使保温膜50内部空间保持温暖的所需温度。
[0089]于是,被褥内借助通过蓄热板23直接辐射的辐射热而变得温暖,而保温膜50空间借助通过热交换通道22a供应的加热空气而变得温暖。因此,床的被褥内或外都温暖,在冬季能够预防感冒,能够进入深度睡眠。
[0090]图8是显示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通过散热管向被褥中供应的情形的图。
[0091]即使床底向火炕一样温暖,但对于年老体弱者或孕妇等常见的手脚畏寒的人而言,存在暖气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与分歧部60连接的一对散热装置放入被褥内,对不足的暖气进行补充,其中,所述分歧部60位于与热交换通道22a连接的空气排出口 29。散热装置的个数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分歧部60的排出部个数进行调整。
[0092]散热装置由空气移送管70和散热管80构成,其中,所述空气移送管70与分歧部60的两侧排出部连接并能够自由弯曲,用于移送加热空气,所述散热管80连接于空气移送管70的端部,用于排出加热空气。在散热管80上形成有多个排出加热空气的排气孔80a。
[0093]下面,说明这种散热装置的使用方式。
[0094]把散热管80并排放在躺在床上的人的两腿旁,盖上被子后,通过分歧部60及空气移送管70供应的加热空气,通过散热管80的排气孔80a供应到被子内。
[0095]因此,借助于床底的辐射热和从散热管80释放的温暖空气的温热,全身变得温暖,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血液循环得到促进,身体轻快,可以进入舒适的深度睡眠。[0096]图9是显示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包覆身体的热敷袋供应的情形的图。
[0097]当患有风湿或关节炎的患者使用床时,仅利用床底的辐射热对患部(例如膝盖或腿)进行热敷,难以改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与分歧部60连接的一对散热装置包覆患部进行热敷,从而可以改善症状,其中,所述分歧部60与热交换通道22a的出口侧连接。
[0098]散热装置由空气移送管70和热敷袋81构成,其中,所述空气移送管70与分歧部60的两侧排出部连接并能够自由弯曲,用于移送加热空气,所述热敷袋81连接于空气移送管70的端部,充满加热空气,并能够包覆身体部位。
[0099]下面考查这种散热装置的使用方式。
[0100]利用热敷袋81包覆躺在床上的人的患部时,通过分歧部60及空气移送管70供应的加热空气供应到热敷袋81,借助于温热而对患部进行热敷,因而能够减轻疼痛,缓解症状。
[0101]图10是显示通过热交换通道生成的加热空气向宠物窝供应的示意图。
[0102]把散热管80放到床边的宠物窝b下后,借助于通过散热管80的排气孔排出的温暖空气使宠物窝变得温暖,能够使小猫或小狗等宠物熟睡。
[0103]图11是把软管连接于热交换通道的出口侧的情形的示意图。
[0104]可以在热交换通道22a的出口侧连接软管82以排出加热空气。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在热交换通道22a的出口侧选择性地连接分歧部60或软管82进行使用。
[0105]在以下的图12至图18中,对为了保温膜的开闭而配备于双面取暖床的保温膜开闭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2至图18中,虽然未具体图示图1至图11所示的取暖部的构成,但可以同样地应用。
[0106]本发明双面取暖床还包括保温膜开闭装置100,该保温膜开闭装置100为了床的保温而能够自动开闭安装于床上部的保温膜。保温膜110可滑动地安装于床框架10,用于开闭床的上部。
[0107]保温膜开闭装置100在保温膜110结合并支撑于多个保温膜支架120的状态下进行滑动使床开闭。
[0108]保温膜支架120形成为弯曲成拱形的形态,配备多个。保温膜支架120的两侧下端分别结合于可滑动地安装在床左右两侧的后述的多个滑块140。
[0109]保温膜110通过自动控制后述驱动电机160运转的控制器130的操作而自动开闭。此时,能够移动控制器130,使用者在坐、卧于床上的状态下,能够简便地使用。不仅是这种控制器130,借助于图6至图11所示的控制盒30,也能够调整保温膜110的开闭。
[0110]根据这种保温膜开闭装置100,如图12及图13所示,保温膜支架120以相互隔开的方式进行滑动时,保温膜110关闭以盖住床,如图14所示,保温膜支架120以相互重叠的方式进行滑动时,保温膜110打开,床得以开放。
[0111]图15是图12的纵剖面图。
[0112]在配备于床左右两侧的引导槽10a、10b中,分别可滑动地结合有多个滑块140。保温膜支架120的两侧下端分别结合于滑块140。
[0113]滑块140由下部体141和上部体142构成。下部体141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引导槽10a、10b的内侧。上部体142隔着从引导槽10a、10b的入口两侧分别延伸的入口颚板150而与下部体141结合,并可滑动地安装于入口颚板150的上部。
[0114]在下部体141的中心,形成有向上部开放的凹陷部141a,在上部体142的中心,向下方突出形成有插入结合于凹陷部141a的插入凸起部142a。隔着引导槽的入口颚板150,将上部体142的插入凸起部142a插入下部体141的凹陷部141a,从而使下部体141与上部体142可拆装地结合。
[0115]在保温膜支架120的两侧下端分别具备支撑销121,在上部体142的中心形成有供支撑销121插入结合的支撑销插入孔142b。因此,通过把各保温膜支架120的支撑销121分别插入支撑销插入孔142b,保温膜支架120与滑块140结合。保温膜支架120制作成轻便的合成树脂材料的杆(pole),由于施加到滑块140的负重轻,因而以较小的动力就能够滑动。
[0116]在引导槽10a、10b的入口颚板150端部,分别向下方向延伸形成有用于减小与下部体141之间的接触面积的第I引导凸起部150a,在下部体141的两侧,分别向上方延伸形成有用于减小与引导槽10a、10b的入口颚板150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的第2引导凸起部141b。在两个第I引导凸起部150a的对置的面上,分别向侧方向延伸形成有用于减小与上部体142之间的接触面积的第3引导凸起部150b,在引导槽10a、10b的入口颚板150上面,分别长长地形成有引导上部体142的滑动的第4引导凸起部150c。在上部体142的两侧底面,分别形成有供第4引导凸起部150c插入的凸起部插入槽142c。
[0117]由于第1、2、3、4引导凸起部150a、141b、150b、150c,尽量减少了下部体141及上部体142与引导槽10a、10b的入口颚板150接触的面,因而摩擦阻力减小,滑块140能够在引导槽10a、10b内容易地滑动。
[0118]在多个滑块140中的位于距床尾部最近的滑块140的下部体141上,配备有与后述的皮带180结合的皮带结合部141c。
[0119]图16是显示在图12所示双面取暖床中,去除床的上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7是显示图16所示滑块连接的皮带的移动轨道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所示双重辊的主视图。
[0120]保温膜开闭装置100还包括驱动电机160、引导辊170及皮带180。
[0121 ] 驱动电机160安装在分别形成于床左右两侧的两个弓丨导槽10a、IOb中的一侧的第I引导槽IOa内,用于产生驱动力。这种驱动电机160安装在第I引导槽IOa内的接近床头部一侧的位置,且其驱动轴朝向上方。在驱动电机160的驱动轴上,结合有用于使皮带180旋转的带轮161。通过控制器130的操作,调整驱动电机160的正向或反向的旋转。
[0122]引导辊170安装于两个引导槽10a、10b内,引导皮带180的旋转。具有这种功能的引导辊170由第1、第2方向转换辊171、172及回程辊173构成。
[0123]第I方向转换辊171安装在第I引导槽IOa内的接近床尾部的位置,与驱动电机160隔着距离,两股皮带180与其上下接触,将来自带轮161的皮带180的方向变换90°并传送到第2方向转换辊172,将来自第2方向转换辊172送出的另一股皮带180的方向变换90°并传送到带轮161。这种第I方向转换辊171由旋转轴171a、2个自由辊171b及托座171c构成,所述2个自由辊171b可旋转地结合于旋转轴171a的上、下,两股皮带180分别接触于所述2个自由辊171b,所述托座171c结合于旋转轴171a的上下部用于防止自由辊171b脱离。
[0124]第2方向转换辊172安装在两个引导槽IOalOb中的另一侧的第2引导槽IOb内的接近床尾部的位置,两股皮带180与其上下接触,将来自回程辊173的皮带180的方向变换90°并传送到第I方向转换辊171,将来自第I方向转换辊171的另一股皮带180方向变换90°并传送到回程辊173。这种第2方向转换辊172由旋转轴172a、2个自由辊172b及托座172c构成,所述2个自由辊172b可旋转地结合于旋转轴172a的上、下,两股皮带180分别接触于所述2个自由辊172b,所述托座172c结合于旋转轴172a的上下部用于防止自由棍172b脱尚。
[0125]第I方向转换辊171与第2方向转换辊172分别安装在引导槽10a、10b内的相互对置的位置,两股皮带180以不相互缠绕而平行旋转的方式接触于两个方向转换辊171、172的两个自由辊171b、172b上。
[0126]回程辊173安装在第2引导槽IOb内的接近床头部的位置,使从第2方向转换辊172移送的皮带180返回。
[0127]位于各引导槽10a、10b的各滑块140中的位于最靠近床尾部的滑块140与皮带180分别结合。位于第I引导槽IOa的滑块140与两股皮带中卷绕于第1、2方向转换辊171、172的上部自由辊的皮带结合,位于第2引导槽IOb的滑块140与两股皮带中卷绕于第1、2方向转换辊171、172的下部自由辊的皮带结合。即,某一个滑块140结合于传送到回程辊173的皮带,另一个滑块140结合于从回程辊173返回的皮带。因此,在皮带180旋转时,结合有皮带180的两个滑块140向相同方向滑动。
[0128]此时,在结合有皮带180的两个滑块140位于床尾部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处于保温膜110关闭的状态,两个滑块140在向床头部滑动的同时推动其它滑块140,如图14所示,保温膜Iio打开。
[0129]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与皮带180结合的滑块140位于床尾部,但并非限定于此,与皮带180结合的滑块也可以位于床头部。前者保温膜110在向床头部一侧滑动时打开,后者保温膜110在向床尾部一侧滑动时打开。
[0130]下面详细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保温膜开闭装置的作用。
[0131]首先,使用者上床躺下前,利用控制器130使驱动电机160向一方向旋转,使与皮带180结合的两个滑块140向床头部一侧滑动。两个滑块140滑动时,与其结合的保温膜支架120也向床头部一侧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把其它滑块140和保温膜支架120推向床头部一侧从而一同滑动。因此,如图14所示,保温膜110打开,床上的空间开放。
[0132]保温膜110打开,床开放后,使用者上床躺下,并为了保温而操作控制器130关闭保温膜110。即,操作控制器130使驱动电机160向与保温膜110打开时的相反方向旋转,皮带180向相反方向旋转,使结合于皮带180的两个滑块140向尾部一侧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温膜110被拉动而展开,与保温膜110结合的保温膜支架120也一同向尾部一侧滑动。因此,如图13所示,保温膜110关闭,床上的空间封闭。
[0133]如以上所作的说明,以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特定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权利要求书内记载的范畴内进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热材料,其形成有通过空气的移动而实现热交换的热交换通道;以及 电热温水管,其安装于所述隔热材料的上方,向上部及下部释放热量; 通过从所述电热温水管向下方释放的热量与沿着所述热交换通道移动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生成加热空气,并利用加热空气进行取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热温水管释放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和蓄热板的热传导而被利用于取暖,经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加热空气通过对流方式被利用于取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入口侧,连接有向热交换通道内强制供应空气的鼓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连接于所述热交换通道入口侧的空气流入口位置低于连接在热交换通道的出口侧的空气排出口的位置,从而在所述热交换通道中,通过自然对流实现空气的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通道位于所述电热温水管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排出口连接有使加热空气被分支而排出的分歧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歧部连接有通过所述分歧部供应的加热空气而发热的散热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是连接于所述分歧部并形成有排气孔以排出加热空气的散热管,或是连接于所述分歧部并以在内部盛装加热空气的状态接触身体从而能够进行热敷的热敷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排出口连接有排出加热空气的软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 在对取暖部进行支撑的床框架上,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对床的上部进行保温的保温膜,所述保温膜借助于保温膜开闭装置自动开闭,其中,所述取暖部包括所述隔热材料及电热温水管以进行取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取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滑块,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配置于所述床框架的左右两侧的引导槽内;多个保温膜支架,其两侧下端分别结合在所述滑块中位于相反侧的滑块上,保温膜结合于所述保温膜支架; 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引导槽,在驱动轴上以轴结合的方式安装有带轮; 引导辊,安装于所述引导槽; 皮带,卷绕于所述带轮及引导辊,与所述滑块结合,并借助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而旋转,从而使所述保温膜支架滑动;以及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运转; 使所述保温膜自动开闭。
【文档编号】A47C21/04GK103582439SQ20128002155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金斗年 申请人:天热能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