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249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以固定部件的固定系统,所述固定系统包括:用以固定所述部件的固定装置,和用以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到支撑件的枢转组件,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使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至少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的对准机构。
【专利说明】电子设备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9日提交的、申请序列号为61/521,438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于2012年2月27日提交的、申请序列号为61/603,78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二者全部内容以参见的方式合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以将诸如电子平板装置的设备固定到支撑件的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0003]近年来,发展了多种技术和装置来避免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移除电脑和其它办公室设备,包括例如2000年10月31日授予格兰特(Galant)的美国专利第6,138,483号、2001年10月30日授予格兰特(Galant)的美国专利第6,308,928号以及2007年2月13日授予格兰特(Galant)的美国专利第7,174,752号。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调整以用于并显示不同尺寸电子平板装置或设备部件的设备固定装置。也需要提供一种方便地用以将电子平板装置固定到竖直和水平观看位置的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根据一个实例,提供一种用以固定具有对角角部的物体的固定系统,所述固定系统包括:用以固定所述物体装置的固定装置,和用以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到支撑结构的枢转组件,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使所述固定装置能够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的对准机构。
[0005]根据一个实例,提供一种用以固定部件的固定系统,所述固定系统包括:用以固定所述部件的固定装置,和用以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到支撑件的枢转组件,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使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至少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的对准机构。
[0006]根据一个实例,提供一种用以固定部件的枢转组件,所述枢转组件适用于将固定装置安装到支撑件,所述固定装置接合所述部件,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使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至少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的对准机构。
[0007]根据一个实例,提供一种用以固定组件的固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接合所述部件的第一角部的第一角接合构件,用于接合所述部件的、与所述第一角部成对角的第二角部的第二角接合构件,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被固定以当固定所述部件时防止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被分离,其中,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都半刚性地安装到延伸至锁定组件的相关臂,使得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都能够在至少两个维度上相对于它们的所述相关臂移动。
[0008]根据一个实例,提供一种使用本文所述固定系统和装置来固定部件的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为了示出本发明可能实现的方式,现在将通过举例参照以下附图:
[0010]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在使用中将板固定成纵向的固定系统的后视图;
[0011]图1B是在使用中将板固定成纵向的、图1A所示固定系统的前视图;
[0012]图1C是在使用中将板固定成横向的、图1A所示固定系统的前视图;
[0013]图1D是未固定有板的、图1A所示固定系统的前视立体图;
[0014]图1E是图1A所示固定系统的角接合构件的部分剖视图;
[0015]图1F是沿着图1E的线X-X剖切的部分剖视图;
[0016]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A所示固定系统的支撑座的立体图。
[0017]图2B是图2A所示支撑座的前视图;
[0018]图3A是图1A所示固定系统的立体后视图,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放大部分,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枢转组件;
[0019]图4A和图4B是图1A所示固定系统的分解后视图和前视图;
[0020]图5是该固定装置的锁定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0021]图6A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部分立体图;
[0022]图6B是图6A所示固定系统的部分分解图;
[0023]图6C是包括多个固定组件的图6A所示固定系统的立体图。
[0024]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侧视图;
[0025]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立体图;
[0026]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立体图;
[0027]图9A至图9G是图9所示固定系统的枢转组件的各部件的多个视图——图9A示出了该枢转组件的分解侧视图,图9B示出了该枢转组件的固定构件的后部平面图,图9C示出了第一圆筒形构件的前部平面图,图9D示出了该枢转组件的罩壳的后壳体的前部平面图,图9E示出了第二圆筒形构件和弹簧加载从动件的侧视图,以及图9G是该枢转组件的可替换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8]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分解图;
[0029]图11是图1A和图1B所示固定系统的固定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0]图1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水平安装固定系统的立体图;
[0031]图13是图12所示固定系统的部件的立体图;
[0032]图14是图12所示固定系统的支撑座和轨道的立体图;
[0033]图15是图12所示固定系统的支撑座和轨道的侧部部分剖视图;
[0034]图16是图12所示固定系统的多单元支撑座和轨道组件的立体图;
[0035]图17是图12所示固定系统的另一立体图;
[0036]图18是图12所示固定系统的多单元版本的立体图;
[0037]图1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多单元固定系统的枢转组件和轨道的立体图;
[0038]图20是图19所示枢转组件和轨道的前视立体图;
[0039]图21是图19所示枢转组件和轨道的后视立体图;[0040]图22A、图22B和图22C是图19所示枢转组件和轨道的前视图,其示出了不同的装配定向;
[0041]图23是使用图19所示的枢转组件和轨道并固定有板型电子装置的多单元固定系统的立体图;
[0042]图2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系统的枢转组件和支撑座的前视立体图;
[0043]图25是图24所示枢转组件和支撑座的侧视图;
[0044]图2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系统的枢转组件和支撑座的前视立体图;
[0045]图27是图26所示枢转组件和支撑座的侧视图;
[0046]图2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的后视立体图;
[0047]图29是图28所示固定系统的安装支撑座的后视立体图;
[0048]图30是图28所示固定系统的安装支撑座的前视立体图;
[0049]图31是图28所示固定系统的安装支撑座的剖视图;
[0050]图32是图28所示固定系统的安装支撑座的另一前视立体图;
[0051]图3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用于固定系统的安装托架的立体图;
[0052]图34是纳入图33所示安装托架的固定系统的后视立体图;
[0053]图35是纳入图33所示安装托架的固定系统的后视立体图;
[0054]图3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枢转组件和支撑座的前视立体图;
[0055]图3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与另一安装托架组合的枢转组件的侧视图;
[0056]图3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有板的固定装置的后视图;
[0057]图39是图38所示固定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0058]图40是图38所示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参照图1A,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系统由总体附图标记101表示。该固定系统101包括固定装置10、安装托架或支撑座200以及将该固定装置10枢转地连接到支撑座200的枢转组件300。
[0060]如图1A所示,该固定装置10包括第一角接合构件12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4,第一角接合构件12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4可以连接在一起以将诸如电子平板装置100的一件设备固定在其间,如以下将更详细解释的。被固定的设备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长方形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合上的笔记本电脑、个人数位助理器(PDA)等、显示屏、媒体播放机等。
[0061]诸如圆筒形杆或臂的细长的连接构件20从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12朝向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14延伸。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角接合构件12半刚性地附连到臂20。还有诸如管状臂或套筒的细长的连接构件24从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14朝向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12延伸。
[0062]该角接合构件14半刚性地附连到该管状套筒24的端部。在所示实施例中,管状套筒24构造成可伸缩地接纳第一角接合构件12的细长臂20,使得第一角接合构件和第二角接合构件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管状套筒24上安装有锁定组件26(见图1D),用以接合沿臂20延伸部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棘齿28。
[0063]在图1A、图1B和图1D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角接合构件12包括基底30,以及以彼此间隔平行的方式刚性地附连到该基底30并且从该基底30沿正交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侧壁或边缘接合构件33、34。
[0064]第一角接合构件12还包括与该基底30间隔且平行、刚性地附连到第一和第二边缘接合构件33、34延伸端部的前部接合构件35。
[0065]第二角接合构件14具有与第一角接合构件16类似的构造。第二角接合构件14包括以彼此间隔平行的方式刚性地附连到基底36并且从该基底36沿正交方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侧壁或边缘接合构件37、38。第二角接合构件14还包括与该基底36间隔且平行、刚性地附连到第一和第二边缘接合构件37、38延伸端部的前部接合构件39。
[0066]如可从图1A和ID所示理解的,当锁定臂20被接纳在该锁定组件26的管状套筒24中时,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2、14彼此相对,并限定相对的开口。在使用中,例如,诸如平板装置的长方形电子或计算装置100的、具有相对角部的物体可以接合在所述相对的角接合构件12、14之间。例如,如图1A和图1B所示,当平板装置100的相对角部被接纳在角接合构件12和14内并且受角接合构件12和14限制时,平板装置100被固定在该固定装置10中。特别地,平板装置100的在一个角部相交的侧壁或边缘由第一角接合构件12的边缘接合构件33、34接合,同时在该平板装置100的该角部处的前板和后板定位在前部接合构件35和基底30之间并被前部接合构件35和基底30限制。第二角接合构件14以类似的方式接合平板装置100的沿对角线方向相对的角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平板装置100固定在固定装置10中时,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2和14、锁定臂20和套筒24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由诸如弹性塑料或橡胶涂层的防止损害平板装置100的材料覆盖。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2、14可以采用不同于图1A至图1D所示的多种构造。举例来说,美国专利申请第7,174,752号公开了可以合适地用以固定长方形物体相对角部的多种不同的角接合构件构造。
[0067]如前所述,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角接合构件12半刚性地附连到细长臂20,第二角接合构件14半刚性地附连到管状套筒2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2、14半刚性地分别附连到锁定臂20和管状套筒24,使得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
12、14可以部分地沿至少两个平面旋转或枢转。举例来说,如图1A和ID所示,第一角接合构件12由穿过第一角接合构件12的基底30和穿过细长臂20的端部的销18而固定到细长臂20。如在图1E的剖视图中更详细地示出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细长臂20的端部被接纳在由基底30所限定的插槽或狭槽92中,同时销18被固定到基底30并且穿过在臂20整个直径方向上延伸的孔94。如图1E所示,狭槽92的高度大于臂20端部的直径,通过臂20的孔94的直径大于销18的直径,使得该角接合构件在图1E中箭头95所示的方向上具有自由游隙以在预定的限制范围内进行枢转。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容许沿箭头95所示方向绕参考线H在5度至15度的范围内枢转。
[0068]图1F是与图1E成90度角的剖视图,参照图1F,角接合构件12的基底30可以绕销18的轴线沿箭头97所示方向相对于臂20的端部进行枢转。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底30包括定位在臂20两个相对侧上的一对止挡构件96,止挡构件96用于限制角接合构件12相对于臂20的端部绕销18转动的角度。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止挡构件96允许角接合构件12绕销18的轴线枢转5度至30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角接合构件14具有与第一角接合构件12类似的构造,并且以类似的方式由相关的销18连接到套筒24的端部。角接合构件12、14的枢转或旋转允许在多个方向上有一定的自由游隙,在至少某些构造中,所述自由游隙可以使将平板装置100接合在角接合构件12、14之间的操作变得更容易。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绕销18的轴线或绕参考线H枢转的量可以调整(例如通过调节螺钉),以减少或防止角接合构件12、14的自由游隙或旋转,或者增加角接合构件12、14的自由游隙或旋转。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角接合构件12、14可以分别刚性地固定在臂20和套筒24的端部,而不允许有自由游隙。
[0069]现在参照图5描述锁定组件26的示例性实施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锁定组件26具有与美国专利第7,174,752号描述的锁定组件类似的构造和结构。在此方面,锁定组件26具有带盲孔72的硬化钢壳体70,弹簧加载棘爪74处于该盲孔72中。弹簧加载棘爪74一般在弹簧76的影响下偏置到锁定位置。在此位置中,弹簧76将棘爪74部分地偏置到用以接纳臂20的、锁定组件26的通道78中。棘爪74具有用以与沿臂20设置的棘齿28的截头圆锥表面82相交的倾斜表面80。该构造允许臂20沿图5所示箭头84的方向相对于锁定组件26前进进入通道78。当沿箭头84的方向移动时,棘爪74被经过棘爪74的各棘齿28推入盲孔72。随着各棘齿28经过棘爪74,弹簧76推动棘爪74回到相邻棘齿28之间的环状空间86中。当该棘爪定位在环状空间86中时,沿与箭头84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臂20的移动由于该棘爪74的横向延伸平面88与主棘齿28的平坦角面90的一部分接合而被阻止。由此,弹簧加载棘爪74允许臂20在锁定组件26中伸缩,同时防止当臂20在其锁定位置时与锁定组件26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组件26由可以插入键槽22的可移除键致动。以本领域已知的方式,该键的转动会使扭矩片转动并且将棘爪74移入盲孔72中,以压缩弹簧76并使棘爪74移离通道78,由此解开锁定组件26以允许臂20从锁定组件26退出。
[0070]虽然图中已示出了键致动锁定组件26,但是可以使用诸如组合致动锁的不同类型的锁定组件来代替键致动锁。另外,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棘爪和棘轮构造,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较不复杂的锁定方法,例如可以沿臂20的长度方向设置通孔,以接纳具有穿过设置在套筒24中的相应锁定孔的键头的挂锁或诸如螺钉的紧固件。虽然已示出的锁定臂20和套筒24是圆筒形的,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滑动/伸缩构造以可移动地连接臂20和套筒24。
[0071]虽然具有允许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2、14可伸缩/可滑动地相对彼此移动的构造可以使安装容易并且允许系统101用于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物体,但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2、14可以由例如拧在一起或拧到中部板的臂的不可调整的中间结构固定在一起。
[0072]固定系统101也包括刚性座200,固定装置10由枢转机构300附连到该刚性座200。在一个实施例中,刚性座200被成形为“z”形构造。例如,图2A和图2B示出了刚性座200,该刚性座200具有水平平坦板202、从该水平平坦板202的一侧以60°的角度延伸的平坦部204和在与该平坦部204相反的方向上从平坦部204的顶部以120°的角度延伸的第二平坦部206。刚性座200的“z”形构造可以以与上述角度不同的角度形成。
[0073]如图2A所示,水平平坦部分202包含用以将刚性座200固定到桌子或柜台或其它支撑表面的多个通孔208。在图2A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有三个通孔208。这些通孔208可以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以容置多种类型的紧固件。可以结合用以将水平平坦部分202固定到桌面的上表面或其它支撑表面的通孔208,例如利用螺钉或螺栓和螺母组合来将刚性座200固定到平坦表面。
[0074]该水平平坦部分202具有足够长度和宽度,使得其可以座置在平坦表面上并且支撑附连到刚性座200的固定装置10。
[0075]在图2B所示实施例中,刚性座200的平坦部分204包括多个用以固定电缆扎带的通孔210。电缆扎带(未示出)固定已固定在固定装置10中的平板装置100的电缆(或绳线)。在图2C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有四个绕位于平坦部分204中部中的开口 211定位的通孔210。开口 211提供位于刚性座200中的开口,以供来自已固定的平板装置100的电缆穿过。通孔210和开口 211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是变化的。
[0076]如图2B所示,在实施例中,刚性座200的第二平坦部分206包括开口 212和环绕该开口 212的多个通孔214。如图4A和4B所示,开口 212是圆形的,用以接纳枢转组件300(如下所述)的圆筒形部分。通孔214方便了使用枢转组件300将固定装置10紧固到刚性座200的过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只需要两个相对的通孔214来将枢转组件300和固定装置10紧固到刚性座200。由此,所述多个通孔214使枢转组件300能够紧固到刚性座200上的不同位置。
[0077]另外,在图7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座200a可以具有水平平坦板202a和平坦部204a,而没有弯板部206。在此实施例中,平坦部204a长度大于图2中的平坦部204,以容置固定于平坦部204a顶部的固定装置10。由此,在此实施例中,开口 212和多个通孔214a处在平坦部204a的顶部。在一些实例中,定位有开口 294a的、平坦部204a的顶部可以相对于平坦部204a的剩余部分向后弯曲较小的角度,以避免锁定装置10的下端和刚性座之间发生干涉。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强构件201a可以连接在平坦部204a和基板202a之间。
[0078]如所述,固定系统101还包括枢转组件300。图3A、图3B、图4A和图4B示出了具有用以将固定装置10和刚性座200紧固在一起的枢转组件300的示例性实施例。枢转组件300包括调整构件302、圆筒形构件308 (图4A)和第二圆筒形构件306。在所示实施例中,枢转组件300包括用以容纳锁定组件26的罩壳33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罩壳330包括前盖332和后壳体334,其中前盖332和后壳体334将锁定组件26包覆在由前盖332和后壳体334限定的内部隔室中。
[007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前盖332由螺钉或其它紧固件可释放地固定到后壳体334。例如,图1D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四个螺钉341穿过设置在前盖332的四个角处的相应孔进入设置在后壳体334的四个角处的相应孔。在所示实施例中,当平板装置100安装到固定系统101时,螺钉341隐藏在平板装置100后部,使得当使用固定系统301以固定平板装置100时不能接触螺钉341。
[0080]如图3B所示,罩壳300的后壳体侧334包括位于其一侧的开口 333,以提供进入锁定组件26的键槽22的通路。
[0081]图4A和图4B示出了枢转组件300的分解图,说明了枢转组件300的各部件、刚性座200和固定装置10之间的关系。如图4A所示,枢转组件300包括圆筒形构件308、调整构件302和第二圆筒形构件306。圆筒形构件308包括在顶端具有径向凸缘352的中空圆筒形段350。当组装时,圆筒形段350配装通过刚性座200的开口 212,一直到圆筒形构件308的凸缘352处。凸缘352用以悬于刚性座200的开口 212以绕开口 212接合刚性座200的前部表面。
[0082]如图4A所示,第二圆筒形构件306包括实心圆筒段360和位于该构件306后部或底部的半圆形径向凸缘段362。如图4B所示,第二圆筒形构件306的顶部表面或前部表面还包括两个用以接纳紧固件335的螺纹凹部365、366和在此两个凹部365、366之间的轴向突出部364。如图4A、4B可以看到的,调整构件302包括中空圆筒形段370和位于前部或顶部的径向凸缘段372。中空圆筒形段370的底部包括四分之一圆形的轴向突出部364。另夕卜,径向凸缘段372包括用以接纳紧固件361以将调整构件302附连到刚性座200上的两个开口 373、375。图4A也示出了罩壳330的后壳体334,该后壳体334包括两个开口 380、382,这两个开口 380、382位于更大的开口 381的两侧。
[0083]在示例性组件中,圆筒形构件308配装通过刚性座200的开口,并且凸缘352悬于刚性座200的开口 212以接合该刚性座的前表面。调整构件302的凸缘段372的顶部平齐抵靠刚性座200的后表面,圆筒形构件308也配装通过调整构件302的中空段。圆筒形构件306的实心圆筒段360配装到圆筒形构件308的中空段内。为将这些部件固定到一起,圆筒形构件308的突出部364配装通过罩壳330的开口 381,并且螺钉335或其它紧固件可以用以将圆筒形构件306紧固到罩壳330的后壳体334。螺钉335穿过罩壳330的开口380,382进入到螺纹凹部365和366。另外,为将调整构件302紧固到刚性座200,可以使用螺钉361从两个开口 373、375穿过调整构件302的凸缘段372,到达刚性座200上相应的螺纹通孔214。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口 373和375都是弧形细长槽,使得螺钉杆可以定位在其中的不同相对位置,允许在紧固螺钉361充分固定到合适位置前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由此,在刚性座200上的多个通孔214和细长形槽的开口 373、375为枢转组件300提供了两级枢转定向调整。
[0084]已提供了固定系统101的总览,现在将参照图1A至图1B解释该系统固定诸如电子平板装置100的具有相对角部的物体的操作。如图所示,平板装置100固定到固定装置
10。平板装置100在该装置的前部102上具有显示屏,并且该装置的后侧104由该装置的罩壳大体上覆盖。如由图1A和图1B所理解的,当固定平板装置100时,锁定臂20在平板装置100的后侧104的后面延伸,同时其延伸端被接纳在管状套筒24和锁定组件26之内。如图1A和图1C所示,第一角接合构件12被朝向第二角接合构件14伸缩或移动,直到平板装置100被限制在第一限制构件16和第二限制构件18之间。
[0085]在该接合位置,平板装置100的一对对角定位的角部固定在相对的第一角接合构件12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4之间。
[0086]关于第一角接合构件12,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或边缘接合构件33、34通过接合平板装置100的角部处的一对侧壁或边缘而限制平板装置100沿平行于该平板装置表面的水平平面的运动。前部接合构件35作用以避免平板装置100的任何大的前向运动,基底30作用以避免朝向后方移动。类似地,关于第二角接合构件14,第一和第二侧壁或边缘接合构件37、38在平板装置100的相对角部接合该装置的另一对侧壁或边缘,以防止该板的侧向移动,并且前部接合构件39和基底36防止平板装置100向前和向后的移动。由此,在该接合位置处,第一和第二相对的角接合构件12和14防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平板装置100从固定装置10移除。
[0087]对于各盖接合构件,相应的前部接合构件35和39以及基底30和36优选地间隔开足够的距离以容置宽范围的板厚,但同时也不能间隔地太远而允许该平板装置100转动出固定装置10。类似地,边缘接合构件33和37优选地与它们相应的边缘接合构件34和38间隔开足够的距离以接纳平板装置100的角部,但同时不能间隔地太远而允许该平板装置100转动出固定装置10。
[0088]转动键以解开锁定组件26会从棘齿28释放棘爪74,以允许第一和第二角接合构件12和14间隔开,由此释放平板装置100。
[0089]平板装置100总体上允许用户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即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观看平板装置100上的内容。纵向大体上指该装置的这样的位置:在此位置,该装置的显示屏高度大于该装置的宽度。横向大体上指该装置的这样的位置:在此位置,该装置的显示屏宽度大于该装置的高度。由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枢转组件300使该固定装置10能够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同时仍牢固地附连在刚性座200上。这允许用户在纵向和横向之间转动平板装置100,而同时该装置固定在固定系统101的固定装置10中。
[0090]由于组装了如图4A和图4B所示的各部件,所以枢转组件300允许固定装置10在两个位置之间或两个定向之间转动。在工作中,紧固到罩壳330的后壳体334的圆筒形构件306在圆筒形构件308中转动。圆筒形构件306的转动量由在该圆筒形构件306的半圆凸缘段362和调整构件302的四分之一圆形突出部374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限制。在第一位置,凸缘段362的一个边缘抵接该突出部374的一个边缘。这防止该圆筒形构件306在此方向上做进一步转动。当圆筒形构件306沿相反方向转动时,它将通过90度的转动在突出部374的第二边缘阻挡转动之前运动到第二位置。如图1B所示,平板装置100沿纵向固定。在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使固定在固定装置10上的平板装置100绕枢转组件300转动90°到达如图1C所示的横向。
[0091]多个紧固孔214允许相对于刚性座200调整枢转组件300的转动位置,由此允许调整该固定系统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定向以适应平板装置的不同构造。在所示实施例中,将调整构件302固定到刚性座200的调整螺钉361可以从该刚性座的后部接触到,使得当平板装置100固定到刚性座200时能够对准该枢转组件300的定向。如上所述,螺钉335穿过罩壳330的开口 380、382进入到第二圆筒形构件306的螺纹凹部365和366。这固定枢转组件300,使得即使移除了调整螺钉361,也不能从刚性座200上移除枢转组件300。由于只能从罩壳330的前部接触固定螺钉335,所以当将平板装置固定到锁定装置10时可防止从刚性座200上移除枢转组件300 (和锁定装置10)。
[0092]可以使用其它固定组件将该刚性座和固定装置固定在一起,同时也允许该固定装置的转动。
[0093]图9示出了可替换枢转组件300’的示例性实施例,该枢转组件300’与枢转组件300大体相似,除了将通过附图和本描述示出的明显不同之外。枢转组件300’也允许固定装置10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在此实施例中,枢转组件300’可以包含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方便固定装置10在第一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并且允许固定装置10在各定向上卡入适当位置使得平板装置100在各定向上处于稳定位置。[0094]图9A示出了枢转组件300’的分解侧视图,该图示出了枢转组件300’的部件和刚性座200之间的关系。如图9A所示,枢转组件300’由金属零件形成(虽然对于一些或所有的枢转组件300’,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并且包括第一圆筒形构件308’、调整构件302’和第二圆筒形构件306’。图9B示出了枢转组件300’的调整构件302’的后部平面图,图9C示出了第一圆筒形构件308’的前部平面图,图9D示出了罩壳330的后壳体334的前部平面图。图9E示出了第二圆筒形构件306’和弹簧加载凸轮从动件928的侧视图。
[0095]第一圆筒形构件308’包括具有敞开前端的中空圆筒形段350。两个螺钉孔922、923设置在第一圆筒形构件308’的后端。与枢转组件300的圆筒形构件308不同,在枢转组件300’中,第一圆筒形构件308’定位在刚性座200的后部并且不延伸通过刚性座开口212。当组装后,圆筒形段350的前端可转动地抵靠调整构件302的凸缘372的后侧。
[0096]如图9A和9E所示,第二圆筒形构件306’包括实心圆筒形段360和沿其直径方向延伸的通孔92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弹簧加载凸轮从动件928定位在通孔926中。第二圆筒形构件306’还包括用以接纳紧固件335的两个轴向通道或通孔365’、366’以及位于两个通孔365、366之间的前向轴向突出部364。如图9A、图9B可以看到的,调整构件302包括中空圆筒形段370和位于前端的径向凸缘段372。另外,径向凸缘段372包括用以接纳紧固件361以将调整构件302附连到刚性座200上的两个开口 373、375。如图9B所示,圆筒形壁370的内表面930限定用于以下述方式与弹簧加载凸轮从动件928相互作用的凸轮表面,以允许枢转机构300’在两个不同的显示位置之间转动。
[0097]图9A和图9D也示出了罩壳330的后壳体334,该后壳体334包括两个开口 380、382,这两个开口 380、382位于其间的更大槽形开口 381的两侧。
[0098]在示例性组件中,调整构件302’的凸缘段372的前部平齐抵靠刚性座200的后表面,圆筒形壁370被可转动地接纳在第一圆筒形构件308’内,同时第一圆筒形构件308’的前端与凸缘段372的后表面相邻。圆筒形构件306’的实心圆筒形段360嵌入调整构件302’的圆筒形壁370中,调整构件302’又被接纳在圆筒形构件308’中。为将各部件固定在一起,圆筒形构件308’的突出部364配装通过罩壳330的槽形开口 381。螺钉335或其它紧固件穿过罩壳330的后壳体334中的开口 380、382,通过第二圆筒形构件306’的通孔366’和365’,进入设置在第一圆筒形构件308’后部的螺纹开口 922和923。另外,为将调整构件302’紧固到刚性座200,可以使用螺钉361从两个开口 370、375穿过调整构件302的凸缘段372,到达刚性座200上的多个通孔214。
[009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由弹簧加载的金属垫圈940绕刚性座的开口 212定位在后壳体334的后表面和刚性座200的前表面之间,以方便罩壳330 (和固定装置10)相对于刚性座200进行转动。调整构件302’通过调整螺钉361固定到刚性座200,并且枢转组件300的罩壳330由延伸经过第一圆筒形构件308’的螺钉335可转动地夹持到刚性座200。第一圆筒形构件308’、第二圆筒形构件306’和罩壳330都作为一个单兀转动。罩壳330的转动极限由弹簧加载凸轮从动件928和由调整构件302’的圆筒形壁370限定的内部凸轮表面930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确定。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表面930与弹簧加载凸轮从动件928相互作用以允许罩壳330 (以及其所固定到的固定装置10)在平板装置100的第一观看位置(例如横向位置)和第二观看位置(例如纵向位置)之间枢转90度。在一些实例中,凸轮表面930包括限定两对相对的标定点或凹口 931A和931B。在两个观看位置中的一个处,凸轮从动件端部被接纳在两个相对的凹口 931A内,在另一观看位置,凸轮从动件端部被接纳在两个相对的凹口 931B内。弹簧加载凸轮从动件928允许当其处于第一位置(即该凸轮从动件伸入凹口 931A中)时枢转组件300’被偏置到第一位置,并且当其处于第二位置(即该凸轮从动件伸入凹口 931B中)时枢转组件300’被偏置到第二位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凹口 931A和其邻近的凹口 931B之间的凸轮表面壁930 (例如,从定位在图9B的10点30分方向处的凹口 931A按顺时针方向延伸到I点30分方向处的凹口 931B的壁表面)上设置有弯道,并且,在相同的凹口 931A和其另一邻近的凹口 931B之间设置有平坦表面(例如从定位在图9B的10点30分方向处的凹口 931A按逆时针方向延伸到7点30分方向处的凹口 931B的壁表面),这允许罩壳330沿一个方向枢转90度,然后沿另一方向枢转90度,但是防止任何其它的转动。
[010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9F所示,如果该枢转组件锁定在一个位置,那么凸轮从动件928的弹簧可以由实心棒取代,以提供显示。应当注意的是,在图9A至图9D的实施例中,如果凸轮从动件和/或凸轮表面剥落,那么罩壳330能够转动大于所规定的90度的角度,但是平板装置仍旧保持锁定到该固定系统。所使用标定点的数量可以是变化的以允许两个以上的显示位置。在另一个可替换实施例中,如图9G所示,穿过调整构件凸缘段372的开口 373、375的螺纹紧固件361可以由咬入并接合罩壳后壳体334的后部的更长的螺纹紧固件361A取代,由此,将枢转组件锁定在一个位置。
[0101]在如图6A所示的可替换实施例中,该刚性座可以附连到轨道组件600。在此实施例中,轨道组件包括平坦部602,同时两个长侧部都具有突出悬伸段604、606。由悬伸段604,606形成的空间可以接纳座610的侧部。例如,该座可以通过平坦部602和悬伸段604、606之间形成的空间而滑动到轨道组件600上,悬伸段的顶部将座610保持在合适的位置。
[0102]在图6A和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座610包括平坦段612和两个较低的侧段614、615。侧段614、615构造成配装在悬伸段604、606下产生的空间中。另外,侧段614、615都包含两个通孔616、617,这两个通孔616、617可以接纳用以将座610固定到沿轨道组件600的位置处的紧固件。座610的平坦段612包括多个环绕开口 622的通孔620。
[0103]如在前述实施例中所述,枢转组件630包括由穿过多个通孔620中的两个的紧固件附连到座610的固定构件632。在此实施例中,枢转组件630还包括两个垫圈640、641和附连到罩壳660底部的圆筒形部650,该罩壳660包含锁定装置22。在此实施例中,罩壳660使用垫圈640、641附连到座610,并且同时圆筒形部650穿过座610的开口 622。当组装后,枢转组件630的部件被紧固以将罩壳660、固定构件632和座610固定在一起。
[0104]在此实施例中,枢转组件630也允许该固定装置在两个不同的定向之间转动。另夕卜,在座610上的多个通孔620允许固定构件632在多个位置附连到座610,使得可以调整两个观看位置的定向。另外,座610可以在沿轨道组件600的多个点处定位。如图6C所示,该轨道组件也可以容置多于一个的座610,由此允许使用单个轨道组件600固定多个平板装置100。
[0105]在如图8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座802在轨道组件800上滑动。座802与图2的座200类似,然而,该座的底部平坦部804具有悬伸段806。悬伸段806允许座802接合轨道组件800的突出悬伸部80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座802可以一体化形成为枢转机构,使得该枢转机构可以直接固定到该轨道组件。[0106]在该应用的另一方面,设置有固定系统,在该固定系统中,使用螺旋旋钮将该枢转组件固定在合适位置。在此方面,如图10所示,设置有以如前所述的“Z”形构造的座950。枢转组件960包括螺纹杆965和旋钮970。螺纹杆965包括螺纹凹部966。旋钮970包括用以接纳该螺纹杆965的螺纹开口 972。螺纹杆965穿过罩壳975的开口并且穿过座950的开口 980。旋钮970被拧到螺纹杆965上。帽部982包括螺纹圆筒形段984和处于帽部982顶部的唇缘段985,该帽部982被拧进螺纹杆965的螺纹凹部966。当旋紧旋钮970时,在一个位置处,该布置将枢转组件装置固定到该座。在所示实施例中,座950的开口 980足够长以允许罩壳975在不同位置附连到该座。
[010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99 (见图1D)可以紧固到系统101的锁定装置10或其它部件,以提供进一步的固定。
[0108]虽然以上描述了枢转组件允许在两个具体位置之间转动,但是其它位置也可以是方便的。
[0109]另外,虽然以上描述的固定装置固定平板装置的两个相对的角部,但是也可以使用固定所有四个角部的固定装置,或者可以使用通过固定四个边或其它接触点而固定该平板装置的固定装置。
[0110]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的另一透视图。图11的装置10与上述固定装置10大体上相同。在图11的装置10中,位于基底构件30、36中的槽或接纳部92由焊接角铁片1102在两侧上限定。将会理解的是,多种芯固定装置10可以与枢转组件300/300’组合,包括用以固定平板装置或电子装置的、具有不同尺寸和不同构造的固定装置。另外,可以在没有枢转组件300/300’的情况下使用芯固定装置10,并且可以由电缆固定该芯固定装置10。
[0111]图12至图18示出了根据另一可替换实施例的另一轨道安装固定系统238。如图12所示,系统238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到轨道200的支撑座240,同时固定装置10安装到支撑座240以在横向位置和竖向位置之间转动。图13至图15示出了固定系统238的部件(没有固定装置10)。如图13可以看到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枢转组件300/300’由中间座或安装托架610’安装到支撑座240。安装托架610’与图6B所示的座610大体上类似,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平面侧安装段614、615构造成与支撑座240的上表面配合。简单参照图6B,如同座610,安装托架610’也包括环绕中部开口 622的通孔620,允许枢转组件300或300’沿各个可调整定向固定到安装托架610’,以当其在竖向或横向或其它定向之间枢转时调整已安装平板或其它电子装置的对准。
[0112]再参照图13至图1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座240包括固定到细长支柱构件256的一端的板构件258,同时圆形基底盘246固定到该支柱构件256的相对端部。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如图15可最佳看到的,板构件256相对于支柱构件256的细长轴线以角度A度倾斜,其中A大于5度且小于90度。在图15中,A在55度至60度之间,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角度。如图13所示,支柱构件256可以是中空的并且与板构件258中的开口262连通,以允许诸如电源线的电缆从中穿过。相应的轴向电缆开口可以设置在基盘246的下侧上(未示出),和/或径向开口 266可以设置成距离板构件258的基底端部更近。板构件258包括用以接纳安装板紧固件或螺钉616的四个孔(可以是螺纹孔),和用以接纳枢转组件300/300’的后部的中部开口 254。将会从图12中理解的是,一旦设备部件紧固到固定系统238,螺钉616的视野和入口都被隐藏起来,使得它们不能被移除。
[0113]支撑座240也包括圆形浮动盘状夹板244,该圆形浮动盘状夹板244包括中部开口268。虽然圆形浮动盘状夹板244在图13中被独立示出了,但是由图12、图14和图15看将会明显的是,该夹板244被可滑动地接纳在基底盘246和上部板构件258之间的管状支柱构件256上。通过夹板244设置多个开口 240以接纳诸如螺钉248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以固定到设置在基盘246中的诸如螺纹孔252的开口。参照图13和图14,基盘246的直径接近于轨道600的宽度,使得该基盘可以被接纳在轨道600中,同时该基盘246的周缘部处于轨道悬伸段604和606以及轨道平坦部206之间。一旦将该支撑座240滑动到该轨道600上,那么在没有将该支撑座240滑离轨道两端部中的一个的情况下,不能移除该支撑座240。如图1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轨道600包括紧固孔680,紧固件682穿过该紧固孔680以将轨道600紧固到支撑表面。一旦紧固件682处于合适位置,它们的扩大头部684突出到轨道600的道中,以作为止挡构件起作用,由此防止基盘246滑出该轨道。
[0114]夹板244允许支撑座240可释放地固定在轨道600上的选定位置——具体而言,如图14和图15可以看到的,夹板244的直径足够大,使得该夹板244的周缘部分在轨道的悬伸段604和606上延伸。当紧固件248被拧在适当位置时,悬伸段604和606被夹在夹板244和基盘246之间,从而防止该支撑座240在轨道600中转动或沿轨道600滑动。松开螺钉248允许支撑座240绕其支柱轴线转动或者沿该轨道滑动到新位置,在到达新位置后,可以重新拧紧螺钉248。
[0115]参照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夹板244,可以将螺钉248拧进并穿过基盘246中的螺纹孔252,以接触该轨道600的平坦底部602,从而将该座256固定到合适位置。用于将该座部固定到合适位置的许多其它构造也是可行的。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座256可以直接固定到不含轨道600的支撑表面。可以设置通过夹板244的通孔264和通过基盘246的相应孔以接纳用于将支撑座240固定到表面的其它紧固件。图16示出了被接纳在轨道600中的多个支撑座240,并且图17和图18分别示出了用于将单个装置或多个装置固定到例如零散位置的轨道安装式固定系统238。
[0116]系统238中的轨道600可以安装成抵靠竖直支撑表面,同时其细长轴线为水平方向(如图18所示)或者其细长轴线为竖直方向,或者以一定角度倾斜,或者如图15所示在水平支撑表面上。支撑座240在轨道600中转动的能力允许系统238柔性设置,并且增加了设置在安装板610’上的多个孔620以外的另一级可调整性,以允许该轨道的位置和定向被调整。
[0117]图19至图23示出了又一轨道式固定系统2000,该系统2000与图6A和图6B所示系统类似。图19和图20示出了以竖直安装定向和水平安装定向的固定系统2000的前视立体图(未示出各相应固定装置10)。安装座或安装板610、610’都用以将各枢转组件300、300’固定到轨道600。如图19看到的,该轨道包括通过中部板区域692的、用以容置电缆和枢转组件300/300’向后延伸部的细长形中部开口 2012。一旦安装板610、610’在轨道600上滑动,并且枢转组件300、300’安装在其上,则该细长形中部开口 2012的端部作为止挡部起作用,以防止枢转组件/安装托架滑离该轨道600。
[0118]螺钉616可以用于将各安装托架固定在所要求的位置。系统2000可以与图6A和图6B所示的系统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安装铰链2010设置在该轨道600上,以允许轨道600从其所安装到的表面向外枢转以允许通达并调整枢转组件300、300’的后部。图21示出了系统2000的后部立体图,并且图22A — 22C示出了该系统的各竖直安装定向。图23示出了由固定系统2000固定用以显示的一排装置。
[0119]图24和图25示出了固定系统的另一实例2400,其通过使用中间安装座或托架610或610’将枢转组件300、300’固定到另一显示座2402。显示座2402可以包括电缆开口 2406和在其基底部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开口 2406。
[0120]图26和图27示出了与图24和图25所示的固定系统类似的固定系统的另一实施例,除了显示座2402’包括铰接上部2604和静止下部2606以外。枢转组件300、300’连接到上部2604,该上部2604可以绕铰接部2608相对于该下部2606枢转,以允许通达定位在枢转组件300、300’后部上的调整螺钉。
[0121]图28至图32示出了纳入座240’的固定系统,其类似于图12至图15中的系统和座,除了图28至图32的系统构造成未使用轨道600而安装到支撑表面之外。具体而言,图28至图32的实施例中,支柱256上不存在基盘246,而在其位置处设置有可移除的背衬板2800。背衬板2800包括用以将该背衬板2800固定到支柱256的圆筒形锁定组件2806,并且该背衬板2800包括用以接纳紧固件2804的开口或孔2802(见图31)。图31示出了安装到竖直支撑壁2810的座部240’,其中螺钉2804将背衬板2800固定到该竖直支撑壁2810。在圆筒形组件2806中的螺钉2812可以被调整以允许该支柱256释放或转动。
[0122]图33至图35示出了固定系统的又一实施例,其中安装托架610’被固定到安装铰链 3300。
[0123]图37示出了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安装板3700由螺钉3704固定到枢转组件300、300’的后部。该安装板提供了平坦安装表面使得该枢转组件可以由穿过孔3702的紧固件被固定到几乎任何表面。通达孔3702的入口由枢转组件300堵塞,使得一旦电子装置被固定到枢转组件300、300’,则防止通达螺钉3705,这又防止通达穿过开口 3702的各安装紧固件。
[0124]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芯固定装置10可以独立于枢转组件300/300’被用以固定部件100。图38至图40示出了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支撑托架3800在未使用枢转组件300/300’的情况下被固定到芯固定装置10。托架3800包括由螺钉3806固定到一起的两个托架构件3802和3804。托架构件3802和3806限定一个通道,固定装置10的多个细长形臂中的一个穿过该通道,并且被夹在里面。在一个实例中,螺钉3806穿过前向托架3804中的孔,进入后向托架3802中的螺纹孔,使得当部件100被固定到固定装置10时限制通达螺钉3806如图39或图40所看到的,托架3800可以包括用以将该固定装置和固定部件悬挂在显示位置的的倒U形钩子构件3808。电缆3810 (图39)可以用以固定该固定装置 3810。
[0125]以上所示各实施例只是一些实例,并且其意图决不是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会是明显的,这些变型落在本申请所意图的范围内。具体而言,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产生以上可能未详细描述的、包括特征子组合的可替换实施例。
[0126]另外,可以选定和组合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产生以上可能未详细描述的、包括特征组合的可替换实施例。[0127]对于阅读了本申请整体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适于所述组合和所述子组合的特征将会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以固定部件的固定系统,所述固定系统包括: 用于固定所述部件的固定装置;和 用于将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到支撑件的枢转组件,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使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至少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的对准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在所述第一定向和所述第二定向之间枢转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部件是长方形电子装置,并且所述第一定向和所述第二定向对应于所述长方形电子装置的纵向和横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可移除地固定到所述枢转组件,使得当部件未固定到所述固定装置时,所述固定装置能够从所述枢转组件上被移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包括用以可释放地固定所述固定装置的罩壳,所述罩壳包括当部件被固定到所述固定装置时不能被移除的盖。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可转动并可滑动地安装到轨道的座。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被变位以将所述固定装置的转动限定到所述第一定向和所述第二定向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组件包括限定所述固定装置转动极限的协配的凸轮表 面和弹簧加载凸轮从动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向和所述第二定向的位置是可调整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部件固定到所述固定装置时,所述第一定向和所述第二定向的位置能够由可通达的调整机构进行调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各能够与穿过所述支撑件的多个通孔对准的一个或多个紧固孔,以用于由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固定所述枢转组件,其中所述紧固孔是提供第一级调整的细长弯形槽,所述多个通孔提供第二级调整。
12.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系统,包括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以接纳紧固所述枢转组件的紧固件的多个孔,其中,所述枢转组件能够以不同的对准方式选择性地附连到所述支撑件。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用于接合所述部件的第一角部的第一角接合构件; 用于接合所述部件的、与所述第一角部成对角的第二角部的第二角接合构件,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被固定以当固定所述部件时防止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被分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都被可枢转地安装。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都半刚性地安装到延伸至锁定组件的相关臂,使得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都能够在至少两个维度上相对于它们的所述相关臂移动。
16.一种用以固定部件的枢转组件,所述枢转组件适用于将固定装置安装到支撑件,所述固定装置接合所述部件,所述枢转组件包括使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至少在第一定向和第二定向之间转动的对准机构。
17.一种用以固定部件的固定装置,包括: 用以接合所述部件的第一角部的第一角接合构件; 用于接合所述部件的、与所述第一角部成对角的第二角部的第二角接合构件,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所述固定装置能够被固定以当固定所述部件时防止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被分离,其中,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都半刚性地安装到延伸至锁定组件的相关臂,使得所述第一角接合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接合构件都能够在至少两个维度上相对于它们的所述相关臂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固定到所述臂中的一个臂上且用于悬挂所述固定装`置。
【文档编号】E05B73/00GK103857862SQ201280049730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S·格朗特 申请人:康普凯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