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电闩锁机构的远程手动释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41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电闩锁机构的远程手动释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车辆包括释放杆,安装在车体的内部腔室内。释放杆可在断开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手动地旋转。当布置在断开位置中时,释放杆完全布置在车体的内部腔室内。当布置在接合位置中时,释放杆横跨在车体和门之间的间隙与闩锁机构接合,以将闩锁机构移动到解锁位置中。
【专利说明】用于车辆的电闩锁机构的远程手动释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大体涉及具有电闩锁机构的车辆,电闩锁机构安装在车辆侧门内,还涉及用于其的手动机械释放。
【背景技术】
[0002]一些机动车辆包括不具有外门把手的侧门。例如,这些车辆可具有电子触摸垫,安装在门的外表面下用于促动电闩锁机构。对于这些类型的门,电闩锁机构释放门,并允许其响应电信号而打开,而不是将外门把手与闩锁机构连接的传统机械链接设备。由于没有外门把手,需要电力来释放闩锁机构,如果电子闩锁机构故障或车辆电力失去时,使用机械操作的备用件来促动闩锁机构。

【发明内容】

[0003]车辆包括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的车体。前端部沿纵向轴线与后端部间隔开。车体限定布置在车体侧部的门开口,所述门开口与纵向轴线侧向地偏置。门附连至车体并布置在门开口内。门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地运动。当在打开位置中时,门允许接近车辆的内部舱。当在关闭位置中时,门密封门开口。门和车体协作以在它们之间限定间隙,该间隙相对于纵向轴线侧向地延伸。闩锁机构安装在门内,在门的内部腔室之内。闩锁机构响应电子信号可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当在解锁位置中时,闩锁机构允许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当在锁定位置中时,闩锁机构可操作为将门相对于车体固定在关闭位置。释放杆安装在车体内,在车体的内部腔室之内。释放杆可绕第一旋转轴线在断开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手动地旋转。当布置在断开位置中时,释放杆完全布置在车体的内部腔室内。当布置在接合位置中时,释放杆的臂部分横跨间隙与闩锁机构接合,以将闩锁机构移动到解锁位置中。
[0004]相应地,释放杆跨过间隙在车体和门之间移动,间隙相对于车体的纵向轴线侧向或横向地延伸。释放杆联接至缆线,缆线引入到车辆的有键进入位置,诸如行李箱、货物区域等。通过沿第一方向拉动缆线,释放杆旋转,从而释放杆的臂部分横跨间隙并延伸到门的内部腔室中,以将电促动闩锁机构促动到解锁位置。被缆线经由车辆的有键进入位置手动操作的释放杆在电力失去的情况下操作闩锁机构,由此允许进入车辆的乘客舱。
[0005]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连同附图时显而易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车辆的示意侧视图;
[0007]图2是车辆的示意局部顶视截面图,示出处于断开位置的释放杆,处于未促动位置的闩锁杆和处于锁定位置的闩锁机构;
[0008]图3是车辆的示意局部顶视截面图,示出处于接合位置的释放杆,处于促动位置的闩锁杆和处于解锁位置的闩锁机构;
[0009]图4是插件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诸如“之上”、“之下”、“向上”、“向下”、“顶部”、“底部”等
术语用来描述附图,且不表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所述范围如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0011]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幅图标记在几幅图中指向相同的部件,车辆在20处大致示出。参考图1,车辆20可包括任何类型和/或样式的车辆20,其具有车体22,车体22限定包封的乘客舱24,可通过门26进入乘客舱。例如,车辆20可包括,但不限于,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20或货车。此外,车辆20可包括,但不限于,全电车辆20、混合动力电动车辆20、或由传统内燃机驱动的车辆20。
[0012]车体22包括如端部28和后端部30。如端部28沿在如端部28和后端部30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32与后端部30间隔开。车体22限定布置在车体22的侧部的门开口 34。门开口 34与纵向轴线32侧向偏置。门开口 34可布置在车辆20的司机侧,或车辆20的乘客侧。尽管说明书仅描述位于车辆20 —侧的单个门开口 34,应该意识到,车辆2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门开口 34,位于车辆20的两侧。
[0013]门26枢转地附连至车体22,且布置在门开口 34内。门26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地运动。当门26处于打开位置中时,其允许接近车辆20的内部或乘客舱24。当门26处于关闭位置中时,其密封门开口 34,以封闭车辆20的乘客舱24。
[0014]参考图2和3,门26和车体22协作以限定它们之间的间隙36。间隙36相对于纵向轴线32侧向或横向地延伸,且在门26的下边缘和门26的上边缘之间垂直地延伸。间隙36可包括距离38,该距离在门26和车体22之间垂直地测得,且大致平行于纵向轴线32,其在8mm至18mm范围之间,测量容差在+/-1.5mm之间。但是应该理解,间隙36可限定在上述范围之外的距离38。
[0015]闩锁机构40安装在门26内,在门26的内部腔室42之内。闩锁机构40可在图3所示的解锁位置和图2所示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当闩锁机构40处于解锁位置中时,其允许门26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当闩锁机构40处于锁定位置中时,其可操作为将门26相对于车体22固定在关闭位置。闩锁机构40可包括任何样式和/或构造的适用于车辆20中的闩锁。通常,闩锁机构40将包括叉状栓44,叉状栓可移动以当闩锁机构40处于锁定位置中时在互锁接合中接合安装至车体22的撞针46。但是,应该意识到,权利要求的范围不应限制于闩锁机构40的特定构造和/或操作。闩锁机构40可响应电信号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相应地,闩锁机构40可描述为电促动闩锁机构40。
[0016]为了在没有电信号时促动闩锁机构40,诸如当车辆20失去电力时,车辆20包括手动促动的后备闩锁释放系统。手动促动的后备闩锁释放系统包括释放杆48,该释放杆安装在车体22内,在车体22的内部腔室50内。释放杆48靠近门开口 34安装,诸如布置为靠近门开口 34的柱子。释放杆48可绕第一旋转轴线52在图2所示的断开位置和图3所示的接合位置之间手动旋转。当处于断开位置中时,释放杆48完全处于车体22的内部腔室50内。当处于接合位置中时,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横跨间隙36与闩锁机构40接合,以将闩锁机构40移动到解锁位置中。[0017]释放杆48通过拉在缆线56上被手动促动。缆线56包括第一端部58和第二端部60。缆线56的第一端部58附连到释放杆48的促动臂62。缆线56的第二端部60处于车体22限定的键控(?)进入舱64中。车体22的有键进入舱(keyed access compartment)64可包括经由提升门接近的行李箱或货物区域。有键进入舱64是封闭舱,其经由机械有键锁接近。相应地,不需要电信号来进入有键进入舱64。缆线56沿第一方向66的运动使释放杆48绕第一旋转轴线52沿第一旋转方向68旋转,以将释放杆48从断开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
[0018]车辆20可包括复位弹簧70,复位弹簧将车体22和释放杆48互连。复位弹簧70使释放杆48绕第一旋转轴线52沿第二旋转方向72偏置。第二旋转方向72与第一旋转方向68相反。复位弹簧70使释放杆48沿第二旋转方向72偏置,以将释放杆48从接合位置移动到断开位置中。当复位弹簧70将释放杆48偏置回断开位置时,释放杆48沿与第一方向66相反的第二方向74拉动缆线56以将缆线56复位,用于下次使用。
[0019]如上所述,当释放杆48通过沿第一方向66拉动缆线56而被促动时,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横跨间隙36与闩锁机构40接合,以将闩锁机构40移动到解锁位置。更具体地,当从断开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时,臂部分54从车体22的内部腔室50移动,跨过间隙36,并进入门26的内部腔室42。相反,在复位弹簧70使释放杆48复位并将释放杆48从接合位置移动到断开位置时,臂部分54从门26的内部腔室42移动,跨过间隙36,并进入车体22的内部腔室50。
[0020]闩锁杆76联接至闩锁机构40,且安装在门26内,在门26的内部腔室42之内。闩锁杆76可绕第二旋转轴线78在图2所示的未促动位置和图3所示的促动位置之间旋转。当闩锁机构40处于锁定位置中时,闩锁杆76处于未促动位置。当移动到促动位置时,闩锁杆76将闩锁机构40移动到解锁位置。当释放杆48移动到接合位置时,释放杆48接合闩锁杆76,并将其移动到促动位置,以将闩锁机构40移动到解锁位置。
[0021]如图2和3所示,连接链接件80使R锁杆76和R锁机构40互联,由此允许闩锁杆76相对于闩锁机构40远程定位。但是,应意识到,闩锁杆76可直接附连至闩锁机构40,由此消除它们之间的连接链接件80。
[0022]为了允许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在车体22的内部腔室50和门26的内部腔室42之间移动,车体22限定车体孔82,门限定门孔84。车体孔82敞开到车体22的内部腔室50和间隙36,并允许在它们之间移动。门孔84敞开到门26的内部腔室42和间隙36,并允许在它们之间移动。车体孔82和门孔84彼此对准且布置为彼此相对。当在接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时,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通过车体孔82和门孔84。
[0023]车体插件86处于车体孔82内。车体插件86可操作为密封车体孔82,以限制灰尘、水和碎屑通过车体孔82进入车体22的内部腔室50。参考图4,车体插件86包括第一缝隙88,以允许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通过其中。门插件90处于门孔84内。门插件90可操作为密封门孔84,以限制灰尘、水和碎屑通过门孔84进入门26的内部腔室42。门插件90包括第二缝隙92,类似于图4所示的第一缝隙88,用于允许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通过其中。门插件90和车体插件86优选地由弹性、柔性材料制造,诸如橡胶或一些其他类似的材料。
[0024]再参考图2和3,车体孔82沿横向轴线94延伸第一距离96。横向轴线94布置为相对于纵向轴线32成横向。门孔84沿横向轴线94延伸第二距离98。第二距离98大于第一距离96,以在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处于门26的内部腔室42内时允许门26略微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移动。为了辅助释放杆48从接合位置移动到断开位置,门26可限定引导坡道100。当门26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引导坡道100可操作为接合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并使臂部分54绕第一旋转轴线52旋转到断开位置。引导坡道100确保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至少被引导出门26的内部腔室42和引导出与门26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的干涉。引导坡道100可通过门26的任何部分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闩锁机构40。引导坡道100可限定直线性表面,诸如图2和3所示,在此时,释放杆48的臂部分54接合或可替换地限定弯曲表面。
[0025]详细描述和附图或视图支持和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尽管已详细描述了用于执行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存在各种替换涉及和实施例,用于实践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包括: 车体,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后端部沿纵向轴线与前端部间隔开,并且车体限定布置在车体侧部的门开口,所述门开口与所述纵向轴线侧向地偏置; 门,附连至车体并布置在门开口内,其中,门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地运动,打开位置允许接近车辆的内部舱,关闭位置密封门开口; 其中,门和车体协作以在它们之间限定间隙,该间隙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侧向地延伸; 闩锁机构,安装在门内,在门的内部腔室之内,其中,闩锁机构响应电子信号可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解锁位置允许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锁定位置用于将门相对于车体固定在关闭位置;和 释放杆,安装在车体内,在车体的内部腔室之内,其中,释放杆可绕第一旋转轴线在断开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手动地旋转,在断开位置中,释放杆完全处于车体的内部腔室内,在接合位置中,释放杆的臂部分横跨间隙与闩锁机构接合,以将闩锁机构移动到解锁位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当从断开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时,所述臂部分从车体的内部腔室移动,跨过间隙,并进入门的内部腔室,并且其中,当从接合位置移动到断开位置时,所述臂部分从门的内部腔室移动,跨过间隙,并进入车体的内部腔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缆线,所述缆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附连到释放杆的促动臂,所述第二端布置在车体的有键进入舱中,其中,缆线沿第一方向的运动使释放杆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以将释放杆从断开位置移动到接合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车体和释放杆互联,并使释放杆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偏置,以将释放杆从接合位置移动到断开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闩锁杆,其联接至闩锁机构,且安装在门内,在门的内部腔室之内,其中,闩锁杆可在未促动位置和促动位置之间旋转,在促动位置中,闩锁杆将闩锁机构移动到解锁位置,并且其中,当释放杆移动到接合位置时,释放杆接合闩锁杆,并将闩锁杆移动到促动位置,以将闩锁机构移动到解锁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门限定引导坡道,当门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所述引导坡道可操作为接合释放杆的臂部分,以使臂部分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到断开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车体限定车体孔,所述车体孔敞开到车体的内部腔室和间隙,其中,门限定门孔,所述门孔敞开到门的内部腔室和间隙,并且其中,车体孔和门孔彼此对准且布置为彼此相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中,车体孔沿横向轴线延伸第一距离,该横向轴线相对于纵向轴线横向布置,门孔沿横向轴线延伸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车体插件,布置在车体孔内且可操作为密封车体孔,其中,车体插件包括第一缝隙,用于允许释放杆的臂部分通过其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还包括门插件,布置在门孔内且可操作为密封门孔,其中,门插件包括第二缝隙,用于允许释放杆的臂部分通过其中。
【文档编号】E05B83/36GK103670067SQ20131041648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J.L.康钱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