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57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婴儿床包含有一支撑架、一床架以及一驱动单元,床架可界定出一适合容置婴儿的内部空间。该支撑架包含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而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沿着婴儿床的长轴相间隔。第二壳体组接有一耦合件。床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壳体相锚接,第二端部则与第二壳体组接。马达驱动单元可驱使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二壳体移动。
【专利说明】婴儿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可安抚婴儿睡眠的装置,尤指一种婴儿床.【背景技术】
[0002]在婴儿成长的初期,安抚婴儿睡觉、停止哭闹、更换尿布以及喂食,为照顾者每天必须进行数次的例行公事。婴儿睡着时往往是照顾者最向往的时刻,因为他们能够享受到安静的环境。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安全的婴儿床,可以平稳地移动来抚慰婴儿,让婴儿睡眠的时间得以延长。

【发明内容】

[0003]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架,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沿着该婴儿床的长轴彼此相间隔;一床架,界定有一适合容置婴儿的内部空间,该床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一壳体锚接,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以及一马达驱动单元,可驱动该第二端部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作移动。
[0004]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马达驱动单元设于该第二壳体中。
[000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靠近该床架的足部区域,该第二壳体则靠近该床架的头部区域。
[0006]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包含一电源,该电源供应电力给该马达驱动单元。
[0007]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马达驱动单元设于该第二壳体中,该电源通过一导电线与该马达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且该导电线沿该支撑架绕行。
[0008]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床架的第一端部以一转轴与该第一壳体相枢接,该转轴大约垂直地延伸。
[0009]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床架的第一端部通过一球型关节与该第一壳体相锚接。
[001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床架的该第一端部通过一织带与该第一壳体相锚接。
[001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促使该耦合件沿一水平面位移。
[001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驱使该耦合件作三维空间运动,其包含水平与垂直运动。
[001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第二壳体包含一导轨,该耦合件组接有一轮子,而该轮子滚动地接触该导轨。
[0014]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兀包含: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一蜗杆,连接于该输出轴;一蜗形齿轮,与该蜗杆相哨合;一第一正齿轮,连接该蜗形齿轮;一第二正齿轮,与该第一正齿轮哨合且大于该第一正齿轮;一连杆,该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该第二正齿轮、该稱合件连接。
[001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兀包含: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一曲柄,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以及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三端部及一第四端部;一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五端部及一第六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输出轴相连接,该第二、第三端部相枢接,该第四、第五端部通过一转轴相枢接,该第六端部则与该第一壳体相枢接。
[0016]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耦合件为一长形杆,该长形杆具有一第七端部及一第八端部,该第七端部与该转轴相枢接,该第八端部则与该床架的该第二端部相连接。
[0017]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含有一弯曲的脚部,该脚部可摆动于地面,而该第一、第二壳体中之一包含一可展开并收合的稳定脚。
[0018]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各分别设有一闩锁件,该闩锁件可与一连接机构相卡合,其中,该连接机构用以将吊床组合于游戏围栏。
[0019]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各分别设有一闩锁件,该闩锁件可与一连接机构相卡合,其中,该连接机构可装设于游戏围栏上。
[00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其中之一设有一第一闩锁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其中另一个设有一第二 R锁件,该第一 R锁件从一向下表面突出,该第二闩锁件则从一垂直表面突出。
[002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当该婴儿床安装于一游戏围栏时,且该游戏围栏设有一连接机构,该向下表面可在该游戏围栏的内侧与该连接机构的支撑表面相抵触。
[0022]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一支撑架,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第二壳体沿着该婴儿床的长轴相间隔;一床架,界定有一内部空间,适以沿该长轴容置婴儿,其中,该床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一壳体相枢接,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以及一马达驱动单元,设于该第二壳体中,且可驱动该第二端部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作移动,以促使该床架相对于该长轴作横向的移动。
[002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靠近该床架的足部区域,该第二壳体靠近该床架的头部区域。
[0024]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包含一电源,该电源可提供电力给该马达驱动单元。
[002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电源通过一导电线与该马达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该导电线沿该支撑架的脚部绕行。
[0026]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驱使该耦合件沿一水平面移动。
[0027]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驱使该耦合件作三维空间运动,其包含水平与垂直运动。
[0028]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第二壳体包含一导轨,该耦合件组接有一轮子,该轮子滚动地接触该导轨。
[0029]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含: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一蜗杆,与该输出轴相连接;一蜗形齿轮,与该蜗杆相哨合;一第一正齿轮,与该蜗形齿轮相连接;一第二正齿轮,与该第一正齿轮相哨合且大于该第一正齿轮;一连杆,该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该第二正齿轮、该稱合件相连接。
[003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驱动单兀包含: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一曲柄,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以及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三端部以及一第四端部;一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五端部以及一第六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输出轴相连接,该第二、第三端部相枢接,该第四、第五端部通过一转轴相枢接,该第六端部与该第一壳体相枢接。
[003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耦合件为一长形杆,该长形杆具有一第七端部及一第八端部,该第七端部与该转轴相枢接,该第八端部与该床架的该第二端部相连接。
[003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含有一弯曲的脚部,该脚部可摆动于地面,该第一、第二壳体中之一包含一可展开并收合的稳定脚。
[003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各分别设有一闩锁件,该闩锁件可与一连接机构卡合,其中,该连接机构用以将吊床组合于游戏围栏。
[0034]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其中之一设有一第一闩锁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设有一第二闩锁件,该第一闩锁件从一向下表面突出,该第二闩锁件从一垂直表面突出。
[003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当该婴儿床安装于一游戏围栏时,且该游戏围栏设有一连接机构,该向下表面可在该游戏围栏的内侧与该连接机构的支撑表面相抵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床的立体图。
[0037]图2为绘示婴儿床的硬质支撑架的立体图。
[0038]图3为绘示婴儿床的支撑架的俯视图。
[0039]图4为绘示婴儿床处于直立状态的示意图。
[0040]图5为绘示支撑架中依据一实施例装设的马达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0041]图6为以另一角度绘示第5图的马达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0042]图6A为更详述马达驱动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0043]图7为绘示以一实施例将床架与支撑架相锚接的示意图。
[0044]图8为绘示以另一实施例将床架与支撑架相锚接的示意图。
[0045]图9为绘示支撑架中依据另一实施例装设的马达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0046]图10为绘示支撑架中又依据另一实施例装设的马达驱动单元的示意图。
[0047]图11为绘示图1的婴儿床中设有一闩锁件的部位,以便与游戏围栏的一侧相固接的示意图。
[0048]图12为绘示图1的婴儿床中设有另一闩锁件的部位,以便与游戏围栏的另一侧相固接的示意图。
[0049]图13为绘示图1的婴儿床安装于游戏围栏的示意图。
[0050]图14为绘示图13的婴儿床与游戏围栏相组合的侧视图。
[0051]图15为绘示一种以夹件构成并用以将吊床与游戏围栏相连接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0052]图16为以另一角度绘示图15的夹件的立体图。
[0053]图17为绘示依据另一实施例设有闩锁件的婴儿床,以便与游戏围栏相组合的示意图。
[0054]图18为以另一角度绘示图17的婴儿床的立体图。
[0055]图19为绘示图17的婴儿床与游戏围栏相组合的示意图。
[0056]图20为绘示夹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57]图21为以另一角度绘示图20的夹件的立体图。
[0058]图22为绘示婴儿床的壳体在其装设于游戏围栏后由夹件支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59]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床100的立体图,图2绘示婴儿床100的硬质支撑架的立体图,而图3绘示婴儿床100的支撑架的俯视图。婴儿床100可包含有一支撑架102及一床架104,而床架104与支撑架102相连接。支撑架102可抵靠于支撑表面(例如地面或桌面)上,以便提供床架104的支撑。支撑架102可包含两个壳体106、108以及复数个脚部110,壳体106、108沿着婴儿床100的一长轴X间隔地设置,脚部110分别连接壳体106、108且延伸于壳体106、108的下侧。长轴X可对应婴儿置放于床架104中的轴向,亦即婴儿的头部及脚部均沿长轴X安置。
[0060]在本实施例中,各脚部110可由一管体112所组成,而管体112的相对二端分别与壳体106、108相连接。管体112具有一弯曲部112A,而弯曲部112A沿着长轴X延伸于壳体106、108之间。弯曲部112A使得婴儿床100能于支撑面上摆动。壳体106或108 (例如壳体108)还可装设有一稳定脚114,且稳定脚114位于脚部110之间。如图4所示,当婴儿床100在稳定静止情形下使用于支撑面上,稳定脚114可转动地向下展开,以便与支撑面相抵触。藉此,脚部Iio以及展开的稳定脚114可提供婴儿床100至少三个与支撑面相接触的支撑点,以便稳固地支撑婴儿床100。不使用稳定脚114时,可将其收藏于壳体108。
[0061]床架104可包含二个管体116,二管体116分别沿长轴X的两侧延伸。管体116的两个相对端部104AU04B分别与壳体106、108相耦接。管体116可由各种硬质材料或半硬质材料所制成,以便柔软材质的睡床118可由管体116悬挂,从而形成可容置婴儿的吊床类环境。耦接于第一端部104A的壳体106靠近于床架104的足部区域(即靠近于婴儿的脚),而耦接于第二端部104B的壳体108则靠近于床架104的头部区域(即靠近婴儿的头部)。
[0062]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可通过一耦合组件120与壳体106相锚接。耦合组件120可约束地将第一端部104A定位于壳体106,但依然允许第一端部104A与壳体106之间的相对移动,特别是第一端部104A仍能绕着壳体106旋转。
[0063]如图1与图2所示,耦合组件120例如以枢转的连接组成。耦合组件120可包含一套管部122A及一轴部122B,二管体116可分别与套管部122A相固定,轴部122B则固定于套管部122A并以转轴P与壳体106相枢接,其中转轴P大约垂直地延伸。
[0064]图7绘示以另一实施例将床架104与壳体106相锚接的示意图。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可与一球体124相固定,壳体106设有一凹槽126,而球体124组接于凹槽126中,从而形成一球状的连结。
[0065]图8绘示又以另一实施例通过一条或多条织带128,将床架104与壳体106相锚接的示意图。织带128的第一端可固定于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织带128的第二端部则可固定于壳体106,如此使得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可由壳体106悬挂。
[0066]继续参阅图1及图2,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可通过一耦合件130与壳体108组接。耦合件130可与壳体108相组接,并可相对于长轴X横向地位移,以致使床架104能相对于长轴X沿横向进行往复地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耦合件130例如为一长形状的托架132,托架132具有一套管部132A,而管体116可与套管部132A相固接。壳体108内还可设有一马达驱动单元136 (如图5与图6所示),以便驱使耦合件130移动。
[0067]配合图1至图3,图5、图6及图6A绘示壳体108的内部中装设有马达驱动单元136的示意图。马达驱动单元136可包含一具有输出轴140的电动马达138、一蜗杆142、一蜗形齿轮143、二正齿轮144及146、以及一连杆148。
[0068]电动马达138例如为直流马达。蜗杆142可与电动马达138的输出轴140相固接,并与输出轴140同步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轴140与蜗杆142的共同轴大约垂直于长轴X,且横向地延伸。蜗形齿轮143与正齿轮144共轴连接,以构成一齿轮组。蜗形齿轮143与蜗杆142啮合,使蜗杆142的旋转可带动蜗形齿轮143与正齿轮144的同步转动。正齿轮144哨合于正齿轮146,且正齿轮144的直径小于正齿轮146的直径。连杆148的第一端与正齿轮146的偏心点相枢接,连杆148的第二端则与耦合件130的臂部150相枢接,其中臂部150在壳体108内向下突出。藉此,马达驱动单元136可紧密地配置于壳体108内。
[0069]电动马达138的持续转动,可通过蜗杆142、蜗形齿轮143、正齿轮144及146、以及连杆148转换为稱合件130相对于长轴X作横向、往复的移动。为利于稱合件130运动,率禹合件130可装设有数个轮子152,壳体108内设有一导轨154 (如第6图所示),而轮子152与导轨154滚动地接触。依据一实施例,导轨154可具有一水平面,使耦合件130可在垂直于转轴P的水平面移动。依据另一实施例,导轨154也可具有波形状,使得耦合件130可进行三维空间移动,包含水平移动以及垂直移动(即平行于转轴P)。为方便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与耦合件130的三维空间移动,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与壳体106之间的连接结构,除绕转轴P的旋转外,亦可允许另一运动的自由度,例如允许第一端部104A相对于图1及图2所示的套管部122A绕水平轴转动、或采用图7或图8所示的连接结构。因此,床架104可相对于支撑架102进行侧向的摆动,尤其床架104可绕着第一端部104A与壳体106的连结相对于长轴X作横向的摆动。
[0070]图9绘示以另一实施例组成马达驱动单元236,以便驱动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的示意图。马达驱动单元236可包含一电动马达238(以虚线表示)、一曲柄242、一第一连杆244、以及一第二连杆246。电动马达238具有一输出轴240,曲柄24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242A以及第二端部242B,第一连杆24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244A及第二端部244B,第二连杆246则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246A与第二端部246B。曲柄242的第一端部242A与输出轴240相连接,曲柄242的第二端部242B可与第一连杆244的第一端部244A相枢接。连杆244的第二端部244B可通过枢轴248与第二连杆246的第一端部246A相枢接,第二连杆246的第二端部246B则与壳体108相枢接。枢轴248可沿大约水平向、且平行于电动马达238的输出轴240延伸。[0071]耦合件130例如由长形杆250构成,其中长形杆250具有第一端部250A与第二端部250B。长形杆250的第一端部250A可与枢轴248相枢接,长形杆250的第二端部250B则可连接于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曲柄242、第一连杆244、第二连杆246以及耦合件130大约沿垂直向、且正交于枢轴248延伸。
[0072]电动马达238的持续转动可使得枢轴248与长形杆250作周期性的垂直与水平移动。因此,长形杆250可驱使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进行往复的水平与垂直的运动。为便配合长形杆250所带动的侧向与垂直的运动,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与壳体106的锚接关可采用上述的任何连接结构,例如图1及图2所示的耦合组件120(其中增加另一行动自由度,以方便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沿垂直方向位移)、图7的球状连接、或图8的织带。藉此,床架104可绕其与壳体106的锚接、并相对于长轴X进行横向的摆动,其中此摆动包含第二端部104B的水平与垂直的运动。
[0073]图10绘示以另一实施例组成马达驱动单元336,以驱动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的示意图。马达驱动单元336可包含一电动马达338以及一曲柄342,电动马达338具有一输出轴340,而曲柄342具有一偏心部342A。曲柄342可与输出轴340相固接并同步旋转。本实施例的耦合件130以长形杆350组成。长形杆350的第一端部350A与曲柄342相枢接,长形杆350的第二端部350B则连接于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同样地,电动马达338的持续转动可驱使长形杆350进行周期性的垂直与水平的运动,从而促使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进行垂直与水平的往复运动。
[0074]上述的马达驱动单元可由一组接于支撑架102内的电源启动。继续参阅第I图,电源160可设于壳体106中,以提供电力给马达驱动单兀136。电源160可包含数个设于壳体106内的电池,且电源160可通过导电线162与马达驱动单元136电性连接,其中导电线162经支撑架102绕行。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线162可从壳体106沿脚部110的内侧延伸至壳体108。
[0075]依据第一使用方式,支撑架102可抵触于支撑面,以便提供婴儿床100单独支撑并使用。依据另一使用方式,婴儿床100可与游戏围栏结合使用。为便婴儿床100安装于游戏围栏上,婴儿床100可包含数个闩锁件170、172,使婴儿床100可通过闩锁件170、172锁定于游戏围栏上。
[0076]配合图1,图11与图12为绘示分别设有闩锁件170、172的壳体106、108的放大图。壳体106具有一外侧表面106A及一向下表面106B。壳体106的外侧表面106A垂直地延伸且面向婴儿床100的外侧。壳体106的向下表面106B则从外侧表面106A向外伸出并面向下方。闩锁件170可与向下表面106B枢接,且包含有两个水平相间隔的钩部170A。壳体106中还可组接有一弹簧(图未显示),以促使闩锁件170旋转至锁定状态。壳体106的外侧表面106A可包含一凸部174,凸部174设于二钩部170A之间且位于向下表面106B的下方。
[0077]同样地,壳体108具有一外侧表面108A及一向下表面108B。壳体108的外侧表面108A垂直地延伸且面向婴儿床100的外侧。壳体108的向下表面108B从外侧表面108A向外伸出并面向下方。闩锁件172可与向下表面108B枢接且包含有两个水平相间隔的钩部172A。壳体108中还组接有一弹簧(图未显示),以促使闩锁件172旋转至锁定状态。壳体108的外侧表面108A可包含一凸部174,凸部174设于两个钩部172A之间且位于向下表面108B的下方。
[0078]图13与图14分别绘示安装有婴儿床100的游戏围栏400的立体图与侧视图。游戏围栏400可包含一硬质的支架402。支架402可包含数个直立脚404以及两组侧管406,且该两组侧管406在支架402的两个相对侧分别与直立脚404的上端部连接。支架402更包含有一连接机构410,连接机构410用于保持吊床412于游戏围栏400中。依据一实施例,连接机构410可包含二夹件414,夹件414可分别夹住侧管406。吊床412可包含一底板412A以及二侧壁412B,侧壁412B分别连接于底板412A及夹件414。藉此,底板412A可通过夹件414由游戏围栏400的侧管406悬挂。
[0079]图15与图16绘示夹件414的示意图。夹件414可为一体成型,且具有一外侧面414A以及一上表面414B,上表面414B连接于外侧面414A。外侧面414A设有两个水平相间隔的凹槽422,上表面414B设有另一凹槽424,且凹槽424设于两个凹槽422之间。
[0080]当婴儿床100安装于游戏围栏400时,壳体106的向下表面106B与壳体108的向下表面108B分别抵接于两个夹件414的上表面414B,使得各凸部174以互补的方式分别崁入其对应的凹槽424。此外,各闩锁件170、172的钩部170A、172A分别与其对应夹件414的凹槽422卡合,以阻止婴儿床100向上脱离。藉此,婴儿床100可与游戏围栏400相固接。通过凸部174与凹槽424的互补崁接配置,可防止照护者误装婴儿床100。若凸部174置放于夹件414的凹槽424以外的其它位置(例如在侧管406上),会导致婴儿床100无法稳定地支撑。因此,上述的结构可提供安全的设计,能提醒照护者错误安装的发生。
[0081]因闩锁件170、172与凸部174的结构,仅有夹止件414连接于游戏围栏400的侧管406时,才能将婴儿床100安装于游戏围栏400上。若未预先装设夹件414,凸部174不能稳定地抵接于侧管406上,使婴儿床100无法稳固地安装于游戏床400。因此,可以避免婴儿床100以错误的方式安装于游戏围栏400。
[0082]值得一提,除吊床412的夹件414以外,游戏围栏400的侧管406上可设置有任何具有类似夹件414的结构特征(例如凹槽422、424)的连接结构,以便提供壳体106、108直
接安装。
[0083]图17与图18绘示闩锁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以将婴儿床100’固接于游戏围栏400的示意图。如同先前所述,婴儿床100’可包含有两个壳体106’、108’,且壳体106’、108’沿长轴X分别邻近于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与第二端部104B设置。床架104的第一端部104A可活动地锚接壳体106’,床架104的第二端部104B则与耦合件130相固接并可相对于长轴X进行横向的摆动。
[0084]壳体106’具有一外侧表面106A’及一向下表面106B’。壳体106’的外侧表面106A’垂直地延伸且面向于婴儿床100’的外侧。壳体106’的向下表面106B’从外侧表面106A’朝外伸出。闩锁件170可枢接于向下表面106B’,且包含有两个水平相间隔的钩部170A。壳体106’中可设有一弹簧(图未显示),以促使闩锁件170位移至锁定状态。壳体106’的外侧表面106A’也可包含一凸部174’,凸部174’设于该两个钩部170A之间且位于向下表面106B’的下方。
[0085]如图18所不,壳体108’具有一外侧表面108A’及一向下表面108B’。壳体108’的外侧表面108A’垂直地延伸且面向婴儿床100’的外侧,壳体108’的向下表面108B’从外侧表面108A,朝外伸出。壳体108,更可包含一凸部184,凸部184从外侧表面108,向外突出且从向下表面108B’向下延伸,从而形成一 T字形状。闩锁件172’在向下表面108’的下方枢接于凸部184,并与壳体108’内的弹簧(图未显示)相连接。闩锁件172’受到弹簧的施力,可由凸部184的垂直表面向外弹出而超出向下表面108B’的外缘。
[0086]图19绘示婴儿床100’安装于图17与图18的游戏围栏400的立体图,图20则绘示一设置于游戏围栏400的侧管406上的夹件414’的示意图。如同上述,两个夹件414’可分别夹住两个侧管406,以在游戏围栏400中悬挂吊床412。各夹件414’可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外侧表面414A’以及一内侧表面414B’。外侧表面414A’可设有两个水平相间隔的凹槽422’,内侧表面414B’则具有一 T字形的凹部424’。凹部424’设于该两个凹槽422’之间,且凹部424’的内侧面还形成有一凹陷426’。
[0087]要安装婴儿床100’时,照护者可置放婴儿床100’于夹件414’上,使壳体108’的向下表面108B’可抵接于夹件414’上,凸部184以互补的方式崁入凹部424’,且闩锁件172’通过内部弹簧的弹力卡合于凹部424’内的凹陷426’,从而将壳体108’与第一夹件414’相锚接。此外,壳体106’的凸部174’、闩锁件170可分别与第二夹件414’的凹槽424’、422’相卡合,以锁定壳体106’。藉此,婴儿床100’可稳固地安装于游戏围栏400上。
[0088]要拆除婴儿床100’时,首先将闩锁件170释锁,以允许壳体106’从第二夹件414’移离。接着,将婴儿床100’绕壳体108’所连接的第一夹件414’旋转,直到壳体106’的凸部174’脱离凹槽424’后,即可从游戏围栏400完全移离婴儿床100’。
[0089]图22为绘示婴儿床100’与游戏围栏400完成安装后,壳体108’被夹件414’支撑的剖面图。此时,部分向下表面108B’可抵触夹件414’的支撑表面428’(支撑表面428’例如设置于T字形的凹部424’中)。支撑表面428’可设置于侧管406的内侧(侧管406的内侧面向游戏围栏400的内部),使得支撑表面428’与向下表面108B’的抵触区域往侧管406的内侧偏移并位于游戏围栏400的内侧,其中,游戏围栏400的内侧可由座布430’界定,座布430’可在两个直立脚404之间延伸,且座布430’的上侧缘可与侧管406连接。因此,若未预先将夹件414’安装于侧管406上,壳体108’的向下表面108B’无法受支撑,使得婴儿床100’无法与游戏围栏400安装。此外,两个壳体106’、108’间的最大距离D (如图18、22所示)亦可大于游戏围栏400中在两个相对侧管406间的距离,因此,若未预安装夹件414’,壳体108’会在游戏围栏400内掉落,使照护者无法置放婴儿床100’于游戏围栏400上。值得一提,前述的连接关系亦可在游戏围栏400的另一侧设置于壳体106’与其对应的夹件414’。若未预先在游戏围栏400上安装夹件414’,藉由上述的结构设计,便可防止婴儿床100’的错误安装,使婴儿床100’的使用更安全。
[0090]除吊床的夹件以外,游戏围栏400的侧管406上亦可设有任何具有类似夹件414’的结构特征的连接结构,以便提供壳体106’、108’直接安装。
[0091]本发明所提供的婴儿床,可提供多种运动模式来抚慰婴儿。婴儿床还可设有闩锁件,使得婴儿床可方便地安装于游戏围栏。因此,婴儿床可单独使用或者结合游戏围栏使用。
[0092]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的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组件的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架,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沿着该婴儿床的长轴彼此相间隔,该第二壳体组接有一耦合件; 一床架,界定有一适合容置婴儿的内部空间,该床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一壳体锚接,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以及一马达驱动单元,可驱动该第二端部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作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马达驱动单元设于该第二壳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靠近该床架的足部区域,该第二壳体则靠近该床架的头部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包含一电源,该电源供应电力给该马达驱动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马达驱动单元设于该第二壳体中,该电源通过一导电线与该马达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且该导电线沿该支撑架绕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床架的第一端部以一转轴与该第一壳体相枢接,该转轴大约垂直地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床架的第一端部通过一球型关节与该第一壳体相锚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床架的该第一端部通过一织带与该第一壳体相锚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促使该耦合件沿一水平面位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驱使该耦合件作三维空间运动,其包含水平与垂直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第二壳体包含一导轨,该耦合件组接有一轮子,而该轮子滚动地接触该导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包含: 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 一蜗杆,连接于该输出轴; 一蜗形齿轮,与该蜗杆相啮合 一第一正齿轮,连接该蜗形齿轮; 一第二正齿轮,与该第一正齿轮哨合且且大于该第一正齿轮; 一连杆,该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该第二正齿轮、该耦合件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包含: 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 一曲柄,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以及 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三端部及一第四端部; 一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五端部及一第六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输出轴相连接,该第二、第三端部相枢接,该第四、第五端部通过一转轴相枢接,该第六端部则与该第一壳体相枢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耦合件为一长形杆,该长形杆具有一第七端部及一第八端部,该第七端部与该转轴相枢接,该第八端部则与该床架的该第二端部相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含有一弯曲的脚部,该脚部可摆动于地面,而该第一、第二壳体中之一包含一可展开并收合的稳定脚。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各分别设有一闩锁件,该闩锁件可与一连接机构相卡合,其中,该连接机构用以将吊床组合于游戏围栏。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各分别设有一闩锁件,该闩锁件可与一连接机构相卡合,其中,该连接机构可装设于游戏围栏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其中之一设有一第一闩锁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设有一第二闩锁件,该第一闩锁件从一向下表面突出,该第二闩锁件则从一垂直表面突出。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当该婴儿床安装于一游戏围栏时,且该游戏围栏设有一连接机构,该向下表面可在该游戏围栏的内侧与该连接机构的支撑表面相抵触。
20.一种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架,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一、第二壳体沿着该婴儿床的长轴相间隔; 一床架,界定有一内部空间,适以沿该长轴容置婴儿,其中,该床架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一壳体相枢接,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以及 一马达驱动单元,设于该第二壳体中,且可驱动该第二端部相对于该第二壳体作移动,以促使该床架相对于该长轴作横向的移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靠近该床架的足部区域,该第二壳体靠近该床架的头部区域。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包含一电源,该电源可提供电力给该马达驱动单元。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电源通过一导电线与该马达驱动单元电性连接,该导电线沿该支撑架的脚部绕行。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驱使该耦合件沿一水平面移动。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可驱使该耦合件作三维空间运动,其包含水平与垂直运动。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第二壳体包含一导轨,该耦合件组接有一轮子,该轮子滚动地接触该导轨。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驱动单元包含: 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一蜗杆,与该输出轴相连接; 一蜗形齿轮,与该蜗杆相啮合; 一第一正齿轮,与该蜗形齿轮相连接; 一第二正齿轮,与该第一正齿轮相哨合且大于该第一正齿轮; 一连杆,该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该第二正齿轮、该耦合件相连接。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通过一耦合件与该第二壳体相组接,该驱动单元包含: 一马达,设有一输出轴; 一曲柄,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以及 一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三端部以及一第四端部; 一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五端部以及一第六端部; 其中,该第一端部与该输出轴相连接,该第二、第三端部相枢接,该第四、第五端部通过一转轴相枢接,该第六端部与该第二壳体相枢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耦合件为一长形杆,该长形杆具有一第七端部及一第八端部, 该第七端部与该转轴相枢接,该第八端部与该床架的该第二端部相连接。
3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含有一弯曲的脚部,该脚部可摆动于地面,该第一、第二壳体中之一包含一可展开并收合的稳定脚。
3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各分别包含一闩锁件,该闩锁件可与一连接机构卡合,其中,该连接机构用以将吊床组合于游戏围栏。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其中之一设有一第一闩锁件,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设有一第二闩锁件,该第一闩锁件从一向下表面突出,该第二闩锁件从一垂直表面突出。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当该婴儿床安装于一游戏围栏时,且该游戏围栏设有一连接机构,该向下表面可在该游戏围栏的内侧与该连接机构的支撑表面相抵触。
【文档编号】A47D9/02GK103653976SQ20131043037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罗伯特·奥, 乔纳森·蒙士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