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组合凳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27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组合凳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组合凳子,包含凳子面板;所述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铰链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包含卡杆;所述卡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杆;所述卡杆的直径小于圆杆的直径;所述每个支腿组件的内侧均设置有约束杆;所述约束杆,包含约束杆本体;所述约束杆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约束杆本体的一端铰链在凳子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杆套设在滑槽中;当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下端部,且每个支腿组件朝外倾斜;当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卡槽内,且两支腿组件可实现交叉;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折叠且方便携带。
【专利说明】便携式组合凳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凳子的改进,特指一种结构简单、可折叠且方便携带的便携式组合凳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见的凳子,通常包含有凳子面板;所述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地设置有支腿,由于凳子面板与支腿不能折叠并且占据的空间较大,携带起来也不方便。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折叠且方便携带的便携式组合凳子。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折叠且方便携带的便携式组合凳子。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组合凳子,包含凳子面板;所述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铰链有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包含一对侧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板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包含卡杆;所述卡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杆;所述卡杆的直径小于圆杆的直径;所述每个支腿组件的内侧均设置有约束杆;所述约束杆,包含约束杆本体;所述约束杆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约束杆本体的一端铰链在凳子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杆套设在滑槽中;当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下端部,且每个支腿组件朝外倾斜;当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卡槽内,且两支腿组件可实现交叉。
[000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卡杆穿过滑槽,两圆杆分别卡在约束杆本体的两侧,以使约束杆本体只能在卡杆的长度方向活动,超出卡杆的长度方向时,被圆杆挡住。
[0006]优选的,所述约束杆本体的一端套设在设置在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铰链座中,并用转轴连接,以使约束杆可绕转轴旋转。
[0007]优选的,所述每个支腿组件的一端分别铰链在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安装块上。
[000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的支腿组件可旋转,并当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下端部,且每个支腿组件朝外倾斜,可以防止在使用时,支腿组件被压回收纳状态;当本方案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卡槽内,可实现对第二连杆的锁定,且两支腿组件可实现交叉,从而有利于降低收纳体积,方便携带和存放;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折叠且方便携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用的第二连杆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用的约束杆的立体图;
其中:1、凳子面板;2、支腿组件;3、约束杆;4、第二连杆;5、铰链座;6、安装块;7、转轴;21、侧板;22、第一连杆;31、约束杆本体;32、滑槽;33、卡槽;41、圆杆;42、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0]附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包含凳子面板I ;所述凳子面板I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腿组件2 ;每个支腿组件2的一端分别铰链在凳子面板I的下表面;所述支腿组件2,包含一对侧板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4 ;所述第一连杆22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21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杆4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板21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4,包含卡杆42 ;所述卡杆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杆41 ;所述卡杆42的直径小于圆杆41的直径;所述每个支腿组件2的内侧均设置有约束杆3 ;所述约束杆3,包含约束杆本体31 ;所述约束杆本体31上设置有滑槽32 ;所述滑槽32的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卡槽33 ;所述约束杆本体31的一端铰链在凳子面板I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杆4套设在滑槽32中;其中第二连杆的卡杆42穿过滑槽32,两圆杆41分别卡在约束杆本体31的两侧,以使约束杆本体31只能在卡杆42的长度方向活动,超出卡杆42的长度方向时,被圆杆41挡住。本实施例中,所述约束杆本体31的一端套设在设置在凳子面板I的下表面的铰链座5中,并用转轴7连接,以使约束杆31可绕转轴7旋转。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支腿组件2的一端分别铰链在凳子面板I的下表面的安装块6上,以使凳子面板I的厚度可以尽量薄,以降低重量,同时也使本方案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使用需要。当本方案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二连杆4位于约束杆3的滑槽32的下端部,且每个支腿组件2朝外倾斜(见附图1);当本方案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杆4位于约束杆3的滑槽32的卡槽32内,且两支腿组件2实现交叉(见附图2)。
[0011]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的支腿组件2可旋转,并当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二连杆4位于约束杆3的滑槽32的下端部,且每个支腿组件2朝外倾斜,可以防止在使用时,支腿组件2被压回收纳状态;当本方案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杆4位于约束杆3的滑槽32的卡槽33内,可实现对第二连杆4的锁定,且两支腿组件2可实现交叉,从而有利于降低收纳体积,方便携带和存放。
[001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便携式组合凳子,包含凳子面板;所述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两侧分别铰链有支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组件,包含一对侧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所述一对侧板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杆设置在所述一对侧板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包含卡杆;所述卡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杆;所述卡杆的直径小于圆杆的直径;所述每个支腿组件的内侧均设置有约束杆;所述约束杆,包含约束杆本体;所述约束杆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约束杆本体的一端铰链在凳子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杆套设在滑槽中;当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下端部,且每个支腿组件朝外倾斜;当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杆位于约束杆的滑槽的卡槽内,且两支腿组件可实现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卡杆穿过滑槽,两圆杆分别卡在约束杆本体的两侧,以使约束杆本体只能在卡杆的长度方向活动,超出卡杆的长度方向时,被圆杆挡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杆本体的一端套设在设置在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铰链座中,并用转轴连接,以使约束杆可绕转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支腿组件的一端分别铰链在凳子面板的下表面的安装块上。
【文档编号】A47C4/04GK103689937SQ20131067032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李振兴, 王佳, 顾丽亚, 陈平蟒, 严芳, 卞祥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