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线仪表封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37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线仪表封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封印,具体地说是带线仪表封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仪表为了能防止他人擅自打开,在仪表盖处设置了封印装置,但现有技术中的封印装置一般采用的是锡等易熔金属封印,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带线仪表封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线仪表封印,不需借助其他工具,节约材料。封印安全性能好,只能剪断绳才能解除封印。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带线仪表封印,包括锁扣、锁芯,所述锁芯整体置于锁扣内,锁芯下端缠绕有绳,锁扣下端相对应绳位置开设用于出绳的下单通孔,所述锁扣上还开设有上贯穿通孔,锁扣内部的锁芯上对应上贯穿通孔位置开设有锁芯穿孔,所述锁扣和锁芯相互之间只能单向转动。所述锁扣和锁芯均为筒状结构,所述锁扣内壁开设倒齿状的单向齿,锁芯外壁也开设单向齿,两单向齿结合形成锁扣和锁芯的单向转动。所述锁扣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锁扣手柄。所述锁芯上端设置有便于旋转的锁芯手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封印时将锁芯和锁扣的孔对齐,绳的另一端穿过相对应的孔,单向旋转锁芯,即可封印。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简单。不需借助其他工具,节约材料。封印安全性能好,只能剪断绳才能解除封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线仪表封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线仪表封印的锁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线仪表封印的锁芯结构示意图。图中:1、锁扣;2、锁扣手柄;3、上贯穿通孔;4、下单通孔;5、锁芯;6、锁芯手柄;7、
锁芯穿孔;8、绳。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根据图1、图2、图3所示,带线仪表封印,包括锁扣1、锁芯5,所述锁芯整体置于锁扣内,锁芯下端缠绕有绳8,锁扣下端相对应绳位置开设用于出绳的下单通孔4,所述锁扣上还开设有上贯穿通孔3,锁扣内部的锁芯上对应上贯穿通孔位置开设有锁芯穿孔7,所述锁扣和锁芯相互之间只能单向转动。锁扣和锁芯均为筒状结构,所述锁扣内壁开设倒齿状的单向齿,锁芯外壁也开设单向齿,两单向齿结合形成锁扣和锁芯的单向转动。锁扣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锁扣手柄2。锁芯上端设置有便于旋转的锁芯手柄6。[0017]封印时将锁芯和锁扣的孔对齐,绳的另一端穿过相对应的孔,单向旋转锁芯,即可封印。封印安全性能好,只能剪断绳才能解除封印。[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带线仪表封印,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扣、锁芯,所述锁芯整体置于锁扣内,锁芯下端缠绕有绳,锁扣下端相对应绳位置开设用于出绳的下单通孔,所述锁扣上还开设有上贯穿通孔,锁扣内部的锁芯上对应上贯穿通孔位置开设有锁芯穿孔,所述锁扣和锁芯相互之间只能单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仪表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和锁芯均为筒状结构,所述锁扣内壁开设倒齿状的单向齿,锁芯外壁也开设单向齿,两单向齿结合形成锁扣和锁芯的单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仪表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锁扣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仪表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上端设置有便于旋转的锁芯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线仪表封印,包括锁扣、锁芯,所述锁芯整体置于锁扣内,锁芯下端缠绕有绳,锁扣下端相对应绳位置开设用于出绳的下单通孔,所述锁扣上还开设有上贯穿通孔,锁扣内部的锁芯上对应上贯穿通孔位置开设有锁芯穿孔,所述锁扣和锁芯相互之间只能单向转动。锁扣和锁芯均为筒状结构,所述锁扣内壁开设倒齿状的单向齿,锁芯外壁也开设单向齿,两单向齿结合形成锁扣和锁芯的单向转动。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简单。不需借助其他工具,节约材料。封印安全性能好,只能剪断绳才能解除封印。
文档编号E05B39/00GK203034943SQ20132003145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虞振勇 申请人:永嘉华邦封条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