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98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次性锁具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锁具,特别适用于医院急救车上药品的固定。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医院的每个科室均配备急救车,护理人员每天必须交接急救药品,在急救车使用不频繁的状态下,护理人员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交接工作,且药品没有管制,极易丢失,为了简化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及药品丢失,一般使用一次性扎带将急救药品固定在急救车上,使用时剪断扎带,这样可避免每天交接急救车内急救药品的程序,但是必须用剪刀才能剪断扎带,延误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锁具。[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一次性锁具,包括锁卡、锁头;锁卡包括锁柄、位于锁柄两侧的带有卡头的弹性杆条,锁柄和杆条构成U形;锁头内设置有与卡头的大小、形状相对应的卡槽;卡头完全插在卡槽内时,锁卡与锁头固定在一起,锁具锁紧;通过向锁卡及锁头施加反向力,使卡头在卡槽内受到压力损坏或断裂而解锁。[0006]所述卡槽位于锁头的两侧,卡槽内设置有卡点;锁头内设置有凹槽,凹槽位[0007]于两个卡槽之间,两个卡头可同时通过凹槽进入卡槽内。[0008]所述卡头和卡槽呈椭圆形。[0009]由塑料制成。[0010]使用时,捏紧弹性杆条,使两个杆条之间的距离变小,将两个卡头对住凹槽,两个卡头同时通过凹槽进入卡槽内,卡槽内的卡点可保证卡头一直插入在卡槽中,此时锁卡与锁头固定在一起,锁具锁紧;通过向锁卡及锁头施加反向力,使卡头在卡槽内受到压力损坏或断裂而解锁。[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0012]1、本实用新型不需设定钥匙,毁形简单,用于医院急救车上药品的固定,既方便快捷又简单实用。[0013]2、本实用新型由塑料制成,使用方便,批量生产成本低廉,有较好的市场前景。[0014]3、、本实用新型具有暂时锁定物品的功能,可广泛用于一些需要此类功能的场所。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头的结构示意图。[0018]其中,I一锁柄,2—杆条,3—卡头,4一锁头,5—卡槽,6—凹槽,7—卡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0]本实用新型包括锁卡、锁头;锁卡包括锁柄1、位于锁柄I两侧的带有卡头3的弹性杆条2,锁柄I和杆条2构成扁平U形;锁头4内设置有与卡头3的大小、形状相对应的卡槽5 ;卡头完全插在卡槽内时,锁卡与锁头固定在一起,锁具锁紧;通过向锁卡及锁头施加反向力,使卡头在卡槽内受到压力损坏或断裂而解锁;卡槽位于锁头的两侧,卡槽内设置有卡点7 ;锁头内设置有凹槽6,凹槽6位于两个卡槽5之间,两个卡头可同时通过凹槽进入卡槽内;卡头和卡槽呈椭圆形;由塑料制成。[0021]使用时,捏紧弹性杆条,使两个杆条之间的距离变小,将两个卡头对住凹槽,两个卡头同时通过凹槽进入卡槽内,卡槽内的卡点可保证卡头一直插入在卡槽中,此时锁卡与锁头固定在一起,锁具锁紧;两手分别拉住锁卡及锁头,向锁卡及锁头施加反向力,使卡头在卡槽内受到压力损坏或断裂而解锁。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卡、锁头;锁卡包括锁柄、位于锁柄两侧的带有卡头的弹性杆条,锁柄和杆条构成U形;锁头内设置有与卡头的大小、形状相对应的卡槽;卡头完全插在卡槽内时,锁卡与锁头固定在一起,锁具锁紧;通过向锁卡及锁头施加反向力,使卡头在卡槽内受到压力损坏或断裂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位于锁头的两侧,卡槽内设置有卡点;锁头内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两个卡槽之间,两个卡头可同时通过凹槽进入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和卡槽呈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锁具,其特征在于:由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锁具,包括锁卡、锁头;锁卡包括锁柄、位于锁柄两侧的带有卡头的弹性杆条,锁柄和杆条构成U形;锁头内设置有与卡头的大小、形状相对应的卡槽;卡头完全插在卡槽内时,锁卡与锁头固定在一起,锁具锁紧;通过向锁卡及锁头施加反向力,使卡头在卡槽内受到压力损坏或断裂而解锁;卡槽位于锁头的两侧,卡槽内设置有卡点;锁头内设置有凹槽,凹槽位于两个卡槽之间,两个卡头可同时通过凹槽进入卡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锁解锁容易,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物品的固定,特别适用于医院急救车上药品的固定。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3050251SQ20132004832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刘艳, 孙璇, 吴建红, 毛善平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