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0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儿床。
背景技术
多数家庭都为婴儿准备婴儿床,婴儿床为婴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现有的婴儿床,多为实木材质,包括床板、两个护栏和两个围栏,两围栏相对设置,两护栏也相对设置,将两护栏分别固定在两围栏上,并将床板置于其内,组成婴儿床。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儿童床可以称得上是家具中的大件,而儿童又是不断成长的,所以现有的儿童床长度都是固定的,并且仅能够满足儿童一段时间的需求,很少有儿童床能够满足儿童成长各个时期对婴儿床的需要,这样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何能延长婴儿床的使用时间,使婴儿床的长度能够调节,已成为婴儿床今后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婴儿床的长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婴儿床。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婴儿床,包括第一底座和铺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柔性层,所述婴儿床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边相匹配的若干个可重叠组合的第二底座,每个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柔性层,当所述第一底座和一个所述第二底座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柔性层的顶面和与所述第一底座置于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所述第二柔性层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具体地,所述第二底座呈长条状,且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沿所述第二底座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柔性层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所述第二柔性层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为8个,所述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边各设置4个所述第二底座。进一步地,两个相接触的所述第二底座中下方的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沿所述第二底座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重叠组合的两个所述第二底座中上方的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匹配的限位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婴儿床还包括围栏和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围栏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匹配的连接挂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可从所述第二底座所在的相对两侧边的任意一个相邻侧边拉开的抽屉。具体地,所述婴儿床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第一柔性层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具体地,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均为海绵层。[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床,通过将第二底座的纵向或者横向的摆放在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边,能够缩短或增加该婴儿床的长度,满足儿童成长各个时期对婴儿床的需要,延长了婴儿床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浪费,节省了家庭开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婴儿床的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座、2-第一柔性层、3-第二底座、4-第二柔性层、5-第一凹槽、6-围栏、7-连接凸起、8-连接挂钩、9-抽屉、10-支撑架、11-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床,如图1所示,该婴儿床包括第一底座I和铺设于第一底座I上的第一柔性层2以及与第一底座I的相对两侧边相匹配的若干个可重叠组合的第二底座3,每个第二底座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柔性层4,当第一底座I和一个第二底座3位于同一平面时,第一柔性层2的顶面和与第一底座I置于同一平面的第二底座3上的第二柔性层4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底座3呈长条状,且第二底座3的顶部沿第二底座3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柔性层4容置于第一凹槽5中且第二柔性层4的顶面不低于第二底座3的顶面。进一步地,第二底座3为8个,第一底座I的相对两侧边各设置4个第二底座3。进一步地,两个相接触的第二底座3中下方的第二底座3的顶面沿第二底座3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11,重叠组合的两个第二底座3中上方的第二底座3的底面设有与限位凸起11相匹配的限位凹槽。进一步地,该婴儿床还包括围栏6和连接凸起7,连接凸起7设置在第二底座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围栏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凸起7相匹配的连接挂钩8,其中,连接凸起7除了能够挂连接挂钩8,还能够挂其他物品,比如婴儿的用品及衣物。进一步地,第一底座I的底部设有可从第二底座3所在的相对两侧边的任意一个相邻侧边拉开的抽屉9。具体地,该婴儿床还包括支撑架10,第一柔性层2固定在支撑架10内,支撑架10设置在第一底座I上,支撑架10用于收纳并支撑第一柔性层2,防止第一柔性层2四周塌陷。[0028]具体地,第一柔性层2和第二柔性层4均为海绵层。进一步地,该婴儿床的第一柔性层2的高为25cm,第一底座I的高度为25cm,第一柔性层2的高度为25cm,第一柔性层2的长为50cm,第一柔性层2宽不超过80cm,且第一柔性层2与第二柔性层4的长相等,第二柔性层4的宽为25cm,第二柔性层4的高为25cm,围栏6的高为35cm,第一底座I高为25cm。进一步地,该婴儿床除了具有床的功能外还具有第二种功能:将抽屉9与第一底座I组合,并将第二底座3围着第一底座I的四周摆放,能够作为桌椅使用,满足家庭的多种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床,将第二底座3的纵向或者横向的摆放在第一底座I的相对两侧边,能够缩短或增加该婴儿床的长度,满足儿童成长各个时期对婴儿床的需要,延长了婴儿床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浪费,节省了家庭开支。而且,将第二底座3围着第一底座I的四周摆放,能够作为桌椅使用,满足家庭的多种需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床,包括第一底座和铺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柔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边相匹配的若干个可重叠组合的第二底座,每个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柔性层,当所述第一底座和一个所述第二底座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柔性层的顶面和与所述第一底座置于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所述第二柔性层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呈长条状,且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沿所述第二底座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柔性层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所述第二柔性层的顶面不低于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为8个,所述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边各设置4个所述第二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两个相接触的所述第二底座中下方的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沿所述第二底座的长度方向布置至少一个限位凸起,重叠组合的两个所述第二底座中上方的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匹配的限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还包括围栏和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围栏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匹配的连接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设有可从所述第二底座所在的相对两侧边的任意一个相邻侧边拉开的抽屉。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床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第一柔性层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均为海绵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属于家具领域。所述婴儿床,包括第一底座和铺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柔性层,所述婴儿床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边相匹配的若干个可重叠组合的第二底座,每个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柔性层,当所述第一底座和一个所述第二底座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柔性层的顶面和与所述第一底座置于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所述第二柔性层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床,通过将第二底座的纵向或者横向的摆放在第一底座的相对两侧边,能够缩短或增加该婴儿床的长度,满足儿童成长各个时期对婴儿床的需要,延长了婴儿床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浪费,节省了家庭开支。
文档编号A47D7/01GK203153166SQ2013201360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王瑜, 晏定 申请人:江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