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2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靠背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背凳,尤其涉及一种留有凹口的靠背凳,属于靠背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技术的靠背凳是没有凹口的,一些脊柱病患者由于气血不通导致脊柱强直,需要进行适度的脊柱伸屈活动,设计一种既可当凳子坐又可当保健器械使用的靠背凳,有利于帮助脊柱病患者的锻炼,在本实用新型未作出之前,无留有凹口的靠背凳的使用,检索专利文献,无该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留有凹口的靠背凳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留有凹口的靠背凳,该靠背凳通过留有凹口,既可当普通凳子使用,又能帮助那些脊柱病患者进行脊柱部位的伸屈活动,保持脊柱部位的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治病强体的保健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上凹口一、靠背板、支脚、凳面、下凹口一、下凹口二、上凹口二组成,其特征在于凳面四只角的下端留有四只支脚,凳面左边留有下凹口一与下凹口二,凳面右边连接靠背板,靠背板上方留有上凹口一与上凹口二,使用时,使用者先将膝盖跪在凳面上,两只脚背分别放在下凹口一与下凹口二上,再挺直身子抬起头,将两只手臂分别靠在上凹口一与上凹口二上,然后将身子作前后左右的适度活动,直至脊柱部位感到放松、舒适为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较大。

·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1中1.上凹口一,2.靠背板,3.支脚,4.凳面,5.下凹口一,6.下凹口二,7.上凹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上凹口一 1、靠背板2、支脚3、凳面4、下凹口一 5、下凹口二 6、上凹口二 7组成,其特征在于凳面4四只角的下端留有四只支脚3,凳面4左边留有下凹口一 5与下凹口二 6,凳面4右边连接靠背板2,靠背板2上方留有上凹口一 I与上凹口二 7,使用时,使用者先将膝盖跪在凳面4上,两只脚背分别放在下凹口一 5与下凹口二 6上,再挺直身子抬起头,将两只手臂分别靠在上凹口一 I与上凹口二 7上,然后将身子作前后左右的适度活动,直至脊柱部位感到放松、舒适为止。
权利要求1.一种靠背凳,由上凹口一(I)、靠背板(2)、支脚(3)、凳面(4)、下凹口一(5)、下凹口二(6)、上凹口二(7)组成,其特征在于凳面(4)四只角的下端留有四只支脚(3),凳面(4)左边留有下凹口一(5)与下凹口二(6),凳面(4)右边连接靠背板(2),靠背板(2)上方留有上凹口一(I)与上凹口 二(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背凳,它由上凹口一、靠背板、支脚、凳面、下凹口一、下凹口二、上凹口二组成,其特征在于凳面四只角的下端留有四只支脚,凳面左边留有下凹口一与下凹口二,凳面右边连接靠背板,靠背板上方留有上凹口一与上凹口二,使用时,使用者先将膝盖跪在凳面上,两只脚背分别放在下凹口一与下凹口二上,再挺直身子抬起头,将两只手臂分别靠在上凹口一与上凹口二上,然后将身子作前后左右的适度活动,直至脊柱部位感到放松、舒适为止,其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较大。
文档编号A47C7/40GK203121643SQ20132016488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6日
发明者吴艺豪 申请人:吴艺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