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61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包括:锁闩棘爪,连接至肘靠壳体并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操作,其通过具有相关压缩刚度的第一压缩弹簧偏置到锁定位置;限动机构,可枢转地连接至肘靠壳体并可在干扰位置和非干扰位置之间操作,限动机构在干扰位置将锁闩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而在非干扰位置处与锁闩棘爪脱离啮合;以及第二压缩弹簧,用于将限动机构偏置到非干扰位置,其具有的相关压缩刚度小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并且被配置为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在与第一压缩弹簧相比更小的惯性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使得限动机构在锁闩棘爪可移动到解锁位置之前枢转到干扰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碰撞事件期间将控制台肘靠盖保持锁定。
【专利说明】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总的来说涉及与控制台肘靠锁闩一起使用的锁死机构,更具体地,涉及被配置用来在碰撞事件期间将控制台肘靠锁闩保持在锁定位置的惯性锁死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设置在车辆内部的控制台盖或罩通常通过车辆用户对锁闩机构的致动而打开和关闭。然而,控制台盖在碰撞事件期间会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解锁,使得控制台盖打开从而给乘客制造潜在危险环境,其中,控制台中存放的物品在碰撞事件期间会在车辆内部碰撞。本实用新型用于在碰撞事件期间将控制台盖保持在锁定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碰撞事件期间将控制台肘靠盖保持在锁定为止的锁闩组件。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包括:锁闩棘爪,连接至肘靠壳体并且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操作,锁闩棘爪通过具有相关压缩刚度的第一压缩弹簧偏置到锁定位置;限动机构,可枢转地连接至肘靠壳体并且可在干扰位置和非干扰位置之间操作,在干扰位置处,限动机构将锁R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而在非干扰位置处,限动机构与锁闩棘爪脱离啮合;以及第二压缩弹簧,用于将限动机构偏置到非干扰位置,第二压缩弹簧具有的相关压缩刚度小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并且第二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后端碰撞事件(追尾事件)期间在与第一压缩弹簧相比更小的惯性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使得限动机构在锁闩棘爪可移动到解锁位置之前枢转到干扰位置。
[0005]优选地,锁闩棘爪还包括:锁闩,设置在锁闩棘爪的车前向端上,锁闩在锁闩棘爪处在锁定位置时被定位为与锁扣槽啮合,并且在锁闩棘爪处在解锁位置时被定位为与锁扣槽脱离啮合。
[0006]优选地,该锁闩组件还包括:致动器,连接至第二压缩弹簧并用于在正常情况下与限动机构啮合,致动器还用于在碰撞事件期间与限动机构脱离啮合。
[0007]优选地,该锁闩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肘靠壳体上的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第一挡件用于与处于非干扰位置的限动机构啮合,并且第二挡件用于与处于干扰位置的限动机构啮
口 ο
[0008]优选地,限动机构被设置为与锁闩棘爪相邻并位于锁闩棘爪的上方,使得限动机构向下旋转至干扰位置来与锁闩棘爪啮合。
[0009]优选地,锁闩棘爪还包括:凹槽,用于在限动机构处在干扰位置时容纳限动机构的车前向端。
[0010]优选地,该锁闩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牵弓I索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锁闩棘爪和致动机构,致动机构用于将锁闩棘爪缩回到解锁位置。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包括: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弹簧偏置致动器;以及限动机构,与弹簧偏置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并且用于在弹簧偏置致动器由于后端碰撞事件期间作用于弹簧偏置致动器的惯性载荷而被压缩时与锁闩棘爪啮合并将锁闩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
[0012]优选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还包括:锁闩,设置在锁闩棘爪的车前向端,锁闩在锁闩棘爪处在锁定位置时被定位为与车辆肘靠的锁扣槽啮合,并且在锁闩棘爪处在解锁位置时被定位为与锁扣槽脱离啮合。
[0013]优选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包括具有相关压缩刚度的压缩弹簧,并且弹簧偏置致动器包括的压缩弹簧所具有的相关压缩刚度小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包括的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
[0014]优选地,弹簧偏置致动器的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在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的压缩弹簧相比更小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压缩,以使限动机构在锁闩棘爪可移动到解锁位置之前与锁闩棘爪啮合。
[0015]优选地,弹簧偏置致动器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弹簧偏置致动器在延伸位置处与限动机构啮合而在缩回位置处与限动机构脱离啮合。
[0016]优选地,限动机构可枢转地连接至肘靠壳体并且还用于在干扰位置和非干扰位置之间枢转,在干扰位置处,限动机构将弹簧偏置锁R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而在非干扰位置处,限动机构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脱离啮合。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一种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包括: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操作;惯性锁死机构,设置在锁闩棘爪上方,包括受重力作用地预先设置在干扰位置的摇臂机构,以使摇臂机构在处于干扰位置时与锁闩棘爪啮合并将锁闩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致动器,连接至压缩弹簧并用于将摇臂机构偏置到非干扰位置,其中,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碰撞事件期间在惯性载荷作用下压缩以使摇臂机构受重力作用地枢转至干扰位置。
[0018]优选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还包括:锁闩,设置在锁闩棘爪的车前向端,锁闩在锁闩棘爪处在锁定位置时被定位为与肘靠的锁扣槽啮合,而在锁闩棘爪处在解锁位置时被定位为与锁扣槽脱离啮合。
[0019]优选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包括具有相关压缩刚度的压缩弹簧,并且连接至致动器的压缩弹簧的相关压缩刚度小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所包括的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
[0020]优选地,连接至致动器的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在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的压缩弹簧相比更小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压缩,使得在碰撞事件期间,摇臂机构在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可移动到解锁位置之前受重力作用地枢转到干扰位置。
[0021]优选地,惯性锁死机构被设置为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相邻并位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的上方,以使摇臂机构向下旋转至干扰位置来与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啮合。
[0022]优选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还包括:凹槽,用于在摇臂机构处在干扰位置时容纳摇臂机构的车前向端。
[0023]优选地,该锁闩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牵弓I索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和致动机构,致动机构用于将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缩回到解锁位置。
[002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包括用于肘靠的锁定设备,其具有设置在肘靠壳体内的锁闩机构。锁闩机构包括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操作的锁闩棘爪。第一压缩弹簧可在静态时将锁闩棘爪偏置到锁定位置。通过车辆用户致动锁闩板来将锁闩棘爪移动到解锁位置,从而使锁闩棘爪可通过解锁位置开启。限动机构可枢转地连接至肘靠壳体并可在干扰位置与非干扰位置之间操作。当处在干扰位置时,限动机构与锁闩棘爪啮合并将锁闩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当处在非干扰位置时,限动机构与锁闩棘爪脱离啮合,以使锁闩棘爪在静止时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保持偏置朝向锁定位置。第二压缩弹簧连接至肘靠壳体并且用于将限动机构向非干扰位置偏置。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均具有相关压缩刚度,其中第二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小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第二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被配置成由碰撞事件期间的惯性力来克服,以使限动机构与第二压缩弹簧脱离啮合并枢转至干扰位置。
[002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包括用于肘靠的锁定设备,其包括具有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操作的锁闩棘爪的锁闩机构。限动机构邻近锁闩机构进行设置并可在干扰位置和非干扰位置之间操作。在干扰位置处,限动机构与锁闩棘爪啮合并将锁闩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而在非干扰位置,限动机构不与锁闩棘爪啮合。限动机构用于在碰撞事件期间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移动到干扰位置来与锁闩棘爪啮合。
[002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包括用于肘靠的锁定设备,其包括具有锁闩棘爪的锁闩机构,锁闩棘爪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操作。设置在锁闩机构上方的惯性锁死机构包括摇臂机构。摇臂机构可枢转地连接至肘靠壳体,并且摇臂机构受重力作用地预先设置在干扰位置。在干扰位置处,摇臂机构与锁闩棘爪啮合并将锁闩棘爪保持在锁定位置。压缩弹簧用于在静态时将摇臂机构偏置到非干扰位置。压缩弹簧被配置成由碰撞事件期间的惯性力克服,以使摇臂机构受重力作用地枢转至干扰位置来与锁闩棘爪啮合。
[0027]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碰撞事件期间将控制台肘靠盖保持锁定。
[002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标和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在附图中:
[0030]图1是锁闩机构的局部仰视图;
[0031]图2是沿图1中的线2(图1)截取的锁闩机构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0032]图3是惯性锁死机构的局部俯视图;
[003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闩机构在正常情况下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以及
[0034]图5是沿线4(图3)截取的图4的锁闩机构在碰撞事件期间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出于说明的目的,词语“上” “下” “右” “左” “后” “前” “垂直” “水平”及其派生
词语应当依据图1中所定向的实用新型。然而,应理解的是除非明确作出相反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呈现各种替代的定向。还应理解的是在附图中显示和在下列说明书中说明的具体设备和工艺仅仅为示例性实施例。因此,涉及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和其它物理特征不应视为限定,除非权利要求中作了其它明示。
[0036]参照图1,参考标号10总体表不用于设置在车辆内部中央、驾驶员侧座椅和乘客侧座椅之间的车辆控制台或肘靠的盖。肘靠盖10包括具有锁闩机构14的肘靠壳体12。在图1中,示出了肘靠盖10的下侧,其中肘靠壳体12具有设置在其中央的锁闩机构14。锁闩机构14包括设置在肘靠基板18上的通道16。锁闩机构14的通道16中设置了具有锁闩22的锁闩棘爪20,锁闩22从设置在锁闩机构14车前向位置的孔24向外延伸。如图1所示,肘靠盖10处于锁定位置,其中锁闩棘爪20的锁闩22与锁扣槽26啮合,使得在此锁死位置,锁闩棘爪20使肘靠盖10保持关闭,直到使用设置在肘靠盖10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开关致动器将锁闩棘爪20缩回。因此,锁闩机构14可在锁定位置“L” (其中锁闩棘爪20设置在车前向位置)和解锁位置“U” (其中锁闩棘爪20处于车后向位置)之间被致动,以使锁闩22与锁扣槽26脱离啮合,从而允许乘客通过抬起肘靠盖10来打开控制台。如图1所示,锁闩棘爪20在锁闩机构14的通道16内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横向移动。牵引索组件28和29可操作地连接至锁闩机构14,具体地,索端30连接至锁闩棘爪20,并且当锁闩机构14使用双致动机构时,任一牵引索组件28或29均可由乘客致动,其中,在肘靠盖10的驾驶员侧和乘客侧均设置有致动器。
[0037]压缩弹簧32设置在压缩弹簧套34上。压缩弹簧32设置在锁闩棘爪20的后壁21与通道16的后壁17之间并与两者邻接。压缩弹簧32利用车前向弹簧力或箭头B所示的压缩刚度使锁闩棘爪20偏置到锁定位置“L”。通过这种方式,压缩弹簧32使锁闩棘爪20的锁闩22与锁扣槽26保持接触,直到锁闩机构14由牵引索组件28或29致动从而克服压缩刚度B以将锁闩棘爪20移动到解锁位置“U”。
[0038]现在参照图2,锁闩棘爪20示出处于锁定位置,其中,锁闩棘爪20的锁闩22与控制台的锁扣槽26啮合从而使肘靠盖10保持关闭。如箭头A所示,锁闩棘爪20在锁定位置“L”和解锁位置“U”之间沿直线前后移动。压缩弹簧32被示出设置在杆状套形式的压缩弹簧套34上。如上所述,压缩弹簧32与锁闩棘爪20的后壁21和通道16的后壁17邻接。通过这种方式,压缩弹簧32通过利用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施加在锁闩棘爪20上的压缩刚度或弹簧力偏置锁闩棘爪20来将锁闩棘爪20偏置到车前向或锁定位置“L”。当乘客开启致动机构将锁闩棘爪20的锁闩22从锁扣槽26处缩回,从而克服压缩弹簧32的压缩刚度B以将锁闩棘爪20移动到解锁位置“U”来打开肘靠盖10时,压缩弹簧32的压缩刚度再次被克服。本实用新型被设计成:在由于后端碰撞事件引起惯性载荷作用在车辆上的事件中时,使锁闩棘爪20的闩22与锁扣槽26保持啮合。锁闩棘爪20的重心在图2中表示为“CG”。由箭头“IL”表示的惯性载荷(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引起的)沿车后向方向作用在锁闩机构14上。惯性载荷等于锁闩棘爪20的质量乘以由于后端碰撞事件作用在锁闩棘爪20上的加速度。沿车后向方向作用在锁闩棘爪20的重心上的足够大的惯性载荷可以产生足够大的力来克服由压缩弹簧32产生的弹簧力或压缩刚度B,使得锁闩棘爪20沿向后的方向移动,从而导致锁闩棘爪20的锁闩22与锁扣槽26脱离啮合,来使肘靠盖10处在打开或解锁位置“U”。在此类后端碰撞事件中,肘靠盖10会打开,并且控制台内的物体会成为车辆内部危险的抛射体,所以期望在此类后端碰撞事件中将锁闩棘爪20保持在锁定位置“L”。如图2所示,锁闩机构14还包括上容纳区36,其用来容纳如图3至图5所示以及下面进一步描述的惯性锁死机构40。
[0039]现在参照图3,惯性锁死机构40被示出设置在肘靠盖10的上容纳区36 (图2)中。惯性锁死机构40包括可枢转地连接在肘靠基板18的枢转点44处的摇臂组件或限动机构42。限动机构42可绕图3中的线PA所示的枢转轴枢转。限动机构42还包括设置在限动机构42的车后向端48 (图4)上的邻接件46。在限动机构42的车前向端49设置了第二邻接部分50(图4)。致动器52相对于限动机构42设置在车后向位置并通过致动器连接器54保持在肘靠基板18上的适当位置。致动器52可沿着箭头C所示运动的线性轴在前后位置之间移动。如图4所示,致动器52的线性运动C通常平行于箭头A所示的锁闩棘爪20的线性前后运动。压缩弹簧56设置在压缩弹簧套58上,其以压缩弹簧套杆58的形式出现并远离致动器52的车后向端53延伸。压缩弹簧56设置在压缩弹簧套58上并与致动器52的车后向部分53和肘靠基板18的壁19邻接。通过这种方式,压缩弹簧56将致动器52向车前向方向偏置,来与限动机构42的邻接部分46啮合。压缩弹簧56包括产生由箭头D所示的偏置力的压缩弹簧刚度。
[0040]现在参照图4和图5,惯性锁死机构40被示出在锁闩棘爪20上方邻近锁闩棘爪20进行设置。惯性锁死机构40在图4中示出,其中限动机构42设置在非干扰位置,其中,摇臂机构42的车前向端49与设置在肘靠基板18上的邻接板60邻接。在图4中显示为位置“NI”的非干扰位置中,锁闩棘爪20可在锁定位置“L”和解锁位置“N”之间沿着箭头A所示运动的横向路径在前后位置自由移动。因此,在非干扰位置“NI”,限动机构42对锁闩棘爪20来说基本不可见,并且不会干扰锁闩棘爪的活动。如图4进一步示出的,摇臂42可沿着箭头R1所示运动的旋转线绕枢转路径“PA”枢转。摇臂42可沿着运动R1的枢转路径在非干扰位置“NI” (图4)和干扰位置“I” (如图5所示)之间旋转。如上所述,在正常情况下,如图4所示,摇臂42处于非干扰位置“NI ”,其中摇臂42的车前向端49与设置在肘靠基板18上的邻接板或摇臂挡板60邻接。摇臂42通过作用在致动器52上的压缩弹簧56提供的车前向力D向非干扰位置偏置。通过这种方式,车前向邻接面51与限动机构42的车后向端48上的第一邻接部分46啮合。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被压缩弹簧56偏置到车前向位置的致动器52将限动机构42保持在非干扰位置。如图4进一步示出的,腔或凹槽62直接设置在锁闩棘爪20上且低于并邻近限动机构42的车前向端49。腔62包括邻接部分64,其在限动机构42处在图5所示的干扰位置时与限动机构42的第二邻接部分50啮合。
[0041]现在参照图5,箭头IL所示的由后端碰撞事件产生的惯性载荷作用在锁闩机构14上。由于惯性载荷,致动器52将第二压缩弹簧56压缩并因此在箭头C所示的车后向方向移动,以使邻接面51不再与限动机构42的邻接部分46啮合,因此,致动器52不再将限动机构42的车前向端49保持在与摇臂挡板60倚靠的位置。作用在限动机构42的重心的惯性载荷产生绕枢转轴“PA”的力矩,使得限动机构42向下旋转进入锁闩棘爪20的腔62,从而进入干扰位置“I”。设置在肘靠基板18上的第二摇臂挡板66在图5中示出,其将限动机构42的旋转停止在一个点,在该点处,限动机构42与邻接面50与腔62的邻接壁64对齐的车前向端49正好对齐,从而使邻接面50在锁闩棘爪20由于惯性载荷移而动到解锁位置“U”时与邻接壁64啮合。当限动机构42进入锁闩棘爪20的运动(箭头A所示)的车后向路径时,邻接部分50会与锁闩棘爪20的腔62的邻接壁64啮合,从而防止锁闩棘爪20移动到足够远以使锁闩22与锁扣槽26脱离啮合。通过这种方式,惯性锁死机构40将锁闩棘爪20保持在基本锁定位置“L”,使锁闩22与锁扣槽26保持啮合,从而使肘靠盖不会在惯性载荷“IL”作用在锁闩机构14时打开。虽然锁闩棘爪20在与限动机构42啮合之前会在车后向方向稍微移动,但是这个运动是有限的,以使锁闩22保持在与锁扣槽26啮合的位置。[0042]压缩弹簧32和56被设计成分别使锁闩棘爪20和致动器52向车前向方向偏置。压缩弹簧32具有与压缩弹簧32相关的压缩刚度或弹簧力B,这可以将锁闩棘爪20在向车前向方向偏置。压缩弹簧56具有与压缩弹簧56相关的压缩刚度D,这可以将致动器52在向车前向方向偏置。为了使惯性锁死机构40按预定方式工作,与压缩弹簧56相关的压缩刚度必须低于与压缩弹簧32相关的压缩刚度。通过这种方式,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惯性载荷作用在锁闩机构14上时,压缩刚度低于压缩弹簧32的压缩刚度的压缩弹簧56是惯性载荷沿车后向方向作用于致动器52时被压缩的第一弹簧。因此,当压缩弹簧56预先设置具有小于压缩弹簧32的压缩刚度的相关压缩刚度时,与将相同惯性载荷作用在压缩弹簧32上相比,压缩弹簧56将会因更小的惯性载荷而运动。如上所述,致动器52由于惯性载荷沿车后向方向的运动使得限动机构42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落入锁闩棘爪20移向解锁位置“U”的路径。
[0043]具体地,相对于压缩弹簧56的压缩刚度配置致动器52的质量,使致动器52会由于与连接至锁闩棘爪压缩弹簧32的锁闩棘爪20相比更小的惯性载荷而运动。这意味着致动器52将总是在锁闩棘爪20能够移动到解锁位置“U”之前向车后向方向移动,而无需考虑作用在任一锁闩元件上的惯性载荷量。一旦惯性载荷移除,惯性锁死机构40将返回图4所示弹簧偏置的非干扰位置“NI”,使锁闩棘爪20能正常操作。
[0044]如图4和图5所示,锁闩机构14包括将锁闩棘爪20沿车前向方向偏置的第一压缩弹簧32,其中压缩弹簧32具有由箭头B所示的相关压缩刚度。锁闩机构14的第二压缩弹簧56用于将致动器52沿车前向方向偏置并具有箭头D所示的相关压缩刚度。如上所述,压缩刚度D小于压缩刚度B,使得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致动器52将总是在锁闩棘爪20向车后向方向移动之前向车后向方向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在后端碰撞事件中,致动器52将总是移动到与限动机构42脱离啮合,以使限动机构42向下旋转进入锁闩棘爪20朝向解锁位置“U”移动的路径,从而使限动机构42将锁闩棘爪20保持在基本锁定位置,其中,锁闩22与锁扣槽26哨合,使肘靠盖不会在后端碰撞事件中打开。
[0045]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前提下可对先前描述的结构和方法做出变化和修改,还需要理解的是,这些内容被权力要求所覆盖,除非有其它描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闩棘爪,连接至肘靠壳体并且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操作,所述锁闩棘爪通过具有相关压缩刚度的第一压缩弹簧偏置到所述锁定位置; 限动机构,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肘靠壳体并且可在干扰位置和非干扰位置之间操作,在所述干扰位置处,所述限动机构将所述锁R棘爪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而在所述非干扰位置处,所述限动机构与所述锁闩棘爪脱离啮合;以及 第二压缩弹簧,用于将所述限动机构偏置到所述非干扰位置,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具有的相关压缩刚度小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并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在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相比更小的惯性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使得所述限动机构在所述锁R棘爪可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之前枢转到所述干扰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棘爪还包括: 锁闩,设置在所述锁R棘爪的车前向端上,所述锁R在所述锁R棘爪处在所述锁定位置时被定位为与锁扣槽啮合,并且在所述锁闩棘爪处在所述解锁位置时被定位为与所述锁扣槽脱离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致动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并用于在正常情况下与所述限动机构啮合,所述致动器还用于在碰撞事件期间与所述限动机构脱离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肘靠壳体上的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所述第一挡件用于与处于所述非干扰位置的所述限动机构啮合,并且所述第二挡件用于与处于所述干扰位置的所述限动机构啮口 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动机构被设置为与所述锁闩棘爪相邻并位于所述锁闩棘爪的上方,使得所述限动机构向下旋转至所述干扰位置来与所述锁闩棘爪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棘爪还包括: 凹槽,用于在所述限动机构处在所述干扰位置时容纳所述限动机构的车前向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牵引索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锁闩棘爪和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锁R棘爪缩回到所述解锁位置。
8.一种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簧偏置锁R棘爪,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弹簧偏置致动器;以及 限动机构,与所述弹簧偏置致动器可操作地连接,并且用于在所述弹簧偏置致动器由于后端碰撞事件期间作用于所述弹簧偏置致动器的惯性载荷而被压缩时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啮合并将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还包括: 锁闩,设置在所述锁R棘爪的车前向端,所述锁R在所述弹簧偏置锁R棘爪处在所述锁定位置时被定位为与所述车辆肘靠的锁扣槽啮合,并且在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处在所述解锁位置时被定位为与所述锁扣槽脱离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包括具有相关压缩刚度的压缩弹簧,并且所述弹簧偏置致动器包括的压缩弹簧所具有的相关压缩刚度小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所包括的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偏置致动器的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在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的压缩弹簧相比更小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压缩,以使所述限动机构在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可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之前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偏置致动器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弹簧偏置致动器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所述限动机构啮合而在所述缩回位置处与所述限动机构脱离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动机构可枢转地连接至肘靠壳体并且还用于在干扰位置和非干扰位置之间枢转,在所述干扰位置处,所述限动机构将所述弹簧偏置锁R棘爪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而在所述非干扰位置处,所述限动机构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脱离啮合。
14.一种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操作; 惯性锁死机构,设置在所述弹簧偏置锁R棘爪上方,包括受重力作用地预先设置在干扰位置的摇臂机构,以使所述摇臂机构在处于所述干扰位置时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啮合并将所述弹簧偏置锁R棘爪保持在所述锁定位置; 致动器,连接至压缩弹簧并用 于将所述摇臂机构偏置到非干扰位置,其中,所述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碰撞事件期间在惯性载荷作用下压缩以使所述摇臂机构受重力作用地枢转至所述干扰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还包括: 锁闩,设置在所述锁R棘爪的车前向端,所述锁R在所述弹簧偏置锁R棘爪处在所述锁定位置时被定位为与所述肘靠的锁扣槽啮合,而在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处在所述解锁位置时被定位为与所述锁扣槽脱离啮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包括具有相关压缩刚度的压缩弹簧,并且连接至所述致动器的压缩弹簧的相关压缩刚度小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所包括的压缩弹簧的压缩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致动器的压缩弹簧被配置为在后端碰撞事件期间在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的压缩弹簧相比更小的惯性力的作用下压缩,使得在所述碰撞事件期间,所述摇臂机构在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可移动到所述解锁位置之前受重力作用地枢转到所述干扰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锁死机构被设置为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相邻并位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的上方,以使所述摇臂机构向下旋转至所述干扰位置来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啮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偏置锁闩棘爪还包括: 凹槽,用于在所述摇臂机构处在所述干扰位置时容纳所述摇臂机构的车前向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锁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牵引索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弹簧偏置锁円棘爪和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弹簧偏置锁 闩棘爪缩回到所述解锁位置。
【文档编号】E05B65/00GK203394202SQ20132037267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弗朗西斯·雷蒙德·吉利斯, 雷蒙德·安东尼·奥达尼, 比尔·加勒特·弗农 申请人: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