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779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包括框体、齿轨、电机、第一导向轨道、第二导向轨道、支撑板,所述的齿轨一端连接电机设置于框体内部的上表面,并且齿轨连接第一门和第二门,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分别设置于框体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互相平行,支撑板支撑齿轨且与框体内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垂直。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动时齿轨带动第一门和第二门在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中运动,使之能够打开与闭合,且第一门和第二门打开时能够运动至尽头自动停止,自动化设计,方便省力,支撑板支撑齿轨,运动稳定,并且设置有感应装置,当小孩靠近电视机1.5米范围内且停留7-10秒,第一门和第二门便会自动关闭,人性化设计。
【专利说明】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轨装置,特别是以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生活中人们用的汽车、电梯、电邮,这些都是大众对于速度的追求而创造出来的,现有一种背景墙,墙门打开即可看电视,然而打开墙门需要走近背景墙将墙门推开,在你疲惫一天回到家中,你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打开墙门观看电视,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小孩如果靠电视太近有损视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的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包括框体、齿轨、电机、第一导向轨道、第二导向轨道、支撑板,所述的框体由木板拼接而成,齿轨一端连接电机设置于框体内部的上表面,并且齿轨连接第一门和第二门,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分别设置于框体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互相平行,支撑板支撑齿轨且与框体内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垂直。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轨道在齿轨的外面,接近第一门和第二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板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0008]本实用新型的齿轨连接第一门和第二门,当电机转动时齿轨带动第一门和第二门在第一导向轨道和第二导向轨道中运动,使之能够打开与闭合,且第一门和第二门打开时能够运动至尽头自动停止,自动化设计,方便省力,支撑板支撑齿轨,运动稳定,不易晃动,并且设置有感应装置,当小孩靠近电视机1.5米范围内且停留7-10秒,第一门和第二门变回自动关闭,人性化设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内部结构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内部上表面视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内部下表面视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在背景墙上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2、3、4所示,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包括框体1、齿轨2、电机3、第一导向轨道4、第二导向轨道5、支撑板6,所述的框体I由木板拼接而成,齿轨2—端连接电机3设置于框体I内部的上表面,并且齿轨2连接第一门7和第二门8,第一导向轨道4和第二导向轨道5分别设置于框体I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互相平行,支撑板5支撑齿轨2且与框体I内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垂直。所述的第一导向轨道4在齿轨2的外面,接近第一门7和第二门8。所述的支撑板6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齿轨2连接第一门7和第二门8,当电机3转动时齿轨2带动第一门7和第二门8在第一导向轨道4和第二导向轨道5中运动,使之能够打开与闭合,且第一门7和第二门8打开时能够运动至尽头自动停止,自动化设计,方便省力,支撑板6支撑齿轨2,运动稳定,不易晃动,并且设置有感应装置,当小孩靠近电视机1.5米范围内且停留7-10秒,第一门和第二门变回自动关闭,人性化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包括框体(I)、齿轨(2)、电机(3)、第一导向轨道(4)、第二导向轨道(5)、支撑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I)由木板拼接而成,齿轨(2)一端连接电机(3)设置于框体(I)内部的上表面,并且齿轨(2)连接第一门(7)和第二门(8),第一导向轨道(4)和第二导向轨道(5)分别设置于框体(I)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互相平行,支撑板(6)支撑齿轨(2)且与框体(I)内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轨道(4)在齿轨(2)的外面,接近第一门(7)和第二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景墙上的开门滑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6)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E05F15/14GK203420552SQ201320391213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陈金高, 陈龙富, 陈凤鸣 申请人:陈金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