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包括门框架和设置于门框架上的三个移动门体,门框架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导轨及下导轨,移动门体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与上导轨配合连接的上滚轮组、与下导轨配合连接的下滚轮组,移动门体通过上滚轮组及下滚轮组左右移动于门框架上。本实用新型在移动门体的上、下端分别安装上、下滚轮组,且通过上、下滚轮组滑动设置于门框架的上、下导轨上,并通过上、下导轨的导向槽限位移动,有效地防止了移动门体在推拉过程中的摆动,使移动门体的开闭更加顺畅,噪声更低,并且该导向槽设置于上、下导轨的一侧,污垢、废水等杂质不能渗入导向槽内,不但延长了移动门体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产品的紧凑度及美观性。
【专利说明】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联移门结构,具体是一种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565930Y于2003年8月13日公开一种淋浴房的三联移门,它包括上导轨、下导轨、导轮、立柱和玻璃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轨内设有三条与导轮配合的凹槽,其中两条分别位于上导轨的内侧壁,另一条与上导轨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吊门叉由导轮和叉型玻璃固定架构成,玻璃移门经吊门叉与上导轨活动连接,在下导轨上装有玻璃移门分隔块。据称该结构的淋浴房的三联移门具有三分之二的最大允许开启宽度,而且美观实用,具有时代感,能适应现代建筑装簧,家居装饰的需要;但是,只通过在三联移门移的上方设置滑动导轮,门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滑动不顺畅,噪声大,并且门体滑动过程中摆动大,门体之间容易产生碰撞现象,导致损坏,使用寿命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推拉过程顺畅、噪声低,使用寿命长,美观实用且各构件间紧凑度高的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包括门框架和设置于门框架上的三个移动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架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导轨及下导轨,移动门体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与上导轨配合连接的上滚轮组、与下导轨配合连接的下滚轮组,移动门体通过上滚轮组及下滚轮组左右移动于门框架上。
[0005]所述上导轨内设置有三条与上滚轮组配合连接的上导向槽,其中两条分别与上导轨的内顶部固定连接,另一条与上导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06]所述移动门体的上端安装至少两个的上滚轮组;上滚轮组包括固定座、转轴以及上滚轮,固定座设置于移动门体的上端,转轴一端设置于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滚轮连接。
[0007]所述上导向槽对应上滚轮设置有截面呈V形或U形导向凹槽。
[0008]所述下导轨内设置有三条与下滚轮组配合连接的下导向槽,三条下导向槽截面呈门字形、且阶梯式设置于下导轨的一侧。
[0009]所述移动门体的下端安装至少两个的下滚轮组;下滚轮组包括连接件,连接件截面呈U字形,一侧固定设置于移动门体的下端,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下滚轮、且伸入下导向槽内,与下导向槽的内壁滚动连接。
[0010]所述移动门体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及联动的挡块。
[0011]所述移动门体的两侧对应门框架的两立柱分别设置有若干的防撞胶粒。
[0012]所述门框架、上导轨与下导轨由塑料或铝合金制成,移动门体由塑料或玻璃制成。
[0013]本实用新型在移动门体的上、下端分别安装上滚轮组及下滚轮组,且通过上、下滚轮组滑动设置于门框架的上、下导轨上,移动门体通过门框架的上、下导轨的导向槽限位移动,有效地防止了移动门体在推拉过程中的摆动,使移动门体的开闭更加顺畅,噪声更低,并且该导向槽设置于上、下导轨的一侧,污垢、废水等杂质不能渗入导向槽内,不但延长了移动门体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产品的紧凑度及美观性。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推拉过程顺畅、噪声低,使用寿命长,美观实用且各构件间紧凑度高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剖视)。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参见图1-图3,本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包括门框架2和设置于门框架2上的三个移动门体1,门框架2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导轨3及下导轨4,移动门体I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与上导轨3配合连接的上滚轮组、与下导轨4配合连接的下滚轮组,移动门体I通过上滚轮组及下滚轮组左右移动于门框架2上。
[0019]为了制造容易、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及使用的耐久性,门框架2、上导轨3与下导轨4由塑料或铝合金制成,移动门体I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其中本实施例的门框架2、上导轨3与下导轨4由塑料制成,移动门体I由玻璃制成。
[0020]上导轨3内设置有三条与上滚轮组配合连接的上导向槽3.1,其中两条分别与上导轨3的内顶部固定连接,另一条与上导轨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移动门体I的上端安装至少两个的上滚轮组;上滚轮组包括固定座5、转轴6以及上滚轮7,固定座5设置于移动门体的上端,转轴6 —端设置于固定座5上,另一端与滚轮7连接。上导向槽3.1对应上滚轮7设置有截面呈V形或U形导向凹槽3.2。
[0021]下导轨4内设置有三条与下滚轮组配合连接的下导向槽4.1,三条下导向槽4.1截面呈门字形、且阶梯式设置于下导轨4的一侧。移动门体I的下端安装至少两个的下滚轮组;下滚轮组包括连接件8,连接件截面呈U字形,一侧固定设置于移动门体的下端,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下滚轮9、且伸入下导向槽4.1内,与下导向槽4.1的内壁滚动连接。
[0022]移动门体I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及联动的挡块11,该三个移动门体I通过挡块11在开闭过程中限位及联动配合。移动门体I的两侧对应门框架2的两立柱还分别设置有若干的防撞胶粒10。
[0023]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简单的变型或改造,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包括门框架(2)和设置于门框架(2)上的三个移动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架(2)的上、下部分分别设置有上导轨(3)及下导轨(4),移动门体(I)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与上导轨(3)配合连接的上滚轮组、与下导轨(4)配合连接的下滚轮组,移动门体(I)通过上滚轮组及下滚轮组左右移动于门框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3)内设置有三条与上滚轮组配合连接的上导向槽(3.1),其中两条分别与上导轨(3)的内顶部固定连接,另一条与上导轨(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体(I)的上端安装至少两个的上滚轮组;上滚轮组包括固定座(5)、转轴(6)以及上滚轮(7),固定座(5)设置于移动门体的上端,转轴(6)—端设置于固定座(5)上,另一端与上滚轮(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槽(3.1)对应上滚轮(7)设置有截面呈V形或U形导向凹槽(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4)内设置有三条与下滚轮组配合连接的下导向槽(4.1),三条下导向槽(4.1)截面呈门字形、且阶梯式设置于下导轨(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体(I)的下端安装至少两个的下滚轮组;下滚轮组包括连接件(8),连接件截面呈U字形,一侧固定设置于移动门体的下端,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下滚轮(9)、且伸入下导向槽(4.1)内,与下导向槽(4.1)的内壁滚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体(I)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及联动的挡块(I 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体(I)的两侧对应门框架(2)的两立柱分别设置有若干的防撞胶粒(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淋浴房的三联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架(2)、上导轨(3)与下导轨(4)由塑料或铝合金制成,移动门体(I)由塑料或玻璃制成。
【文档编号】E05D13/00GK203613960SQ201320406622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李甲秋 申请人:周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