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023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主要解决现有实木茶几棱角容易碰伤使用者、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包括两个支撑板、桌面和两个衔接板;所述支撑板和桌面通过具有一定弧度的衔接板榫卯连接,使得支撑板、桌面和衔接板构成一个ㄇ字形的茶几;所述支撑板、桌面和衔接板的宽度和厚度相等,所述两个支撑板的相对表面之间设有连接连个支撑板的固定杆。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在整体上呈现一个流线型的结构,用支撑板代替了茶几桌腿,桌面与桌腿的连接部位圆弧形过度,不出现尖锐的棱角,不容易碰伤使用者,且支撑板之间设有固定杆,增加了茶几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实木茶几一般都是采用玻璃桌面或者大理石桌面的居多。原有的木质实木茶几由于形式笨重,耐用性差,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现有的木质桌架与玻璃桌面混合的实木茶几,不适合家里有小孩子的家庭使用,桌子的棱角很容易使小孩子受到伤害。大理石桌面也存在这个问题。在加工工艺上,很难将大理石或者玻璃做成流线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主要解决现有实木茶几棱角容易碰伤使用者、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包括两个支撑板、桌面和两个衔接板;所述支撑板和桌面通过具有一定弧度的衔接板榫卯连接,使得支撑板、桌面和衔接板构成一个Π字形的茶几;所述支撑板、桌面和衔接板的宽度和厚度相等,所述两个支撑板的相对表面之间设有连接连个支撑板的固定杆。
[0005]优选的,上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中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圆柱形的固定杆。
[0006]优选的,上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中,所述桌面与衔接板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一榫头和第一榫眼,所述衔接板与桌面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二榫头和第二榫眼,所述衔接板与支撑板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三榫头和第三榫眼,所述支撑板与衔接板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四榫头和第四榫眼;
[0007]所述第一榫头和第一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凹槽;
[0008]所述第二榫头和第二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二凹槽;
[0009]所述第三榫头和第三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三凹槽;
[0010]所述第四榫头和第四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四凹槽;
[0011]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配合形成一供楔钉打入的通孔;
[0012]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配合形成一供楔钉打入的通孔。
[0013]优选的,上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中,各个凹槽截面为半圆形,可相互配合形成一圆柱形通孔。
[00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在整体上呈现一个流线型的结构,用支撑板代替了茶几桌腿,桌面与桌腿的连接部位圆弧形过度,不出现尖锐的棱角,不容易碰伤使用者,且支撑板之间设有固定杆,增加了茶几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的支撑板、桌面和衔接板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1、支撑板;2、桌面;3、衔接板;4、固定杆;5、第四榫头;6、第四榫眼;7、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包括两个支撑板1、桌面2和两个衔接板3 ;所述支撑板I和桌面2通过具有一定弧度的衔接板3榫卯连接,使得支撑板1、桌面2和衔接板3构成一个π字形的茶几;所述支撑板1、桌面2和衔接板3的宽度和厚度相等,所述两个支撑板I的相对表面之间设有连接连个支撑板I的固定杆4。
[002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在整体上呈现一个流线型的结构,用支撑板代替了茶几桌腿,桌面与桌腿的连接部位圆弧形过度,不出现尖锐的棱角,不容易碰伤使用者。且支撑板之间设有固定杆,增加了茶几的稳定性。
[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中的两个支撑板I之间设有两个圆柱形的固定杆。此结构牢固性强,且没有棱角。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中,所述桌面2与衔接板3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一榫头和第一榫眼,所述衔接板3与桌面2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二榫头和第二榫眼,所述衔接板3与支撑板I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三榫头和第三榫眼,所述支撑板I与衔接板3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四榫头5和第四榫眼6;
[0024]所述第一榫头和第一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凹槽;
[0025]所述第二榫头和第二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二凹槽;
[0026]所述第三榫头和第三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三凹槽;
[0027]所述第四榫头5和第四榫眼6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四凹槽7 ;
[0028]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配合形成一供楔钉打入的通孔;
[0029]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7配合形成一供楔钉打入的通孔。
[0030]其中第一榫头与第二榫眼插接配合,第一榫眼与第二榫头插接配合,使桌面2与衔接板3紧密无缝配合;
[0031 ] 其中第三榫头与第四榫眼6插接配合,第三榫眼与第四榫头5插接配合,使衔接板3与支撑板I紧密无缝配合;
[0032]本实用新型实木茶几的连接部位的两片榫头交搭,榫头入榫眼,使其不能移动。然后在两个榫头相互贴合表面的中部剔凿凹槽组成通孔,将楔钉插入贯穿过去,能使连接部位上下、左右不错移。本实用新型实木茶几的结构使实木茶几的连接更牢固,实用性强,造型更加流畅,适合家庭使用。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中,各个凹槽截面为半圆形,可相互配合形成一圆柱形通孔。[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板、桌面和两个衔接板;所述支撑板和桌面通过具有一定弧度的衔接板榫卯连接,使得支撑板、桌面和衔接板构成一个Π字形的茶几;所述支撑板、桌面和衔接板的宽度和厚度相等,所述两个支撑板的相对表面之间设有连接两个支撑板的固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圆柱形的固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其特征在于, 所述桌面与衔接板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一榫头和第一榫眼,所述衔接板与桌面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二榫头和第二榫眼,所述衔接板与支撑板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三榫头和第三榫眼,所述支撑板与衔接板连接的端面上设有相邻的第四榫头和第四榫眼; 所述第一榫头和第一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榫头和第二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三榫头和第三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三凹槽; 所述第四榫头和第四榫眼之间的表面设有一宽度方向上的第四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配合形成一供楔钉打入的通孔; 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配合形成一供楔钉打入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固定杆的实木茶几,其特征在于,各个凹槽截面为半圆形,可相互配合形成一圆柱形通孔。
【文档编号】A47B31/00GK203483075SQ20132055893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曾荣仙, 叶志军, 吴海生, 高星星, 高新坤 申请人:莆田市力天红木艺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