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36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锁,包括内侧面盖、内执手和反锁旋钮,内执手设有执手转轴连接在内侧面盖上,反锁旋钮设有反锁旋轴连接在内侧面盖上,其中:在内侧面盖中设有转动盘、活动块和拨动块,转动盘与执手转轴内端固定连接、与内侧面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与反锁旋轴相对的侧边设有卡口,拨动块与反锁旋轴固定连接,活动块定位在拨动块和内侧面盖之间,活动块上部设有可插入卡口中的插入端部、中部设有沿反锁旋钮偏心的弧形槽,拨动块自由端设有拨动柱定位在弧形槽中,拨动柱自由端与内侧面盖之间设有连动弹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连动合理和耐用的技术效果。
【专利说明】—种门锁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的门锁。
【背景技术】
[0002]执手门锁具有美观且耐用在居家中广泛使用,执手门锁包括外侧面板、内侧面盖和锁芯,外侧面板上设置外执手、锁芯孔,内侧面盖上设置内执手、反锁旋钮,外执手和内执手相对称设置,锁芯设置在锁芯孔和反锁旋钮之间同心设置,该门锁通过外执手或内执手连动锁舌开门,通过反锁旋钮连动反锁锁舌在门内侧锁紧,通过锁匙开动锁芯在门外侧开连动反锁锁舌打开。其中的反锁旋钮与内执手的反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存在连动结构不合理、连动部件易磨损,易反锁失灵等缺陷。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动合理和耐用的一种门锁。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锁,包括内侧面盖、内执手和反锁旋钮,内执手设有执手转轴连接在内侧面盖上,反锁旋钮设有反锁旋轴连接在内侧面盖上,其中:在内侧面盖中设有转动盘、活动块和拨动块,转动盘与执手转轴内端固定连接、与反锁旋轴相对的侧边设有卡口,拨动块与反锁旋轴固定连接,活动块定位在拨动块和内侧面盖之间,活动块上部设有可插入卡口中的插入端部、中部设有沿反锁旋钮偏心的弧形槽,拨动块自由端设有拨动柱定位在弧形槽中,拨动柱自由端与内侧面盖之间设有连动弹簧。
[0005]上述一种门锁,转动盘与内侧面盖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为扭转弹簧,包括中心固定卷绕圈和两个自由延伸端,中心卷绕圈定位在转动盘和内侧面盖之间的执手转轴上,两自由延伸端分别与转动盘相定位和内侧面盖相定位。
[0006]上述一种门锁,连动弹簧为扭转弹簧,包括中心活动卷绕圈和两个自由的延伸端,两个延伸端分别设有端部卷绕圈连接拨动柱和内侧面盖。
[0007]上述一种门锁,活动块中部设有沿伸缩方向呈长形的滑移定位通孔,滑移定位通孔定位在拨动块和内侧面盖之间的反锁旋轴上。
[0008]上述一种门锁,内执手和反锁旋钮并列设置在内侧面盖上下部。
[0009]上述一种门锁,转动盘所对的内侧面盖位设有转盘基座,与卡口对应位设有卡槽。
[0010]上述一种门锁,转动盘上侧部设有弹簧拨块,弹簧拨块所对的内侧面盖上设有弹黃定位柱,复位弹黃的两个自由的延伸端分别定位在弹黃拨块和弹黃定位柱两侧边。
[0011]上述一种门锁,与弹簧定位柱对应的内侧面盖设有弹簧连接柱,连动弹簧一端部卷绕圈定位在拨动柱上、另一端部卷绕圈定位在弹簧连接柱上。
[0012]上述一种门锁,活动块两侧设有定位阶、下部设有定位槽,内侧面盖设有对应定位定位阶的侧面定位座和对应定位定位槽的下部定位座。
[0013]上述一种门锁,弹簧连接柱设置在插入端部所对的内侧面盖上。[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门锁,与执手转轴内端固定连接的转动盘与执手连动,与反锁旋轴固定连接的拨动块与反锁旋钮连动,活动块定位在拨动块和内侧面盖之间通过拨动块拨动可垂直复位运动,当活动块向上时其上部的插入端部插入转动盘的卡口中实现使转动盘锁紧状态,当活动块向下时其上部的插入端部离开转动盘的卡口中实现使转动盘解锁状态。通过在活动块中部设有沿反锁旋钮偏心的弧形槽,拨动块自由端设有拨动柱定位在弧形槽中,旋动反锁旋钮时使拨动块自由端的拨动柱分别置于弧形槽其中一端,当置于弧形槽左下侧端时活动块置于向上的锁紧状态,当置于弧形槽右上侧端时活动块置于向下的解锁状态。连动弹簧连接拨动柱自由端与内侧面盖,使拨动柱分别定位在弧形槽两端形成弹力,同时减轻反锁旋钮的旋转控制力。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连动合理和耐用的技术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其实用新型实质,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侧面盖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拨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动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门锁,包括内侧面盖1、内执手2和反锁旋钮3,内执手2设有执手转轴21连接在内侧面盖I上,反锁旋钮3设有反锁旋轴31连接在内侧面盖I上,在内侧面盖I中设有转动盘4、活动块5和拨动块6,转动盘4与执手转轴21内端固定连接,转动盘4与内侧面盖I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转动盘4与反锁旋轴31相对的侧边设有卡口 41,拨动块6与反锁旋轴31固定连接,活动块5定位在拨动块6和内侧面盖I之间,活动块5上部设有可插入卡口 41中的插入端部51、中部设有沿反锁旋钮3偏心的弧形槽52,拨动块6自由端设有拨动柱61定位在弧形槽52中,拨动柱61自由端与内侧面盖I之间设有连动弹簧8。
[0029]复位弹黃7为扭转弹黃,包括中心固定卷绕圈71和两个自由延伸端72,中心卷绕圈71定位在转动盘4和内侧面盖I之间的执手转轴21上,两自由延伸端72分别与转动盘4相定位和内侧面盖I相定位。[0030]连动弹簧8为扭转弹簧,包括中心活动卷绕圈81和两个自由的延伸端82,两个延伸端82分别设有端部卷绕圈83连接拨动柱61和内侧面盖I。
[0031]活动块5中部设有沿伸缩方向呈长形的滑移定位通孔53,滑移定位通孔53定位在拨动块6和内侧面盖I之间的反锁旋轴31上。
[0032]内执手2和反锁旋钮3并列设置在内侧面盖I上下部。
[0033]转动盘4所对的内侧面盖I位设有转盘基座11,与卡口 41对应的下侧位设有卡槽12。
[0034]转动盘4上侧部设有弹簧拨块42,弹簧拨块42所对的内侧面盖I设有弹簧定位柱13,复位弹簧7的两个自由的延伸端82分别定位在弹簧拨块42和弹簧定位柱13两侧边。
[0035]与弹簧定位柱13对应的内侧面盖I设有弹簧连接柱14,连动弹簧8 一端部卷绕圈83定位在拨动柱61上、另一端部卷绕圈83定位在弹黃连接柱14上。
[0036]活动块5两侧设有定位阶54、下部设有定位槽55,内侧面盖I设有对应定位定位阶54的侧面定位座15和对应定位定位槽55的下部定位座16。
[0037]弹簧连接柱14设置在插入端部51所对的内侧面盖I上。
[0038]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反锁旋钮3顺时针旋转时带动反锁旋轴31及反锁旋轴31内端的拨动块转动。旋动反锁旋钮3时使拨动块6自由端的拨动柱61分别置于弧形槽52其中一端,当置于弧形槽52左下侧端时活动块5置于向上,其上部的插入端部51插入转动盘4的卡口 41中实现使转动盘锁紧状态。当置于弧形槽52右上侧端时活动块5置于向下其上部的插入端部51离开转动盘4的卡口 41中实现使转动盘解锁状态,连动弹簧8连接拨动柱61的自由端与内侧面盖I,使拨动柱分别定位在弧形槽两端形成弹力。
[00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锁,包括内侧面盖(I)、内执手(2 )和反锁旋钮(3 ),内执手(2 )设有执手转轴(21)连接在内侧面盖(I)上,反锁旋钮(3 )设有反锁旋轴(31)连接在内侧面盖(I)上,其特征在于:在内侧面盖(I)中设有转动盘(4)、活动块(5)和拨动块(6),转动盘(4)与执手转轴(21)内端固定连接、与反锁旋轴(31)相对的侧边设有卡口(41),拨动块(6)与反锁旋轴(31)固定连接,活动块(5)定位在拨动块(6)和内侧面盖(I)之间,活动块(5)上部设有可插入卡口(41)中的插入端部(51)、中部设有沿反锁旋钮(3)偏心的弧形槽(52),拨动块(6)自由端设有拨动柱(61)定位在弧形槽(52)中,拨动柱(61)自由端与内侧面盖(I)之间设有连动弹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转动盘(4)与内侧面盖(I)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为扭转弹簧,包括中心固定卷绕圈(71)和两个自由延伸端(72),中心卷绕圈(71)定位在转动盘(4)和内侧面盖(I)之间的执手转轴(21)上,两自由延伸端(72)分别与转动盘(4)相定位和内侧面盖(I)相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连动弹簧(8)为扭转弹簧,包括中心活动卷绕圈(81)和两个自由的延伸端(82),两个延伸端(82)分别设有端部卷绕圈(83)连接拨动柱(61)和内侧面盖(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活动块(5)中部设有沿伸缩方向呈长形的滑移定位通孔(53),滑移定位通孔(53)定位在拨动块(6)和内侧面盖(I)之间的反锁旋轴(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内执手(2)和反锁旋钮(3)并列设置在内侧面盖(I)上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转动盘(4)所对的内侧面盖(I)位设有转盘基座(11),与卡口(41)对应的下侧位设有卡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转动盘(4)上侧部设有弹簧拨块(42),弹簧拨块(42)所对的内侧面盖(I)设有弹簧定位柱(13),复位弹簧(7)的两个自由的延伸端(82)分别定位在弹簧拨块(42)和弹簧定位柱(13)两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与弹簧定位柱(13)对应的内侧面盖(I)设有弹黃连接柱(14),连动弹黃(8) —端部卷绕圈(83)定位在拨动柱(61)上、另一端部卷绕圈(83)定位在弹黃连接柱(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活动块(5)两侧设有定位阶(54)、下部设有定位槽(55),内侧面盖(I)设有对应定位定位阶(54)的侧面定位座(15)和对应定位定位槽(55)的下部定位座(1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弹簧连接柱(14)设置在插入端部(51)所对的内侧面盖(I)上。
【文档编号】E05B13/10GK203654888SQ20132061923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谢剑 申请人:谢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