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60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为解决现有汽车门锁二次开启结构实现二次开启功能的组成零部件数目较多,零部件结构较复杂,产品可靠性相对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包括:内开拨叉、随内开拨叉的运动而动作的扭簧、随扭簧的运动而动作的锁止臂、随锁止臂的运动而动作的摇臂、及随摇臂的运动而动作以控制门锁的开关的连接臂;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内开拨叉和所述锁止臂之间;所述锁止臂与所述摇臂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开拨叉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臂之间预留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减少了零部件数目,简化了零部件结构,从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门锁技术也在逐步提高,从最初简单的内开、外开、内锁和外锁到后来的防误锁、中控锁和超级锁,消费者对新功能、对操作的方便性与舒服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已经提供一种汽车门锁二次开启结构,包括基板和盖板,基板一端通过第一铆轴设有安全臂与内开联接板,安全臂上开设有联动槽,内开联接板前端侧面开设有台阶槽;基板另一端通过第二铆轴设有卡板;基板中部通过第三铆轴设有止动爪,止动爪一端铰连有释放板,止动爪铰连释放板的一端与卡板外轮廓相接触;释放板自由端设有与内开联接板的台阶槽相配的驱动挡片,释放板中部一侧安装的联动轴与安全臂上的联动槽滑动配合;基板一侧通过第四铆轴设有可驱动内开联接板的内开启臂;内开联接板上设有使其复位的联接板扭簧,安全臂上设有使其复位的安全臂扭簧。
[0003]该方案的汽车门锁二次开启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该方案实现二次开启功能的组成零部件数目较多,零部件结构较复杂,产品可靠性相对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汽车门锁二次开启结构实现二次开启功能的组成零部件数目较多,零部件结构较复杂,可靠性相对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包括:内开拨叉、随内开拨叉的运动而动作的扭簧、随扭簧的运动而动作的锁止臂、随锁止臂的运动而动作的摇臂、及随摇臂的运动而动作以控制门锁的开关的连接臂;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内开拨叉和所述锁止臂之间;所述锁止臂与所述摇臂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开拨叉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臂之间预留间隙。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是通过在内开拨叉和锁止臂之间设置一个扭簧,该扭簧设置在内开拨叉和锁止臂之间起到两者之间机构运动传递作用;当摇臂处于锁止状态时,通过操作内开拨叉作动,此时内开拨叉就会驱动扭簧作动;扭簧会随着内开拨叉的作动,同时作用在锁止臂上,从而带动锁止臂;锁止臂带动摇臂从锁止状态运行到解锁状态。通过上述各机构的传动,最终在扭簧的参与下达到操作内开拨叉的同时使锁止臂能带动摇臂从锁止状态运行到解锁状态的目的,此时再次操作内开拨叉即可现实开启车门,从而达到内开二次开启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减少了零部件数目,简化了零部件结构,从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0008]优选地,所述内开拨叉上设有第一孔,所述锁止臂上设有第一凹槽。[0009]优选地,所述离合扭簧两端均呈折角状,其一端折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处,其另一端折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处。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二孔,所述摇臂上设有第三孔。
[0011]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及第三孔内,以连接所述连接臂及摇臂。
[0012]优选地,所述锁止臂的末端设有第四孔,所述摇臂中设有圆柱,所述锁止臂通过所述第四孔和所述圆柱的配合以连接所述摇臂。
[0013]优选地,所述摇臂上设有第二凹槽。
[0014]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摇臂和所述连接臂中间。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臂在所述第三孔处滑动。
[0016]优选地,所述扭簧为硬连接的扭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安装在塑胶上壳中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安装在塑胶下壳中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在锁止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1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在解锁状态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二次开启状态示意图。
[0023]其中,1、锁止臂;2、内开拨叉;3、扭簧;4、连接臂;5、摇臂;6、塑胶上壳;7、塑胶下壳;8、转动轴;9、连接块;10、卡扣;11、锁止臂拨叉;12、锁止臂;13、锁舌;14、连接件;15、复位簧;16、第一凹槽;18、定位柱;19、动作件;20、第一轴;21、第一孔;22、第二轴;23、第三轴;41、第二孔;51、第三孔;52、圆柱;53、第四孔;54、连接块;55、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包容于塑胶上壳6和塑胶下壳7中,包括:内开拨叉2、随内开拨叉2的运动而动作的扭簧3、随扭簧3的运动而动作的锁止臂1、随锁止臂I的运动而动作的摇臂5、及随摇臂5的运动而动作以控制门锁的开关的连接臂4 ;所述扭簧3设置于所述内开拨叉2和所述锁止臂I之间;所述锁止臂I与所述摇臂5连接;所述摇臂5与所述连接臂4连接;所述扭簧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开拨叉2上,所述扭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臂I之间预留间隙。[0026]汽车门锁二次开启功能的设计主要与汽车门锁的锁体本身的内部结构有关,主要是在内开拨叉2与锁止臂I之间增加一个扭簧3,在实现汽车门锁二次开启功能时,必须先操作内开拨叉2,再驱动扭簧3,以带动锁止臂I及摇臂5,在扭簧3的参与一下,共同实现汽车门锁二次开启功能。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是通过在内开拨叉2和锁止臂I之间设置一个扭簧3,该扭簧3在内开拨叉2和锁止臂I之间起到两者之间机构运动传递作用,当摇臂5处于锁止状态时,汽车门锁处于锁合状态,通过操作内开拨叉2作动,此时内开拨叉2就会驱动扭簧3作动,扭簧3会随着内开拨叉2的作动,同时作用在锁止摇臂I上,从而带动锁止臂1,锁止臂I带动摇臂5。通过上述各机构的传动,最终在扭簧3的参与下达到操作内开拨叉2的同时使锁止臂I能带动摇臂5从锁止状态运行到解锁状态的目的,此时再次操作内开拨叉2即可实现开启车门,从而达到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减少了零部件数目,简化了零部件结构,从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中的扭簧3为硬连接的扭簧,该扭簧3为线径较大且在一定力的作用下可以驱动与之相互关系的传动件形成联动作用,当与之相互关系的传动件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若还对扭簧3施加一定作用力,扭簧3又能起到缓冲作用,可保护与之联动件不变形或损坏,而且扭簧3还可以在有限或狭小的空间中运用。
[0029]内开拨叉2上设置有第一孔21,锁止臂I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6,扭簧3装置在塑胶下壳7中的定位柱18处并且围绕定位柱18为旋转轴作动,扭簧3两端均呈折角状,其一端折角设置在第一孔21处,其另一端折角设置在锁止臂I的第一凹槽16处且另一端折角与所述锁止臂I之间预留间隔,其中,折角是指扭簧3的首端和末端分别绕成折角状。通过操作内开拨叉2作动,此时内开拨叉2就会驱动扭簧3作动,扭簧3会随着内开拨叉2的作动,同时作用在锁止臂I上,从而带动锁止臂1,锁止臂I带动摇臂5,以便摇臂5从锁止状态运行到解锁状态,此时扭簧3与内开拨叉2、锁止臂I形成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在二次开启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0030]锁止臂I通过卡扣10被锁付在塑胶上壳6中,且围绕卡扣10为旋转轴作动;锁止臂I的末端设有第四孔53,摇臂5中设有圆柱52,所述锁止摇臂I通过所述第四孔53和所述圆柱52的配合与所述摇臂5连接,锁止臂I作动时,会带动摇臂5,此时锁止臂I与摇臂5也形成相互作用关系。
[0031]连接臂4设有第二孔41,摇臂设有第三孔51,连接臂4与摇臂5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连接块54实现的,即连接块5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二孔41及第三孔51内,以便连接摇臂5及连接臂4,其中,所述连接块54可以为铆钉,而且连接臂4与摇臂5之间预留间隙。
[0032]摇臂5上设有第二凹槽55,摇臂5设有连接件14,所述连接14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凹槽55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摇臂5和连接臂4中间,同时,连接臂4在第三孔51处滑动,即通过连接件14使得连接臂4始终有一个向下作用的力并以第三孔51作为止挡点,此时摇臂5和连接臂4形成相互作用关系。
[0033]经上所述,此时内开拨叉2、扭簧3、锁止臂1、摇臂5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联动的关系O
[0034]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的二次开启分为两个步骤完成,第一:锁止状态下(图4所示),使内开拨叉2围绕第二轴22旋转提供驱动力,以驱动连接臂4朝图示F方向作动,此时连接臂4与锁止臂拨叉11呈相互错开状态,此时内开拨叉2驱动扭簧3围绕第一轴20旋转,扭簧3围绕第一轴20旋转以驱动锁止臂I绕卡扣10旋转提供驱动力,锁止臂I驱动摇臂5围绕第三轴23旋转,此时摇臂5在锁止臂I的作用下从锁止状态转换到一次开启解锁位置状态(如图4),此时连接臂4在连接件14的作用下,围绕第三孔51的轨迹回弹到第三孔51下端挡点位置,且内开拨叉2、连接臂4、扭簧3在复位簧15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如图5),此时通过内开机构来释放锁止机构的目的已达到,即内开第一次开启过程。第二:通过上述内开一次开启释放锁止机构,此时二次开启在图5状态下进行,使内开拨叉2围绕第二轴22旋转提供驱动力,以驱动连接臂4朝图示F方向作动,此时连接臂4通过动作件19作用于锁止拨叉11旋转一定角度,而锁止臂拨叉11会作用于锁止臂12旋转,从而顺利释放锁舌13(如图6),此时即可实现二次开启解锁功能。
[0035]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通过在内开拨叉2和锁止臂I之间设置一个扭簧3,该扭簧3设置在内开拨叉2和锁止臂I之间起到两者之间机构运动传递作用,当摇臂5处于锁止状态时,通过操作内开拨叉2作动,此时内开拨叉2就会驱动扭簧3作动,扭簧3会随着内开拨叉2的作动,同时作用在锁止臂I上,从而带动锁止臂1,锁止臂I能带动摇臂5从锁止状态运行到解锁状态。通过上述各机构的传动,最终在扭簧3的参与下达到操作内开拨叉2的同时使锁止臂I能带动摇臂5从锁止状态运行到解锁状态的目的,此时再次操作内开拨叉2即可现实开启车门,从而达到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减少了零部件数目,简化了零部件结构,从而提升产品可靠性。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开拨叉、随内开拨叉的运动而动作的扭簧、随扭簧的运动而动作的锁止臂、随锁止臂的运动而动作的摇臂、及随摇臂的运动而动作以控制门锁的开关的连接臂; 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内开拨叉和所述锁止臂之间; 所述锁止臂与所述摇臂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连接臂连接; 所述扭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内开拨叉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臂之间预留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拨叉上设有第一孔,所述锁止臂上设有第一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两端均呈折角状,其一端折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孔处,其另一端折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二孔,所述摇臂上设有第三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及第三孔内,以连接所述连接臂及摇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臂的末端设有第四孔,所述摇臂中设有圆柱,所述锁止臂通过所述第四孔和所述圆柱的配合以连接所述摇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上设有第二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摇臂和所述连接臂中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在所述第三孔处滑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门锁内开的二次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为硬连接的扭簧。
【文档编号】E05B85/00GK203684801SQ20132068159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宋云, 卢衍超, 王平, 张家鑫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