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81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包括椅腿、椅架、连接架及椅板,椅腿包括上、中、下三层,下层外侧设置椅架固定片,当椅架固定后,椅架的上表面与中层上表面相平;中层上设置有第一卡榫,通过第一卡榫与第一榫眼的配合将连接架固定在椅架上,当连接架固定后,连接架的上表面与上层的上表面相平;上层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椅板上设置有适配第二卡榫的第二榫眼,第二卡榫穿过第二榫眼将椅板牢固的固定在连接架上,在装设椅架、连接架及椅板时,其受力点不位于同一平面上及同一纵向位置上,使桌腿能有效的对整个木椅进行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互相贴合的面接触设计,能使木椅收到的外力都被有效的传递,提升了整个木椅的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家具,尤其是一种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
【背景技术】
[0002]实木类家具(furniture made of wood)是以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为基材制作的、表面经涂饰处理的家具;或在此类基材上采用实木单板或薄木(木皮)贴面后,再进行涂饰处理的家具,其中,实木板材为指接材、集成材等木材通过二次加工形成的实木类材料。
[0003]在木椅的加工及装配过程中,其木椅的腿部与椅架及椅板连接时,通常是直接开单榫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只能保证在一个方向上的受力,使用时间过久时容易引起松动,另外所有配件的受力点都位于同一个位置,容易引起榫头损坏,并照成整个木椅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椅腿、椅架及椅板均牢固固定的一种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包括椅腿、椅架、连接架及椅板,所述椅腿包括上、中、下三层,下层外侧设置椅架固定片,椅架固定片包括两个互相垂直的挡片,挡片与下层平面相垂直,挡片与椅架配合的面为第一斜面,挡片的内表面、中层的外表面及下层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一个固定槽,固定槽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卡槽组成,所述椅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所述椅架的端部还设置有凸榫,凸榫与卡槽互相适配,当椅架固定后,椅架的上表面与中层上表面相平;
[0006]所述中层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第一卡榫,第一卡榫的高度与上层的上表面相平,连接架上设置有适配第一卡榫的第一榫眼,通过第一卡榫与第一榫眼的配合将连接架固定在椅架上,当连接架固定后,连接架的上表面与上层的上表面相平;
[0007]所述上层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所述椅板上设置有适配第二卡榫的第二榫眼,第二卡榫穿过第二榫眼将椅板牢固的固定在连接架上。
[0008]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
[0009]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第一卡榫设置在中层远离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卡榫设置在上层靠近夹角位置。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椅腿设计成三层,在装设椅架、连接架及椅板时,其受力点不位于同一平面上,而且也不在同一纵向位置,使桌腿能有效的对整个木椅进行支撑,固定牢固,拆装简单,另一方面,通过互相贴合的面接触设计,能使木椅收到的外力都被有效的传递,提升了整个木椅的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的桌腿的主视图;
[0012]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的桌腿的左视图;[0013]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的桌腿的俯视图;
[0014]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的成品图。
[0016]标号说明:1-椅腿;11-挡片;12-第一斜面;13-第 ^榫;14-第二卡榫;2-椅架;21-第二斜面;22-凸榫;3-连接架;31-第一榫眼;4-椅板;41-第二榫眼。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8]请参阅图1至附图5,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包括椅腿1、椅架2、连接架3及椅板4,所述椅腿I包括上、中、下三层,下层外侧设置椅架固定片,椅架固定片包括两个互相垂直的挡片11,挡片与下层平面相垂直,挡片11与椅架2配合的一面为第一斜面12,挡片11的内表面、中层的外表面及下层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一个固定槽4,固定槽4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卡槽组成,所述椅架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12相适配的第二斜面21,所述椅架2的端部还设置有凸榫22,凸榫22与卡槽互相适配,当椅架2通过凸榫22与卡槽配合固定后,椅架2的上表面与中层上表面相平;
[0019]所述中层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第一卡榫13,第一卡榫13的高度与上层的上表面相平,连接架3上设置有适配第一卡榫13的第一榫眼31,通过第一卡榫13与第一榫眼31的配合将连接架3固定在椅架2上,当连接架3固定后,连接架3的上表面与上层的上表面相平;
[0020]所述上层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14,所述椅板4上设置有适配第二卡榫14的第二榫眼41,第二卡榫14穿过第二榫眼41将椅板4牢固的固定在连接架3上。
[0021]椅腿I分为三层,并在每一层上均设置有固定结构,下层主要是为了椅架2的固定,两个椅架2配合一个椅腿I形成一个直角结构,便于床框架的固定,安装时,首先将椅架2端部的凸榫22插入卡槽中,凸榫22—般为直角榫,挡片11的内表面及中层的外表面构成卡槽的两个侧面,下层的上表面构成卡槽的底面,椅架固定片与椅腿I 一体成型,当将凸榫22放入卡槽后,第二斜面21与第一斜面12贴合,使椅架与椅腿的贴合更加紧密,具体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两个椅架2被牢固的架设在椅腿I上,之后在接合处填充胶水实现椅架2与椅腿I的固定。
[0022]当将椅架2固定后,椅架2的上表面与中层的上表面相平,这是为了能精确的再放置连接架3,连接架3在本实施例中也为两个,两个连接架3的端面为斜面,在组合后变成直角过渡,连接架3通过第一卡榫13与第一榫眼31的配合固定在椅腿I上并压在椅架2上。
[0023]当连接架3固定后,再将椅板4通过第二卡榫14与第二榫眼41的配合固定在椅腿I上并压在连接架3上。
[0024]第 ^榫13位于椅腿I偏向两侧的位置,而第二卡榫14位于椅腿I的中间位置,当将椅架2、连接架3及椅板4均放置在桌腿上时,其受力点不仅不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而且也不在同一纵向位置,使椅腿I能最有效的对整个木椅进行支撑。
[0025]另一方面,连接架3的整个面都能贴合在椅架2上,而椅板4下底面贴合在连接架3上,首先。连接架3的设置加强了整个木椅的强度,其次,互相贴合的设计能将床所受到的外力都能通过面接触有效的传递,提升了整个木椅的寿命。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榫设置在中层远离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卡榫设置在上层靠近夹角位置,即第一卡榫与第二卡榫是错开的,使椅腿受力更加合理。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腿、椅架、连接架及椅板,所述椅腿包括上、中、下三层,下层外侧设置椅架固定片,椅架固定片为两个互相垂直的挡片,挡片与下层平面相垂直,挡片与椅架配合的面为第一斜面,挡片的内表面、中层的外表面及下层的上表面共同形成一个固定槽,固定槽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卡槽组成,所述椅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所述椅架的端部还设置有凸榫,凸榫与卡槽互相适配,当椅架固定后,椅架的上表面与中层上表面相平; 所述中层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第一卡榫,第一卡榫的高度与上层的上表面相平,连接架上设置有适配第一卡榫的第一榫眼,通过第一卡榫与第一榫眼的配合将连接架固定在椅架上,当连接架固定后,连接架的上表面与上层的上表面相平; 所述上层上设置有互相垂直的第二卡榫,所述椅板上设置有适配第二卡榫的第二榫目艮,第二卡榫穿过第二榫眼将椅板牢固的固定在连接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向连接结构的木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榫设置在中层远离夹角位置,所述第二卡榫设置在上层靠近夹角位置。
【文档编号】A47C4/02GK203555407SQ201320687854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曾荣仙, 蔡来福, 林泽超, 高新坤, 张耀真 申请人:莆田市力天红木艺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