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窗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8574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自动开窗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装置、连接总成、固定支撑架、活动支撑架、固定座、支杆固定座、支杆、回复弹簧;所述支杆固定座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活动支撑架铰接;所述活动支撑架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连接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支杆套接;所述回复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撑架连接,所述回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支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不需要电源驱动,自动通过温度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专利说明】自动开窗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窗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开窗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窗户应用在各个地方,有的开启窗户的方式为人工开启的方式,人工开启方式存在缺点为:需要人工操作、效率低、麻烦,特别是安装在较高处的窗户,容易出现危险,还可能需要其他辅助工具;有的开窗方式为电动开启的方式,电动开启的方式存在缺点为需要消耗电能、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多、成本、使用寿命不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开窗器,具有不需要电源驱动,自动通过温度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自动开窗器包括液压装置、连接总成、固定支撑架、活动支撑架、固定座、支杆固定座、支杆、回复弹簧;所述支杆固定座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活动支撑架铰接;所述活动支撑架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连接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支杆套接;所述回复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撑架连接 ,所述回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支杆连接。
[0006]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固定盖;所述液压杆与所述缸体配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装有随温度变化体积随之变化的感温液体;所述固定盖套设于液压杆,且所述固定盖另一端设有配合连接总成固定连接的外螺牙。
[0007]所述支杆固定座设有座体;所述座体设有用于配合安装的固定孔,且所述座体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固定支撑架铰接的第一铰座、第二铰座;所述第一铰座设有第一铰孔;所述第二铰座设有第二铰孔。
[0008]所述连接总成包括固定螺母、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所述固定螺母中间设有一内螺纹孔,且所述固定螺母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母固定孔和第二螺母固定孔;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铰孔与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穿过第二铰孔与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圈套设于固定螺母与第一铰座之间的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定位圈套设于固定螺母与第二铰座之间的第二固定螺栓。
[0009]所述固定支撑架一端设有配合连接总成铰接的第一铰接端,所述第一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固定支撑架另一端设有配合所述活动支撑架铰接的第二铰接端,所述第二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固定支撑架中间设有一配合回复弹簧连接的第一穿孔。
[0010]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活动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铆钉铰接。
[0011]所述活动支撑架一端设有配合第一铆钉铰接的第三铰接端,所述第三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七孔和第八孔;所述活动支撑架另一端设有配合固定座铰接的第四铰接端,所述第四铰接端两端分别设有第五孔和第六孔;所述活动支撑架的第三铰接端与第四铰接端之间设有配合支杆铰接的第九孔和第十孔。
[0012]所述支杆与所述活动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二铆钉铰接;所述支杆一端设有配合第二铆钉铰接的贯穿孔;所述第二铆钉依次穿过第十孔、贯穿孔、第九孔;所述支杆中间设有活动孔。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不需要电源驱动,自动通过温度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示意图。
[0016]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开窗器包括液压装置、连接总成、固定支撑架7、活动支撑架70、固定座10、支杆固定座3、支杆5、回复弹簧6 ;所述支杆固定座3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7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7与所述活动支撑架70铰接;所述活动支撑架70与所述固定座10铰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连接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支杆5套接;所述回复弹簧6 —端与所述固定支撑架7连接,所述回复弹簧6另一端与所述支杆5连接。
[0018]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4 ;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I和固定盖2 ;所述液压杆4与所述缸体I配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装有随温度变化体积随之变化的感温液体;所述固定盖2套设于液压杆,且所述固定盖2另一端设有配合连接总成固定连接的外螺牙21。所述感温液体随着温度升高的时候,感温液体的体积发生膨胀,当所述感温液体温度下降的时候,感温液体的体积随着缩小。
[0019]进一步,所述缸体I与所述固定盖2之间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固定盖2设有配合密封圈安装的环形凹槽。
[0020]所述支杆固定座3设有座体;所述座体设有用于配合安装的固定孔,且所述座体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固定支撑架7铰接的第一铰座、第二铰座;所述第一铰座设有第一铰孔;所述第二铰座设有第二铰孔。所述座体的结构方便批量生产。
[0021]进一步,所述固定孔为配合固定件安装的固定孔,且所述座体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孑U
[0022]所述连接总成包括固定螺母20、第一固定螺栓60、第二固定螺栓40、第一定位圈30、第二定位圈50 ;所述固定螺母20中间设有一内螺纹孔,且所述固定螺母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母固定孔和第二螺母固定孔201 ;第一固定螺栓60穿过所述第一铰孔与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40穿过第二铰孔与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孔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圈30套设于固定螺母20与第一铰座之间的第一固定螺栓60上;所述第二定位圈50套设于固定螺母20与第二铰座之间的第二固定螺栓40上。[0023]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孔201对称设于固定螺母20两侦牝且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孔及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孔201均为盲孔。
[0024]所述固定支撑架7 —端设有配合连接总成铰接的第一铰接端,所述第一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72 ;所述固定支撑架7另一端设有配合所述活动支撑架70铰接的第二铰接端,所述第二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孔和第四孔71 ;所述固定支撑架7中间设有一配合回复弹簧6连接的第一穿孔73。所述固定支撑架7的结构有利于生产,方便安装,使用寿命长。
[0025]所述固定支撑架7与所述活动支撑架70之间通过第一铆钉铰接8,方便安装。
[0026]所述活动支撑架70 —端设有配合第一铆钉8铰接的第三铰接端,所述第三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七孔和第八孔701 ;所述活动支撑架70另一端设有配合固定座铰接的第四铰接端,所述第四铰接端两端分别设有第五孔和第六孔703 ;所述活动支撑架的第三铰接端与第四铰接端之间设有配合支杆铰接的第九孔和第十孔702。
[0027]所述支杆5与所述活动支撑架70之间通过第二铆钉9铰接;所述支杆5 —端设有配合第二铆钉9铰接的贯穿孔;所述第二铆钉9依次穿过第十孔702、贯穿孔、第九孔;所述支杆5中间设有活动孔。
[0028]所述支杆固定座3通过固定螺钉安装在窗体框架或者墙体上,所述固定座10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窗的活动扇上。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感温液体膨胀体积增大,空腔内部形成正压,所述液压杆4在正压的作用下伸出,伸出的液压杆4顶着支杆5克服回复弹簧6的作用力,将支杆5往前推,所述活动支撑架70在支杆5的推动作用力下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0的窗所设的活动扇转动,达到开启窗户的作用;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感温液体缩小体积减小,空腔内部形成负压,所述液压杆4在负压作用下往回缩进,此时回复弹簧6对支杆5的回复作用力大于液压杆4对支杆推出作用力,回复弹簧6将支杆5拉回,从而带动活动支撑架往回旋转,达到关闭窗户的作用。
[002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不需要电源驱动,自动通过温度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30]以上说明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装置、连接总成、固定支撑架、活动支撑架、固定座、支杆固定座、支杆、回复弹簧;所述支杆固定座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连接总成铰接;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活动支撑架铰接;所述活动支撑架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连接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支杆套接;所述回复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撑架连接,所述回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支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和固定盖;所述液压杆与所述缸体配合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装有随温度变化体积随之变化的感温液体;所述固定盖套设于液压杆,且所述固定盖另一端设有配合连接总成固定连接的外螺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固定座设有座体;所述座体设有用于配合安装的固定孔,且所述座体两侧分别设有配合固定支撑架铰接的第一铰座、第二铰座;所述第一铰座设有第一铰孔;所述第二铰座设有第二铰孔。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成包括固定螺母、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所述固定螺母中间设有一内螺纹孔,且所述固定螺母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母固定孔和第二螺母固定孔;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铰孔与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穿过第二铰孔与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圈套设于固定螺母与第一铰座之间的第一固定螺栓上;所述第二定位圈套设于固定螺母与第二铰座之间的第二固定螺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一端设有配合连接总成铰接的第一铰接端,所述第一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固定支撑架另一端设有配合所述活动支撑架铰接的第二铰接端,所述第二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固定支撑架中间设有一配合回复弹簧连接的第一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活动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铆钉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架一端设有配合第一铆钉铰接的第三铰接端,所述第三铰接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七孔和第八孔;所述活动支撑架另一端设有配合固定座铰接的第四铰接端,所述第四铰接端两端分别设有第五孔和第六孔;所述活动支撑架的第三铰接端与第四铰接端之间设有配合支杆铰接的第九孔和第十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与所述活动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二铆钉铰接;所述支杆一端设有配合第二铆钉铰接的贯穿孔;所述第二铆钉依次穿过第十孔、贯穿孔、第九孔;所述支杆中间设有活动孔。
【文档编号】E05F15/20GK203701826SQ20132080141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庄文丽 申请人:庄文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