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推拉窗外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06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推拉窗外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推拉窗外框,包括横框和竖框,竖框与横框垂直,竖框包括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第四竖框和第五竖框,横框为两根,两根横框与第一竖框和第五竖框形成一腔体,双层推拉窗外框为一体式成型。通过与横框垂直的设置五个竖框,适用于双层推拉窗,而且整个双层推拉窗外框一体成型,制造方便,适于大规模的加工生产;同时在横框与竖框内设置加强筋,更好的满足窗框的强度要求;衬钢的设计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强度要求;其中第二竖框与第三竖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竖框与第二竖框之间的距离,可以放置卷轴窗帘,满足了在第二竖框与第三竖框之间增加遮阳窗帘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可以专门应用于遮阳窗。
【专利说明】一种双层推拉窗外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窗户,尤其涉及窗户的外框。
【背景技术】
[0002]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现代的窗户(window)的窗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
[0003]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窗的构造也日趋复杂,以满足更高的热工要求。高级的建筑会采用双层甚至三层真空玻璃,双道橡胶密封条,以保证其最佳的保温隔热性能。水平天窗可以做成无框的单元,也被称为采光罩。玻璃幕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窗,即整个建筑外墙都变成了可透光的窗。
[0004]其中窗框又可以称之为外框,构造窗户的主体结构,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外框的牢固与否以及结构设计直接影响整个窗户的使用寿命。目前的窗户大多是采用单层设计,不能更好的满足节能的要求,即使采用双层设计的窗户在遮阳性能方面也存在诸多缺陷。
[0005]现今的遮阳装置,大多是设置在窗户的外面墙体上,通过打开遮阳罩,达到遮阳的效果。但是这种遮阳装置,一方面属于一次性安装,维修不方便,需要工作人员在墙体外作业,安全性能欠缺;另一方面不能随时的调节遮阳效果,例如在冬季时,人们希望室内阳光充足,这时室外的遮阳装置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0006]中国专利(CN201021582Y)公开一种塑钢窗外框型材,塑钢窗外框型材推拉槽的槽底横向呈外低内高倾斜,侧边与底边交接处向内折进。在推拉槽低点打孔贯穿外侧壁,遇风雨天塑钢窗外框推拉槽积水时能及时排除积水,同时塑钢窗外框与墙体交接处设计建筑标示即找平线,避免因粉刷导致排水孔堵塞。主要解决窗框推拉槽积水的问题。
[0007]中国专利(CN201627480U)公开一种塑钢窗横梁,包括横梁框体,所述的横梁框体为一个整体,在横梁框体里有一钢衬,在横梁框体上方带有压条和胶条,通过将横梁设计为一整体,同时带有压条和胶条,具有生产成本低、组装速度快、延长组装产品的使用年限的优点。
[0008]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推拉窗外框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层推拉窗外框,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推拉窗外框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制造方便,强度较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层推拉窗外框,包括横框和竖框,所述竖框与所述横框垂直,所述竖框包括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第四竖框和第五竖框,所述横框为两根,所述两根横框与第一竖框和第五竖框形成一腔体,所述双层推拉窗外框为一体式成型。
[0011]为了安装双层推拉窗,前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所述第一竖框和第二竖框之间的距离与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2]为了保证在双层推拉窗内部能够安装遮阳窗帘,前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所述第二竖框和第三竖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竖框和第二竖框之间的距离。
[0013]为了保证外框的使用强度,前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所述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第四竖框和第五竖框为中空设计,所述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第四竖框和第五竖框内部设置加强筋。
[0014]进一步的保证使用强度,前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所述两根横框与第一竖框和第五竖框形成的腔体内部与所述第一竖框相平行的设置有加强筋。
[0015]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整体刚度和强度,前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所述加强筋在所述腔体内形成小的腔体,所述小的腔体内设置衬钢。
[0016]为了节约成本,前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所述第五竖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的厚度,其中第五竖框用于固定纱窗。
[0017]前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所述横框为塑钢横框,所述竖框为塑钢竖框。
[001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推拉窗外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9]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推拉窗外框,通过与横框垂直的设置五个竖框,为了应用于双层推拉窗打下基础,而且整个双层推拉窗外框一体成型,制造方便,适于大规模的加工生产;同时在横框与竖框内设置加强筋,更好的满足窗框的强度要求;衬钢的设计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强度要求;其中第二竖框与第三竖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竖框与第二竖框之间的距离,可以放置卷轴窗帘,满足了在第二竖框与第三竖框之间增加遮阳窗帘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可以专门应用于遮阳窗,并且采用塑钢材料,整体的刚性、弹性、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异。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层推拉窗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层推拉窗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4]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包括横框101和竖框,竖框与横框101垂直,竖框包括第一竖框102、第二竖框103、第三竖框104、第四竖框105和第五竖框106,横框101为两根,其中两根横框101与第一竖框102和第五竖框106形成一腔体。第一竖框102和第二竖框103之间的距离与第三竖框104和第四竖框105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竖框103和第三竖框10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竖框102和第二竖框103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二竖框103和第三竖框104之间可以放置遮阳卷帘的卷轴。另外竖框均为中空设计,其中第一竖框102、第二竖框103、第三竖框104、第四竖框105和第五竖框106的内部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在不同位置设置多条加强筋107。其中两根横框101与第一竖框102和第五竖框106形成的腔体内部不同位置,根据实际要求可以与第一竖框102相平行的设置多条加强筋107。在加强筋107与腔体内形成小的腔体内设置有衬钢108。
[0025]为了节约成本,第五竖框106的厚度小于第一竖框102、第二竖框103、第三竖框104和第四竖框105的厚度,其中第五竖框106用于固定纱窗。
[0026]为了便于加工,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推拉窗外框为一体式成型,制造方便,节约成本,便于大规模的推广生产。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推拉窗外框,包括横框和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框与所述横框垂直,所述竖框包括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第四竖框和第五竖框,所述横框为两根,所述两根横框与第一竖框和第五竖框形成一腔体,所述双层推拉窗外框为一体式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框和第二竖框之间的距离与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框和第三竖框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竖框和第二竖框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第四竖框和第五竖框为中空设计,所述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第四竖框和第五竖框内部设置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横框与第一竖框和第五竖框形成的腔体内部与所述第一竖框相平行的设置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在所述腔体内形成小的腔体,所述小的腔体内设置衬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竖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竖框、第二竖框、第三竖框和第四竖框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推拉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框为塑钢横框,所述竖框为塑钢竖框。
【文档编号】E06B3/42GK203655034SQ201320816109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兴栋 申请人:常州九洲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