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96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纱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纱窗,属于防昆虫的保护装置,包括外侧固定有玻璃的,可移动的玻璃框,内侧固定有纱网的纱窗框,纱网横向相对设置有2个拉链头,U型杆分别穿过2个拉链头中的通孔,将2个拉链头固定,把手从2个拉链头中间穿过,固定在玻璃框上。把手的另一端形成凸型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以在不打开纱窗的情况下,开打或关闭玻璃窗,避免蚊虫进入到房间内。
【专利说明】纱窗【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昆虫的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纱窗。
【背景技术】
[0002]纱窗的主要作用是防昆虫,另外还可以过滤进入房间内的毛毛和其他杂质,阻挡一些室外的视线并且能够装饰门窗、房间。纱窗由边框和固定在边框上的网状并形成方格孔的纱网组成。
[0003]夏天到来时,蚊虫通常会让人头痛不止,只要房间内有一只蚊虫,几乎一晚上都不能睡安稳,除了用蚊香,花露水等补救措施外,纱窗成为了最主要的防蚊手段。
[0004]而在夏天通风的情况下,通常要打开纱窗外的玻璃窗,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又要关上玻璃窗,而关玻璃窗的时候必须要打开纱窗,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进入房间内一些蚊虫。目前,针对于上述问题,并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关玻璃窗时会进蚊虫这一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窗。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窗,包括外侧固定有玻璃的,可移动的玻璃框,内侧固定有纱网的 纱窗框,纱网横向相对设置有2个拉链头,U型杆分别穿过2个拉链头中的通孔,将2个拉链头固定,把手从2个拉链头中间穿过,固定在玻璃框上。
[0007]把手的另一端形成凸型头。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以在不打开纱窗的情况下,开打或关闭玻璃窗,避免蚊虫进入到房间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1]其中:
[0012]1、玻璃框2、纱窗框
[0013]3、纱网4、拉链
[0014]5、把手6、U型杆
[0015]7、拉链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纱窗,包括外侧固定有玻璃的,可移动的玻璃框1,内侧固定有纱网3的纱窗框2,纱网3横向相对设置有2个拉链头7,U型杆6分别穿过2个拉链头7中的通孔,将2个拉链头7固定,把手5从2个拉链头7中间穿过,固定在玻璃框I上。
[0018]把手5的另一端形成凸型头。
[0019]使用时,将把手5向两端移动时,一个的拉链头7将拉链打开,另一个拉链头7将打开的拉链再次啮合,这样就在纱网3不出现缝隙的情况下,实现了把手5向两端的移动,同时与把手5相连的玻璃框I也随着把手5移动,实现了在纱网3不出现缝隙的情况下,夕卜侧玻璃框I的打开或闭合。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以在不打开纱窗的情况下,开打或关闭玻璃窗,避免蚊虫进入到房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纱窗,包括外侧固定有玻璃的,可移动的玻璃框(1),内侧固定有纱网(3)的纱窗框(2),其特征在于:纱网(3)横向相对设置有2个拉链头(7),U型杆(6)分别穿过2个拉链头(7 )中的通孔,将2个拉链头(7 )固定,把手(5 )从2个拉链头(7 )中间穿过,固定在玻璃框(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窗,其特征在于:把手(5)的另一端形成凸型头。
【文档编号】E06B9/52GK203640593SQ20132087296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8日
【发明者】许剑飞 申请人:许剑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