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9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它包括底座、至少两根支撑杆、座兜,所述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座兜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并由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支撑;所述的弹跳椅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沿同一螺旋方向分别从下至上延伸形成螺旋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弹跳椅结构更简单,工作更稳定,儿童乘坐更舒适,而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折叠,节省收纳空间。
【专利说明】—种可折叠的弹跳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跳椅,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儿童弹跳椅,主要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多根立柱、位于多根立柱内侧的托盘以及与托盘连接的多个具有弹性的吊拉部件,吊拉部件的一端连接在托盘上另一端连接在立柱上,托盘通过吊拉部件悬吊在底座上方,利用吊拉部件的弹性,当儿童乘坐在托盘中使可实现上下弹跳。但是,现有技术的儿童弹跳椅子无法进行折叠,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方便折叠的弹跳椅。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至少两根支撑杆、座兜,所述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座兜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并由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支撑;所述的弹跳椅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沿同一螺旋方向分别从下至上延伸形成螺旋结构。
[0006]较佳地,所述的底座上设置至少两个固定连接件,所述的固定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的支撑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至少两个固定连接件上;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座兜从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上端脱离,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分别沿下端的转动连接部转动后层叠在所述底座上。
[0007]更佳地,所述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下端的旋转中心线呈水平方向设置。
[0008]较佳地,所述的座兜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孔,所述的插孔数量与所述的支撑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上端一一对应地插接在所述插孔上。
[0009]更佳地,所述的至少两个插孔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
[0010]较佳地,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为具有相同半径和相同长度的圆弧件,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具有插接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具有转动连接部。
[0011]更佳地,所述底座为圆形,其半径与所述圆弧件的半径相同,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至少两个支撑杆同心层叠在所述底座上。
[0012]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三个,支撑杆数量越多,稳定性越好。支撑杆的数量为N个时,每个支撑杆的周向长度最好小于底座周长的N分之一,从而避免折叠状态下多个支撑杆之间的相互干涉。多个支撑杆形成的螺旋结构具有类似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很好地支撑座兜并具有稳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儿童乘坐在座兜上时,对座兜稍加施力就能使座兜上下运动或者摇摆运动。所述的支撑杆可采用中空的弹力管,不仅重量轻,而且弹性好。而所述的底座也可采用中空圆环管。
[00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弹跳椅利用螺旋结构的支撑杆的弹性作用,实现座兜的上下或摇摆运动,安装方便,乘坐舒适,而且在使用后可方便地取下座兜进行折叠,节省收纳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弹跳椅在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0015]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弹跳椅在展开状态的左视图。
[0016]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弹跳椅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0017]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弹跳椅在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0018]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弹跳椅在折叠状态的左视图。
[0019]图6为第二实施例的弹跳椅在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它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和座兜4。本实施例中,底座I为圆管件,可以为中空或者实心。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沿底座I的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为具有相同半径和相同长度的圆弧件,优选为中空的弹力管。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具有插接部21,下端具有转动连接部22。第二支撑杆3的上端具有插接部31,下端具有转动连接部32。底座I的半径与第一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的圆弧半径相同。
[0023]第一支撑杆2和第三支撑杆3的周向长度可以小于、等于或者大于底座I的周长的二分之一,但是为了避免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在折叠状态时相互干涉,第一支撑杆2和第三支撑杆3的周向长度均小于底座I周长的二分之一。
[0024]底座I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连接件11、12,第一支撑杆2的转动连接部22转动连接在固定连接件11上,第二支撑杆3的转动连接部32转动连接在固定连接件12上。第一转动连接部22的旋转中心线以及第二转动连接部32的旋转中心件均呈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支撑杆2可以沿第一转动连接部22的旋转中心线转动,第二支撑杆3可以沿第二转动连接部32的旋转中心线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连接部22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二转动连接部32的旋转中心线平行。
[0025]座兜4可拆卸地连接在的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的上端并由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共同支撑。座兜4上设置有两个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的插孔41、42,第一支撑杆2的插接部21插接在插孔41中,弟二支撑杆3的插接部31插接在插孔42中。本实施例中,插孔41和插孔42均为沿竖直方向开设。
[0026]所述的弹跳椅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沿同一螺旋方向分别从下至上延伸形成螺旋结构,本实施例中该螺旋结构为锥形螺旋结构,这样座兜4在上下运动或摇摆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弹跳椅歪倒。在折叠状态下,座兜4从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的上端脱离,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分别沿下端的转动连接部22、32转动后同心层叠在底座I上。折叠后,弹跳椅占用空间极小,便于收纳。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支撑杆的数量为3个。具体地,该弹跳椅包括底座10、支撑杆20、支撑杆30、支撑杆40和座兜50。在展开状态下,支撑杆20、支撑杆30和支撑杆40沿同一螺旋方向分别从下至上延伸形成锥形螺旋结构,支撑杆的数量较多,则座兜50的受力更均衡,承载重量的情况下运动更稳定。在折叠状态下,座兜50从支撑杆20、支撑杆30和支撑杆40的上端脱离,支撑杆20、支撑杆30和支撑杆40分别沿下端的转动连接部转动后同心层叠在底座I上。三个支撑杆的周向长度可以小于、大于或者等于底座周长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折叠状态下三个支撑杆相互干涉,三个支撑杆的周向长度小于底座周长的三分之一。
[002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至少两根支撑杆、座兜,所述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且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座兜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并由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支撑;所述的弹跳椅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沿同一螺旋方向分别从下至上延伸形成螺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至少两个固定连接件,所述的固定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的支撑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下端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在所述的至少两个固定连接件上;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座兜从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上端脱离,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分别沿下端的转动连接部转动后层叠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下端的旋转中心线呈水平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兜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孔,所述的插孔数量与所述的支撑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的上端 对应地插接在所述插孔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个插孔沿同一圆周均勻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根支撑杆为具有相同半径和相同长度的圆弧件,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具有插接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具有转动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弹跳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圆形,其半径与所述圆弧件的半径相同,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至少两个支撑杆同心层叠在所述底座上。
【文档编号】A47D1/00GK203693056SQ201320885155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约瑟夫·塞诺思科, 张兴荣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