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纳凉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纳凉的床垫,它包含一张用双层布料缝制成长方形的床垫袋(1),该床垫袋(1)上缝有20格用于藏摆矿泉水瓶(4)的纳瓶袋(2),该床垫袋(1)的一沿侧缝有一条拉链(3),其特征是:所述的矿泉水瓶(4)内盛装有25-30%的朴硝水溶液。本发明创新具有降低床垫内的温度的作用,适用于夏季纳凉睡觉,与传统的装自来水降温法相比较,本发明创新更具有凉爽性和舒适性,并且还具有循环再利用的优点。
【专利说明】—种可纳凉的床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新属于寝饰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纳凉的床垫。
【背景技术】
[0002]夏天,天气很闷热,人们喜欢找个凉快的地方睡觉,如果直接躺在地面上睡觉,大人就说“地面湿气太重,以后容易得风湿病。”所以就不敢睡。平时我们姐妹俩喜欢用可乐瓶装水来当枕头玩,挺舒服的。我想:“如果把空置的矿泉水瓶都装满水铺在地上,然后往上面再铺一张席子,不就隔开‘湿气侵身’ 了吗? ”但是,转个身席子底下的矿泉水瓶就滑乱了。后来,又一次爸爸叫我帮忙:给置有朴硝的杯内倒入一定量的开水,配制朴硝水溶液后给患者带回家去外摸发热的皮肤。可是就在倒入开水的杯子怎么就不烫了呢?奇怪!后来经实验发现:把装有朴硝水的瓶子放在6摄氏度的冰箱内,两小时后出现冰凌状的结晶现象,这就是朴硝水放出热能后的现象。经查阅:朴硝水具有吸收和释放热能的作用。把它装入矿泉水的瓶子内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是吗?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创新所提供的是一种可纳凉的床垫,以方便夏季更加纳凉和防止地面湿气侵入体内为目的。
[0004]本发明创新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朴硝水的吸热功能和空置矿泉水瓶再利用的原理,把朴硝水装入矿泉水瓶内,然后拧紧瓶盖,再把矿泉水瓶依次装入事先缝制好的床垫袋内,最后往上铺上席子用于睡觉。即:
[0005]一种可纳凉的床垫,包含一张用双层布料缝制成长方形的床垫袋1,该床垫袋1上缝有20格用于藏摆矿泉水瓶4的纳瓶袋2,该床垫袋1的一沿侧缝有一条拉链3,其特征是:所述的矿泉水瓶4内盛装有25-30%的朴硝水溶液。
[0006]本发明创新的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和结构可知,先把一张床垫袋1平铺在想要睡觉的地方,然后把装有朴硝水的矿泉水瓶4逐个装入纳瓶袋2内(按照事先的设计,如哇哈哈矿泉水为2?%每格纳瓶袋2内装五个),等20格纳瓶袋2内都装满矿泉水瓶4后再拉上拉链3,就成为一张可纳凉的床垫,最后往上铺上席子用于睡觉。可见,本发明创新具有结构简单、纳凉有效以及环保和废品再利用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创新的实施例:
[0008]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为了图面的简洁,装有朴硝水的矿泉水瓶4没有全部代示出来;以及图1上的20格纳瓶袋2也只绘了 18格来代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所示,一种可纳凉的床垫,包含一张用双层布料缝制成长方形的床垫袋1,该床垫袋1上缝有20格用于藏摆矿泉水瓶4的纳瓶袋2,该床垫袋1的一沿侧缝有一条拉链3。其特征是:所述的矿泉水瓶4内盛装有25-30%的朴硝水溶液。
[0010]在实施例,床垫袋1的宽以125(^1设计(24(31^5(^ =;长以2400111缝制,因为装入矿泉水瓶4后纳瓶袋2的宽度有一部分被包裹在瓶子的周围,所以要占居一定的长度;纳瓶袋2以12(3!!!为一小格缝制。
[0011]在实施例,每一个矿泉水瓶4内都装有450?500毫升的朴硝水,这样留有一小部分空气在里面,躺上后矿泉水瓶4有一点变形,睡起来比较舒适。
[0012]在实施例,装入床垫袋1内的矿泉水瓶4是不会滑动的;由拉链3来控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不使用时,拉开拉链3,把床垫袋1内的矿泉水瓶4都取出来,装入一个编织袋或纸盒内储藏起来,不要倒掉里面的朴硝水,下年可再用;床垫袋1也清洗干净,晾干收藏,明年再用。
[0013]在实施例,当夏天高温时,睡在本床垫袋1上后,体表上的热量渐渐被矿泉水瓶4内的朴硝水所吸收了,感觉起来比一般装入自来水的矿泉水瓶上更加凉快(装入25?30%朴硝水溶液的矿泉水瓶4与普通装入自来水的矿泉水瓶相比温度低1?1.5摄氏度);当身体离开本床垫袋1 一段时间后,其里面的朴硝水会渐渐地向房间内释放热量,即降低0.5?1.5摄氏度,这样就是一个可循环的热能交换模式,很环保实用的;朴硝水无毒,如泄露跟皮肤接触无危害,可降火。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纳凉的床垫,包含一张用双层布料缝制成长方形的床垫袋(I),该床垫袋(I)上缝有20格用于藏摆矿泉水瓶(4)的纳瓶袋(2),该床垫袋(I)的一沿侧缝有一条拉链(3),其特征是:所述的矿泉水瓶(4)内盛装有25-30%的朴硝水溶液。
【文档编号】A47C21/00GK104305766SQ20141054911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0日
【发明者】邱清泉 申请人:邱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