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9231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它包括:固定底片,其固定在窗扇框上,并且固定底片内设置有滑动腔;接槽卡,其底部与外窗框的底部的窗扇滑动轨道相吻合;可转动卡,其滑配在固定底片的滑动腔内,并且可在滑动腔内周向转动,可转动卡的底部与接槽卡的顶部相连接;当可转动卡在固定底片的滑动腔内滑动时,接槽卡的底部与外窗框的窗扇滑动轨道抵接或分离。本发明能够很方便地控制窗户缝隙的密封,使窗户气密性增强,增加其防尘效果,弥补了使用传统推拉窗户防尘性太差的问题,使发展前景大大改善。
【专利说明】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属于窗户缝隙的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沙尘大,无孔不入的沙尘让很多城镇居民不堪其扰,似乎家里的家具擦得再勤,也难免一摸一手灰,尤其对于推拉窗户,在其设计时总会留下一定的窗户安装空间,春季防风沙不得不是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现在防风沙除了从门窗做起,更多人选择了新兴的新风系统,利用它不开窗就能达到循环室内空气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造价高,很多住户迫于运行成本高而难以接受。而且,由于推拉窗户关上时密封性较差,室外的噪音也对人们的睡眠造成了困扰。因此通过对风沙流动的特点和机械密封原理的研究,针对现有的窗户研究了插销式密封结构的设计,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起到保温、隔热和防尘效果的封闭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它能够很方便地控制窗户缝隙的密封,使窗户气密性增强,增加其防尘效果,弥补了使用传统推拉窗户防尘性太差的问题,使发展前景大大改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它包括:
[0005]固定底片,其固定在窗扇框上,并且其内设置有滑动腔;
[0006]接槽卡,其底部与外窗框的底部的窗扇滑动轨道相吻合;
[0007]可转动卡,其滑配在固定底片的滑动腔内,并且可在滑动腔内周向转动,可转动卡的底部与接槽卡的顶部相连接;当可转动卡在固定底片的滑动腔内滑动时,接槽卡的底部与外窗框的窗扇滑动轨道抵接或分离。
[0008]进一步为了更好地保证密封时与窗扇滑动轨道的沟槽闭合,提高窗户的气密性,所述的接槽卡的底部在与窗扇滑动轨道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接槽密封垫。
[0009]进一步为了增加相邻的窗扇之间的密封性,起到提高窗户的密封作用,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还包括框间密封垫,该框间密封垫设置在窗扇框上,并且位于相邻的窗扇框的闭合处。
[0010]进一步,接槽卡的顶部设置有槽卡孔,所述的可转动卡的底部安装在槽卡孔内。
[0011]进一步为了控制可转动卡的活动范围,固定底片内具有拱形固定环,所述的可转动卡插装在该拱形固定环上。
[0012]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固定底片的固定方式,固定底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的固定底片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部固定在窗扇框上。
[0013]进一步不仅为了使两层中空玻璃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且阻挡水或水蒸汽进入空气腔,防止中空玻璃起雾达到密封作用,而且为了阻隔热传递,降低室内侧玻璃边部起雾,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还包括间隔条,该间隔条设置在窗扇的两层中空玻璃之间。
[00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转动卡可在滑动腔内上下移动,以便控制接槽卡的打开或闭合,以上结构可以更加简便的手动操作密封装置,弥补了使用传统推拉窗户防尘性太差的不足,使发展的前景大大改善,接槽卡与可转动卡通过接槽卡上的槽卡孔连接成为一体,达到了协同效应的目的,另加接槽密封垫更加有效地阻止了空气和沙尘进入室内,达到一个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和防尘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的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一种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它包括:
[0019]固定底片1,其固定在窗扇框11上,并且固定底片I内设置有滑动腔;固定底片I采用坚实耐磨材料,其形状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
[0020]接槽卡3,其底部与外窗框14的底部的窗扇滑动轨道4相吻合;所述接槽卡3材料要保证耐腐蚀,其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
[0021]可转动卡7,其滑配在固定底片I的滑动腔内,并且可在滑动腔内周向转动,可转动卡7的底部与接槽卡3的顶部相连接;当可转动卡7在固定底片I的滑动腔内滑动时,接槽卡的底部与外窗框的窗扇滑动轨道抵接或分离;可转动卡7的主体是由圆柱体构成,主体之间的粗细搭配可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
[0022]其中,窗扇滑动轨道4的结构如下:其为一沟槽,并且沟槽的竖向截面形状“U”型对向吻合,且左右堆对称;固定底片I的滑动腔由固定底片I 一部分的垂直折起(即挡板2)围成,材料一样采用坚实耐折,其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改变。
[0023]如图2所示,接槽卡3的底部在与窗扇滑动轨道4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接槽密封垫5。接槽密封垫5厚度为2_,其与接槽卡3底端可实现分离,待安装窗框前时组装即可。
[0024]如图2所示,该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还包括框间密封垫8,该框间密封垫8设置在窗扇框11上,并且位于相邻的窗扇框11的闭合处。
[0025]如图2所示,接槽卡3的顶部设置有槽卡孔9,可转动卡7的底部安装在槽卡孔9内。
[0026]如图2所示,固定底片I内具有拱形固定环12,可转动卡7插装在该拱形固定环12上;拱形固定环12的大小根据可转动卡7的粗细而改变。
[0027]如图2所示,固定底片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10,固定底片I的两端分别通过如图2所示,固定部10固定在窗扇框11上。
[0028]如图2所示,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还包括间隔条6,该间隔条6设置在窗扇的两层中空玻璃之间。
[002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可转动卡7可在滑动腔内上下移动,以便控制接槽卡3的打开或闭合,以上结构可以更加简便的手动操作密封装置,弥补了使用传统推拉窗户防尘性太差的不足,使发展的前景大大改善,接槽卡3与可转动卡7通过接槽卡3上的槽卡孔9连接成为一体,达到了协同效应的目的,另加接槽密封垫更加有效地阻止了空气和沙尘进入室内,达到一个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和防尘效果。
[0031]首先,将接槽密封垫5粘结固定到接槽卡3上,通过固定端10将固定底片I固定到窗扇框11上,再将可转动卡7与接槽卡3上的槽卡孔9连接,使可转动卡7与接槽卡3通过拱形固定环12控制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装置组装完成后将各部分进行连接,最后将窗户安装好之后,转动可转动卡7并向下移动,从而使槽卡孔9向下使其与沟槽闭合,再将可转动卡转7动至与挡板接触,使该装置处于固定的封闭状态。
[00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固定底片(1),其固定在窗扇框(11)上,并且固定底片(I)内设置有滑动腔; 接槽卡(3),其底部与外窗框(14)的底部的窗扇滑动轨道(4)相吻合; 可转动卡(7),其滑配在固定底片(I)的滑动腔内,并且可在滑动腔内周向转动,可转动卡(7)的底部与接槽卡(3)的顶部相连接;当可转动卡(7)在固定底片(I)的滑动腔内滑动时,接槽卡的底部与外窗框的窗扇滑动轨道抵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槽卡(3)的底部在与窗扇滑动轨道(4)的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接槽密封垫(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间密封垫(8),该框间密封垫⑶设置在窗扇框(11)上,并且位于相邻的窗扇框(11)的闭合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槽卡(3)的顶部设置有槽卡孔(9),所述的可转动卡(7)的底部安装在槽卡孔(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片(I)内具有拱形固定环(12),所述的可转动卡(7)插装在该拱形固定环(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片(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部(10),所述的固定底片(I)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部(10)固定在窗扇框(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户缝隙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条¢),该间隔条(6)设置在窗扇的两层中空玻璃之间。
【文档编号】E06B3/663GK104389495SQ20141066339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于树奇, 朱昌平, 张晓花, 朱陈松, 尹玉振 申请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