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的下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95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的下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门的下轴结构,涉及一种轴座,“┓”形块(21)上部设置的方形底柱(20)穿在底座板(16)两下“⌒”形凸起台(13)之间的方形孔(14)内,在方形底柱(20)上端的圆形柱(19)上部穿在旋转板(1)的通孔(2)中;旋转板(1)两上“⌒”形凸起台(3)的斜滑面与底座板(16)两下“⌒”形凸起台(13)的斜滑面(10)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利用“┓”形块将上部旋转座、下部底座串连,由旋转板两上“⌒”形凸起台的斜滑面与底座板两下“⌒”形凸起台的斜滑面滑动配合,可实现半开启时柜门自动关门,全开启时柜门的定位,方便了超市员工在柜内添加物品,有效克服了半敞开的门造成的冷风流失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门的下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座,尤其是涉及一种门的下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风冷柜分为有柜门和无柜门两种,风冷柜的好处是使柜内物品一目了然,增强了柜内物品展示效果,主要是针对酸奶,牛奶,真空包装的肉食,熟食,水果等适合2~8度之间存放的熟食展示柜,为了方便顾客取放,所以大多为敞口结构;国家出于节省能源考虑,原则上不建议使用无柜门的风冷柜,所以很多购买已久的风冷柜开始进行改造,也就是安装柜门,但是超市中的货物展示风冷柜出于方便顾客或人员成本考虑,都没有专人看管,都是由顾客自行打开获取物品,一旦顾客不关柜门或关不严柜门,必然要造成冷气流失,而且超市员工在柜内添加物品时,需要短时间内使柜门处于开启状态,目前尚未发现适合的结构。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的下轴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I ”形块将上部旋转座、下部底座串连,由旋转板两上“彳”形凸起台的斜滑面与底座板两下“彳”形凸起台的斜滑面滑动配合,可实现半开启时柜门自动关门,全开启时柜门的定位,方便了超市员工在柜内添加物品,有效克服了半敞开的门造成的冷风流失问题。
[0004]为实现上 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门的下轴结构,包括上部旋转座、下部底座,上部旋转座包括上扣板、旋转板,旋转板放置在上扣板上部面的凹坑A内,旋转板一侧的通孔下部面间隔设有两上“彳”形凸起台,在两上“彳”形凸起台的一侧分别设有斜滑面,两上“彳”形凸起台穿在上扣板凹坑A的圆孔A中;下部底座包括压板、底座板和“η ”形块,底座板一侧上部间隔设有两下“彳”形凸起台,底座板设置在压板下部的凹坑B内,底座板的两下“彳”形凸起台穿过压板凹坑B设置的圆孔B,所述两下“彳”形凸起台的一侧分别设有斜滑面,“η ”形块上部设置的方形底柱穿在底座板两下“彳”形凸起台之间的方形孔内,在方形底柱上端的圆形柱上部穿在旋转板的通孔中;旋转板两上“彳”形凸起台的斜滑面与底座板两下“彳”形凸起台的斜滑面滑动配合。
[0006]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所述旋转板上的通孔为方孔。
[0007]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旋转板与底座板为相同结构,所述旋转板与底座板为反向设置。
[0008]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在旋转板一侧通孔下部面间隔设置的两上“彳”形凸起台为“ O ”形结构,也就是一个圆形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在“ O ”形结构的两上“彳”形凸起台的顺时针一端下部面上分别设有端部平面,由端部平面至两上“彳”形凸起台的顺时针另一端设置为逐渐向上的斜滑面。
[0009]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在底座板一侧方形孔上部面间隔设置的两下“彳”形凸起台为“ O ”形结构,也就是一个圆形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在“ O ”形结构的两下“彳”形凸起台的逆时针一端上部面上分别设有端部平面,由端部平面至两下“彳”形凸起台的逆时针另一端设置为逐渐向下的斜滑面。
[0010]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在“η ”形块上部的方形底柱依次穿在衬板一侧的方孔、底座板两下“彳”形凸起台之间的方形孔内,压板扣在底座板上。
[0011]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在“I ”形块、底座板、衬板和压板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相互对应的固定孔,其中压板上另外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0012]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在旋转板的另一侧设有穿孔,所述旋转板另一侧的穿孔对应上扣板凹坑B另一侧的穿孔,所述上扣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0013]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使用螺丝将压板、底座板、衬板和“η ”形块串连后固定在门框上,使用另外的螺丝将旋转板和上扣板连接后固定在门体下部,使用“I ”形块上的圆形柱穿过旋转板的通孔,使用时利用固定在门体上的旋转板旋转,使旋转板上的两上“彳”形凸起台的斜滑面与底座板的两下“彳”形凸起台的斜滑面配合,可实现半开启时柜门的自动关门,和全开启时柜门的定位;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半敞开的门造成的冷风流失问题和方便超市员工在柜内添加物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部旋转座与下部底座对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旋转板;2、通孔;3、上“彳”形凸起台;4、凹坑A ;5、圆孔A ;6、上扣板;7、凹坑B ;8、圆孔B ;9、压板;10、斜滑面;11、端部平面;12、内弧形面;13、下“彳”形凸起台;14、方形孔;15、间隔;16、底座板;17、衬板;18、方孔;19、圆形柱;20、方形底柱;21、“n ”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0]结合附图1、2或3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包括上部旋转座、下部底座,上部旋转座包括上扣板6、旋转板1,旋转板I放置在上扣板6上部面的凹坑A4内,旋转板I 一侧的通孔2下部面间隔设有两上“彳”形凸起台3,两上“彳”形凸起台3为“ O”形结构,也就是一个圆形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在“ O”形结构的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顺时针一端下部面上分别设有端部平面11,由端部平面11至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顺时针另一端设置为逐渐向上的斜滑面10,两上“彳”形凸起台3形成的“ O”形结构穿在上扣板6凹坑A4的圆孔A5中,在旋转板I的另一侧设有穿孔,所述旋转板I的另一侧穿孔对应上扣板6凹坑B7另一侧的穿孔,所述上扣板6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下部底座包括压板9、底座板16和“η ”形块21,在制作时考虑到成本,所述旋转板I与底座板16为相同结构,所述旋转板I上的通孔2可以为方孔,使用时所述旋转板I与底座板16为反向设置,也就是一个朝上,另一个朝下便可,底座板16 —侧上部间隔15设有两下“彳”形凸起台13,所述间隔设置的两下“彳,”形凸起台13为“ O ”形结构,也就是一个圆形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15,在“ O ”形结构的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逆时针一端上部面上分别设有端部平面11,由端部平面11至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逆时针另一端设置为逐渐向下的斜滑面10,,底座板16设置在压板9下部的凹坑B7内,底座板16的两下“彳”形凸起台13形成的“ O ”形结构穿过压板9凹坑B7设置的圆孔B8,在“η ”形块21上部的方形底柱20依次穿在衬板17 —侧的方孔18、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之间的方形孔14内,在方形底柱20上端的圆形柱19上部穿在旋转板I的通孔2中;旋转板I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斜滑面与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斜滑面10滑动配合;在“1 ”形块21、底座板16、衬板17和压板9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相互对应的固定孔,其中压板9上另外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0021]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安装时根据需要将旋转板I放入上扣板6的凹坑A4中,旋转板I的两上“彳”形凸起台3形成的“ O”形结构穿过凹坑A4的圆孔A5裸露在上扣板6的下部,使用螺丝将包括旋转板I的上扣板6固定在门体下部;将“1 ”形块21的方形底柱20穿在衬板17的方孔18以及底座板16的方形孔14孔中“所述方形底柱20为了防止压板9、底座板16、衬板17转动”,然后将压板9底面的凹坑B7套在底座板16上,使用螺丝将压板9、底座板16、衬板17和“η ”形块21连接,所述螺丝的下端连接门框,然后使用另外的螺丝利用压板9另外的两个孔再次固定在门框上,使用门体安装上扣板6上的旋转板I通孔2套在圆形柱19上部,使得使用时旋转板I的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斜滑面与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斜滑面10滑动配合;开启门体时旋转板I的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斜滑面便会沿着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斜滑面10滑动,使门体略微上移,客户使用后受到门体自重的作用,旋转板I的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斜滑面便会沿着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斜滑面10自动滑行使门自动关闭;当打开超过90度时,旋转板I的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端部平面11便会压在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端部平面11上,敞开的柜门便会静止,这样超市员工便可在柜内添加物品。
[0022]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其它柜门、屋门、大门使用,考虑到耐磨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使用尼龙、塑料、金属材质制作。
[0023]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的扳手头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门的下轴结构,包括上部旋转座、下部底座,其特征是:上部旋转座包括上扣板(6)、旋转板(1),旋转板(I)放置在上扣板(6)上部面的凹坑A (4)内,旋转板(I) 一侧的通孔(2)下部面间隔设有两上“彳”形凸起台(3),在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一侧分别设有斜滑面(10),两上“彳”形凸起台(3)穿在上扣板(6)凹坑A(4)的圆孔A(5)中;下部底座包括压板(9)、底座板(16)和“I ”形块(21),底座板(16) —侧上部间隔(15)设有两下“彳”形凸起台(13),底座板(16)设置在压板(9)下部的凹坑B (7)内,底座板(16)的两下“彳”形凸起台(13)穿过压板(9)凹坑B(7)设置的圆孔B(8),所述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一侧分别设有斜滑面(10),“η ”形块(21)上部设置的方形底柱(20)穿在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之间的方形孔(14)内,在方形底柱(20)上端的圆形柱(19)上部穿在旋转板⑴的通孔⑵中;旋转板⑴两上“彳”形凸起台⑶的斜滑面与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斜滑面(10)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板(I)上的通孔(2)为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其特征是:旋转板(I)与底座板(16)为相同结构,所述旋转板(I)与底座板(16)为反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其特征是:在旋转板(I)一侧通孔(2)下部面间隔设置的两上“彳”形凸起台⑶为“O”形结构,也就是一个圆形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在“O”形结构的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顺时针一端下部面上分别设有端部平面(11),由端部平面(11)至两上“彳”形凸起台(3)的顺时针另一端设置为逐渐向上的斜滑面(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其特征是:在底座板(16)—侧方形孔(14)上部面间隔设置的两下“彳”形凸起台(13)为“O”形结构,也就是一个圆形的两侧分别设有间隔(15),在“O”形结构的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逆时针一端上部面上分别设有端部平面(11),由端部平面(11)至两下“彳”形凸起台(13)的逆时针另一端设置为逐渐向下的斜滑面(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其特征是:在“η”形块(21)上部的方形底柱(20)依次穿在衬板(17) 一侧的方孔(18)、底座板(16)两下“彳”形凸起台(13)之间的方形孔(14)内,压板(9)扣在底座板(1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其特征是:在“I”形块(21)、底座板(16)、衬板(17)和压板(9)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相互对应的固定孔,其中压板(9)上另外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的下轴结构,其特征是:在旋转板(I)的另一侧设有穿孔,所述旋转板(I)另一侧的穿孔对应上扣板(6)凹坑B(7)另一侧的穿孔,所述上扣板(6)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文档编号】E05F1/00GK203796039SQ201420072790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孙建 申请人:洛阳晶城玻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