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68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隔音房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隔音房上的框架,在框架上设有可升降的活动窗,活动窗的两侧边装有滚轮,所述的滚轮与固定在框架上的滑道相配合,活动窗的上边连接有吊绳,吊绳的上端连接在滚筒上,滚筒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承支撑在框架的上边处,滚筒的轴端头处设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动轴上的主动链轮相连,该主动轴接旋转驱动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利用本机构开关隔音房的门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窗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罩在汽车焊装生产线噪音较大 工艺外侧的隔音房上的升降窗机构。 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焊装生产线噪音较大工艺的外侧都需罩有隔音房,其目的是降噪。隔音房上 设有双开门或单开门,工件通过门进或出。现有的无论是双开门还是单开门均为手动控制 方式,影响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可靠、开关隔音房上工件出入 门顺畅、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隔音房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隔音房上的框架,在框架 上设有可升降的活动窗,活动窗的两侧边装有滚轮,所述的滚轮与固定在框架上的滑道相 配合,活动窗的上边连接有吊绳,吊绳的上端连接在滚筒上,滚筒两端通过轴承座和轴承支 撑在框架的上边处,滚筒的轴端头处设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主动轴上的主动 链轮相连,该主动轴接旋转驱动机构。
[0005] 所述的滚轮安装在连接架上,连接架固定在升降窗的侧边框上。
[0006] 所述的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及链条为两组并列设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通过框架安装在隔音房的门处,升降窗 刚好位于门的位置,驱动机构固定于隔音房的外侧基础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滚筒转动,吊 绳绕在滚筒上,同时向上提升了升降窗,使升降窗离开隔音房的门,即打开了隔音房的门, 驱动机构反向动作时,在重力作用下升降窗下落,同时关闭了隔音房的门。结构简单,开关 隔音房的门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如图1所示:1为框架,在框架1上设有可升降的活动窗5,活动窗5的两侧边固定 有连接架4,连接架4上装有滚轮3,滚轮3与固定在框架1上的滑道2相配合。使升降窗 5可相对于框架1上下滑动。
[0010] 活动窗5的上边连接有吊绳12,吊绳12的上端连接在滚筒10上,滚筒10两端通 过轴承座11和轴承支撑在框架1的上边处,滚筒10的轴端头处装有从动链轮9,从动链轮 9通过链条8与主动轴上的主动链轮7相连,该主动轴接旋转驱动机构6,旋转驱动机构6 为电机及与电机相接的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接主动轴。从动链轮9、主动链轮7及链条 8为两组并列设置。
[〇〇11]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通过框架1安装在隔音房的门处,升降 窗5刚好位于门的位置,驱动机构6固定于隔音房的外侧底部基础上,通过驱动机构6带动 滚筒10转动,吊绳12绕在滚筒10上,同时向上提升了升降窗5,使升降窗5离开隔音房的 门,即打开了隔音房的门,驱动机构6反向动作时,在重力作用下升降窗5下落,同时关闭了 隔音房的门。结构简单,开关隔音房的门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 化程度。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隔音房上的框架(1), 在框架(1)上设有可升降的活动窗(5),活动窗(5)的两侧边装有滚轮(3),所述的滚轮(3) 与固定在框架(1)上的滑道(2)相配合,活动窗(5)的上边连接有吊绳(12),吊绳(12)的上 端连接在滚筒(10 )上,滚筒(10 )两端通过轴承座(11)和轴承支撑在框架(1)的上边处,滚 筒(10)的轴端头处设有从动链轮(9),从动链轮(9)通过链条(8)与主动轴上的主动链轮 (7)相连,该主动轴接旋转驱动机构(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3)安装 在连接架(4)上,连接架(4)固定在活动窗(5)的侧边框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隔音房的升降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链轮 (9)、主动链轮(7)及链条(8)为两组并列设置。
【文档编号】E05F15/16GK203879297SQ20142015003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姬旭亮 申请人: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