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快解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74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快解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快解锁,包括前执手、前挡、后档、后执手、反锁装置及锁舌装置,所述前执手与后执手通过能够穿设在锁舌装置并能驱动锁舌装置的驱动轴连接,后执手配置有能够驱动该反锁装置的旋钮,反锁装置包括保险杆压簧、保险卡托簧、保险卡、保险杆、离合件及固定板,反锁时,转动旋钮带动保险杆转动,凸起卡翼沿离合件底部斜口滑槽的斜面结构滑动并顶压保险卡卡入前挡的卡槽内,限制前执手转动,实现反锁,当扳动后执手时,离合件随之转动,使得凸起卡翼落入斜口滑槽,保险卡从卡槽内释放,开锁完成后,后执手复位,带动保险杆复位至未反锁状态,实现解锁,即随后执手的开锁动作即可实现同步解锁,解锁非常的方便快捷。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快解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一种新型快解门锁。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门锁通常是包含内执手和外执手,内执手能设置有反锁旋钮或按钮,能够对门锁进行反锁,此时除了使用专配钥匙否则无法从内执手或外执手打开门锁,人在门内时,需人为的旋开旋钮或按钮时方能解除反锁,人在门内才能正常的开锁,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门内快速解除反锁的新型快解锁。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快解锁,包括前执手、前挡、后档、后执手及锁舌装置,所述前执手内设置有锁头组件,所述前执手与后执手通过一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能够穿设在锁舌装置并能驱动锁舌装置,所述前执手与后执手之间配置有反锁装置,所述后执手配置有能够驱动该反锁装置的旋钮,所述前执手设置有一穿设在前挡内的连接部,所述反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连接部内的保险杆压簧、保险卡托簧、保险卡、保险杆、离合件及固定板,所述驱动轴设置在离合件上,所述保险杆压簧抵压在保险杆前端,所述保险杆末端插装在旋钮上,所述保险卡托簧抵压在保险卡上,所述保险卡侧面设置有卡掣凸出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卡掣凸出部对应的滑槽,所述前挡上开设有与与卡掣凸出部对应的卡槽,所述保险杆上设置有凸起卡翼,所述凸起卡翼下端抵压在保险卡上,所述离合件底部开设有与凸起卡翼对应的斜口滑槽,该斜口滑槽一侧为斜面结构。
[0006]所述保险杆前端卡装有一保险杆垫圈,所述保险杆压簧抵压在该保险杆垫圈上。
[0007]所述保险卡与保险杆的凸起卡翼之间配置有一释放片,所述释放片中部开设有与保险杆对应的扇形孔,所述释放片侧面设置有能够卡掣在滑槽内的凸翼,所述释放片端面设置有与凸起卡翼对应并能限制凸起卡翼滑动的凸起部,所述释放片侧面向上延伸有延伸部,所述离合件上开设有能够供延伸部卡入的限位槽。
[0008]所述离合件与固定板之间还配置有一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中部为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设在该通孔内,且该通孔内部凸起设置有卡掣在滑槽内的凸缘,所述转动架侧面设置有抵压部,所述前挡内侧设置有与抵压部对应的限位部,所述转动架与前挡之间配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抵压限位部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抵压部上。
[0009]所述转动架底部开设有能够供卡掣凸出部卡入的凹陷部。
[0010]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能够遮挡在抵压部上的凸出部。
[0011]所述固定板中部设置有一卡环,所述离合件上设置有阶梯部,所述卡环压紧在该阶梯部上。
[0012]所述卡环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卡掣部连接,所述卡掣部卡掣在滑槽上。[0013]所述连接部端部环形设有卡掣槽,所述卡掣槽上配置有一卡簧,通过该卡簧依次压紧固定板、转动架、离合件、保险杆、释放片、保险卡、保险卡托簧、保险杆压簧至连接部内。
[0014]所述前挡上设置有定位螺柱,所述后档上设置有与定位螺柱对应的定位缺口及安装孔,所述后档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旋紧在定位螺柱上。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离合件底部开设有与保险杆的凸起卡翼对应的斜口滑槽,该斜口滑槽一侧为斜面结构,反锁时,转动旋钮带动保险杆转动,凸起卡翼沿斜面结构滑动并顶压保险卡卡入前挡的卡槽内,从而限制了前执手的转动,达到反锁的目的,当扳动后执手时,离合件随之转动,使得凸起卡翼再次落入斜口滑槽,凸起卡翼不再顶压保险卡,保险卡从卡槽内释放,开锁完成后,后执手复位,带动保险杆复位至未反锁状态,实现解锁,即随后执手的开锁动作即可实现同步解锁,解锁非常的方便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之一;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之二 ;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释放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紧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未反锁时反锁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反锁时反锁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解除反锁时反锁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图1至图12,图1至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快解锁,包括前执手1、前挡2、后档3、后执手4及锁舌装置,所述前执手I内设置有锁头组件12,所述前挡2上设置有定位螺柱23,所述后档3上设置有与定位螺柱23对应的定位缺口 31及安装孔,所述后档3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旋紧在定位螺柱23上,所述前执手I与后执手4通过一方形驱动轴5连接,所述驱动轴5能够穿设在锁舌装置并能驱动锁舌装置,所述前执手I与后执手4之间配置有反锁装置,所述后执手4配置有能够驱动该反锁装置的旋钮41,所述前执手I设置有一穿设在前挡2内的连接部11,所述反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连接部11内的保险杆压簧61、保险卡托簧62、保险卡64、保险杆66、离合件67及固定板68,所述驱动轴5设置在离合件67上,所述保险杆压簧61抵压在保险杆66前端,所述保险杆66末端插装在旋钮41上,所述保险卡托簧62抵压在保险卡64上,所述保险卡64侧面设置有卡掣凸出部641,所述连接部11上开设有与卡掣凸出部641对应的滑槽111,所述前挡2上开设有与与卡掣凸出部641对应的卡槽211,所述保险杆66上设置有凸起卡翼661,所述凸起卡翼661下端抵压在保险卡64上,所述离合件67底部开设有与凸起卡翼661对应的斜口滑槽671,该斜口滑槽671 —侧为斜面结构。
[0030]如图所示,所述保险杆66前端卡装有一保险杆垫圈63,所述保险杆压簧61抵压在该保险杆垫圈63上。
[0031]如图所示,所述保险卡64与保险杆66的凸起卡翼661之间配置有一释放片65,所述释放片65中部开设有与保险杆66对应的扇形孔651,所述释放片65侧面设置有能够卡掣在滑槽111内的凸翼652,所述释放片65端面设置有与凸起卡翼661对应并能限制凸起卡翼661滑动的凸起部653,所述释放片65侧面向上延伸有延伸部654,所述离合件67上开设有能够供延伸部654卡入的限位槽672。
[0032]如图所示,所述离合件67与固定板68之间还配置有一转动架69,所述转动架69中部为一通孔,所述连接部11穿设在该通孔内,且该通孔内部凸起设置有卡掣在滑槽111内的凸缘691,所述转动架69侧面设置有抵压部692,所述前挡2内侧设置有与抵压部692对应的限位部22,所述转动架69与前挡2之间配置有扭簧23,所述扭簧23 —端抵压限位部22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抵压部692上,所述转动架69底部开设有能够供卡掣凸出部641卡入的凹陷部693,所述固定板68上设置有能够遮挡在抵压部692上的凸出部681,防止扭簧23滑出,所述固定板68中部设置有一卡环682,所述离合件67上设置有阶梯部673,所述卡环682压紧在该阶梯部673上,所述卡环682与固定板68之间通过卡掣部683连接,所述卡掣部683卡掣在滑槽111上。
[0033]如图所示,所述连接部11端部环形设有卡掣槽112,所述卡掣槽112上配置有一卡簧113,通过该卡簧113依次压紧固定板68、转动架69、离合件67、保险杆66、释放片65、保险卡64、保险卡托簧62、保险杆压簧61至连接部11内,即可完成锁具的组装。
[0034]在本实用新型中,后执手4的结构与前执手I的结构类似,仅是取消了反锁装置,后执手4通过卡簧113依次压紧固定板68、扭簧23、转动架69至后执手4的连接部11处,通过扭簧23给后执手4提供扭转的复位弹力。
[0035]本实用新型的快解锁的工作原理:正常状态下,保险卡64被保险卡托簧62顶压脱离卡槽211,此时前执手1、后执手4能够通过驱动轴5能够同步的转动开锁,反锁时,转动旋钮41带动保险杆66转动,保险杆66的凸起卡翼661沿离合件67底部的斜口滑槽671的斜面结构滑动,顶压保险卡64向下滑动卡入前挡2的卡槽211内,从而限制了前执手I的转动,达到反锁的目的,此时凸起卡翼661卡入释放片65端面的凸起部653处,防止凸起卡翼661自动复位解除反锁,当扳动后执手4时,离合件67随之转动,使得凸起卡翼661在保险杆压簧61弹力作用下再次落入斜口滑槽671,凸起卡翼661不再顶压保险卡64,保险卡64从卡槽211内释放,并且此时凸起卡翼661脱离了释放片65端面的凸起部653,开锁完成后,后执手4复位,离合件67随之转动,并带动保险杆66及凸起卡翼661复位至未反锁状态,实现解锁,即随后执手4的开锁动作即可实现同步解锁,解锁非常的方便快捷。
[00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执手、前挡、后档、后执手及锁舌装置,所述前执手内设置有锁头组件,所述前执手与后执手通过一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能够穿设在锁舌装置并能驱动锁舌装置,所述前执手与后执手之间配置有反锁装置,所述后执手配置有能够驱动该反锁装置的旋钮,所述前执手设置有一穿设在前挡内的连接部,所述反锁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连接部内的保险杆压簧、保险卡托簧、保险卡、保险杆、离合件及固定板,所述驱动轴设置在离合件上,所述保险杆压簧抵压在保险杆前端,所述保险杆末端插装在旋钮上,所述保险卡托簧抵压在保险卡上,所述保险卡侧面设置有卡掣凸出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卡掣凸出部对应的滑槽,所述前挡上开设有与与卡掣凸出部对应的卡槽,所述保险杆上设置有凸起卡翼,所述凸起卡翼下端抵压在保险卡上,所述离合件底部开设有与凸起卡翼对应的斜口滑槽,该斜口滑槽一侧为斜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前端卡装有一保险杆垫圈,所述保险杆压簧抵压在该保险杆垫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卡与保险杆的凸起卡翼之间配置有一释放片,所述释放片中部开设有与保险杆对应的扇形孔,所述释放片侧面设置有能够卡掣在滑槽内的凸翼,所述释放片端面设置有与凸起卡翼对应并能限制凸起卡翼滑动的凸起部,所述释放片侧面向上延伸有延伸部,所述离合件上开设有能够供延伸部卡入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件与固定板之间还配置有一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中部为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穿设在该通孔内,且该通孔内部凸起设置有卡掣在滑槽内的凸缘,所述转动架侧面设置有抵压部,所述前挡内侧设置有与抵压部对应的限位部,所述转动架与前挡之间配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抵压限位部上,其另一端抵压在抵压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底部开设有能够供卡掣凸出部卡入的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能够遮挡在抵压部上的凸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中部设置有一卡环,所述离合件上设置有阶梯部,所述卡环压紧在该阶梯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卡掣部连接,所述卡掣部卡掣在滑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端部环形设有卡掣槽,所述卡掣槽上配置有一卡簧,通过该卡簧依次压紧固定板、转动架、离合件、保险杆、释放片、保险卡、保险卡托簧、保险杆压簧至连接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快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上设置有定位螺柱,所述后档上设置有与定位螺柱对应的定位缺口及安装孔,所述后档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旋紧在定位螺柱上。
【文档编号】E05B17/22GK203808635SQ201420152617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杨波, 邓运辉, 张开龙, 姚美玲 申请人:杨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