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锁。所述锁体包括盖片、尼龙本体和底片,所述盖片、尼龙本体和底片上都设有大销孔,三者通过大钢销串连固定,尼龙本体外围内侧设有加强柱;所述锁芯构件包括芯套、套在芯套中的锁芯;所述锁梁通过固定销与尼龙本体固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锁,具有稳定的力学结构,抗拉拔能力、抗震能力、抗锯能力超出中国标准QB1918,以及美国标准F2369-04和F883-13。
【专利说明】钢丝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锁。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卸弹击发火器的使用需要进行管制和授权,因此需要有关用于或设计用于防 止火器失窃或其他故意滥用的装置。
[0003] 传统的枪锁结构简单,可靠度不高,容易被简单工具损坏,市场缺乏一种结构简单 但可靠度高、破拆难度大的锁具。
[0004]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72493公开了一种锁体,由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加强柱组 成。采用聚碳酸酯材料一体成型制成,降低了制造成本,并在聚碳酸酯锁体本体中加入了 加强柱,提高了锁体的防锯效果,克服了纯聚碳酸酯防锯效果不佳的问题。但是这种结构的 锁体仍存在锁芯结构不合理、加强柱位置不合理,整体抗拉拔能力、抗震能力、抗锯能力欠 缺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锁,具有稳定的力学结构,抗拉拔能力、抗震能力、抗锯能 力超出中国标准QB 1918,以及美国标准F2369-04和F883- 13。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7] 钢丝锁,包括锁芯构件、锁体和锁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盖片、尼龙本体和 底片,所述盖片、尼龙本体和底片上都设有大销孔,三者通过大钢销串连固定,尼龙本体外 围内侧设有加强柱;所述锁芯构件包括芯套、套在芯套中的锁芯;所述锁梁通过固定销与 尼龙本体固接。
[0008] 所述盖片和底片的大销孔横截面含有一个角度为60° ~80°的外扩角。外扩角的 存在可以大大改善大钢销与盖片的连接强度,大大提高了火器挂锁的抗拉拔能力和抗震能 力。由于传统的钢销的头部底面往往是不平整的,因此盖片、底片和钢销的接触类型为不连 续的点接触和线接触,造成破拆条件下抗拉拔能力和抗震能力的欠缺,钢销可能会脱出大 销孔。本方案通过外扩角的设计,形状贴合钢销头部底面,使得钢销头部底面和盖片、底片 的接触变为连续的面接触,大大提高了钢丝锁的抗拉拔能力和抗震能力。
[0009] 所述盖片由厚度范围为1. 5~2. 0mm的上金属片和厚度范围为1. (Tl. 5mm的下金属 片叠合而成。传统的盖片仅仅是一片较厚的碳素钢,根据火器锁具的要求一般要求是Q235 或更高的标号碳素钢,这类碳素钢成本较高,而且成型难度较大。本方案采用两片较薄的金 属片叠合而成,根据发明人研究得出,采用上述两种厚度的碳素钢金属片组合,可以得到比 相同厚度金属片更好的抗扭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更为惊喜的是,这种叠合结构可以使用屈 服强度更低的碳素钢如Q195,其抗扭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不低于相同厚度的单片Q235碳素 钢片。
[0010] 所述尼龙本体为圆角过渡的六边形,每个边角内侧对应设置一个小销孔,所述小 销孔的圆心与尼龙本体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为1. 4~2. Omm。
[0011]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72493没有涉及小销孔的位置,S卩加强柱在本体中的具体位 置,仅仅是根据注塑要求进行的位置排布。发明人研究发现,小销孔的位置不仅仅与注塑要 求有关,更多的与锁体的抗锯效果挂钩:过浅的位置可能造成尼龙本体的磨损引起加强柱 外露,使用工具撬开加强柱成为可能,破拆时间会大为缩短,因此必须要有一定厚度的尼龙 外包;过深的位置会对锁体的抗冲击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0012] 所述尼龙本体的大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两侧的小销孔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发 明人研究得出,如此排布有利于提高抗锯效果,使得破拆活动中锯条与大钢销与加强柱同 时接触,大大增加了破拆时间,抗锯效果大为改进。
[0013] 所述尼龙本体上的大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的坚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llmm,所 述尼龙本体的上下两个小销孔圆心处于尼龙本体的坚直中心线上,所述尼龙本体的左右小 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的坚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2~15mm。发明人研究得出,大销孔和小销 孔在尼龙本体中的具体位置和相对位置及其重要,与锁体的抗锯、抗冲击能力相关。
[0014] 所述锁芯构件中锁芯与芯套通过卡簧卡接,所述锁芯外周上包含一条用于自动安 装定位的沟槽。锁芯与芯套两者通过正装或反装的方式安装。正装时,通过一个折角封片 封闭锁芯的锁芯壳。传统的锁芯安装通过人工定位,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本方案通过沟槽 自动定位,装配更为精确合理,装配精度提升。
[0015] 所述尼龙本体的侧部开有侧孔,侧孔距离尼龙本体上表面的深度为6. 5~9. 5mm。发 明人研究得出,过浅的深度不利于锁具的防插拔能力,过深的深度则可能影响锁芯在尼龙 本体中的力学结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片结构二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尼龙本体结构俯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尼龙本体结构剖视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反装锁芯构件结构分解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芯结构三视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销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片结构二视图。
[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固定销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一
[0025] 如图1-7所示,钢丝锁,包括锁芯构件、锁体和锁梁,锁体包括盖片1、尼龙本体2 和底片5,所述盖片1、尼龙本体2和底片5上都设有大销孔(大销孔11、大销孔22、大销孔 51),三者通过大钢销串连固定,尼龙本体2外围内侧设有加强柱;所述锁芯构件包括芯套 4、套在芯套4中的锁芯3 ;所述锁梁通过固定销6与尼龙本体2固接。
[0026] 所述盖片1和底片5的大销孔横截面含有一个角度为60° ~80°的外扩角111和 外扩角511。
[0027] 所述盖片1由厚度范围为1. 5~2. 0mm的上金属片和厚度范围为1. (Tl. 5mm的下金 属片13叠合而成。传统的盖片仅仅是一片较厚的碳素钢,根据火器锁具的要求一般要求是 Q235或更高的标号碳素钢,这类碳素钢成本较高,而且成型难度较大。本方案采用两片较薄 的金属片叠合而成,根据发明人研究得出,采用上述两种厚度的碳素钢金属片组合,可以得 到比相同厚度金属片更好的抗扭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更为惊喜的是,这种叠合结构可以使 用屈服强度更低的碳素钢如Q195,其抗扭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不低于相同厚度的单片Q235 碳素钢片。
[0028] 所述尼龙本体2为圆角过渡的六边形,每个边角内侧对应设置一个小销孔(小销 孔21、小销孔23),所述小销孔的圆心与尼龙本体2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为1. 4~2. 0mm。
[0029] 所述尼龙本体2的大销孔22圆心与尼龙本体2两侧的小销孔21圆心处于同一水 平线上。
[0030] 所述尼龙本体2上的大销孔22圆心与尼龙本体2的坚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 5~11mm,所述尼龙本体2的上下两个小销孔圆心23处于尼龙本体2的坚直中心线上,所述 尼龙本体2的左右小销孔21圆心与尼龙本体2的坚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12~15mm。
[0031] 所述锁芯构件中锁芯3与芯套4通过卡簧卡接,所述锁芯3外周上包含一条用于 自动安装定位的沟槽32。锁芯与芯套两者通过正装或反装的方式安装。正装时,通过一个 折角封片31封闭锁芯3的锁芯壳。
[0032] 所述尼龙本体2的侧部开有侧孔26,侧孔26距离尼龙本体2上表面的深度为 6. 5~9. 5mm〇
[0033] 图4a、4b、4c是正装方式,图4d、4e是反装方式。
[0034] 实施例二
[0035] 如图8所示,本方案的钢丝锁盖片1为单片金属片,其厚度为2. (Γ2. 5mm。
[0036] 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包括以上实施例,凡是与本实用新型所述锁体 力学结构相似的技术方案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钢丝锁,包括锁芯构件、锁体和锁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盖片、尼龙本体和底 片,所述盖片、尼龙本体和底片上都设有大销孔,三者通过大钢销串连固定,尼龙本体外围 内侧设有加强柱;所述锁芯构件包括芯套、套在芯套中的锁芯;所述锁梁通过固定销与尼 龙本体固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和底片的大销孔横截面含有一 个角度为60° ~80°的外扩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由厚度范围为1. 5~2. 0mm的上 金属片和厚度范围为1. 〇~l. 5mm的下金属片叠合而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本体为圆角过渡的六边形, 每个边角内侧对应设置一个小销孔,所述小销孔的圆心与尼龙本体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为 1. 4^2. 0mm 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本体的大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 两侧的小销孔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丝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本体上的大销孔圆心与尼龙本 体的坚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5~llmm,所述尼龙本体的上下两个小销孔圆心处于尼龙本体 的坚直中心线上,所述尼龙本体的左右小销孔圆心与尼龙本体的坚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 12~15mm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构件中锁芯与芯套通过卡簧卡 接,所述锁芯外周上包含一条用于自动安装定位的沟槽。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本体的侧部开有侧孔,侧孔距 离尼龙本体上表面的深度为6. 5~9. 5mm。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3835047SQ20142022066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吴新富 申请人:桐乡市天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