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54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包括:一基座,基座具有一容槽,于容槽底部设有安装位及第一锁孔;一锁定主轴,其具有可穿过第一锁孔的锁合部;至少三组锁定组件,每组锁定组件均包括:相互配合装配的连接套管、第一驱动轴、锁定座、拨动盘和连接轴,连接套管与锁定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锁定座下端为一锁定盘,锁定盘外侧形成有缺口;一限位盘,其镶嵌于容槽中,且将锁定盘限定于安装位中,且限位盘具有一第二锁孔;一上盖,其设于基座上,拨动盘及锁定主轴上端均显露于上盖外;锁定主轴与限位盘之间设置一第二弹簧,令锁定主轴的锁合部在第二弹簧作用力下置于第二锁孔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使用便利、市场竞争力强。
【专利说明】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码锁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且使用便利的密码锁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密码锁是锁的一种,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密码锁的密码通常都只是排列而非真正的组合。部分密码锁只使用一个转盘,把锁内的数个碟片或凸轮转动;亦有些密码锁是转动一组数个刻有数字的拨轮圈,直接带动锁内部的机械。
[0003]密码锁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装置,例如可以锁定门、支架、电缆或其它物品从而限制接近的密码挂锁;也可以是与封闭空间为一体的,例如保险柜锁或储藏柜锁。当使用密码锁时,相对于使用钥匙的锁,密码锁可以消除钥匙丢失、失窃、被复制等风险。因此,其被广泛使用。
[0004]现有的密码锁如果结构简单的话,其安全性能不理想;如果安全性能高的话,结构非常复杂。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且使用便利的密码锁驱动机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密码锁驱动机构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具有一容槽,于容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位以及一个位于该安装位之间的贯通基座下端面的第一锁孔;一锁定主轴,该锁定主轴中具有可穿过第一锁孔并与第一锁孔形成定位的锁合部;至少三组锁定组件,每组锁定组件均包括:一连接套管、分别嵌入连接套管上端及下端的第一驱动轴和锁定座、固定于第一驱动轴上端的拨动盘,且连接套管与锁定座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簧,第一驱动轴和锁定座之间还通过嵌套一连接轴,以形成稳定连接,其中,锁定座下端为一锁定盘,该锁定盘落入安装位中,且锁定盘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锁孔适配的缺口 ;一限位盘,其镶嵌于基座的容槽中,且将锁定座中的锁定盘限定于安装位中,且限位盘具有一与所述第一锁孔一致的第二锁孔;一上盖,其设置于基座上,并将锁定组件封装于基座的容槽中,其中,拨动盘及锁定主轴上端均显露于上盖外表面;所述的锁定主轴与限位盘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簧,令锁定主轴的锁合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置于限位盘中第二锁孔的正上方。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锁定座上端为一与锁定盘一体固定的第一齿轮,锁定盘中心设置有于第一齿轮的孔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驱动轴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外齿部,且第一驱动轴下端设置有一第一安装槽;所述的连接轴上端嵌入该第一安装槽,下端穿过第一齿轮的孔和锁定盘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基座中安装位底部接触。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位底部设置有贯通基座底部的旋转孔,所述的连接轴下端成型有一旋转部,该旋转部容置于该旋转孔中。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管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下端的外齿部及第一齿轮相适配的内齿部,外齿部及第一齿轮分别镶嵌于内齿部的上端及下端。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主轴包括:一本体成型于本体上端及下端的第一轴体及第二轴体,该本体与第二轴体之间成型有所述的锁合部,且第一轴体上套接有一驱动盘,该驱动盘上端穿过所述上盖显露于上盖外。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合部包括:若干均匀成型于本体与第二轴体之间的凸块;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锁合部上,其上下端分别与本体和限位盘抵触。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盘于第二锁孔外围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齿轮穿过的第一穿孔。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盘于第二锁孔边缘处成型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容置于该第一凸环中。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拨动盘上成型有指示凸起;所述上盖于拨动盘边缘外侧设置有O至9数字凸起。
[001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所述上盖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与该限位槽适配的卡凸,上盖通过该卡凸镶嵌于限位槽中,以与基座形成稳定装配。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使用便利。在使用时需要四个拨动盘全部对准后,才可以驱动锁定主轴,且每个拨动盘对应十个数字,以致具有一万个数字组合,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高,以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立体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示图(标识有指示凸起和数字凸起);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锁定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5]参见图1-6所示,为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I及安装于基座I中的锁定主轴2、至少三组锁定组件3、限位盘4以及安装于基座I上端的上盖5。
[0026]所述的基座I具有一容槽11,于容槽11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位12以及一个位于该安装位12之间的贯通基座I下端面的第一锁孔13 ;且所述安装位12底部设置有贯通基座I底部的旋转孔121。
[0027]所述锁定主轴2,该锁定主轴2中具有可穿过第一锁孔13并与第一锁孔13形成定位的锁合部21 ;具体而言,所述锁定主轴2包括:一本体22成型于本体22上端及下端的第一轴体23及第二轴体24,该本体22与第二轴体24之间成型有所述的锁合部21,且第一轴体23上套接有一驱动盘25,该驱动盘25上端穿过所述上盖5显露于上盖5外。
[0028]所述的锁定主轴2与限位盘4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簧6,令锁定主轴2的锁合部21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力下置于限位盘4中第二锁孔41的正上方。
[0029]所述锁合部21包括:若干均匀成型于本体22与第二轴体24之间的凸块,该凸块下端面设置为磨砂面;所述第二弹簧6套接于锁合部21上,其上下端分别与本体22和限位盘4抵触。
[0030]于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3为四组,每组锁定组件3均包括:一连接套管31、分别嵌入连接套管31上端及下端的第一驱动轴32和锁定座33、固定于第一驱动轴32上端的拨动盘34,且第一驱动轴32和锁定座33之间还通过嵌套一连接轴35,以形成稳定连接,其中,锁定座33下端为一锁定盘331,该锁定盘331落入安装位12中,且锁定盘331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锁孔13适配的缺口 330。
[0031]所述连接套管31与锁定座33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簧36。
[0032]所述的锁定座33上端为一与锁定盘331 —体固定的第一齿轮332,锁定盘331中心设置有于第一齿轮331的孔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驱动轴32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外齿部321,且第一驱动轴32下端设置有一第一安装槽;所述的连接轴35上端嵌入该第一安装槽,下端穿过第一齿轮331的孔和锁定盘331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基座I中安装位12底部接触。
[0033]所述锁定盘331上端面为磨砂面。
[0034]所述的连接轴35下端成型有一旋转部,该旋转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位12底部的旋转孔121中。
[0035]所述连接套管31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32下端的外齿部321及第一齿轮332相适配的内齿部,外齿部321及第一齿轮332分别镶嵌于内齿部的上端及下端。
[0036]所述的限位盘4镶嵌于基座I的容槽11中,且将锁定座33中的锁定盘33限定于安装位12中,且限位盘4具有一与所述第一锁孔13 —致的第二锁孔41 ;所述限位盘4于第二锁孔41外围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齿轮332穿过的第一穿孔42。所述限位盘4于第二锁孔41边缘处成型有第一凸环43,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容置于该第一凸环43中。
[0037]所述上盖5安装于基座I上,并将锁定组件3封装于基座I的容槽11中,其中,拨动盘34及锁定主轴2上端均显露于上盖5外表面;且所述的拨动盘34上成型有指示凸起341 ;所述上盖5于拨动盘34边缘外侧设置有O至9数字凸起51。
[0038]所述基座I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4 ;所述上盖5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与该限位槽14适配的卡凸52,上盖5通过该卡凸52镶嵌于限位槽14中,以与基座I形成稳定装配。
[0039]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最初密码时,先压下锁定主轴2,令锁定主轴2中的锁合部21穿过所述限位盘4的第二锁孔41及锁定盘331外侧与第一锁孔13适配的缺口 330后,嵌入基座I中的第一锁孔13。
[0040]然后,向上拔起固定于第一驱动轴32上端的拨动盘34,令第一驱动轴32下端的外齿部321脱离连接套管31内壁设置的内齿部,此时,可自由转动拨动盘34,使拨动盘34上的指示凸起341指向上盖5上设置的O至9数字凸起51的任意一个,然后按下拨动盘34,令第一驱动轴32下端的外齿部321嵌入连接套管31内壁设置的内齿部中即可完成,四组锁定组件3都是通过上述步骤设置即可。
[0041]完成上述步骤后,松开锁定主轴2,令锁定主轴2中的锁合部21在第二弹簧作用力下复位。此时,再次拨乱拨动盘34,令锁定盘331外侧的缺口 33与第一锁孔13错开,锁定主轴2中的锁合部21不可插入即可完成新密码设置。
[00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使用便利。在使用时需要四个拨动盘全部对准后,才可以驱动锁定主轴,且每个拨动盘对应十个数字,以致具有一万个数字组合,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能高,以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0043]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1),该基座(I)具有一容槽(11),于容槽(11)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位(12)以及一个位于该安装位(12)之间的贯通基座(I)下端面的第一锁孔(13); 一锁定主轴(2),该锁定主轴(2)中具有可穿过第一锁孔(13)并与第一锁孔(13)形成定位的锁合部(21); 至少三组锁定组件(3),每组锁定组件(3)均包括:一连接套管(31)、分别嵌入连接套管(31)上端及下端的第一驱动轴(32)和锁定座(33)、固定于第一驱动轴(32)上端的拨动盘(34),且连接套管(31)与锁定座(33)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弹簧(36),第一驱动轴(32)和锁定座(33)之间还通过嵌套一连接轴(35),以形成稳定连接,其中,锁定座(33)下端为一锁定盘(331),该锁定盘(331)落入安装位(12)中,且锁定盘(331)外侧形成有与第一锁孔(13)适配的缺口 (330); 一限位盘(4),其镶嵌于基座(I)的容槽(11)中,且将锁定座(33)中的锁定盘(33)限定于安装位(12)中,且限位盘(4)具有一与所述第一锁孔(13) —致的第二锁孔(41); 一上盖(5),其设置于基座(I)上,并将锁定组件(3)封装于基座(I)的容槽(11)中,其中,拨动盘(34)及锁定主轴(2)上端均显露于上盖(5)外表面; 所述的锁定主轴(2)与限位盘(4)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簧¢),令锁定主轴(2)的锁合部(21)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力下置于限位盘(4)中第二锁孔(41)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座(33)上端为一与锁定盘(331) —体固定的第一齿轮(332),锁定盘(331)中心设置有与第一齿轮(331)的孔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驱动轴(32)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外齿部(321),且第一驱动轴(32)下端设置有一第一安装槽;所述的连接轴(35)上端嵌入该第一安装槽,下端穿过第一齿轮(331)的孔和锁定盘(331)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基座(I)中安装位(12)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2)底部设置有贯通基座(I)底部的旋转孔(121),所述的连接轴(35)下端成型有一旋转部,该旋转部容置于该旋转孔(1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31)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轴(32)下端的外齿部(321)及第一齿轮(332)相适配的内齿部,夕卜齿部(321)及第一齿轮(332)分别镶嵌于内齿部的上端及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主轴(2)包括:一本体(22)、成型于本体(22)上端及下端的第一轴体(23)及第二轴体(24),该本体(22)与第二轴体(24)之间成型有所述的锁合部(21),且第一轴体(23)上套接有一驱动盘(25),该驱动盘(25)上端穿过所述上盖(5)显露于上盖(5)夕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部(21)包括:若干均匀成型于本体(22)与第二轴体(24)之间的凸块;所述第二弹簧(6)套接于锁合部(21)上,其上下端分别与本体(22)和限位盘(4)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4)于第二锁孔(41)外围设置有供所述第一齿轮(332)穿过的第一穿孔(4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4)于第二锁孔(41)边缘处成型有第一凸环(43),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容置于该第一凸环(4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动盘(34)上成型有指示凸起(341);所述上盖(5)于拨动盘(34)边缘外侧设置有O至9数字凸起(51)。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密码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14);所述上盖(5)下端面边缘处设置有与该限位槽(14)适配的卡凸(52),上盖(5)通过该卡凸(52)镶嵌于限位槽(14)中,以与基座(I)形成稳定装配。
【文档编号】E05B37/20GK203924951SQ20142022688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罗运明 申请人:罗运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